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央視四大名著電視劇現在都是不折不扣的經典之作。
不過,這四部經典電視劇當年剛播出時可不是現在的待遇,有些時候也是罵聲吐槽聲一片片的,其中被吐槽最多的莫過於《紅樓夢》和《水滸傳》了。
即使是相對吐槽較少的《三國演義》和《西遊記》也一樣有各種各樣的毛病,其中最被人詬病的就是演員頻繁換人,《西遊記》的三位唐僧在當年可是焦點話題。
《三國演義》比《西遊記》的換人更為猛烈而頻繁,由於當年是分五個攝製組一起拍,因此很多角色無法分身,只能是一個組一個。其中的重災區無疑是曹操的「五子良將」。
徐晃和張郃居然都有五個版本,妥妥一個攝製組一個,張遼和于禁也各有三個版本,只有樂進是一個人演的。除此之外,曹洪有五個版本,許褚也有四個,夏侯惇有仨。
唉,真有點心疼鮑國安老師了,每次出兵都得重新熟悉一下自己的愛將們以免叫錯人。
不過,讓人想不通的地方是,有這麼多角色分給好幾個人演,但《三國演義》劇組也存在一個人演好幾個角色的現象,而且並不在少數,筆者簡單統計一下就有十幾個人,他們都至少演了兩個角色,而且還都是有名有姓的。
一、楊凡,分別飾演公孫瓚和趙雲
楊凡是出生在內蒙古的遼寧人,這點倒和公孫瓚所在地接近,他先是出演了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時的公孫瓚,又出演了中青年的趙雲。
額,是不是公孫瓚沒死,化妝成趙雲跑了出來?
後來楊凡又在《水滸傳》裡演了石秀。
二、王洪濤,分別飾演黃忠和紀靈
王洪濤是天津人,出生於1938年,是老將專業戶。他在《三國演義》中分別演了紀靈和其中一版黃忠。
此外,王洪濤還在電影《見龍卸甲》裡演了一次黃忠,在山東版《水滸》裡他演過晁蓋。
三、姬成功,分別飾演鄧芝和師勖
姬成功當年是中央戲劇學院的老師和教務主任,門下學生眾多,文興宇、鞏俐、李亞鵬、夏雨等人都曾是他的學生。
在《三國演義》中他先是出演了赤壁鏖戰時曹操的樂師師勖,後又出演了蜀國出使東吳的特使鄧芝。
在《三國》中,他又演了劉表。
四、郭家慶、分別飾演孫乾和普淨和尚
郭家慶是北京人藝的老戲骨,生的是仙風道骨,他在《三國演義》裡飾演其中一版謀士孫乾,又在關羽過五關時飾演了普淨和尚。
值得一提的是,郭家慶在《西遊記》中也出演了兩個角色,一個是觀音菩薩的化身白鬍子和尚,另一個則是黃風怪。
老戲骨的演技,就問你服不服。
五、魏德山,分別飾演範強和杜瓊
魏德山父親是評劇魏派創始人魏榮元,他自己則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龍套王,在《三國演義》裡演了四五個角色,不過只有兩個是有名有姓的,其中範強就是範疆。
此外,魏德山在其他熱播劇中也都有很多角色出演,比如《雍正王朝》裡他也是分飾兩角,分別演了成文運和任季安,《宰相劉羅鍋》裡他演桂懷泰。
有意思的是,電影《精武門》裡他演了一個車夫。
六、巴拉珠爾,分別飾演夏侯惇和曹洪
巴拉珠爾是內蒙古演員,在劇中出演了三分之一的夏侯惇和五分之一的曹洪,其實也可以算是一位大龍套了,因為大多數人根本分不清哪個是哪個。
七、韓東,分別飾演許褚和甘寧
韓東是黑龍江人,當時在劇組擔任副導演,忙裡偷閒演了四分之一的許褚,然後又去江東演了一版甘寧。
此外,韓東還在新版《水滸傳》裡演蔣門神,在《武神趙子龍》裡演董卓。
八、畢彥君,分別飾演李儒和楊修
林妹妹的前夫,著名老戲骨畢彥君,早在九十年代就已經以演技聞名了。
畢彥君的李儒和楊修反差很大,李儒陰翳而聰明,楊修雅致而聰慧,不一樣的性格和氣質,畢彥君演得很分明,很多人都沒注意到這兩個角色居然是一個人演的。
當然畢彥君成名還是靠之後的《大宅門》和《闖關東》。
九、吳曉東,分別飾演孫堅和孫權
吳曉東,《紅樓夢》裡的賈芸和劇組場記,《三國演義》劇組執行導演,又連續演了孫堅和孫權爺倆,堪稱王扶林導演的愛將。
不得不說,這兩個角色也很難注意到是一個人演的,孫堅勇猛,孫權厚黑,氣質大為不同。
怎麼感覺孫策有些可憐呢,難道沒發現弟弟和爹長得一毛一樣?
