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擊下的海外留學面面觀之一:在國內高校借讀,感覺像「上班族」

2021-01-11 深圳晚報

2020 年還未正式進入冬天,對於今年計劃出國的留學生來說,留學季的"寒冬"卻早已體驗。年初在全球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以及隨之而來的各國疫情管控政策,讓留學生們迎來了史上最難留學季。

不容樂觀的海外疫情防控形勢,以及各國先後出臺的出入境管理政策,將無數已拿到錄取通知的"準留學生"們拒之門外,但仍有部分"幸運兒"可選擇在國外大學國內分校或與國內有合作交換項目的高校暫時就讀。滯留在國內的留學生們何時返回本校?在國內高校的轉讀體驗如何?目前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麼?近日,深晚記者走訪了部分滯留在國內高校的留學生,還原他們真實的生活、學習狀態。

"感覺自己像個上班族"

"我女兒今年 1 月就收到了紐約大學本科的錄取通知,當時全家都很高興,還計劃出去旅遊慶祝一下。"龍文的母親馬女士說。龍文是深圳的一名應屆高中畢業生,今年被紐約大學應用心理學專業錄取,原本今年 9 月她就會在美國正式開啟她的留學生涯。

"當時國外只有零星的病例。"馬女士回憶說,隨著時間的推移,美國的疫情防控形勢急轉直下。今年 7 月底,龍文收到了一封來自紐約大學的郵件,告知她新學期報到的地點由紐約大學本部,改為位於上海市浦東新區的上海紐約大學。

對比起許多因無法出境而被迫選擇網課或延遲入學的準留學生來說,龍文無疑還算是幸運的。然而線上與線下結合這種看似"折中"的授課方式,卻依舊帶來了不少問題。

"雖然有線下授課,但實際上絕大部分是通識和基礎課程,專業課還是要在線上進行。"龍文表示,相比起完全網上授課的方式,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課程設置實際上一定程度地增加了自己的負擔。"紐約和上海有 12 個小時時差,因此大部分網課都在北京時間的深夜進行,第二天我又要前往教室上課,長此以往很容易帶來生物鐘紊亂。"龍文說。

除了對生活作息時間的影響,每天通勤的時間也讓龍文難以適應。 "我們上課的地方並不是在上海紐約大學校區內,而是在學校附近的一棟名為『 we work 』的寫字樓內。我每天搭乘一個多小時地鐵獨自往返於家和學校之間,感覺自己不是學生而更像一個『上班族』。"龍文笑著說。

▲乘坐地鐵前往學校上課已成為龍文的日常。

據美國約翰 · 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新冠疫情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美國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已逼近 900 萬大關,紐約州確診病例已超過 50 萬例。面對美國尚不明朗的疫情防控形勢,馬女士對女兒之後赴美的計劃充滿了憂慮。"我們現在每天都在關注美國疫情防控形勢,如果現在相關部門能出臺一個讓已被海外大學錄取的留學生轉為在國內同等大學入學就讀的政策就好了。"馬女士說。

赴美遙遙無期,生活感到孤獨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下個學期我大概率還會在上海繼續上課。"同樣是今年本科被紐約大學數學與經濟專業錄取的李楠談起下學期計劃時說。李楠表示,學校會提前兩個月左右通知下學期安排,不過下學期將繼續留守上海,已是眾所周知的"秘密"。

▲上海紐約大學新生歡迎儀式。

"與我之前對大學的想像落差太大。"李楠如此總結她的入讀體驗。"因為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我們平時上課都被要求彼此隔位就坐,因此同學之間的交流很少。專業課大部分在網上進行,我只能看著屏幕裡的教授侃侃而談,有時候一節課下來基本沒有互動。"李楠坦言,這樣的生活雖然忙碌,但是那種不踏實的忐忑還是時時存在。

