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銀河談「出軌」問題:愛情、婚姻中的忠誠

2020-12-03 澎湃新聞

原創 李銀河 

本文插圖來源於||影片《蝸居》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愛情、婚姻中的忠誠」這個話題。我們會說說婚姻出軌率的變化,如何看待婚內出軌,以及在愛情、婚姻和性的道德問題上,什麼樣的觀念才是最符合人性的。

社會學調查中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數據:在世界範圍內,婚外性行為的比例差不多都在 40% 上下,像西歐、北美、澳洲都是在 40% 上下。

中國的婚外性行為的情況如何呢?

中國的婚姻出軌率經歷了一個從少到多的戲劇性變化過程。

我在 1989 年的時候做過一個調查,那時婚外戀的比例才 6.4%,很低很低,這次調查是自訴的,就是說這些人在調查中自己承認出軌了。

那出軌率為什麼會這麼低?是不是有人出軌了但是沒說實話?我們也有這個懷疑,但是從當時的整個社會氛圍來看,6.4% 的確是有可能的。

為什麼呢?很多年輕人可能不知道,在 20 世紀 50 年代到 70 年代這段時間,單位對婚內出軌的處置非常嚴厲,罪名叫作生活作風不好,會給行政處分,提工資、升職、任用都會受到影響。

改革開放以後,所有的行政處分基本上取消了,就是說單位不再管婚外戀的事了,所以估計目前中國婚外性行為的發生率應當也接近40%了。

另外有一個近年的數據:在所有的離婚案中,有 55% 是婚外戀導致的,可以證明目前婚外戀比例是相當高的。

婚內出軌的根源到底是什麼呢?

我覺得主要的原因有三個。

首先就是現代社會的生活方式。

近幾十年,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進入到都市化的社會生活當中,而都市社會和鄉土社會不一樣,它是一個陌生人社會,這就比較容易擺脫監督,導致婚外戀有比較多的機會發生。

另外一個原因是,現代人對情感的要求增加了。

也就是說除了過日子之外,還要有情感,如果不喜歡對方了,就會去找別人。情感因素在結婚理由中佔的比重越大,外遇的可能就越多。

第三個原因是,現代女性對性愉悅方面的要求比原來多了。

有一個調查顯示,60 歲到 64 歲年齡組的婦女終身沒有體會過性快感的佔 28%,新一代的女性中這種情況就很少見了,年輕女性的快感率能達到 90% 以上了。

女性在受到婚外的性吸引和遭遇了婚內的不滿足時,就有可能出軌。西方性革命之後,男女出軌率的差異大大縮小,原本男高女低的出軌率漸漸被女性追平了。

出軌之後要怎麼面對,如何處理?

談完出軌率的變化和出軌原因之後,第二個大問題就是出軌之後要怎麼面對,如何處理。

出軌可以分為三種狀態,

第一種是精神不出軌肉體出軌;

第二種是精神出軌肉體不出軌;

第三種是精神肉體雙出軌。

由於每個家庭的原因都不一樣,所以並沒有一個放之四海皆準的標準來應對出軌問題。但是我們還是可以討論一下,在出軌問題上,在愛情、婚姻和性的問題上,什麼是最合理、最符合人性的道德標準。

首先來談談肉體出軌。

婚外性行為當然是犯錯誤的,是違背了婚姻的忠誠承諾的。

但是有一種情況是可以被接受的,那就是婚內雙方的重新約定。比如兩個人的性可能不和諧,或者長期兩地分居,但是兩人還願意維繫婚姻關係,在這種情況下,雙方約定在不解除婚約的前提下允許對方與真實的第三者發生婚外性關係,這樣的約定可以被視為破例並不牽涉婚姻道德問題。

除了這種情況之外,背叛婚約性質的肉體出軌應該如何處置呢?

離還是不離?

