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野生獼猴群又來造訪,這次是忻城縣北更鄉加福村!

2021-01-15 忻城網事


點上藍字"忻城網事"關注家鄉吧!喜歡就放到朋友圈哦~

「哇!好多猴子,這些猴子是哪裡來的?」2020年9月19日中午,廣西來賓市忻城縣北更鄉加福村一村民在返鄉快到村口時,發現一群猴子在村裡山坡上玩耍嬉戲,便立刻掏出手機拍攝視頻。他將視頻發到村裡的微信群後,引起了村民的熱烈關注和討論。視頻中,一群猴子在山坡上互相嬉戲玩耍,十分有趣,一隻大猴子在四處打探。據目擊者介紹,當時是一群猴子,有十幾隻,當他想拍攝更多畫面時,但不一會兒,猴群就消失在了叢林之中。為了不驚擾猴群,他只好站在遠處進行拍攝猴群。

根據視頻中的畫面,基本可以判斷是獼猴。獼猴的主要特徵是尾短,具頰囊,軀體粗壯,平均體長約50釐米,它們的前肢與後肢大約同樣長,拇指能與其它四指相對,抓握東西靈活,前額低,有一突起的稜。頭部呈棕色,背部棕灰或棕黃色,下部橙黃或橙紅色,腹面淡灰黃色。

獼猴主要棲息在石山峭壁、溪旁溝谷和江河岸邊的密林中或疏林巖山上,喜歡群居,成十餘只乃至數百隻大群。以樹葉、嫩枝、野菜等為食,也吃小鳥、鳥蛋、各種昆蟲,捕食其它小動物。事實上,這並不是野生獼猴群初次造訪忻城。2019年4月、2020年6月,忻城縣北更鄉、馬泗鄉、歐洞鄉等鄉鎮都曾出現過它們活動的身影。



偷玉米也這麼可愛


猴群常常出現在半山腰上,早晨和傍晚是它們活動最活躍的時段。據當地群眾說,猴子的影子消失幾十年了,這兩年又出現了,原因是生態村建設搞得好的結果。土司古城浪漫忻城,一個地方的生態環境好不好,看動物怎麼選擇棲息地就知道了。此次獼猴群的出現,一方面得益於忻城縣長期生態建設的努力成果,另一方面也與忻城縣生態易地扶貧搬遷工程緊密相關。




歐洞鄉歐洞村冷水屯山清水秀、生態優美。藍日福攝


忻城縣原本屬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桂中大石山區、石漠化重災區,但忻城縣黨委、政府長期以來牢固樹立綠水青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把生態建設擺在突出的戰略地位,深入推進「綠滿忻城」工程。特別是從2007年開始,忻城縣便全面實施「山上竹木花,山下蔗桑糧」的特色農業生態經濟發展戰略,要求在25度以上的坡地種竹子、金銀花,在25度以下的坡腳種甘蔗、桑樹。為確保生態建設取得成效,忻城縣還積極推進生態效益補償機制,每年發放生態補償金達1000多萬元。2019年,在全國第六屆綠色發展峰會上,忻城縣榮獲「2019生態文明建設優秀城市」榮譽稱號。目前,忻城縣的森林覆蓋率達58.97%。同時,忻城縣大力實施生態易地扶貧搬遷工程,不斷探索生態搬遷、工業搬遷、城鎮化搬遷等扶貧開發新模式,幫助不通水、電、路以及自然災害嚴重的貧困山區群眾向城鎮、工業園區移民搬遷。在忻城縣北更鄉原來單家獨戶的小村莊全部搬遷了,方圓十裡的群山森林密布,山腳下的玉米地、蕎麥地因此成為獼猴群的樂園。



北更鄉龍門村弄等屯獼猴偷玉米。藍文武攝

忻城縣山區村屯民風淳樸,村民具有保護動物的強烈意識。原來馬泗鄉二洞屯有位青年在玉米地安裝老鼠夾,後來發現有猴子到地裡偷玉米,他擔心老鼠夾誤傷猴子,便悄悄拆除夾子。平時,村民發現猴子到山邊玉米地偷玉米棒也驅趕它們,但不會出手傷害猴子。二洞屯屯長說「保護猴子,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願望已成為全屯群眾的共識。」忻城縣有關部門表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禁止違法獵捕野生動物、破壞野生動物棲息地,任何組織和個人都有保護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的義務。廣大市民若與野生動物相遇,切勿驚擾、獵捕野生動物。本文內容綜合今壹視界、忻城網事、忻城旅遊官網、微觀來賓等。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內容

