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且有用!中考物理「物態變化」常見必考生活案例全歸納!

2021-01-10 物理畢業班

物理來源於生活,初中物理知識相對比高中物理以及大學物理而言,與生活的聯繫顯得更為緊密,這主要是因為初中物理學的大部分知識都是發生在身邊的可聞、可見的各種生活現象!用物理知識解釋生活現象,用生活現象活學活用物理知識,是我們學好物理的不二法寶。

今天我們來總結一下中考物理常考的「物態變化」這一章節的常見生活案例!

1.把一碗水放在大鍋內水中,碗底與鍋不接觸,當鍋內水沸騰後,碗中的水(不會沸騰)!

物理解釋:此生活案例考查的知識點是「沸騰條件」——達到沸點、繼續吸熱!兩個條件缺一不可!而本案例中的碗裡面的水雖然可以達到沸點,但是由於內外水溫一致,碗中的水無法繼續吸熱,故不能沸騰。

2.水沸騰前後的上升的氣泡是變大還是變小?

物理解釋:水沸騰前,下層水溫高於上層水溫,下層的水「汽化」形成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遇到上方低溫水「液化」形成水,從而變小(注意,雖然不同深度的水壓強不同,但是此因素對氣泡的影響比水溫更小,因此忽略不計)!水沸騰後,上下層水溫相同,此時溫度對氣泡的影響忽略不計,對氣泡大小影響最大的因素是壓強,下層液體壓強大,使氣泡體積很小,上升後水壓變低,氣泡內部氣壓大於外界水壓,從而膨脹變大!

3.生活中常見的「白氣、白煙(非燃燒形成)、白霧、熱氣、冷氣」本質都是相同的:液化!(比如:戴眼鏡從寒冷室外進入溫暖室內,鏡片上會形成一層水霧;寒冷天氣室內玻璃上的水霧;傍晚沙漠中甲殼蟲身上的水珠;雪糕下方流動的冷氣;開水上方蒸騰的白霧;冬夏開空調的汽車窗內外的水霧等等)

物理解釋:以上所有的煙、氣、霧,都是可以看見的,都不是水蒸氣,而是「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液滴」!請永遠記住「水蒸氣是看不見的」!

4.人遊泳後從水中出來,感覺冷;炎熱夏天狗伸出舌頭降溫;寒冷冬季人們洗臉後往臉上抹油脂類護膚品護膚;炎熱夏天往地上潑水降溫;往手上或者溫度計上塗抹酒精降溫等案例本質都是相同的:蒸發!

物理解釋:以上內容都可以用六個字解答「蒸發吸熱致冷」。人從水中出來,身上全是水,水蒸發的過程就是吸收身體熱量的過程,因此人會感覺冷;由於狗的身上沒有汗腺,因此只能通過舌頭來蒸發吸熱從而降溫;人們往臉上抹油脂類護膚品是通過油膜防止臉或手上的水分蒸發,預防皮膚變幹而受凍;夏天潑水降溫的目的是通過水分蒸發吸熱降溫;往手上或者溫度計上塗抹酒精都可以通過蒸發吸熱降溫!

5.冰箱的物理原理:汽化和液化!

物理解釋:老舊電冰箱利用氟利昂,新型環保電冰箱利用環戊烷,作為熱量的搬運物質。主要是利用了這兩種物質都具有極容易液化又容易汽化的性質。當這兩種物質流經冷凍室時就會發生汽化現象,從而吸收食物的熱量,然後攜帶著熱量流經冷凝器時發生液化現象,從而把攜帶的食物熱量放出到冰箱外面!

6.固態清新劑、樟腦球、鎢絲、碘、乾冰、冰凍衣服直接變幹、玻璃鏡頭真空鍍膜、霜、冰花、冰雹等都有相同的物理現象:升華和凝華!

物理解釋:固態清新劑以及樟腦球、冰凍衣服都會憑空變小,主要是因為其直接從固態變成了氣態。而「鎢絲、碘、乾冰」成為需要詳細解答的常見考題。白熾燈的鎢絲會在高溫下發生升華,形成鎢蒸氣,遇到溫度較低的玻璃凝華成鎢顆粒導致燈泡變黑。乾冰極易升華,從而從周圍空氣中吸收大量的熱,使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大量白霧,從而打造成很虛幻的舞臺雲霧效果。物理課本上有一個關於固態碘的經典實驗,此實驗中固態碘先遇熱升華成碘蒸氣,然後遇冷凝華成固態碘!玻璃鏡頭的真空鍍膜是在真空室內將金屬或者金屬化合物加熱,使其升華成氣態金屬,噴到玻璃鏡頭上後,就鍍上了一層極薄的金屬膜!霜、冰花和冰雹都是由於水蒸氣直接遇冷凝華成固體而形成的!