由於是臨時就讀,學校的教學設施、社團活動、入讀體驗等方面都與李楠所設想的相差甚遠,內心常常感到孤獨和無助。尤其是一個人獨處的時候,這種感覺就會更加強烈。"選擇出國留學,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想要置身於完全別樣的文化環境中,從而鍛鍊自己的綜合能力,但目前的情況看起更像是被困在了上海。"李楠說。據李楠介紹,身邊的同學大都出現了類似的感受,更有甚者出現了失眠情況。

專業課程受限,缺乏語言環境

對於像龍文、李楠一樣滯留在國內高校的本科生來說,由於是四年學制,第一學年落下的專業課對整體學業的影響或許不是很大。但對大部分學制為 1 年或 2 年的研究生來說,專業課的問題則顯得尤為緊迫。

"我的專業課大部分都涉及線下的實驗,因此在線上根本沒辦法完成。"今年計劃去雪梨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專業攻讀碩士學位的高凡說。今年 6 月,學校通過郵件告訴即將入學的高凡,新學期將在與雪梨科技大學有交換合作項目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內進行。"研究生階段的課程大多需要專業的實驗室和導師具有指導,現在雖然有了教室,但對我來說更多的是自習的感覺。"高凡表示,因為專業的特殊性,許多專業課無法進行,只能在網上選一些公選課以及較為基礎的理論課。

在"新學校"裡,高凡和其他同學一樣上課、住宿、吃飯。"比起完全網絡授課的方式,在國內大學『借讀』最大的好處是更有學習氛圍,但因為缺乏相應的語言環境,我很擔心自己的英文水平會下降。"高凡說。

▲高凡在圖書館內自習。

今年 2 月,澳大利亞方面突然宣布禁止所有從中國大陸直飛或轉機的非澳籍人員入境。"那時候比較焦急,父母和我每天都在計劃從第三國轉機的路線,後來學校告知可以在國內暫時就讀,覺得是一個比較折中的解決方法。"高凡回憶起今年的留學之路,不禁感嘆一波三折。

今年 9 月 16 日,教育部宣布國內高校在確保教育公平的前提下,可通過與境外合作高校籤訂交換生協議等方式,接收出國留學生先行在國內借讀學習。暫時在國內高校"借讀"雖然伴隨著諸多問題,但無疑是目前情況下的較優解——在接受線上網課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感受大學的學習氛圍,還原線下授課的體驗。

2020 年,對於千千萬萬像龍文、李楠、高凡一樣受疫情影響的留學生而言,註定是不同尋常的一年。儘管遠隔重洋,道阻且長,但仍不能阻擋他們對知識的渴望。或通過網絡授課,或在國內大學"借讀",留學生們通過不同的方式,繼續著自己的求學之路。

(文內個別受訪者應其要求使用化名)

