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幅過長,建議收藏
滿滿乾貨,收穫多多
對於平常人來說,目前手機已經足夠日常生活的所有需求:聊天通訊、上網刷新聞、聽歌聽電臺、看電影看短視頻、查資料查信息、逛論壇博客智慧型手機都能完美搞定,甚至還可以通過軟體完成簡單的文檔編輯,像 word、excel 這類簡單日常的文檔都能完成。但對於一個剛讀大學或者剛畢業工作的人來說,電腦很可能是他們不可離手的工具,是他們的夥伴,是他們的伴侶,更是他們賺錢謀生的寶貝(也就是雅稱生產力工具的筆記本電腦)。
而很多人在挑選電腦過程中遇到的最大難題就是:
1、看不懂配置
2、不清楚選什麼筆記本好
3、不知道自己的預算能買到怎樣的電腦
為了跳過以上的過程或者局部過程,節省大家的時間,我們為你們整理了這本選購筆記本電腦的白皮書,文章旨在為各位需要購買筆記本電腦的更快速高效的去選擇適合自己目前到接下來數年需求的筆記本電腦。
一、分類電腦、跳過配置
首先,對於如何跳過電腦配置這個問題,其實還是很難完完全全的去跳過,畢竟配置是電腦的核心組成,但有沒有一個方法可以淡化配置呢。有!
舉個慄子,和我們生活最息息相關的——出行。將電腦性能比作是出行效率。
你可以選擇走路(不要電腦),也可以選擇自行車(輕薄筆記本),也可以選擇機動車(全能型筆記本),也可以選擇高鐵(遊戲本),更可以選擇專機(專業工作站),不同的出行方式有不同的效率(時間和金錢),走路肯定是最省錢的,但是同一目的地肯定是最慢(甚至走不到);自行車雖然速度慢,但是對於短距離出行來說卻可能是最划算的;機動車哪裡都能去,但哪裡都不方便去(要麼限速,要麼沒路);高鐵雖然貴且固定,但是速度快又舒適;專機肯定是最快的,但沒多少人能有,而且也很昂貴。
上面這個例子裡提到了四種不同的出行方式和四種不同的筆記本分類(走路不算):
單車——輕薄筆記本
機動車——全能筆記本
高鐵——遊戲筆記本
專機——工作站筆記本
至於命名分類,其實官方也好,大眾也好,都沒有一個規範,命名只是為了方便區分,方便選購,並不代表其它若有若無的暗示明示,比如遊戲本就只能打遊戲嗎?很多家長就是沒搞懂這點,僅憑「遊戲本」這個名字就決定了自己的孩子不能買遊戲本。
那麼下面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這四個分類的優點、缺點以及確定其的特徵(在圖片裡:可用特徵來確定所選筆記本是哪一分類),為了方便統一,本文全程使用戴爾的家族產品做例子(當然是未經戴爾課代表同意直接拿來用啦)。
輕薄筆記本輕薄筆記本(以下簡稱輕薄本)顧名思義就是以輕薄機身帶來攜帶上的優勢,一般適合有攜帶需求的人群,比如需要帶去圖書館學習的學生,比如經常出差的商旅人士,比如需要去星巴克喝咖啡辦公的...此外,輕薄本還有一個特點,功耗低續航長,就像單車,只要你有體力,理論上可以一直騎到目的地。
但輕薄是有代價的,輕薄本的缺點就是因為更薄的機身,塞不下強有力的風扇,也沒有過多的空間給機械硬碟、內存這些硬體。為了散熱體驗,輕薄本一般搭載的是低壓的處理器,所以輕薄本的性能相比其他三者都是最弱的。性能雖然最弱,但輕薄本的能力可不低,像平常的 WORD、EXCEL 和 PPT,部分不太吃配置的工作軟體比如 PS、PR 都可以運行,如果你願意承受散熱崩潰的後果,還能拿來幹一些強力的活,比如打遊戲嘿嘿嘿。
所以輕薄本的標籤應是:
輕薄便攜,辦公性能,續航持久,散熱羸弱,小巧可愛(強行)
全能筆記本全能筆記本(以下簡稱全能本),全能全能,顧名思義就是全都能做。很可惜的是,以目前的技術來說,受限於 CPU 能耗比,電池容量,散熱技術等方面的綜合影響,全能本更像是全都不能的筆記本。但是,如果你既想有輕薄本的便攜和續航,又想有遊戲本的散熱和性能,最好還能有專業工作站的屏幕表現,你是買不到筆記本的,因為沒有這麼完美的筆記本哈哈哈。但退一萬步來講,當把這些要求都放低一點,那就只能是全能本了,這也是全能本目前的尷尬,但當以後技術得到突破後,全能本將成為筆記本的熱門選項。
