西非海牛:「愛哭」的溫泉愛好者了解一下

2020-12-07 中國網

8月19日,50天大的西非海牛寶寶「菲菲」在珠海長隆海洋王國正式跟遊客見面。據珠海長隆海洋動物專家鍾逸甫介紹,此次「菲菲」的誕生,創造了新的奇蹟和紀錄:珍稀西非海牛低生育率的繁育難題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突破。

提起西非海牛,你可能很陌生;但你肯定聽過美人魚的故事吧。

畢竟,在歐洲的神話故事裡,總少不了美人魚的傳說,她們或許是以歌聲蠱惑船員的塞壬,或許是為愛化為泡沫的海的女兒,在我們的想像中,她們是這樣的:

然而這個世界總是現實而殘酷的,真實的美人魚是這樣的:

西非海牛據說是中、西部非洲美人魚神話的由來,被人們稱為"mami-wata"。


西非海牛棲息於海岸與河流水域,它們偏好平靜的河口與海岸潟湖。一般而言,只要是適合的水域皆可發現它們的蹤跡。由漁民與當地居民的非正式調查,西非海牛最密集的族群位於塞內加爾、幾內亞比索、象牙海岸、喀麥隆與加彭。

西非海牛曾經廣泛的分布在西非沿海和尼日河等西非河流中,但如今已經難得一見。雖然許多環保組織在非洲各國開展了多種形式的海牛保護項目;但由於西非海牛有巨大的經濟價值,在利益的驅使下,當地居民依然會毫不猶豫的捕殺他們所能找到的每一頭海牛。


海牛是海洋中的草食哺乳動物,靠吃草維持這樣大的體型,所以食量大得驚人,每天能吃相當於體重的5%一10%的水草,所以它也被稱作「水中除草機」。

海牛經常單獨行動,或是成對旅行,最多也只有6頭一起活動,而不會像其他動物一樣喜歡成群結隊的生活。海牛基本的社會單位為母子對。海牛媽媽的孕期大約為1年,海牛寶寶也是直接出生在水中。小海牛出生後會花大約1年的時間學習本領。人們對其叫聲沒有詳細的研究資料,但推測西非海牛母子間可能會以高音的「軋軋」聲彼此聯繫。

在象牙海岸的海牛有明顯的一日活動區隔現象:白天休息、晚上移動與進食。其增加夜間的活動的行為很有可能是用來應對人類獵捕壓力的舉措。


人們保護意識的增強和保護措施的實施,使海牛的數量得到提高。

官方保護海牛的行動已經持續了一個多世紀,美國第一部保護海牛的法律於1893年在佛羅裡達州通過,當時,只有1000頭西印度海牛存活,而現在,海牛的數量已經超過6000頭。

儘管如此,西非海牛的生存仍然存在威脅。

威脅1——人類獵殺

西非海牛在其所有棲地皆受法律保護,但由於部分地區存有挑戰法律的情形使得成效不彰。海牛的肉、脂肪都相當值錢,居民仍會用魚叉、陷阱、網或鉤子獵殺它們。

威脅2——棲地破壞

它們的生存也受到棲地破壞的威脅,包含紅樹林的砍伐與河流的築壩——這種狀況很可能會隨著氣候變化而進一步惡化。水力發電的渦輪機有時也會導致它們的死亡。部分國家,包含塞內加爾、幾內亞比索、象牙海岸、奈及利亞、喀麥隆與加彭,已建立海牛保護區。陷於塞內加爾河旁淺沼澤中的海牛皆被救起並送回主要河流。


西非海牛是最鮮為人知的海牛類;但人們在淺水海域,溼地以及從塞內加爾到安哥拉的河流中都曾發現過它們棲息的蹤跡。

儘管西非海牛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但是由於其所在地區的高度貧困化,使得針對西非海牛的有效保護變的十分困難。

幸運的是,15個國家和3個非政府組織已共同籤署一個"海牛保護行動"協議,同意共同努力以保護西非和麥克羅尼西亞群島中的海牛以及小型鯨類。


儒艮為海牛目儒艮科海生動物,是海牛目中唯一仍生存於印度洋與太平洋地區的物種。因雌性儒艮偶有懷抱幼崽於水面哺乳之習慣,故常被誤認為是「美人魚」。而西非海牛屬海牛目海牛科,據說還是中、西部非洲美人魚神話的由來,被人們稱為"mami-wata"。

海牛目全家福:自左到右,自上到下分別是亞馬遜海牛、西印度海牛、非洲海牛,儒艮,斯特拉大海牛。

既然二者都有「美人魚」的美稱,那它們有哪些異同呢?