十、洪宇宙,分別飾演袁紹和周瑜
洪宇宙是寧夏人,本來去《三國演義》劇組就是衝周瑜去的,但被導演看中有貴族氣就出演了前六集的袁紹。
後來由於飾演周瑜的演員難找,洪宇宙在補拍袁紹戲份時試了周瑜,得到全體導演的一致贊同。
需要說明一點的是,《三國演義》劇組裡有七位演員的人選必須得到全體導演組的同意才行,其中前六位就是片頭那六個,另外一個就是周瑜。
以上十位都是一人分飾兩角的名人,下面介紹一人分飾三角的狠人。
十一、韓新民,分別飾演鄭泰、賈充和趙累
韓新民是北京曲劇團的演員,頗有仙風道骨之相貌,曾在多部電影中出鏡。
十二、王忠信,分別飾演伏完、華佗和秦宓
太白金星王忠信老師就不用多介紹了吧,集齊四大名著電視劇的狠人,在劇中出演的華佗和秦宓實在是難以看出來是居然是一個人演的,演技沒得說。
下面介紹一人分飾四個角色的牛人:
十三、遲重根,分別飾演周倉、曹純、曹羲和王甫
遲重瑞的兄弟,也是一位龍套之王,他演的四個角色貌似只有王甫的戲份稍微多一些,神奇的是,最後他還和第二版劉潤成飾演的周倉一起守麥城,倆周倉?!
十四、陳之輝,分別飾演鮑信、太史慈、廖化和許褚
陳之輝是中國少北拳形象大使,小時候唱歌跳舞,長大了考入承德醫學專科學校,後又考入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還是個武術練家子。
在《三國演義》中陳之輝是武術指導,結果分別在十八路諸侯和魏蜀吳三國裡都演了一個角色,妥妥牛人啊。
值得一提的是,陳之輝還在《水滸傳》裡演了兩個角色,王進和楊雄。
在熱映電影《葉問》中,陳之輝則飾演挑戰葉問的廖師傅。
好,下面隆重介紹《三國演義》中一人分飾五個角色的神人。
十五、芒萊,分別飾演廖化、高覽、文聘、王忠和呂虔
芒萊其實是一位配音演員,不知道為什麼居然在《三國演義》裡演了這麼多角色,而且也很平均,袁紹、曹操、劉備,一邊至少都有一個,誰打下江山都有他芒萊一份,神了。
為什麼《三國演義》劇組會出現兩極分化的現象呢?一邊是一個角色五個人演,另一邊是一個人演五個角色,筆者估計分組拍攝是一方面,還有一個因素是有些演員確實演技很好同時也有空閒時間,演一個角色就走太可惜,所以乾脆留下來成為班底演員,只要有空缺就上,上去就能演,演了還沒問題。然後他們就成了《三國演義》裡最牛的演員群體。
總之,所謂經典,大概就是那種即使有很多吐槽的點,也會讓人覺得非常有趣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