文 / 深圳晚報記者 方舟 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

相關焦點

  • 高中生憑你也想衝擊日本名校?同學,請收下這本日本留學攻略
    在開始本期內容之前令和君要先勸退一些不適合去日本留學的人,因為馬上就要高考了,如果你是能夠衝擊985 211檔次大學的同學,令和君建議你馬上關掉本期內容,安心複習,因為現階段日本留學可能不太適合你。如果未來想去,可以從大二開始規劃考日本的大學院,也就是修士。因為相比於國內考研內卷日趨嚴重的環境,去日本可以衝擊更好的大學。
  • 山西大學、燕山大學等高校要衝擊「雙一流」,哪所高校更有希望?
    第一輪「雙一流」已經收官 多所高校都表達了要在下一輪衝擊「雙一流」的目標 01 山西大學 山西大學是教育部與山西省政府
  • 海外留學鄙視鏈也有?
    學歷鄙視鏈是真實存在,留學學歷鄙視鏈,留學國家鄙視鏈也存在,鄙視鏈:1.美國2.英國3.加拿大4.澳大利亞5.德國6.法國,最慘的是法國明明留學性價比高,連韓國等國家都比不過,法國擁有65個諾貝爾獎得主(世界第四)和14名菲爾茲獎得主(世界第二),但是偏偏法國留學含金量不怎樣,連國家的留學獎勵法國的名額是所有留學國家最少的。
  • 留學生家長心焦:孩子交巨款在國內半夜上...
    留學生家長心焦:孩子交巨款在國內半夜上「函授」隨著疫情在全球的發展態勢,今年的留學趨勢有了變化。開學季來臨,不少歐美高校或宣布延遲開學,或改為線上教學。一些高校還因疫情出現財政困難,被迫永久關閉。據報導,截至今年7月,僅美國已有33所大學宣布永久關閉,涉及中國留學生5690名。
  • 狗年話狗:香港寵物犬飼養面面觀
    新華社香港2月16日電 題:狗年話狗:香港寵物犬飼養面面觀新華社記者 丁梓懿農曆狗年將至,關於狗的話題引起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在香港這樣一個土地少、人口密度大、生活空間狹小的城市,養狗到底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呢?
  • 海外遊學,出國留學預備操 留學前想去國外探探營
    錢江晚報報導了《先遊學再留學》後,不少有留學計劃的讀者來電詢問有關各國遊學的事宜,可以預見,現在學生出國留學越來越理性。昨天,本報記者從杭城各大留學、出入境機構了解到,近兩年,隨著出國留學人數的猛增,「海外遊學」的概念也越來越清晰。去年暑假,光新通出入境公司就有200多名學生到世界各國遊學,為出國留學提前探營。
  • 多家英國留學中介優劣勢實力榜單
    一、優越教育留學  1、有價值的信息:  (1.英國本土機構,擅長申請大英國協類留學,名校成功案例多;  (2.顧問的穩定性在業內較出名,能保證籤約前後的服務跟進;  (3.文書有英國本地高校的turn-it-in查重系統,在質量檢測和原創性這塊非常佔優;  (4.後續服務到位,免費一年的「英倫百事通
  • 環球出國有你不知道的荷蘭留學移民
    金秋十月,荷蘭新一輪各大高校申請通道已經開啟,荷蘭又將迎來一大波的中國留學生。截止2018年上半年,荷蘭已擁有超過14000人的中國留學生,僅2018年一年就有4425名中國留學生選擇荷蘭,荷蘭已然成為中國留學生越來越偏愛的選擇。
  • 國內超級認可的10所英國高校,曼大超越UCL,華威大學強勢入選
    對於打算赴英留學的學生和家長來說,除了要關注這些學校的排名,如果將來打算回國發展,還需要參考國內對英國各高校的認可度。1、劍橋大學劍橋大學絕對是國內熟知度排名前三的大學,就像美國的哈佛大學、耶魯大學一樣廣為人知。其實都不需要過多科普這所大學,劍橋大學優秀的辦學履歷,多到用一雙手都數不過來。
  • 移動網際網路改變海外學子生活 指間傳遞「微」親情
    這樣的場景,出國留學3年的張媛已經習以為常。  移動網際網路的迅速普及,悄然改變著海外學子們的生活。在這個掌心裡的移動時代,他們與國內的聯繫更加實時便捷,獲取信息途徑暢通多樣,研究領域涉獵愈發廣泛。  指間的「微」親情  「我媽說鍾漢良上了《跑男》,看起來那麼帥!這老太太以為我看不到嗎?」
  • 英國60多所高校4萬多教職員工罷工,中國留學生哭暈了……
