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沒靜下心來專研文字了,語言的突破就在於對於文字的理解。我不反對多看書,但是無用的書還是會浪費時間的,畢竟生命是有限的,過多的消耗就是對生活的無視。
我非常喜歡王小波老師的書,因為一個有趣的人對於文字的輸出當然事有趣的。如果有一件事物,有明確可計算的回報,才能被歸納為「有用」,事情就變得有趣起來了。有趣的人總是顯得不安分、特立獨行、好奇與想像力四濺。但是這個「有趣的人」並不是真的做了「有趣」的事,ke可能終日做著「沒什麼用」的事情。他們常會聽到這樣的批評:
找工作能賺錢啊!——旅行有什麼用?能賺到錢麼?
跑步能鍛鍊身體!——跳舞有什麼用?能鍛鍊麼?
考個會計證能加薪啊!——學畫畫有什麼用?能賣錢麼?
結婚能安定下來啊!——談戀愛搞浪漫有什麼用?還不是要結婚。
可是,不管活成什麼樣,我們都終將面對同一個問題,死亡。又有什麼用呢?
無用的人生卑微,而無趣的人生悲哀。
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讀過王小波《特立獨行的豬》,一個豬而已,我們哪會注意那麼多,可是源於文字,這個豬就火了,當然了這離不開王小波老師有趣的描述,更是來自一個有趣的靈魂。
所以,一旦我們把是否「有用」作為事情唯一的評價標準,那麼活的無趣就是天經地義的了。之所以這麼說,我自己是深有體會的,因為我之前總是把事情定義成「有用」和「無用」,所以我除了工作以外,居然沒有愛好,一旦當我閒餘下來,我是深刻體會到了生活的無趣。
與有趣的人在一起,看看他們業餘時間都在幹什麼。
讀一本有趣的書,體會文字的有趣。
給生活創造更多的不確定,發現最有趣的事物,讓生活變得更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