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招民警:顧毓超(上海市公安局松江分局新浜派出所民警)
安防案例▲▲▲
向民警核實網貸陷阱成功避險
近日,上海市松江區新浜鎮居民申女士通過微信申請添加顧毓超為微信好友。在微信中,她稱自己在網上申請了貸款,但是無法提現,向民警諮詢該怎樣處理。
申女士表示自己遇到的情況與之前民警上門反詐宣傳的情況和曾經做過的「反詐調查問卷」中的內容有相似的地方,立即向警方求證。顧毓超當即判斷申女士進入了釣魚網站,彈出來的窗口連結非官方連結,遂立即告知申女士切勿支付任何款項,這是騙子的謊言,成功避免了一起涉及網貸的詐騙案件。
妙招總結▲▲▲
推出「線上+線下」反詐「小妙招」
顧毓超在辦理電信網絡詐騙案件時不斷找原因、想對策,總結出了一套「線上+線下」反詐「小妙招」:
線下:社區共治、協同共進。除日常的上門宣傳外,顧毓超藉助人口普查入戶時機開展反詐宣傳,把反詐知識帶到村民身邊,切實提高廣大村民反詐意識。同時,牽頭組建了轄區反詐志願者隊伍,進行專題講座、社區宣傳、入戶宣傳,基本實現了常見詐騙手段人人能識別的目標。
線上:全面覆蓋、送獎上門。顧毓超通過建立包含居委在內的防電信網絡詐騙宣傳微信群,積極開展防範電信網絡詐騙宣傳活動。其走進每家每戶,邀請居民掃碼進群,同時每日在群內發布防範電信網絡詐騙相關信息,受教育群眾達3000餘人。顧毓超還根據轄區案發特點自主開發了「反詐調查問卷」小程序,內容涉及鑑別常見的冒充公檢法、冒充老闆等詐騙類型。社區民警將「小程序碼」推送到各防電信網絡詐騙宣傳群,呼籲居民進行自測。通過後臺的數據統計,將得分4分以下的居民作為「重點對象」開展防範宣傳;對於得10分的居民,民警會上門派送鑰匙圈等小禮品。「反詐調查問卷」小程序的開發,不僅豐富了宣傳載體,還在轄區居民中形成「比一比」的宣傳氛圍,入腦、入心的效率大大提升。
新年寄語
新浜派出所將繼續結合轄區實際,做好「線上+線下」宣傳精準化精細化,進一步提升群眾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防範能力。同時,廣大群眾自身也要強化反詐意識,最大限度地做到識騙、防騙、拒騙,形成一個人帶動一個家庭、一個家庭影響一個群體的輻射式宣傳格局,全力營造警民攜手、全社會共同參與防範的良好氛圍。
來源︱人民公安報
審核︱侯賢卿
責編︱趙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