全能也有它的代價,要麼是售價過於高昂,要麼是產品因為價格妥協過於「縮水」;目前全能本的尺寸也多在 15.6 英寸,低於這個尺寸的極少見,尺寸過大也間接導致全能沒有輕薄本那麼方便放入包內攜帶。更輕薄的機身也導致全能本的散熱遠遠不如遊戲本,低廉的售價也使得全能本的屏幕肯定不及專業工作站。「又想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全能本現狀就是這樣。
全能本的標籤:
適用廣泛,綜合性能,遊戲辦公,略微便攜,稍長續航
遊戲筆記本遊戲筆記本(以下簡稱遊戲本),並不代表只是拿來玩遊戲,它可能是最適合玩遊戲的筆記本,但它也能做其它很多輕薄本和全能本做不到的事情,亦或者是工作站能做到的事情,因為遊戲本顯著的特點之一就是性能強悍,散熱暴力,這便使得它能完成很多事情。
強悍的實力背後,是更厚的機身,更重的重量,更高的功耗,這也使得了遊戲本並不適合攜帶,也不適合不插電使用。當然,更厚更大的機身也有好處,相對幾乎沒有拓展性的輕薄本和還有些許拓展性的全能本而言,遊戲本的拓展性是最高的,部分遊戲本甚至支持 2 條內存插槽, 2 條 PCIE 通道的固態位以及 2.5 英寸的 SATA 口硬碟位。如果你有拓展硬體的需求,輕薄本幾乎不能考慮,而遊戲本則應是最先考慮的。
遊戲本的標籤:
性能強悍,散熱暴力,厚重紮實,毫無續航,拓展廣泛
專業工作站專業工作站(以下簡稱工作站),聽名字就很要錢,事實上,它比你想像中更要錢。在以前,我還未見過低於 2 萬人民幣的工作站。但隨著最近英特爾的「創作者「計劃:
英特爾指出,創作者 PC 將瞄準美學、效能、可升級性及輸入設備等進行優化,美學方面,將致力提供時尚、安靜、小巧輕薄的機種,搭載 i7、i9 和 Xeon 處理器;輸入方面,將促進觸控功能、觸控筆在臺式機及 AIO(一體成型)等領域成為主流。 ——來源於網絡
這個計劃將工作站再次送到了大家的眼前(可能暫時還沒有達到頂峰),不可否認的是,這個市場的確存在,而且需求越來越強烈。而這類工作站針對的就是這些內容創作者,將從外觀到配置再到價格打造一塊全新的筆記本領域。
工作站除了貴,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專業。調教更優秀的屏幕,配置更強大的核心,設計更時尚的外觀,這些都只是為了達到專業的需求(可能其中也有為了達到貴的需求)。
工作站的標籤:
專業極致,性能強大,異常昂貴,設計時尚,吃飯工具
當然,除去這四類筆記本外,還有諸如上網本,商務本,影音本等等不同命名分類,但這些與以上四類均有重複,故省去其以降低小白的選購難度。了解上述內容就能簡單跳過配置選擇的問題,結合後文的內容即可選出適合自己的電腦,這裡再給出這四大類別筆記本的綜合對比圖:
二、確立需求、選擇方向
電腦分好類了,那麼我們這邊購買電腦的需求也要確定,當這兩個都確定下來後,就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電腦的分類去選擇大的方向,再結合自己的預算和不同機器的定位去決定詳細的機型,最後根據不同機型之間的優點、缺點和自己的對某機器喜愛程度就能選出最適合自己同時也是自己最喜歡的筆記本。
還是從這三個方面下手確立需求:性能,便攜,續航。
性能每個人對軟體的需求都不一樣,這裡簡單的把性能需求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辦公需求和小型網遊需求人群,包括但不限於使用 OFFICE 這類辦公軟體,瀏覽器,絕大部分編程軟體,PS,matlab,SPSS 等軟體,CF,DNF,LOL 這類網遊需求。這類需求不是特別吃配置(多開軟體肯定吃CPU和內存),前面四大類筆記本都可購買。
第二類是遊戲需求,3D 設計類軟體需求以及視頻內容創作需求等人群,包括但不限於 CAD 這類 3D 繪圖軟體,AE 這類視頻特效軟體、3A 遊戲大作或者吃雞、APEX 這類大型網遊等。這類需求需要高性能高配置甚至是優秀的散熱能力(散熱不好會導致 CPU 過熱降頻從而影響體驗),此類需求不可購買輕薄本,慎重考慮全能本,儘量購買遊戲本或者工作站。
當然,這兩大類都是一般情況而言,如果你喜歡一邊聽著音樂一邊刷著網課一邊用 WORD 做筆記然後後臺還掛著一個 DNF 遊戲最後還喜歡用 360 的安全軟體,那麼普通的輕薄本滿足不了你的需求,普通的遊戲本也滿足不了,必須得大內存的筆記本才行。不過,這種需求應該不多。
