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斯登堡宮(Huis Ten Bosch)
荷蘭王室在海牙的住所之一
海牙作為荷蘭的政治中心,不僅是荷蘭王室的居所與辦公地點,更受到眾多國際組織的青睞。
和平宮(Vredespaleis)
國際法院、常設仲裁法院、海牙國際法學院駐地
海牙坐擁「荷蘭三大美術館」之一——莫裡茨皇家美術館(Mauritshuis),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佇立在此,朝你微笑;一朵朵綻放的煙花,還會在盛夏時節,點綴席凡寧根海灘涼爽夜晚的上空。
可以說,海牙這座城市,嚴肅而浪漫。
可是當您慕名來到海牙,穿梭在充滿歷史感的街巷之間時,您有沒有發現,所有導覽路標的頂端,無一例外地鑄著一隻鸛鳥?
它們長這樣:
這隻鸛鳥,可不僅僅「雄踞」著海牙全城的導覽路標。2013年,海牙市政府發布了新版市徽(Wapen van Den Haag)。躋身市徽正中央的,同樣是一隻鸛鳥。
這面市徽簡潔而威嚴。金色的盾牌上,佇立著一隻單腳著地的鸛鳥,它的喙間銜著一條鰻魚。盾牌上方加冕著伯爵皇冠,象徵著無上的權威。兩頭雄獅一左一右,守衛在盾牌的兩旁,前爪揚起,忠誠地保衛著中間的鸛鳥。獅子由金色色塊拼接成形,頗具風格派(De Stijl)的意味。一條綠色緞帶橫貫兩頭雄獅的腳下,上方寫著城市座右銘「Vrede en Recht」(和平與公正),突顯著海牙的國際聲譽與地位。
看來,鸛鳥的形象必是深得海牙市民之心,地位不可小覷。那麼,鸛鳥與海牙市之間,到底有著怎樣的淵源呢?
自古以來,海牙所處的北海海濱就一直存在著大片的牧場、泥炭、沼澤。獨特的地理環境,吸引了眾多鳥類在此地大量聚集、繁衍,鸛鳥便是其中的一種。直到14世紀,這些鳥兒們就可謂是海牙城裡的老居民了,它們在位於市中心的騎士廳(Ridderzaal)和警衛門(Gevangenpoort)築起了巢,與王室、政要、顯赫的貴族們共享同一片天地間,和諧相處。
到了16、17世紀之交,海牙城裡的鸛鳥逐漸被人類馴服,並成為了漁夫們喜愛的夥伴。昔日的海牙城內,散落著大大小小的魚市;而經過馴化的鸛鳥,則負責吃掉人們拋棄的魚類內臟,不愧為盡職盡責的「城市清潔工」。
長久以來,鸛鳥被譽為「幸福之鳥」。人們始終堅信,它們的出現能夠帶來幸運與繁榮。自中世紀起,鸛鳥便成為了人們追捧的吉祥物。
1541年,鸛鳥首次作為海牙市的象徵,出現在了聖雅各堂(Grote of Sint-Jacobskerk)的大鐘上。
能夠成為聖雅各堂大鐘上的裝飾,更加說明了鸛鳥無以撼動的地位。鸛鳥的形象後來還被用作了教堂塔尖上的風向標,並一直沿用至今。
在荷蘭的黃金時代,鸛鳥更是化作了無數日常物件的主角:它的身影不僅被印刷在本地報紙上,被繪製在地圖、郵票上,甚至還頻繁出現在城市印以及政府辦公大樓上。
海牙市中心的著名建築
小仙女們周末「剁手」勝地De Passage
自16世紀起,在歷史的長河中,海牙的市徽曾經歷多次改動,而鸛鳥的中心位置從未被替換過,始終為這座北海之濱的城市豎立著威嚴與雄風。即使是荷蘭王國籠罩在法國統治之下的1811年,拿破崙也宣布海牙為「bonne ville de l'empire」(帝國良城),並在不久後親自批准了一版海牙市徽:
但由於荷蘭王國的公告,市政當局的標誌必須由當地最高貴族委員會批准。於是在1816年,又誕生了一版海牙市徽:
