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上海寶馬會很多企業都推出所謂的「無人操控」設備,很多用戶都被「帶偏了」,認為起重機已經進入智能化時代,冷靜下來想想,其實都是一些很low的傳統控制技術,現在的起重機智能化發展還處於初級階段。
徐教授這裡科普一下什麼叫無人操控,遠程遙控不是「無人遙控」,在起重機施工過程中,尤其是石化領域,有很多強輻射、高粉塵、化學危害等惡劣環境,起重機作業操作人員置身於這種環境中危險很大,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起重機用遙控技術應運而生。早在2010年以前徐工全地面起重機上早就已經配備遠程遙控功能,並且成功應用於市場。目前市場真正需要的是符合「網際網路+」時代氣質的技術。
當前最前沿的無人化操縱一定是屬於汽車的無人駕駛領域,雖然匯集了世界頂尖的人工智慧專家,也只是停留在3級,比如:緊急自動剎車、緊急車道輔助等,這些距離真正的5級水平——全工況無人駕駛,還有很大的差距。目前正在測試的Google「有條件無人駕駛」汽車僅僅是概念機型,還沒有商品化,特斯拉也僅僅是正在進行自動駕駛晶片的研發。
實際上,基於無人操作的設備,是研發人員希望能夠將人們從那些繁瑣的、毫無意義的、重複性的勞動中解脫出來。
汽車起重機設計理念是將實現吊重完成工程作為第一目標,這與轎車是以人對精緻生活舒適度的追求為出發點存在較大差異,這也註定很大一部分技術的研發要慢於汽車的節奏。而且更多的智能化享用類的技術和配置要被客戶接受,造價也確實太過昂貴。
但是對於高端技術發展的探索是實現「高科技」起重機的必由之路。起重機用戶都知道,在實際吊裝過程中,可以說基本碰不到兩個工況一模一樣的工程,起重機工況的複雜多變更是為無人技術研髮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作為起重機行業的領軍企業,徐工在無人操控領域既保持概念技術的研發,也注重為用戶提供更具實用價值的「黑科技」!並率先在此方面做出了探索,早在2014年,在G一代概念起重機上完成了一些技術驗證。比如,去年寶馬展上很多廠家才剛開始宣傳的:自動收展車、吊鉤自動定位及就位、工況記憶及複製、工況自動規劃等一系列無人操控技術。徐工從來不對外宣稱這是無人操控技術,只是說智能操控技術,因為徐工知道這離無人操控還有一段距離。目前行業廠家都在跟隨這些技術,徐工應該感到欣慰,說明徐工又非常精準地引領了行業發展方向。
智能技術的應用實踐
徐教授說:徐工通過三年來智能技術的應用實踐,進一步強化了「從方案到作業過程中」各種各樣的智能輔助功能,比如:環境複雜,不知道用哪個工況?「三維吊裝方案規劃系統」和「作業工況規劃系統」,為客戶提供最科學的吊裝方案!操作經驗不足,無法完成精準吊裝?「智能臂架技術」,瞬間暴漲五年經驗值!設備分散、難於管理?徐工的物聯網平臺讓客戶的設備「遠在天邊,近在眼前」!這樣的功能,還有很多……
徐工的代表作XCA60E
徐工的代表作XCA60E,是2016年推出的全球首創「網際網路+」智能起重機,將移動互聯、移動終端操控功能融為一體。可以通過手機/PAD等常用通訊工具進行遠程操控和管理。不止如此,2017年該技術成功匹配在XCA1200上,並且完成了百米超大工況的實際應用,緊接著在2018年的寶馬展上,XCA180更是不負眾望,通過對控制精度和防幹擾強度的針對性升級,進一步助推整個起重機行業在智能化領域達到了空前的高度。
起重機領域的智能化發展可謂是任重道遠,在這裡不得不給大家潑一些冷水,行業的用戶和有些廠家對於起重機智能化過於樂觀,對於智能化技術的理解也不夠理性,比如前面提到的將「遠程遙控」錯誤當成「無人操控」。
回過來審視,徐工一直在努力前行,其領先兩年發布的G一代產品,智能化程度領先行業已經遠不止兩年!所以說在行業發展的爆發期,廠家更需要沉下心來,一步一個腳印,而在這方面,徐工可以說領先的不僅是技術,更是一種態度,更值得稱謂的是行業其他各廠家並沒有就此懈怠,而是緊跟探索者的步伐,我們相信起重機行業的整體智能化水平終將會邁上更高的臺階。(本文來自徐工重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