我覺得這完全要看兩個人的感情基礎,看出軌一方的認錯程度。

如果說倆人感情挺好的,沒有其他的感情問題,僅僅是一兩次的肉體出軌,這個比較容易被原諒,婚姻也還沒有到解體的程度,兩個人還是相愛的,婚姻的感情基礎並沒有破裂。

第二種情況就是單純的精神出軌

也就是所謂柏拉圖式的戀愛,即婚姻一方對第三人發生了純粹的精神戀愛。

常常有網友問我,老公老是在網上跟一女的聊天,這算不算精神出軌?

雖然這有點兒精神出軌的意思,但是這個家庭挺穩定的,婚姻關係也挺穩定的,他就是說句曖昧的話,我覺得這沒什麼。

女性也會有這種情況,也有可能在生活中很欣賞一個特別性感的男人,在精神上甚至對他產生了愛戀,但只要還是忠實於婚姻的,沒有跟對方發生過肉體關係,那就無可厚非。

第三種情況是精神肉體的雙重出軌

這種情況非常容易導致婚姻解體。出現了這種情況怎麼辦?

有三種可能的處置辦法。

第一種就是直接離婚。

第二種處置辦法就是出軌的這個人要承認錯誤,要深刻地檢討,認真地自我批判,然後徵得對方的原諒,把婚姻關係繼續保持下去。

第三種處置方式可能比較前衛,對大多數人並不適用,只有很少的人有可能做出這種選擇,那就是開放式婚姻。

假定夫妻雙方有一個人對第三人發生了愛情,他不是隨便玩一玩,也不是故意犯錯誤,而是真正發生了愛情,想建立親密關係。在這種情況下,有些關係特別好的夫妻,有可能在夫妻關係不變的前提之下,接納第三人,即採取開放式婚姻的方式。

雖然這算是出軌問題的一個解決方案,但是太前衛了,多數人恐怕難以接受。

即使在西方,能夠真正接受這個做法的也是少數人。前面提到的夫妻雙方約好的婚外性行為,其實也算開放婚姻的一種。

在此類婚姻中,夫妻雙方的關係很明確,是永遠不會變的,但是夫妻二人約好,對對方的肉體出軌不加限制。比如說,你真的想去跟其他人發生關係,我也不反對。

但是有一點要注意,這一約定必須是夫妻權利對等的,男女雙方都不約束自己配偶的肉體出軌。不能說只是男的可以出軌,而女的不可以,只能在家裡忍著。這種開放式婚姻與換偶活動有相似之處,區別在於換偶活動是夫妻雙方約好的肉體的短時間一次性出軌活動。

法律與婚外性行為的關係

在談過三種不同的出軌情況以及三種處置辦法之後,再說說法律與婚外性行為的關係。

關於出軌的處理方法,一直以來都有不少爭論,爭論的焦點在於究竟要不要用法律懲罰婚外性行為。

我記得在 2000 年,由於當時婚外戀出軌的現象大量增加,有一些人主張在修改《婚姻法》的時候恢復通姦法。其中一個專家稿主張在《婚姻法》中增加一條:夫妻雙方有相互忠誠的義務,如果一方違背了忠誠義務,另一方有權訴諸司法解決。

這個司法解決是什麼意思呢?說白了就是讓警察來抓姦。

這個提法一提出,立即引起巨大爭議,當時人大法工委跟社會學界徵求意見,我們全都表達了這個態度,就是絕對不能恢復通姦法。

這種想法非常不妥,原因有以下三點:

首先,這是一個涉及結婚人口 40%(婚外性行為比例)左右的行為,如果要求警察來介入,那麼警力是明顯不足的。如果設立了這樣的法律,實際上又執行不了,或者只懲罰到少數沒有逃脫的人,而讓多數犯法的人逍遙法外,將會極大地傷害法律的嚴肅性。

第二個原因是,對於婚外性行為可以有兩種立法態度,

有一種是儘可能地讓當事人有一個好的結果,比如很多西方國家設立了家庭伴侶關係法,用比較鬆散的伴侶關係來取代嚴格的夫妻關係,用這種做法來保護那些不想進入嚴格的一對一關係的人;

另一種立法的態度,是從道德角度出發進行審判,主要目的是嚴厲地懲罰和打擊出軌的一方。通姦法實際上是一個非常落後的東西,就像一些阿拉伯國家實行的石頭刑,把那些通姦的婦女擱在街角讓路人用石頭打死她們,這是野蠻時代的產物。

我認為道德審判的角度是不可取的,因為道德情緒會過於蠱惑人心,有可能令事態失控,最後變成非理性的宗教審判。

我的第三點考慮是,用國家權力來規範私人生活,真的合適嗎?