1813年以前,鸛鳥的腳下原本有一片綠草地(但在所有此後的版本中,草地都未再次出現過):
還有1991至2012年間海牙市政府採用的城市logo,雖然抽象,細看卻也是鸛鳥的化身:
請到位於市中心、與莫裡茨皇家美術館僅一街之隔的海牙歷史博物館(Haags Historisch Museum)看看吧。從踏進博物館的一刻起,您就會發現鸛鳥活潑的身影跳躍在館藏之列:
製造於1600-1800年間的帶鎖鐵箱,
箱體兩側繪有鸛鳥圖飾。
繡有鸛鳥圖案的靠墊,
其所有者是17世紀海牙市政府的官員
由此可見,鸛鳥能夠佔據海牙市徽正中央的位置,實屬實至名歸。
到了20世紀,在海牙棲息了幾百年的鸛鳥,卻一度從人們的視線和生活中消失了。
直到2004年,一對鸛鳥夫婦才又在海牙中央火車站對面的Koekamp公園落戶,哺育起了它們的後代。闊別85年之久,鸛鳥終於重新回到了故鄉,這令海牙市民一時間奔走相告、激動不已。
鸛鳥離開的原因,我們不得而知。但它們的回歸,實在是海牙在努力變得更為宜居的強有力佐證之
接下來,小編將給大家分享另外一個關於鸛鳥的故事:
故事的主角是一隻叫尼洛的小鸛鳥,她在家人和朋友的幫助下歷經艱險,完成了自我成長。尼洛在成長的道路上經歷了怎樣的歷險和磨難?
「飛行歷險」系列(全3冊)
著者:(意)圭多•孔蒂
譯者:林鳳儀
出版日期:2019年3月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飛行歷險」系列是一套感知生命的動物哲理小說,該系列共三冊,分別是:《來自天空的召喚》《最後抵達的鸛鳥》《吵架大王的冒險》。通過生動有趣且飽含哲理的語言,講述鸛鳥尼洛在家人和朋友的幫助下歷經艱險,完成自我成長的故事,不僅會給孩子心靈的觸動,也會給成人帶來一定的思考。
鸛鳥尼洛破殼而出,她對天空、對世間的一切充滿新奇和渴望,然而命運似乎並不怎麼善待她。尼洛儘可能地發揮自己的本性,克服恐懼初嘗飛翔的喜悅就不得不隨家族一起大遷徙,去歷經風雨的洗禮。即便命運一次次將其推向深淵,脫離集體、獨面群敵、生離死別……但她毅然一次次衝向高空,努力綻放自己絢麗的生命之花。
這是一套能夠與《海鷗喬納森》媲美的動物哲理小說。《海鷗喬納森》是一個純美的寓言故事,告訴我們如何以最幸福的方式度過一生;「飛行歷險系列」則是一支悲壯的生命之歌,啟迪我們如何以最恰當的方式面對生活。
與海鷗喬納森相同的是,尼洛和喬納森都竭力突破自我極限,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追求,完成了自我生命的成長。兩者所不同的是,海鷗喬納森認為飛翔不是生存的工具,不是為了任何其他目的,而僅僅是為了飛翔本身純粹的快樂;鸛鳥尼洛則恰恰認為飛翔是自己生存的工具,是在自己生命遭遇威脅時「救命的稻草」——勿寄望他人,唯自救可靠。只能不斷地歷練自己,讓自己的雙翅更有力量,才能夠更加從容地面對生命的殘酷。
「飛行歷險」系列向小讀者傳遞了善良、勇敢、樂觀、堅強、團結等精神正能量,同時教會孩子在困難中不輕言放棄,運用智慧解決眼前的難題,給孩子樹立了學習的榜樣。
每一次飛行,都是為了奔赴生命的出口;每一次飛行,都是為了獲得新生;每一次飛行,都是生命旅程的一次精彩嘗試。鸛鳥尼洛用九死一生的飛行歷險經歷,啟發孩子思考成長,感悟生命。作家將深刻的生命感悟融入驚險刺激的故事情節之中,讓讀者在潛移默化中感知生命哲理。
點擊閱讀原文,在飛行中感悟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