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諸蟲念佛往生
第一個案例引自《大乘莊嚴寶王經》,這個案例是經中所說的。不過在講這之前,我們先想像淨土三部經當中的《觀經》,《觀經》下輩三品往生,大家回去再好好看看經文以及善導大師的解釋。
這三品往生人,他們是一生造惡,沒有遇到佛法,臨終才遇到南無阿彌陀佛,有人告訴他「有個西方極樂世界,有一尊阿彌陀佛。你造罪這麼重,臨終地獄鬼卒要來抓你了,很痛苦。這尊佛大慈大悲,只要念他的名號就可以去往生」。他正擔心著呢,聽說有這麼好的地方,那時候已經沒有辦法了,有根救命稻草都要抓起來,那就念了。念了一聲,念了十聲,當下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你說他有禪定一心嗎?地獄眾火已經燒到腳板底了,哪裡有禪定啊?「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內心一片慌亂。在這種萬分危急的情況下,苦苦求救,念了一聲、十聲就往生,所以這個法門是不可思議的,無法想像。在這種情況下,哪裡有什麼禪定?有什麼功夫?行了多少善事?有多大智慧?通通談不上。
一生造惡,沒有到寺院點過一支香,沒有去拜過一次佛,沒有作過一次功德,無惡不作,無作不惡,只是念了一聲、十聲佛號,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很多人不敢相信,「一輩子幹壞事,臨終念幾句就往生了?」佛法的境界不是我們可以想像的。
這裡講個故事。
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出師子國,而往波羅奈大城穢惡之處,彼有無數百千萬類蟲蛆之屬依止而住。觀自在菩薩為欲救度彼有情故,遂現蜂形而往。於彼口中出聲作如是云:「南無佛陀耶。」彼諸蟲類隨其所聞,而皆稱念亦復如是。由斯力故,彼類有情所執身見,雖如山峰及諸隨惑,金剛智杵一切破壞,便得往生極樂世界,皆為菩薩同名妙香口。於是救度彼有情已,出波羅奈大城而往摩伽陀國。
「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出師子國」,佛經裡講的師子國就是現在的斯裡蘭卡,舊稱錫蘭。
「而往波羅奈大城穢惡之處」,這是一個很大的城市,城中穢惡之處是什麼地方呢?大概是垃圾場,很髒的地方。
「彼有無數百千萬類蟲蛆之屬依止而住」,這個穢惡之處有數百千萬種的昆蟲、蛆、蒼蠅,這些東西在那裡住著——依止,他們把那裡當樂園。其實我們娑婆世界也是穢惡之處,穢土,有無量百千萬億小眾生在這裡依止而住。
「觀自在菩薩為欲救度彼有情故」,觀世音菩薩為了救度這百千萬億的蟲蛆,它們是有情眾生,觀世音菩薩有三十二應,可以變化自在。
「遂現蜂形而往」,去那裡。當然這是菩薩現的蜂,不是一般的蜂了,它會念佛。
「於彼口中出聲」,這蜂不是嗡嗡叫,它可以出一種聲音,念什麼呢?