海牛與儒艮都是草食性哺乳類,身體呈紡錘形,前肢特化成槳狀鰭,沒有後肢;有短短的脖子,得以靈活攝食。小海牛和小儒艮有短毛,成年後則無毛。

海牛僅生活於溫暖水域,尾鰭為特殊的鏟型;儒艮生活於生活於印度-太平洋水域,我國廣東、臺灣海域亦有分布,尾鰭為叉型,與鯨魚相似。

海牛

儒艮

由此可見,僅通過尾鰭形狀,就能將二者區分開。


彩蛋趴——那些關於海牛的冷知識


1. 海牛住在熱帶沿海的淺水水域和河流裡,因為海牛超級怕冷,雖然他們看起來皮厚脂肪多,其實,他們的皮下全是內臟。海牛還是個溫泉愛好者。寒冷的天氣裡,海牛會在溫泉裡聚集,這有助於海牛的生存。美國水晶河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中的溫泉,就是專門為海牛提供的。

2. 海牛是食草動物,主要吃海草和其他鹹淡水植物,但是由於體型巨大(有的海牛可以達到4米長,重達1588千克),消耗的熱量多,不得不大部分時間都在覓食。簡單來說,就是吃吃吃,吃沙拉,吃個不停。

3.關於海牛的牙齒:海牛有4排牙齒,牙齒總量大約為24至32顆。它們經常丟失和替換這些牙齒。因為吃的水草很粗糙,不小心還會吃到沙子,很費牙,所以,海牛會不斷長出新牙。

4.海牛的牙齒還會移動。具體來說就是,前面的牙齒磨沒了,兩排臼齒的後面會長出新牙,然後,整排牙齒會向前移,這個過程叫做多次換牙。其他哺乳動物也會這麼換牙嗎?有,袋鼠和大象也是這麼換牙的。

5.海牛的毛超級敏感哦。海牛全身毛髮稀疏,但是這些毛和貓的鬍鬚一樣,能幫他們感觸到周圍的環境和水的波動,幫他們導航,保護他們的安全。

6.海牛的親戚:海牛的大表哥——大象;海牛的小表弟——蹄兔。你沒看錯,體重5噸的大象,體重500公斤的海牛,體重5公斤的蹄兔,這三者來自一個祖先。這幾兄弟個頭差距還真是有點大。

蹄兔

7.大塊頭也是個「愛哭鬼」:野生的海牛大多數棲息在淺海,從不到深海去,更不到岸上來,每當海牛離開水以後,它們就變成了「愛哭鬼」,「眼淚」不斷地往下流。但是它們流出的並非淚水,而是用來保護眼珠、含有鹽分的液體。

8.海牛的特異功能:海牛是哺乳動物,因此仍需依靠肺來呼吸。它們的鼻孔位於鼻吻部上方,這樣當準備換氣時,首先浮出水面的就是鼻孔。

而且鼻孔還具瓣膜,當潛入水下時會閉合,如果沒有這一結構的話,海牛可能需要一直吐氣以防止水灌進鼻孔。

除此以外,海牛還是憋氣高手哦,當海牛遊到水底,它們可以憋氣長達20分鐘。

 