便攜雖然筆記本無論如何都比桌上型電腦要便攜,但在筆記本的內部分類之中,便攜性能仍有差別。而並非每個人都有攜帶需求,有人購買筆記本只是希望能一次就購買到所有需要的一切:屏幕,主機,鍵盤,觸控板,音響……但也有人就是為了出差便攜而購買的輕薄本。那麼,這裡就簡單的把便攜需求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經常需要攜帶電腦出門的,此類需求儘量選擇輕薄本和全能本。
第二類是偶爾需要攜帶電腦出門的,此類需求儘量選擇全能本和工作站。
第三類是很少需要攜帶電腦出門的,此類需求建議選擇遊戲本或者全能本。
續航筆記本相對桌上型電腦還有一個更大的特點,就是筆記本有電池,也有續航時長的限制。但就像便攜與筆記本內部的差別,續航在筆記本內部也有差距,且比便攜性還要大。此處,也將簡單的把續航需求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一整天工作學習的 10h 續航,此類需求只能選擇輕薄本或部分全能本。
第二類是只需要 5-8h 左右的續航,此類需求可以考慮輕薄本和全能本以及部分工作站還有極少量的遊戲本。
第三類是沒有續航需求或者短時間(小於 3H)續航需求的,此類需求隨便購買什麼類型都可。
小結:
當個人的需求確定下來,再和前面四類筆記本的特點相匹配,就能確定自己需要選擇怎樣的筆記本。這樣下來,在大的方向就確定了自己會購買或者適合購買哪一類或哪兩類的筆記本,最後結合下文的第三部分可以再鎖定到詳細的機器。
三、知曉定位、確定預算
前面都沒有提到過購買筆記本預算、筆記本價格區間和錢有關的問題,因為考慮到很多童鞋是第一次接觸筆記本這塊,不是特別了解筆記本到底多少預算適合,不知道筆記本現在的行情是怎樣,不知道自己的預算應該買到怎樣的產品。那麼這時候就決定預算是不適合的(雖然我知道很多朋友都窮),那麼我們怎麼確定預算呢。
在上文已經把筆記本分為四大類,這四大類是從功能特點上來分類的。現在我們再從做工、用料和設計這三個特點上再對筆記本進行不同定位的分類,分類不是目的,分類只是為大家更快找到最貼切自己預算的筆記本的一個手段。
因此,我們又把筆記本再次分為了四類:入門,主流,中高端以及旗艦。而不同類型的筆記本,因為擁有不同的配置和用料,所以相應的價格也不會相同,一般說來,同定位的不同類型筆記本的定價排序為:工作站 > 遊戲本 ≥ 全能本 > 輕薄本。而且部分定位可能會重複,比如中高端和旗艦可能就是同一臺筆記本的不同形態或者不同配置。
入門筆記本入門筆記本是對於預算不夠或者需求不高的用戶所推出的筆記本,一般來說,入門筆記本的性能最弱,配置最低,且做工一般,設計古老。
但是,小編要說但是了,入門筆記本擁有其它三者都不可具備的特大優勢——價格。絕大部分情況,配置、做工、用料、設計、品控和售後等等因素都遠不及價格對於購機的影響,因此,入門筆記本是性價比最高的選擇。
主流筆記本主流筆記本是對於主流用戶群體推出的筆記本,一般來說,主流定位的筆記本在綜合方面都還不錯,例如在做工上,用料上,設計上,配置上,主流筆記本都能緊貼目前的筆記本行業的平均水平,給出一份滿意的答卷。主流筆記本是購機中,質價比最高的選擇。
中高端筆記本中高端筆記本相比主流筆記本來說,主要有兩塊的提升:一是在用料上,中高端會採用更好的硬體、更先進的技術。二是在設計上,無論是外觀設計還是內部設計,中高端筆記本的都比主流筆記本更好,更優秀。
而在大體配置上,主流筆記本和中高端筆記本的配置是不差很多的。但如果,你想擁有更優秀的做工,更先進的技術,更亮眼的表現,那就考慮中高端筆記本。
旗艦筆記本「旗艦」這個詞眼,看著就很要錢。的確,旗艦筆記本不管是輕薄本還是遊戲本,更別提工作站了,都是「鈔人」的選擇,沒有鈔能力是一點都不敢想的。
相比其它的筆記本,旗艦筆記本擁有最好的硬體配置,最先進的技術和最好的做工用料,以及最精緻的外觀設計(看到這裡,是不是感嘆有錢真好)。但畢竟花了這麼多錢,還是要有點東西的。
但是,我又說了一個但是,旗艦筆記本也不是沒有缺點,除了貴,其他的像遊戲本續航弱這種缺點在旗艦遊戲本上也沒有得到完美的解決。所以,也可以不用過分的追求配置和最先進的技術。
