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遭受大旱的遼寧又將面對歷史上罕見的「害蟲大軍」,這些害蟲數量大、種類多、密度高、來勢猛、危害大,吞噬著大面積土地。而且,更讓人關注的是,多達百種的害蟲,正進入「成長期」,長達四五個月的危害期正在到來。遼寧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工作得到了省領導的高度重視,省領導做了重要指示。
從丹東、本溪、撫順,到瀋陽、鐵嶺,以至西部的朝陽、葫蘆島等市,都出現了罕見的以東亞飛蝗、稻水象甲、大灰象甲、蒙古灰象甲為「主力軍」的蟲災嚴重危害。從即日起,每天有數百萬的「滅蟲大軍」與蟲害作戰,聲言不滅害蟲「誓不罷兵」。
50年未遇的「東亞飛蝗」
遼寧農業中心植保站測防科的有關人士對記者說,目前,在大部分蟲子還僅在羽化和生長期時,就發生了全省範圍發現了四五十種害蟲,特別嚴重的有:東亞飛蝗、稻水象甲、黑絨金龜子、麥蚜蟲、美洲斑潛蠅、小菜蛾、大灰象甲、蒙古灰象甲、土蝗等,其中,東亞飛蝗是全省50年來所未遇見到的,聽老一輩的防蟲工作者說,僅在解放前出現過。目前東亞飛蝗的來源仍是個謎。
在測防科裡,記者見到一隻「東亞飛蝗」成蟲,體長足有5釐米,工作人員對記者介紹說,飛蝗是我國歷史上最嚴重的大害蟲,聽老一輩人講,解放前的「三大自然災害」,旱災、水災、蝗災,其中蝗災指的就是「東亞飛蝗」。蝗蟲飛起來,遮天避日,一次一般能飛出10-25米,甚至60米以上,羽化3至4天,飛翔速度即可達到0.31米/秒至0.71米/秒,一周後迅速增加為1.45至2.5米/秒。它的食量驚人,一天到晚不停地吃,它一生中的累計總量(以玉米為食料時)約為80克,成長期的食量為幼蟲的3至7倍,喜食小麥、玉米、高粱、水稻。
一些市縣遭蟲災
50年未遇的特大乾旱,成了各種害蟲的「歡樂時光」。以東亞飛蝗為例,這害蟲生活習慣是在17℃至36℃之間,溫度越高,它的孵化及羽化速度越快,再者,今年乾燥的氣候,不利於農作物病害的發生,這給蟲子提供了豐富的「營養」。
蟲害之災使危害嚴重的地塊蟲口密度達到了每平方米1000頭,部分農田的小苗被吃光;全省521萬畝農田飽受「稻水象甲」之災,全省平均水稻百穴有蟲200頭,重發地百穴有蟲3000隻;本溪、撫順、錦州、朝陽、葫蘆島等地每平方米有土蝗1000至2000隻;500萬畝農田飽受「美洲斑潛蠅」之災,並危及荒瓜、蕃茄、雲豆等農作物;300萬畝農田被小菜蛾、菜青蟲吞食,發生時間比常年早了7至10天,最高時百株蟲量120隻左右。
東亞飛蝗在葫蘆島遭遇當地市民的猛烈剿殺之後,又開始向與葫市緊鄰的錦州市瘋狂襲來。昨日,記者從錦州市有關部門了解到,錦州市政府對此事高度重視,已組織市、縣、鄉三級植保人員,深入田間和非耕地,特別是對鄰近葫蘆島市的周邊地區進行了實地重點調查,並準備採取相應的防治措施,將這批「蝗軍」全部消滅。
錦州市植保站站長張德順告訴記者,從目前掌握的情況看,東亞飛蝗蟲災確實已經影響到錦州市,太和區各鄉和凌海市西北山區的翠巖、班吉塔等鄉鎮都發現蟲情,其中太和區女兒河鄉河西村災情較為嚴重。目前,東亞飛蝗侵入錦州的總面積超過10萬畝,蟲量每平方米3-5頭,嚴重地塊已達到10頭以上,草荒地每平方米在百頭以上。張德順說雖然發生在錦州市的東亞飛蝗正處在低齡幼蟲期,發生程度也輕於葫蘆島市,但決不能掉以輕心。此外,今年錦州市土蝗也有較重發生,蟲口密度為每平方米50頭左右,嚴重地塊達200頭以上。土蝗多發生在草荒地,大田相對較少。
昨日,記者於鞍山市農林局獲悉,全國重大檢疫性害蟲稻水象甲,在鞍山市泛濫成災。據了解,稻水象甲是從國外傳進來的一種極具危險性的檢疫性害蟲,此蟲活動性極大,遷飛性強,傳播蔓延速度快,不易防治,成蟲啃食稻葉葉肉,幼蟲危害稻根,影響水稻分櫱和株高,延續水稻生育期,危害極大,輕者導致水稻減產20%,重者50%,甚至絕產絕收。
據鞍山市植保站張站長介紹,今年由於去冬氣候偏低,降雪較多,為稻水象甲成蟲越冬提供有利條件,加之現在高溫乾旱,也有利於稻水象甲成活和活動,因此,今年鞍山市大面積爆發稻水象甲蟲災,尤以臺安縣、千山區、岫巖滿族自治縣、海城市最重。鞍山全市80萬畝水田,都出現該種蟲災,其中60萬畝最重。
鞍山市已投資30萬元,統一購藥,統一進行封鎖防治。同時,召開了專門會議,制定了徹底根治的防治辦法。
昨日記者從本溪市農牧局了解到,目前本溪市,預計受害面積在13萬畝左右。本溪滿族自治縣鹼廠鎮、蘭河峪鄉、東營坊鄉已經出現了大量的稻水象甲,被害株率預計能達到100%,而受害農民最低的被害株率也在80%左右。而桓仁滿族自治縣六河鄉平均每平方米輕者有蟲300至400頭,重者在1500頭左右。
投入138噸農藥數百萬大軍全面滅蟲
省農業中心植保站測防科有關人士對記者說,按省級預備量100萬元,該站還購買了138噸農藥,900臺噴霧器及時送到蝗區。
省、市、縣、鄉各級植保部門深入田間進行技術指導,培訓農員達3.7萬人;對東亞飛蝗進行拉網式調查,查防殘蟲公用地蟲量等,打好滅蝗戰役;廣泛宣傳安全用藥知識,嚴禁假冒偽劣農藥流入市場。當然,單純使用農藥會危害人體健康,汙染環境,使害蟲產生抗藥性,更主要的是綜合防治,搞好預測預報,合理利用農藥,利用天敵、種植抗病蟲良種等。
據介紹,6月份,還僅為蟲災的前奏,因為大部分蟲子正在進入孵化期和成長期,僅有四五十種,估計在9月份成蟲期的害蟲將多達百種以上,危害將不可想像。
有關人員對那時的蟲災進行了預測:玉米螟蟲將大發生;甜草夜蛾大發生;粘蟲中等偏輕發生;大豆蚜蟲偏重發生……目前也是東亞飛蝗進入「三齡期」,不能遷飛,用農藥就可以輕鬆殺死,因此6月正是滅蟲的關鍵期。「全員參戰、集中兵力、火力交叉,多兵種出擊」,數百萬「滅蟲大軍」集團作戰將是滅蟲的惟一法寶。(王志東 陳琦巖 王世海 劉臣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