資料來源:中國新聞網 知乎 少年科學畫報 茉莉媽媽 海洋歡樂谷 博物

圖片來源:中國新聞網視覺中國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西非海牛寶寶「菲菲」珠海長隆與遊客見面
    8月19日,飼養員在水中給西非海牛寶寶「菲菲」餵食蔬菜。當日,50天大的西非海牛寶寶「菲菲」在珠海長隆海洋王國正式跟遊客見面。據悉,世界現存三種海牛:亞馬遜海牛、西印度海牛、西非海牛,均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西非海牛被列為「易危」物種。
  • 珠海長隆再添一西非海牛 9月還將迎來新生海牛
    :亞馬遜海牛、西印度海牛、西非海牛,2012年均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西非海牛被列為「易危」物種。  最胖牛媽媽9月分娩  珠海長隆全球首驗證 兩大海牛驗孕法  作為全國首例成功繁育的西非海牛,珠海長隆保育團隊根據「比爾」還在娘胎時積累的大量觀察數據,首次發現海牛媽媽交配後一個月開始鼻子愛冒泡
  • 珠海長隆珍稀西非海牛寶寶度過「特別」兒童節
    海牛寶寶和父母在享受「61兒童節」蛋糕。 陸紹龍 攝為了給去年成功繁育的全國首例珍稀西非海牛寶寶「比爾」過「兒童節」,5月31日,珠海長隆海洋王國的飼養員們特意為它送上三層高「全素」巨型兒童節蛋糕,小海牛「比爾」吃得「十分歡樂」。據悉,小西非海牛剛滿一周歲,體重已從出生的25公斤長到超200公斤了。
  • 西非海牛在珠海產子 品種瀕危系國內首例繁育成功(圖)
    央廣網珠海5月22日消息(記者陳越 郭翔宇)記者從珠海長隆獲悉,海洋王國海牛館近日喜添一頭小西非海牛。被俗稱為「美人魚」的海牛一度被認為瀕臨滅絕,分布於西非沿海和尼日河等西非河流,是唯一吃素的大型海洋哺乳動物,體長可達4.5米,體重可達500公斤,身體呈紡錘狀,尾部呈蒲扇形,體色灰;皮膚厚而硬,背部常有藻類附著,因此總給人「髒兮兮」的感覺。
  • 「美人魚」健康檢查 雄海牛喊痛雌海牛淚奔(圖)
    給來自西非的「美人魚」做全身體檢,這在全國還尚屬首次。    檢查項目不僅有測體溫、量體重這樣的常規檢查,還要抽血、提取胃液、皮膚脫落物等,涉及血常規、尿常規、血液生化、鼻腔及肛門細菌培養、體表寄生蟲化驗等十多項生化指標的檢測。
  • 非常溫和的海牛體長4米,體重達近千斤,每天吃100斤水草
    毫無疑問,最酷的海牛的事實是,他們看似無毛的身體實際上覆蓋著成千上萬短的,像鬍鬚一樣的「觸覺毛髮」,可以幫助他們「看到」周圍的東西。海牛和它們的表兄弟儒艮是非常溫和、平和的生物,通常被稱為「海牛」。有三種海牛,西印度,西非和亞馬遜河,和儒艮的一個物種。
  • 大海牛:短短27年就被人類搞死的海底巨獸-大海牛,儒艮,斯特拉海牛...
    就在兩百多年前,如果有水手航行到北太平洋的寒冷水域,他或許就有機會遇到一種巨大的海牛。這種海牛的體長可以達到10米,重量在5到10噸之間。它們還非常擅長遊泳,大部分時間都泡在海水裡,取食生長在水下的海草。這種海牛名字是「大海牛」,也被稱為巨儒艮、斯特拉海牛。
  • 美國海象被迫上岸 海象不是大象的近親海牛才是
    美國海象被迫上岸 海象不是大象的近親海牛才是時間:2018-03-30 21:1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美國海象被迫上岸 海象不是大象的近親海牛才是 2018年3月29日訊,美國阿拉斯加州阿留申群島,海冰融化迫使成千上萬的海象聚集海岸。
  • 海牛食用根深蒂固的水生植物時,會挖掘很深,這點毫不稀奇
    在陸地草場上,有很多食草動物,需要對資源進行複雜的劃分,但在海草牧場上,大型食草動物只有海牛和海龜。海洋植物群落的多樣性少於陸地植物群落,當儒艮和海牛食用根深蒂固的水生植物時,會挖掘很深,這點毫不稀奇,因為一半以上的海草養分都在根莖處,這裡集結了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而冷血的海龜則恰恰相反,它們依靠食用海草的葉片生存,而非根莖,而且會在更深的水域進食。
  • 海牛食用根深蒂固的水生植物時,會挖掘很深,這點毫不稀奇