福柯說過,性是沒有任何一種權力能夠控制的資源。如果人們把處置婚外性關係的權力交給國家,無疑是縮小了我們每一個人自由生活的空間。

199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加裡 · 貝克爾

有位得過諾貝爾獎的經濟學家,叫作加裡 · 貝克爾(Gary Becker), 他曾經有一個說法:婚姻的契約可以是個性化的,每一對伴侶都可以根據他們自己對婚姻價值的理解,來規定彼此之間的承諾。所以說婚姻中的承諾不必那麼死板,千篇一律。

我希望所有的人都爭做那 60% 忠實於婚姻的人,保持精神肉體的雙忠誠。但在維繫婚姻關係時,不要一味地緊盯,以為要終身廝守就千萬得看好另一個人。

其實可以去認真思考一下,你們兩個人最根本的承諾、最根本的願望是什麼,如果是生活上的相互扶持,你們就互相照顧;如果是浪漫的感覺,你們就互相愛戀。如果能夠滿足這個根本的需要,相互的忠誠也會比較容易做到。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李銀河:跨性別的愛情對她並不是問題
    我想了想,我說只要咱們倆能特別快樂就夠了,我覺得這個可能跟我從小看的那些名著什麼的有關,愛情至上。」這是2014年12月19日晚上採訪李銀河的兩個半小時中的一個小瞬間,這位中國著名社會學家、女權主義者在面對這個對普通中國女人來說十分重要的問題時,臉上露出的茫然和困惑讓我悚然心動,也格外慚愧,我知道,這個問題對李銀河來說,的確是太庸俗了。
  • 婚姻中忠誠是十分重要的
    眾所周知西方人婚後以家庭為核心,他們非常注重對伴侶的忠誠以及對孩子的責任心。在一篇文章中看到有外國人評價國人的婚姻,把性看得很重,婚姻卻很隨便。現如今思想開放,外界誘惑頗多,夫妻間該如何守住忠誠的底線,首先要摒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縱容心態。記得當初馮小剛出軌緋聞纏身,徐帆就是典型的縱容他不想這樣人家硬要送上來,反正我們家都是男的,吃虧的不是我們。
  • 佟麗婭陳思誠久不互動:婚姻中失去了責任與忠誠,談何理解與包容
    這次在傳統情人節這樣的日子裡,佟爸爸似乎忽略了女婿陳思誠,這不禁令人對佟麗婭和陳思誠的婚姻現狀開始浮想聯翩。01 最初的愛情純潔而美好,引眾人祝福。2012年陳思成和佟麗婭錄製《快樂大本營》,佟麗婭沒有抵擋住快樂家族的「逼供」,最終承認:「我希望大家祝福我們」,還主動拉住了陳思誠的手。
  • 婚姻愛情中,男人和女人最在乎什麼?最後都是忠誠的心
    愛情本該是一種長久的習慣,為了一個人,可以拒絕千萬人。可是很多人結婚後,慢慢改變了這種習慣。 關於愛情和婚姻,女人往往比男人容易幻想。因此,在不幸福的愛情或者婚姻中,女人也常常比男人痛苦和糾結。
  • 李銀河:中國女人28%從未體驗過快感,對無性婚姻的五點建議
    先看一組調查數據:1、性學大師李銀河在《李銀河說愛情》一書中指出,據她曾經做過的一項社會調查顯示:在中國60~64歲的女性中,有28%終身沒有體驗過性快感。3、被譽為「中國第一性學教授」潘綏銘先生所做的一項調查中顯示:中國無性婚姻的比例正在逐年遞增,並呈現出城市大於農村、一二線城市大於三四線城市的趨勢,其中一線城市的白領女性中,高達43%的人經歷過無性婚姻。
  • 疫情期間,3個老外的婚外情被曝光:婚姻沒了忠誠,還剩下什麼?