「作如是云:『南無佛陀耶』」,就是「歸依佛」,「南無佛陀耶,南無佛陀耶」。「佛陀耶」是印度話的翻譯,沒有節略。但這裡沒有說是哪一尊佛,如果看後面,應該是阿彌陀佛。
「彼諸蟲類隨其所聞,而皆稱念亦復如是」,蟲和蟲之間也是有語言溝通的,只是我們聽不懂。菩薩可以用它們的語言,所以它們都聽得懂。這些蟲子隨它們聽到的,也都這樣念,「南無佛陀耶,南無佛陀耶……」。
「由斯力故」,它們有什麼修行?就這樣子,由這樣稱念佛名號的緣故。
「彼類有情」,這些蟲子、蛆、蒼蠅。
「所執身見,雖如山峰及諸隨惑」,「身見」就是執著這個身體是「我」,這是佛法講的眾生五種根本邪見之一,這是最粗淺的。「這是『我』,你不能得罪『我』」,把這個身體當作是「我」,這叫「身見」。凡人不都這樣想嗎?這個身見有多大呢?像高山一樣,難以傾動它,這是執著。
身體由地水風火四大所組成,按佛法說,「四大皆空」,或者說五蘊,色受想行識,「五蘊非我」,按佛法講都是無我的。可是我們執著有我,執著身見,由身見而起,一切煩惱就來了,「這是我的,你們不能侵犯」。好壞苦樂,「及諸隨惑」,隨著身見而來的一切迷惑都產生了,這些是煩惱惡業的根本。
雖然有這些煩惱惡業,「金剛智杵一切破壞」。「金剛智杵」是什麼呢?就是念「南無佛陀耶」。「南無佛陀耶」這個佛陀的名號像金剛。金剛是這個世界上最堅利的,能夠摧毀一切,不被一切所摧毀;「智」是智慧,這種智慧非常有力,就像金剛一樣,能破壞一切,不被一切所破壞,這稱為「金剛智」。這句佛陀的名號就像金剛的智慧一樣。「杵」是一種武器,韋陀菩薩拿的叫「寶杵」。所以稱念這句佛陀的名號,就像金剛智杵。
佛陀名號的力量非常強勝,非常堅固。金剛智杵是破壞一切障礙的,所以說「一切破壞」,所有的身見、隨業煩惱,稱念佛陀名號,金剛智杵就把它們打碎了。
「便得往生極樂世界,皆為菩薩」,這些蟲子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到極樂世界都是菩薩。
「同名妙香口」,他們的名號都是一個,叫「妙香口」。
我們是不是妙香口啊?念佛才是妙香口。如果不念佛,就是臭口,很粗劣,講些無用的話,綺語、惡口、兩舌,這個不好,不是妙香口。
所以聽到「妙香口」三個字,那也很好啊,以後大家可以互相喊「妙香口菩薩」,你念佛就是妙香口菩薩。《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說「如染香人,身有香氣」。
為什麼稱為「妙香口」呢?就是當你念佛的時候,你口中就飄出了功德的香味。佛的名號念在心中、口中,這個聲音出來就是妙香口,這句名號是無量功德寶香的集聚。
所以,我們在佛前點香,更要想到在我們心中,把念佛這根香點起來,你這樣念出的佛號都是妙香飄逸,可以遍燻十方法界,十方法界的佛菩薩都聞到了。
「於是救度彼有情已,出波羅奈大城而往摩伽陀國」,觀世音菩薩把這些有緣眾生救度完了,又換另外一個地方去度眾生了。
舉這個例子要說明什麼呢?你說這些蟲,它們有禪定一心嗎?根本談不上。它們就這樣隨口稱念,就往生了,這樣的例子在經中記載很多。有一則阿彌陀魚的故事,我想大家也聽過了,不再講了。
還有西域國的高僧洗手念誦《華嚴經》,因為誦《華嚴經》之前要洗手,把手洗乾淨來誦經,洗手盆裡的水倒下去了,結果就有天人下來,放著光明來供養這些高僧。
「你們怎麼來了?」
「我們是從天上看見高僧們在這裡誦經,感念你們救度我們的恩德,就來供養、報恩。」
「怎麼會有救度的恩德呢?」
「你不知道,你們誦《華嚴經》洗手,把洗手水倒到地上,我們就是那些被水淹死的小蟲;由這個功德的關係,我們生天,做天人了。」
天人都有神通,一回憶,「我怎麼生天了?」一看,「哦,原來是被高僧洗手水淹死了,那下去感謝」,就跑來了。
你說可思議嗎?有人覺得「這是吹牛吧?」佛法就是不可思議。
五臺山上很多地方都掛著經幡、經幢,上面印有很多經文,或者掛著小鈴鐺。經中說,風吹過旗幡經文,吹到哪裡,哪裡的蟲子、鳥都結了佛的法緣,將來都解脫生死輪迴,緣分具足的,當下就可以往生。
有人說:「這也太容易了吧?」這就看你有沒有信心。這句名號本身不可思議,你聽到,這叫佛種,當下就被薰染。名號本身就是佛的光明,佛光照耀,自然就往生極樂。(待續)
▍摘自《阿彌陀經講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