    在陸地草場上,有很多食草動物,需要對資源進行複雜的劃分,但在海草牧場上,大型食草動物只有海牛和海龜。海洋植物群落的多樣性少於陸地植物群落,當儒艮和海牛食用根深蒂固的水生植物時,會挖掘很深,這點毫不稀奇,因為一半以上的海草養分都在根莖處,這裡集結了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而冷血的海龜則恰恰相反,它們依靠食用海草的葉片生存,而非根莖,而且會在更深的水域進食。
  • 《身軀龐大的海牛》鎮三山-協助拍攝
    美洲海牛、亞馬遜海牛和非洲海牛。海洋哺乳動物,形狀略像鯨,前肢像鰭,後肢已退化,尾巴圓形,全身光滑無毛,皮厚,灰黑色,有很深的皺紋。以海藻或其他水生植物為食。海牛外形呈紡錘形,頗似小鯨,但有短頸,與鯨不同。
  • 非洲海牛遭七人野蠻拖拽,腹部摩擦地面叫聲悽慘,路人卻拍手叫好
    海牛,一種海洋草食哺乳動物,身體呈紡錘形像一頭小鯨魚,看上去憨憨笨笨的十分可愛。然而由於海牛的肉、皮下脂肪以及器官等都被很多人用來食用或者入藥,因此多年來海牛慘遭人類殺害,數量急劇下降。非洲一些沿海國家已經立法禁止獵殺海牛,然而巨大的利益驅使還是讓海牛難逃人類魔掌。
  • 「輕英語」川普TRUMP名字與海牛是怎麼聯繫在一起的
    再來說說海牛海牛是種溫吞吞慢活的動物,有「水中除草機」之稱,在水草成災的地區大有用處。譬如熱帶或亞熱帶地方時有水草過盛堵塞河道水渠的情況,不但會妨礙水力發電或航行,也滋養蚊蟲病菌,對河域兩岸居民形成重大困擾。以前非洲剛果河上遊曾被水生風信子水草蔓延堵塞,無法通行船隻。當局曾花了百萬美金沿河撒除莠劑。可不到兩周水草竟加倍長回來。後來想通了,放了兩頭海牛入河,難題迎刃而解。
  • 水道改變,隔離出了亞馬孫盆地,因此亞馬孫海牛變得孤立了
    海牛舌頭上長有味蕾,用於挑選食用植物;它們也能夠通過辨別目標物的獨特氣味特徵,識別出其他的個體成員。海牛與齒鯨不同,它們仍然長有嗅覺腦器官,但是因為它們大部分時間都閉合鼻管待在水下,所以這種感官可能還沒有被使用過。海牛利用它們高度發達的鼻口與嘴唇,通過觸覺開拓環境。
  • 水道改變,隔離出了亞馬孫盆地,因此亞馬孫海牛變得孤立了
    海牛舌頭上長有味蕾,用於挑選食用植物;它們也能夠通過辨別目標物的獨特氣味特徵,識別出其他的個體成員。海牛與齒鯨不同,它們仍然長有嗅覺腦器官,但是因為它們大部分時間都閉合鼻管待在水下,所以這種感官可能還沒有被使用過。海牛利用它們高度發達的鼻口與嘴唇,通過觸覺開拓環境。
  • 美國一隻海牛背上被刻川普名字,當地已展開調查,評論區亮了
    當地時間1月10日,美國佛羅裡達州的一條河中,一隻海牛背部被刻上川普的名字「TRUMP」。因為海牛背上長了許多海藻,目前尚不清楚海牛是否受到嚴重傷害。目前,當地有相關部門已經懸賞5000美元徵集相關信息。
  • 高貴的二次元資深愛好者了解一下
    高貴的二次元資深愛好者了解一下時間:2020-04-08 16:37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二次元婆羅門什麼意思什麼梗? 高貴的二次元資深愛好者了解一下 高貴的二次元資深愛好者(自稱或者被嘲諷)。
  • 極端lolita服飾愛好者的蔑稱了解一下
    極端lolita服飾愛好者的蔑稱了解一下時間:2019-09-10 15:01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lo警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極端lolita服飾愛好者的蔑稱了解一下 即lo娘警察,是對一部分態度較極端的lolita服飾愛好者的蔑稱。
  • 西非剛果雨林明珠薩波
    薩波是洞悉西非剛果雨林的窗口。  主講專家: 北京林業大學教授 朱永傑  薩波國家公園是非洲西部國家賴比瑞亞唯一的國家公園。直到今天,世界對於剛果雨林的了解很少,這片雨林對於世界依然是一個神秘的存在,幾乎沒有太多文字資料可供參考。儘管周圍國家也建立了一些國家公園或自然保護區,但缺乏完整的文字資料。薩波國家公園就成為很少的洞悉這片神秘而危險雨林的途徑之一。這片森林是該國僅存的熱帶低地雨林,它是僅次於象牙海岸塔伊國家公園的西非第二大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這個公園是全國花卉品種最豐富的地區之一,有許多當地特有的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