相關焦點

  • 【建設平安忻城】忻城縣自然資源局高效完成人工繁育陸生野生動物...
    【建設平安忻城】忻城縣自然資源局高效完成人工繁育陸生野生動物補償處置工作 2020-11-24 18: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看一看2020年忻城縣育肥牛補貼標準
    扶持對象忻城縣「十三五」期間建檔立卡(包括2014、2015年退出戶2016至2019年脫貧困戶及未脫貧戶)中有1個勞動力以上(含),且自主發展(或實質性參與)特色產業的貧困戶(即無勞動力貧困戶、全家勞動力外出務工且無實質性參與產業生產的貧困戶不在扶持範圍內)。
  • 大象組團來「旅遊」!24頭亞洲野象首次集中造訪雲南寧洱縣
    9月1日,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勐先鎮境內出現了一群亞洲野象,這次造訪寧洱縣的野象共有24頭。為避免人象衝突,相關部門已對野象活動情況進行跟蹤監測。在竹山村,24頭野象沿著半箐河排成一列緩步前行,它們不停地扇動著耳朵,長長的鼻子甩來甩去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尾海雕又來寧夏黃河邊「造訪」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尾海雕又來寧夏黃河邊「造訪」 2018-01-16 10:41:00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銀川1月16日消息(記者徐升
  • 北遷候鳥飛臨「白鶴之鄉」瀋陽法庫 呈萬鳥雲集場景
    北遷候鳥飛臨法庫。於勝地 常繼民攝中新網瀋陽3月27日電 (沈殿成)3月27日是「世界白鶴日」。記者在瀋陽市法庫獾子洞國家溼地公園看到,大批北遷的候鳥已經飛臨法庫,寂靜了一個冬天的水面再次熱鬧起來,法庫正式進入最佳觀鳥季。
  • 中國黑頸鶴之鄉-昭陽被《中國野生動物之鄉》收錄
    近日,由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編纂,中國林業出版社出版的《中國野生動物之鄉》一書正式與廣大作者和讀者見面,雲南省昭通市昭陽區以「中國黑頸鶴之鄉」的美譽被該書收錄其中。該書2019年7月底徵稿結束,經過一年多的精心篩選和編輯,於2020年10月終於成書出版。
  • 「中國黑頸鶴之鄉-昭陽」 被《中國野生動物之鄉》收錄
    「中國黑頸鶴之鄉-昭陽」 被《中國野生動物之鄉》收錄 2020-11-24 19: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端午節,一頭海獅造訪中石油LNG 接收站!
    端午節,一頭海獅造訪中石油LNG 接收站!純野生的那種!唐山市大清河野生動物救助收容站站長、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志願者委員會常務委員田志偉接到消息後,迅速趕到接收站現場,經了解情況和現場觀察後,確定此次到訪的海洋動物是一隻雌性海獅,年齡約5歲。田志偉說:「海獅在國內海域極為罕見,這次是近幾年首次發現,有可能受近期海上風暴潮等氣候原因上岸。
  • 東北小豹突然「造訪」琿春一葡萄園 咬死雞 咬傷狗
    「稀客光臨」葡萄園 9月26日,哈達門鄉東方紅村村民於彥啟給吉林琿春東北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馬滴達保護站工作人員打來電話,稱自己看護的葡萄園來了位「稀客」,這引起了保護站工作人員的注意。東北豹「造訪」 好不熱鬧據於彥啟介紹,今天中午12點左右,他和朋友正在屋子裡吃飯,忽然聽到院子裡的黃狗狂吠。聽見聲音後,他趕緊下地查看,原來是這隻豹子「造訪」了自己看護的葡萄園。園中養了100多隻雞,豹子突襲咬死、咬傷了近30隻雞。
  • 京北:窪裡鄉居樓農場 看看「過去的鄉村生活」
    2016年4月22日訊,位於小湯山東北部的窪裡鄉居樓應該是北京最早、知名度最高的鄉村農場了。成立14年來,已經形成了鄉村遊樂場、兒童樂園、小動物園、鄉村農具展、窪裡博物館、採摘、餐飲等多種項目為一體的綜合體驗區。