    罷工對留學生帶來的衝擊有哪些?社長進行了調查採訪。根據變動前的條款,大學老師們退休金的收入是固定、有保障的,變動後具體金額則會受到股市情況的影響。除了學費以外,罷工期間,學生的生活費用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中國留學生每個月約500英鎊-1000英鎊左右的生活費也將打水漂。由於參與罷工的除了工會的教職員工還有不少校內餐廳和超市的人員,因此打亂了學生的校內生活。同樣,由於罷工導致的各種不確定性,有些留學生的出行計劃或者是學習計劃都不得不重新安排。
  • 傳統留學中介痛點太多?網際網路留學想用電商、社區、智能申請、境外...
    據創業邦了解,太傻論擁有超過300萬註冊會員,小站留學的用戶數量也不下數十萬。只是社區型留學平臺近年來社區活躍度有些下降。順順留學類似,學生可在線上挑選顧問,在線下體驗中心會面諮詢。甚至學生還可以對每個環節進行打分評價,如果打分低於4分,中央系統就會幹預,看問題出在哪裡,一旦出現三次客戶投訴,顧問就會被下線。它們把留學申請電商化的做法,也算是在網際網路時代對留學產業一次不錯的創新。面臨的問題也很明顯:首先,由於留學國家眾多,階段不同,留學產品和價格都難以標準化。
  • 中國網「大話新留學生」留學高峰論壇代表嘉賓合影
    現在我們進入我們今天的討論議題,我們今天的活動主題是:「2012留學掀狂潮,大話中國新留學生」。第一個議題:中國新留學生的海外留學現狀每個國家的情況不一樣,家長在選擇國外院校的時候也有很多的困惑,再加上國內目前低齡留學生的問題非常突出,圍繞留學生在海外留學現狀的話題,我們想和在座的各位進行一個深入的探討。首先請大家簡要的介紹一下自己所在的機構。
  • 避開國內巨頭擠壓 BIGO是怎麼在Facebook的陰影下做海外社交的
    「不能在大陸市場做,我們就在海外做,海外做不到那麼好,我們就買一個。」James這樣形容BIGO這幾年做社交的迂迴路線。從微會到imo,這並不是YY一開始就可以規劃好的公司戰略,而是在現實中一步一步摸索出來的,只不過現在看起來更像是水到渠成。
  • 歐陽志:痴迷留學的高中女生是迷途的「羔羊」
    7年前,畢業於上海某知名高中理科班的楊雲(化名)開始了自己周折的留學之路:先是考取美國一所排名前50的大學,但只讀了一年就因不適應而退學。隨後,她又被送到澳洲攻讀商科,可這次也僅是待了一年多就再次回國。如今7年過去了,已經在滬上一所高校讀大二的她並未死心,而是又一次準備踏上赴美留學之路。
  • 疫情之下,或許正是留學申請的最好時機!
    但是,以近兩個月海外院校的招生新政為分析框架,輔以留學專家對全球抗疫形勢的解讀以及對我國留學生的錄取情況分析。結論是:2020年將是留學申請的最好時機,尤其是對於那些不敢往前衝刺名校的內斂申請者,今年,也許是你們牽手夢校的最佳時機。
  • 國內高校單體建築面積最大的圖書館之一臨沂大學圖書館
    臨沂大學圖書館臨沂大學圖書館建築面積6.7萬平方米,是學校的地標性建築,也是國內高校單體建築面積最大的圖書館之一。
  • 指南者留學學員分享「秋招讓我開始正視留學的現實意義」
    2020年已經走向尾聲了,在這不平凡的一年,留學生群體的身份可謂特殊——一方面,海外疫情愈演愈烈,回國難,不回國也難;另一方面,就業市場並不能用「繁榮」二字來形容,「內卷」一詞越來越高頻的被掛在應屆生嘴邊。大家對留學越來越迷茫,對就業越來越心慌。留學生群體在就業市場上究竟是怎樣的地位?留學生的身份是否會利好應屆生在秋招中的表現?現實意義上,留學到底值不值得?
  • 萬象教育:專業的美國遊學或留學個性化指導,改變你的一生
    隨著美國留學籤證申請的難度減小,以及中國學生出國留學低齡化趨勢愈演愈烈,很多學生都會選擇留學美國,縱觀近年來奔赴美國遊學的中國學生數據,那是一個大寫的「壯觀」,從中小學生夏令營到大學、研究生的「交換生計劃」,最近幾年出國遊學人數成倍增長。
  • 留學這一年①|一部電腦,一張書桌,留學生今年會繼續在家上「電大...
    而且如果想再從瑞典回國,買機票、隔離也非常麻煩,可又覺得兩年的碩士項目大部分時間待在國內,終歸有些說不過去,「如果瑞典的疫情能控制到和國內差不多,我還是願意去瑞典完成剩下的學業。」關耳開玩笑說,否則她感覺自己幾乎就是上了個「瑞典電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