小結:
筆記本的四類定位大概就是如此,定位並不一定準確貼合每一臺筆記本,但符合絕大部分筆記本的情況。那麼大家在購買筆記本的時候,也應對應定位去決定預算,而不是盲目的說:想買臺電腦,大概預算五千,要怎樣怎樣。比如預算本來是五千,但是又想要一臺做工優秀的筆記本,那就應該在本來五千預算的基礎上,增加兩千左右的預算即可。
四、選擇特點、接受缺點
結合前面提到的或者確定好的筆記本分類,價格定位,購機需求和個人預算,相信大家足以選到詳細的具體機型,但是很有可能有好幾臺滿足條件的,甚至還有不同類別的選擇,比如在輕薄本和全能本裡選,又開始讓人頭大了。
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鈔能力是一種,但很多朋友都沒有鈔能力,那麼只能退而求其次,接受不完美。商品於藝術品而言,商品是有缺點的,商品是有特點的,沒有完美的商品,最適合你的才是最完美的。
那麼具體怎麼來做最後的抉擇呢。
先是確立最後的一類筆記本或者兩類筆記本,比如如果你的需求和預算可以剛好購買輕薄本、全能本、遊戲本和工作站,那就根據自己的便攜和續航的需求,去除掉其中的兩類,比如需要 6H 以上的續航時間,那基本就告別了遊戲本和工作站,只能選擇輕薄本或者全能本。
最後再從三個大方向來排除,價格、特點(優點)以及缺點。把已經選好的機器按價格從低到高排序,畢竟價格才是影響購買的最主要因素,然後再依次把這幾臺機器的參數列舉出來,包括但不限於 CPU 是 i5 還是 i7,內存是 8G 還是 16G,硬碟是 256G 還是 512G,顯卡是獨顯還是集顯,屏幕的色域覆蓋範圍,USB-C 接口是否為全功能,做工材質區別,電池續航時間...
當把這些參數配置都列舉出來後,大致上可以看出一些差距,能簡單的去除一些配置沒達標的或者配置沒那麼好的機器,最後留下來的都是精華啦。當所剩下的機器不多的時候,那就需要注意接受缺點,考慮哪一方面對自己使用的影響最小,才是無法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例如,在性能和便攜上糾結,那就拋棄便攜,畢竟性能無法升級(筆記本的 CPU 和顯卡都無法升級),但便攜可以通過自身鍛鍊和適應去改善,再比如便攜和續航無法拋棄,那就選擇便攜,續航可以通過充電(快充)或者充電寶解決,但解決便攜需要時間和精力。
當然,具體問題還是要具體分析,每個人的情況都不相同,所以這也是人活著的根本所在。這裡再給出幾個不成文的「定律」以供大家參考(帶有主觀色彩):
1、儘量買 i5,不管輕薄本(低壓 U)還是遊戲本(標壓 U)。
2、內存越大越好,8G 內存是目前購機的最低配置。
3、一定要有固態,且固態容量要大於等於 256G。
4、有遊戲、視頻特效需求一定要有獨顯,且最低必須是 MX250。
5、屏幕最好選擇高色域,一般情況下:100%adobeRGB > 100%sRGB > 72%NTSC > 45%NTSC
6、玩遊戲最好選擇 120HZ 以上刷新率的屏幕,特別是 FPS 遊戲玩家。
7、想要售後好:買戴爾、聯想、惠普、華碩、蘋果就沒錯了。
8、購機時,優先順序為:性能 > 便攜 ≥ 續航
9、一般需要搶購或者缺貨的機器都很好。
10、購買渠道儘量選擇網上有資質的,比如京東自營,天貓電器城,蘇寧易購,或者開發票,一定要開發票。
11、此條僅針對遊戲本,遊戲更看重顯卡性能,所以在 i5+1660Ti 和 i7+1650 這兩個配置之中無腦選 i5+1660Ti,沒得選就只能選 i7+1660Ti 了。
12、想要有更久的使用壽命(大於四年),買更高配置和更高定位的筆記本會更容易實現。
13、關注我們,學習電腦知識,維護流暢系統,保證電腦壽命。
14、留給評論區的大神們。
相信大家在這麼多、這麼全面的建議下(小小誇自己一下),一定能選到自己心儀的筆記本,如果在選購過程中還遇到什麼問題或者有什麼建議可以在留言中寫下你的心得,我們和在選購電腦中迷茫的小白都會感謝你們。
最後,實在沒看懂本文思路的,這裡有張邏輯腦圖要不要了解下?
最後的最後,祝大家都能不費巨資就能買到心滿意足的筆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