  • 野象群又雙叒來!24頭亞洲野象首次集中造訪雲南寧洱縣
    △24頭野生亞洲象進入雲南寧洱境內(供圖) 在竹山村,24頭野象沿著半箐河排成一列緩步前行,它們不停地扇動著耳朵,長長的鼻子甩來甩去,四處找東西吃,不時發出象鳴,似乎對此地的食物非常滿意。為確保當地群眾的人身安全,寧洱縣組織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對本次造訪的24頭野象加強監測,及時發布預警信息,並通知附近村民提高警惕,同時督促周邊群眾撤離象群出沒區域。
  • 24頭亞洲野象首次集中造訪寧洱勐先
    9月1日,寧洱縣勐先鎮境內出現了一群亞洲野象,這次造訪寧洱的野象共有24頭。為避免人象衝突,相關部門已對野象活動情況進行跟蹤監測。在竹山村,24頭野象沿著半箐河排成一列緩步前行,它們不停地扇動著耳朵,長長的鼻子甩來甩去
  • 「海上記憶」「要哇,要哇,新鮮的面魚!」
    根據貨源,喊「要哇,要哇,新鮮的面魚!」喊「活蹦活跳的小白蝦!」喊「籽魚!籽魚!鮮來落下巴的籽魚!」喊「銀光敞亮的帶魚要伐!」喊「鮮來掉眉毛的黃魚來了!」聽到叫喊,總有一些鄉人,會急急忙忙地從家中出來,或者從附近的田頭趕來,稱上一點魚鮮打打牙祭。有的挑鮮人知道,鄉間農戶貧困的人家多,蠻多的時候拿不出現錢來,也就可用雞蛋、花生、黃豆、赤豆、芝麻等來交換。
  • 斑羚、豹貓、獼猴都來了,造訪京城的珍禽為何增多?
    東方白鸛、卷羽鵜鶘、青頭潛鴨,還有鳥中「大熊貓」震旦鴉雀……近幾年,每逢春夏,多達300餘種,上百萬隻的珍禽造訪北京,其中,更是不乏世界珍禽,就連在北京絕跡75年的慄斑腹鵐也回到了密雲。不僅如此,斑羚、豹貓、「土著」野豬、獼猴等也陸續出現在周邊山區,讓北京有記載分布的陸生脊椎動物種類超過500多種。
  • 時隔一年,它們又來北京了!此前造訪曾引起轟動
    這種鳥類全球僅有約400隻,比大熊貓還要稀有,2019年春季首次造訪京城大石河、南海子等地便引起轟動。作為科普學者,郭耕推測,青頭潛鴨應當是在北飛的途中經過北京,「這種鳥類對環境要求極高,喜歡自然溼地,北京自然環境逐步改善,是理想的『加油站』。」
  • 記得來看看哦
    忻城縣地處大石山區,從六十年代就開始種桑養蠶,是「桑蠶之鄉」。全縣桑園種植面積26萬畝,在廣西排名第二,去年蠶農人均增收4000多元,是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忻城的桑蠶產業也得到了央視的關注和認可,決定對忻城桑蠶產業進行直播。▲9月30日,央視記者提前到直播點做好直播準備工作。
  • 中華白海豚「雙節」再次造訪南澳島
    中華白海豚「雙節」再次造訪南澳島 汕頭新聞 汕頭新聞微信號 sttvnews 功能介紹 汕頭權威新聞發布平臺 收錄於話題國慶中秋「雙節」期間,南澳島優美的自然生態環境吸引著大批遊客前來觀光旅遊。而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白海豚也不甘寂寞,「雙節」期間又一次造訪南澳島周邊海域,其優雅歡快的身姿吸引遊客紛紛駐足觀賞,拍照留念。中華白海豚是南澳的常客。
  • 稀客造訪!青島南北嶺山腳下,一群狐狸出沒
    昨天下午,南北嶺滴水崖附近,有一群小狐狸突然造訪。  這群狐狸還不算少,有十來只。  居民們說,昨天這群狐狸突然造訪後,還有居民帶了食物過來投喂。  附近有居民養的蜜蜂,小狐狸也會自己去偷食蜂蜜。  根據現場的情況分析,初步判斷並不屬於野生動物,可能是有人特意放生,它們並沒有什麼野外生存的能力,目前正聯繫有關部門進行處理。  專家也提醒,隨意放生動物有可能破壞生態平衡,還有可能會觸犯法律。
  • 走進中國最北金蓮花之鄉加格達奇林業局
    2019年我局被中國林業產業促進會命名「中國金蓮花之鄉」。連續3年舉辦「金蓮花節」。加格達奇林業局持續加快金蓮花產業發展。已累計種植金蓮花5500畝,在古裡苗圃和古利庫管護區建立金蓮花種子種苗繁育基地200畝,年產金蓮花種苗1500萬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