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在宋江的那個年代,吃牛肉、羊肉、魚肉分別代表了三個階層。
俗話說得好,民以食為天,我們老百姓每天最離不開的一件事就是吃飯。
如今生活條件逐漸變好,我們在吃這一話題上的討論也逐漸從「怎麼才能吃飽」到「怎麼才能吃好」,現在已經變成了「怎麼才能吃的健康」。
而對於宋朝時期的飲食,大家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水滸傳》中的場景了,畢竟藝術作品總是比難懂的正史流傳要廣。
當時在小說中有這麼一個情節,宋江被發配江州,與曾經結交過的神行太保戴宗和黑旋風李逵一起下館子,三個人點了牛肉,肥羊肉和鮮魚這三種肉食,看似很平常,實際上這裡面暗藏深意。
首先我們來講講鮮魚:
注意,是鮮魚,不是死魚,在那個時候可是官員們的特權,因為當時沒有冰箱冰櫃,想要吃點新鮮的魚肉,那除非你家裡非常有錢。
所以,鮮魚絕對是非富即貴之人才能享用得起。
當時小說中有這樣一個片段:
戴宗道:「兄長,已定這魚醃了,不中仁兄吃。」
宋江道:「便是不才酒後,只愛口鮮魚湯吃,這個魚真是不甚好。」
戴宗應道:「便是小弟也吃不得,是醃得,不中吃。」
這裡宋江一口就嘗出了這魚不是鮮活而是醃的,所以就吃不下口了,而戴宗也深有同感,可見這倆貨平時的生活水準都很高,那舌頭刁得很,東西好不好一嘗便知。
倒是李逵草根一個,連魚帶骨頭甚至湯湯水水都吃了個乾淨——卻根本吃不出好壞來,反而還覺得吃大塊肉更過癮,這裡充分體現了三人階層的不同。
再來說這羊肉,在宋代的時候,羊肉其實還是蠻小資的象徵。
在大觀四年,一頭牛的價格在5-7貫錢左右,而當時武大郎賣炊餅一個月的收入也就是6貫,而《水滸》的年代是宋徽宗時期,一頭牛的價格差不多是十貫錢。
而羊肉呢?當時《宋史》記載:羊七百二一口,記錢一萬。也就是說大約一隻羊價值十貫,按照斤數來算,已經遠遠超過了牛肉的價格。
酒保道:"小人這裡只賣羊肉,卻沒牛肉,要肥羊盡有。"
李逵聽了,便把魚汁劈臉潑將去,淋那酒保一身。
戴宗喝道:"你又做甚麼!"
李逵應道:"叵耐這廝無禮,欺負我只吃牛肉,不賣羊肉與我吃。"
所以大家再讀宋江他們江州吃飯這一段,應該就沒有疑惑了,宋江看到李逵這個層次的人根本不習慣吃魚,就讓酒保端牛肉來給他吃。
最後再說這牛肉,按說牛肉在宋朝是違禁物品,因為牛是當時重要的農耕工具,民間不允許屠殺。吃了就是違法,要坐牢的。
那麼施老爺子這麼說,會不會有些不妥?
其實,大家如果看得仔細的話就會發現,說不能吃牛肉的那些文獻其實主要是在宋朝初年,當時剛剛結束了五代十國的混亂局面,而且局部還有不少戰爭,因此經濟確實不發達,大部分地方都缺乏耕牛,禁止屠宰也是理所當然的。
而到了宋徽宗時期,牛肉只是偏貴,但還沒有到不能吃的地步。
施老爺子不愧是超一流的作家,對於細節把握十分到位,僅僅只是通過"牛肉,羊肉,鮮魚"這三樣小小的食物,就把宋江等三人的性格特點和階級特徵表現得淋漓盡致。
看來《水滸傳》能成為四大經典名著之一不是沒有原因的,四大名著中,我接觸最早的是《水滸傳》。
那時還在上中學,當讀到九紋龍史進說出「四海之內皆兄弟也」時,頓覺得胸襟為之一闊,豪氣頓生,就感覺這才是男人該讀的書。
《水滸傳》有非常高的文學價值,108個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其中精彩章節可一讀而再讀。
當然,除了《水滸傳》,其他三部名著同樣值得多次品讀。
《西遊記》中貫穿書中的道家佛家思想,讓幼年的我就開始對宇宙的來龍去脈,生命的奧秘充滿了興趣。宇宙的無窮和人生的短暫,使我今後的人生態度變得淡然達觀。
而《三國演義》則是用演義的方式說歷史,從宏觀的角度,說明了「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和久必分」的歷史客觀規律。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最後,《紅樓夢》可以說包羅社會萬象,簡直就是整個封建社會各個階層的縮影。此書的每個人物,每個情節,都可以在現實生活中找到印證,也難怪產生了那麼多的紅學家。
所以,十分推薦大家讀一讀四大名著,不管是閱讀還是收藏、送朋友,都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精裝正版四大名著,只要99元,平均每本不到25元,十分划算,先到先得!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