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外,鬥牛犬往往是聽者色變,仿佛是專門傷人的猛獸。而國內雖然聽說的不多,也很少見到,那是因為鬥牛犬是我國明文規定的禁養犬種之一。鬥牛犬又叫比特犬,是一系列狗狗的總稱,其中包括美國斯塔福德郡鬥牛犬(American Staffordshire Terrier),美國比特鬥牛梗( American Pit Bull Terrier),美國惡霸(American Bully)和斯塔福郡鬥牛犬(Staffordshire Bull Terrier),以及它們的各類混血後代。
早期鬥牛犬是農場上放牧和狩獵的助手,但後來歐美一些國家發明了鬥狗的娛樂,人們為了讓比賽看起來更激烈,就找來了肌肉發達的鬥牛犬來培育,培育時專門選擇其中爭強好鬥的個體進行選種再繁育,最後就產生了一些戰鬥欲望很強,力量也很大的狗。
上圖這隻呆萌的鬥牛犬謝爾頓就是數百萬進入收容所的鬥牛犬之一。根據調查顯示,美國每年大約有3.3萬隻狗進入收容所,其中有三分之一具有鬥牛犬的血統。因為不佳的聲譽和駭人聽聞的傷人事件,它們很難找到領養人。人們對於鬥牛犬的刻板印象讓他們忽視了它們本身獨特的個性,鬥牛犬其實跟其他狗狗一樣,也能成為可愛體貼的寵物。
謝爾頓在收容所的表現與人們想像中一樣,對人類冷漠,甚至有些害怕的時候顯得脾氣相當暴躁。只要我們設身處地地想想,每天被關在籠舍裡、沒有愛與撫摸,有哪只狗狗能有好心情呢?
謝爾頓是被遺棄的,曾經的家庭一定有一段時間也愛它關心它,教會了它不少指令。這使得第一次來到馬裡科帕縣收容所的謝爾頓孤獨又傷心。它並沒有攻擊性或者傷人記錄,與其他流浪狗一樣,每天沉浸在孤獨中呆坐著。但只因為它鬥牛犬的外表,來到收容所的一整個月裡,沒有人為它多停留。
只有一個人一隻密切關注著謝爾頓,那就是飼養員希瑟。她注意到兇惡外表下的謝爾頓其實是一隻性格溫柔穩定的狗狗,很適合作為家庭寵物。然而此時已經是它來到收容所的第90天,再不幫謝爾頓一把一切就都來不及了。
希瑟是收容所裡的飼養員志願者,平時也會幫等待領養的狗狗拍好看的照片,供需要的人挑選。「我一直看著它,它也安靜地看著我,還搖起了尾巴,時不時動動可愛的粉色小嘴唇。」希瑟說到,她越來越覺得再為謝爾頓努力一把,一定能「推銷」出去。
希瑟為看起來兇兇的鬥牛犬謝爾頓戴上了藍綠配色的領結,謝爾頓立刻閃耀了起來,像一隻狗狗明星。希瑟相機下的謝爾頓不僅溫順可愛,甚至變身表情包,搞怪有趣。
希瑟隨即把謝爾頓的領養寫真集放上了領養網站,這組照片幾乎就是謝爾頓值得一個好家庭的最好證據。這樣一張可愛古怪的臉,配上領結,誰會不想帶它回家?
很快,看了照片的艾米麗深深被看起來像在故作嚴肅的謝爾頓吸引,決定將它帶回家,一起展開今後的生活。
照片的攝影師希瑟和收容所的志願者們都非常激動,很高興照片起了作用,終於有人願意了解鬥牛犬們兇惡表象背後的可愛天性。領養人艾米麗也將領養的過程放上社交平臺,讓更多人了解兇惡好鬥是人類給鬥牛犬們的汙名,掩蓋了它們本來的優良個性,更糟糕的是斷送了它們本該擁有的正常快樂的生活。
鬥牛犬謝爾頓在新家的室友是一隻小貓咪,據主人反應謝爾頓對貓咪都十分溫柔,可見絕非是鬥牛犬就必定會出口傷人。
真為謝爾頓找到新家感到高興。要知道,在謝爾頓等待領養的這段時間裡,收容所已經對25隻足月幼崽實施了安樂死,這一切都是為了讓更有可能被領養的動物們不降低目前的生活質量。希瑟也還在用相機為這些狗狗們發聲,讓大家看到那些因為人們片面的印象而滯留在收容所,不得不面對安樂死命運的狗狗,給它們一個重獲新生的機會。
那麼根據品種區分狗狗的性格是不是刻板印象呢?其實人們選育品種狗的時候,確實會刻意挑選培育個體的性格,比如牧羊犬要求活潑好動友善,護衛犬要求警惕護主,陪伴犬要求安靜聽指揮喜歡人類,鬥犬則當然喜歡好鬥的。可以說大部分品種狗確實存在一些廣泛的性格,不過狗狗個體畢竟還是有自己的不同,尤其是現在寵物犬市場很大,但不夠規範,很多狗可能品種並沒有那麼純,也沒接受過太多訓練,它們的性格可能與它們的品種完全不相同,只憑品種單純斷定一條狗的性格,確實比較片面。
小肉肉覺得,如果要領養成年犬,除了看它們的外觀品種,還是要更注意它們的性格,和主人的契合度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