以上生活中的各種物理現象、物理規律都是各種試題、以及中考物理中必練常考內容,中學生朋友們一定要透過現象看本質,認清所有物理現象背後的物理原理並培養興趣。從而為以後的物理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中學生朋友們,物理有趣且有用,為了美好的未來,加油!

相關焦點

  • 2021年初中八年級物理知識點:物態變化之熔化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八年級物理知識點:物態變化之熔化,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熔化定義: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需要吸熱。   ②非晶體在熔化過程中,要不斷地吸熱,且溫度不斷升高。   3、晶體熔化必要條件:   溫度達到熔點、不斷吸熱。   4、有關晶體熔點(凝固點)知識:   ①萘的熔點為80.5℃。當溫度為790℃時,萘為固態。當溫度為81℃時,   萘為液態。
  • 2021年初中八年級物理知識點:物態變化之凝固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八年級物理知識點:物態變化之凝固,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凝固定義:物質從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需要放熱。   ②非晶體在凝固過程中,要不斷地放熱,且溫度不斷降低。   3、晶體凝固必要條件:   溫度達到凝固點、不斷放熱。   4、凝固放熱:   ①北方冬天的菜窖裡,通常要放幾桶水。(利用水凝固時放熱,防止菜凍壞)   ②煉鋼廠,「鋼水」冷卻變成鋼,車間人員很易中暑。
  • 2021年初中八年級物理知識點:熱現象及物態變化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八年級物理知識點:熱現象及物態變化,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溫度   1. 溫度:是指物體的冷熱程度。測量的工具是溫度計, 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的原理製成的。   2. 攝氏溫度(℃):單位是攝氏度。
  • 2018年中考物理必考知識點歸納整理(1)
    第三章 物態變化   8.液體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熱脹冷縮的規律製成的。   9.物態變化:   (1)熔化:固→液,吸熱(冰雪融化)   (2)凝固:液→固,放熱(水結冰)   (3)汽化:液→氣,吸熱(溼衣服變幹)   (4)液化:氣→液,放熱(液化氣)   (5)升華:固→氣,吸熱(樟腦丸變小)   (6)凝華:氣→固,放熱(霜的形成)
  • 「中考複習」第一輪 課標點點清 課時三 物態變化(課標及講解)
    【中考複習】第一輪 課標點點清課時四 物態變化(課標要求及考點解析)課標要求 1.能說出生活環境中常見的溫度值。2.能區別固、液、氣三種物態,能描述這三種物態的基本特徵。3.通過實驗探究物態變化的過程,嘗試將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現象與物態變化聯繫起來。4.能用水的三態變化解釋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環現象,有節約用水的意識。
  • 2019中考物理人教版初三上冊物理知識點
    分類及比較: 分類 實驗用溫度計 寒暑表 體溫計 用途 測物體溫度 測室溫 測體溫 量程 -20℃~110℃ -30℃~50℃ 35℃~42℃ 分度值 1℃ 1℃ 0.1℃ 所 用液 體 水 銀煤油(紅) 酒精(紅) 水銀 特殊構造 玻璃泡上方有縮口 使用方法 使用時不能甩,測物體時不能離開物體讀數
  • 中考物理解題技巧+方法總結
    2、對比法對於反映兩個互為可逆的物理量可用這種方法進行學習,例如:熔解與凝固、汽化與液化、升華與凝華、有用功與額外功。3、比較法對於概念中有相同字眼的相似相關概念利用相比較學習的方法可以找出相同點和不同點,建立內在聯繫。
  • 10個神奇少見的物理現象!全見過的都是物理高手!什麼物理原理?
    而物理不僅有趣,並且特別有用,在三百多年前,牛頓在做物理實驗時就曾經發現,太陽光原來可以分解成七種不同的單色光。正是由於這一發現,我們才能解釋天空是藍色的、落日是紅色的、以及彩虹是如何形成的。牛頓善於觀察更善於思考,他從一個落在頭上的蘋果竟然能思考出「萬有引力定律」,普通人恐怕早就把蘋果吃掉了吧。