    因為網絡上屢屢曝光,在疫情下一些外國人出軌的桃色事件,可謂是全世界皆知,最具代表性的要數以下3起。第一起:阿根廷「毒王」,致2500人小鎮補封我們都想談一場「傾城之戀」的愛情,但恐怕沒幾個人能做到,最近阿根廷一對婚外情人做到了。
  • 忠誠才是愛情中最美又是最難得的!
    忠誠才是愛情中最美又是最難得的!本身愛情便是最美妙的東西,兩人在一起難免有些需要磨合的地方。久而久之很容易就會出現被新鮮感所欺騙的時候。愛情本身就是這樣讓人捉摸不透,但是最忌諱的就是感情中的不忠誠。再美的感情也是經不住考驗的。
  • 愛情和婚姻的基礎是忠誠、信任和妥協
    愛情和婚姻的基礎是忠誠、信任和妥協。如果一個人非常疼愛你,但卻出軌,那不是愛情。一個人非常重視你,卻一直不相信你,也不是好的婚姻。而兩個人看起來很相愛,卻都不願為對方放棄自己的部分生活,這更不是長久的愛。
  • 婚姻裡的忠誠,一文不值
    如果你30歲了,還在查老公/老婆的微信,還在嚴防死守老公/老婆出軌,我只能說,你這輩子在男女關係關係這件事上沒多少機會開悟了。如果伴侶要背叛你,你拴不住,攪不散,花再多的時間和心思都沒用,只能折磨自己。你應該明白,組建婚姻和經營婚姻靠的不是忠誠,而是金錢和利益的聯盟。
  • 《親愛的自己》劉洋出軌:守住對婚姻的忠誠,到底有多難
    在這對夫妻的婚姻生活中,我們看到了尋常家庭中的一地雞毛,比如劉洋工作壓力大,急於證明自己導致工作壓力大,反而對家庭的重視少了很多,獨留妻子張芝芝一個人面對孩子上學的壓力和來自婆婆的「找事」。終於在最新的劇情中,在觀眾們「果不其然」的期待中,劉洋終於實錘出軌單位女同事魏亞雲了,當然,再次把「渣男」的話題推上了熱搜。有網友不禁感慨,難道在婚姻裡,對男性來說,堅守對婚姻,對伴侶,對家庭的忠誠真的就這麼難嗎?
  • 婚姻的忠誠度和出軌的代價
    在社會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多重社會角色,與不同的人建立和維繫不同的社會關係。在所有的社會人際關係中,親密關係是對於最核心的最重要的。人類的社會屬性核心部分就是親密關係的需要,是我們安全及愛和歸屬的需要。愛情是人類情感中最美妙的高級情感體驗,也是所有親密關係中最令人愉悅嚮往,體驗深刻的一種情感連接。
  • 陶虹的婚姻觀:中年人的婚姻,無所謂忠誠,彼此舒服最重要!
    陶虹的婚姻觀:中年人的婚姻,無所謂忠誠,彼此舒服最重要!文/無計談星有人說,愛情必須是至真至純的,情人眼裡容不得一粒沙子;也有人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如果沒有忠誠,就會加速死亡;還有人說,忠誠是婚姻的底線,是在一起的原則,如果底線崩塌,原則破壞,那就沒有繼續走下去的必要。
  • 婚姻裡,永遠忠誠專一的星座,專注痴情!
    對於感情問題,確實是非常的保守,很少主動的搭訕異性,不會撩騷,更不懂得如何討女生歡心。當巨蟹陷入愛情當中,就會全心全意的投入這場愛情當中,為愛飛蛾撲火,為愛痴狂,會用最真誠的內心與最忠貞的感情對待自己的愛人!
  • 多少人能在社會中看到婚姻忠誠,能真正的一生一世