  • 2018中考物理知識點:重力.壓力的畫法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各學科的複習攻略,主要包括中考必考點、中考常考知識點、各科複習方法、考試答題技巧等內容,幫助各位考生梳理知識脈絡,理清做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8中考物理知識點:重力.壓力的畫法》,僅供參考!
  • 2021年初中七年級物理知識點:常見溫度計分類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七年級物理知識點:常見溫度計分類,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a)原理:液體的熱脹冷縮   b)一般說來,一切物質的任一物理屬性,只要它隨溫度的改變而發生單調的、顯著的變化,都可用來標誌溫度而製成溫度計。
  • 2020年陝西中考試題全科目評析
    難度適中,有較強的區分度,核心知識核心考查。在平穩中考查學生數學思維的嚴謹性和有序性,體現了普及性與選拔性。但是,有些命題已經跳出了多年既定的框架,有了一些新的變化。張慧梅分析稱,選擇題的考點基本都與往年一致,考查到相反數、整式的運算、三角形綜合、一次函數的圖像和性質、特殊的四邊形、圓的性質和二次函數的圖像和性質,難度不大,第八題和第十題算是稍有難度的題目。
  • 在家就能做的物理實驗,小實驗激發大興趣
    中考物理中,就實驗探究題的分值佔比來講,2019年佔比36%,2018年佔比48%。物理學科的培養目標,這幾年也呈現出「重視實驗,弱化計算,出題靈活,思維多變」的趨勢。對2019屆初一與2020屆初一學員來講,中考是「十科全考」,物理是沒有選擇性的必考且必計入總分的科目。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很多初一年級甚至六年級的學員跟家長會反覆地詢問,可以提前學物理麼?
  • 五分鐘了解一下裡面的物理知識
    今天有網友給我私信了一個棉花糖製作小視頻,問我這個是什麼原理,我覺得有點意思,就回復一下。這是一個很漂亮的棉花糖,由抖音達人製作完成,分別做了幾層花,以至於有網友感慨:非要做成我吃不起的樣子嘛,哈哈。好了,我們現在用初中的視覺來看看這裡面有哪些初中物理知識點吧。一、慣性。
  • 在家做這些小實驗,孩子們都愛上了物理
    中考物理中,就實驗探究題的分值佔比來講,2019年佔比36%,2018年佔比48%。物理學科的培養目標,這幾年也呈現出「重視實驗,弱化計算,出題靈活,思維多變」的趨勢。
  • 2021年初中八年級物理知識點:樂音及三個特徵
    (課本P35)圖3-8用硬紙片在梳子齒上快劃和慢劃時可以發現:劃的快音調高,圖3-9用同樣大的力撥動粗細不同的橡皮筋時可以發現:橡皮筋振動快發聲音調高。綜合兩個實驗現象你得到的共同結論是:音調跟發聲體振動頻率有關係,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頻率越低音調越低。物體在1s振動的次數叫頻率,物體振動越快 頻率越高。頻率單位次/秒又記作Hz 。
  • 解讀|福建新中考方案、高一新會考變化、體育中考新改動
    這段話裡有幾個要點值得關注▼1 普通高中新會考要全面開展 2 今年要出臺新中考方案新會考有什麼用做為高中畢業認定,學業水平考試各科目(含操作測試項目)成績合格,是學生畢業的必要條件。,新中考方案今年要發布。
  • 雷射下的一個物理奇蹟!初中生永遠無法深刻解答!
    對於初中生們來說,初中物理簡直是一門讓人又愛又怕的學科。因為物理有趣又有用所以讓人愛;因為物理太難太複雜所以讓人怕。其實,到了高中更是如此,高中物理會成為所有學科當中最難的一門學科,除非已經開竅的同學,對於一般的同學來說,高中物理是一個夢魘。
  • 最新整理:初一英語知識點歸納(全冊),啃透,期末直上120
    中考的優秀生與普通生差是很大的,首先是擇校的區別,優秀的學生擁有進入重點高中的機會,而普通生只能進入普通學校,這與一到九年級義務教育階段是不同的。所以,我們從七年級開始就要有備戰中考的心態來對待學習。
  • 2020年中考化學知識點大全:常見的鹽
    物 質 俗  稱 物理性質 用  途 氯化鈉 食 鹽 白色粉末,水溶液有鹹味, 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 (1)作調味品(2)作防腐劑 (3)消除積雪(降低雪的熔點) (4)農業上用NaCl溶液來選種
  • 中考英語知識點:情態動詞will的用法歸納
    中考英語知識點:情態動詞will的用法歸納      1. will"慣於,老是,總是"表示主語的習慣性,傾向性,經常性,必然性,不可避免性。(will 用於一般的習慣,would 用於描述過去的習慣或例行的活動)如:   People will talk.人總會說閒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