    婚姻忠誠的前提是什麼?5段人性大實話,醍醐灌頂!1.婚姻和愛情的本質,就是價值交換兩個人不幸福就是價值不對等,很多女人為什麼痛苦?2.婚姻忠誠的前提是什麼?是能不能互相滿足的問題!就是樹根藤的關係,男人是樹,女人是藤,樹長藤不長,這棵樹就會被其他藤給繞上,藤長樹不長,這個藤就會繞到其它樹上,就是這麼回事,這是自然法則現在說男人出軌這個話題比較嚴重,但是現在女人出軌還少嗎?紅杏出牆的本質原因,你能怪那杏嗎?
  • 如何看待婚姻中女方要求男方籤訂忠誠協議?
    如需諮詢法律問題,關注公眾號「法蟒」一、引言最近兩年,大量公眾人物的出軌事件一次又一次引爆了朋友圈。前有李小璐在PIGONE家做頭髮,後有京東掌門人劉強東美國明州「性侵門」。婚姻作為一份承諾,在現在社會顯得越來越不靠譜了,在年輕夫妻群體中,籤一份「忠誠協議」漸漸流行了起來。但是,我國法律並無忠誠協議的相關規定,對於該合同的性質也尚未明確,隨意製作的忠誠協議,很有可能會被認定為無效。那麼,有效的忠誠協議應該如何製作?接下來我們就講一講忠誠協議。
  • 李銀河與計程車司機的跨性別愛戀:曾坦言或許會步入婚姻殿堂
    一如奧斯丁在《愛瑪》中說的那般:「一個女人,不是僅僅因為一個男子向她求愛,跟她戀愛,或者能寫一封過得去的信,就嫁給他的。」  只有滿腔的真心才能夠生出那最熱烈的愛情。對於李銀河來說,亦是如此。  她曾經說過:「愛情從來是超凡脫俗的,它根本不管什麼階級階層,貧富貴賤,也不管美醜年齡,甚至使性別都變得無足輕重。」
  • 為什麼忠誠的婚姻未必幸福,莫泊桑的小說揭示出軌背後的三個真相
    潔懿由衷佩服莫泊桑對人性的深刻洞察,並開闢另一個角度去認識婚姻中的忠誠:第一,好的婚姻,首先滿足的是生理和安全的需要,然後才是愛與尊重。人性的貪慾是360度的,多出色的人都不能避免被對方出軌,很多出軌對象與正式伴侶相去甚遠,因為他們不需要十全十美,又不是要結婚,他們只是用來查遺補缺的。也許朗丹太太是愛丈夫的,只是她需要通過其它人來滿足丈夫無法給予的部分。
  • 婚姻中,陪伴比忠誠重要!
    感情中,什麼是最重要的?如果在婚前面對這個問題,我可能說是信任、忠誠、愛情等等,但婚後的我回答這個問題,那只有一個答案:陪伴。是的,陪伴是維繫婚後情感的重要一環,兩個人在一起,比什麼都重要。長久獨居的生活,似乎並沒有因為婚姻改變什麼,只是結婚後,多了一份牽掛,少了一份從容。從隨心所欲地追逐夢想,到無欲無求的面對生活。信任、忠誠、愛情,在我這裡,變成了冰冷的字眼,我需要的是陪伴的溫暖。
  • 李銀河談伴侶:不完全的男性身體 但我把他當異性愛
    周邊人聲蕭蕭,紅塵滾滾,生活一時陷入湍急的漩渦,如何鬧中取靜成了一個考驗。——李銀河  李銀河是已故著名作家王小波的遺孀,是中國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會學家、性學家,多年來出版多部學術專著,對中國同性戀社群的研究頗受關注。12月18日李銀河發布博客文章《對所謂拉拉身份曝光的回應》,詳述了王小波過世後,她與一位「跨性別者」相識、相戀,共同生活17年的過程。
  • 《大明宮詞》:愛情不需要忠誠,婚姻才需要
    比如對第一任老公一見鍾情,忠誠於自己內心願望,決定把身心奉獻給他。恰好她的老公也是這樣的理想主義者,只不過他的內心鍾意於已故的前妻,最終在這份執念中自殺。理想主義者偏向於用「應該」來描述美好藍圖,比如應該一直在一起,應該相愛相守永不分開,不應該背叛和欺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