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四,一二三四像首歌,綠色軍營,綠色軍營教會我……」正值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3周年,廣東衛視精心打造的大型原創時代記憶音樂文化節目《流淌的歌聲》第二季最新一期節目推出「赤子之心」主題,邀請閻維文、呂繼宏、蔡國慶、白雪、馬佳等著名歌手唱響經典軍旅歌曲,用飽含深情的歌聲表達愛國之心、禮讚人民軍隊。節目用「經典好歌+時代故事」的敘事形式連接起一串串經典的時代音符,其對紅色精神和優秀品質的用心傳承更是給予了觀眾一次次的精神洗禮。
在經典傳唱中講述精神傳承
被譽為「全國首檔華語樂壇全明星KTV節目」的《流淌的歌聲》第二季近日重回觀眾視野。甫一開播,節目收視率便直衝全國省級衛視同時段第四(CSM55城數據統計),微博、抖音、全民K歌等媒體平臺聯動收穫了億級流量。截至目前,節目微博主話題#流淌的歌聲第二季#閱讀量更是超1.9億,討論量高達66.9萬。
與第一季節目相比,《流淌的歌聲》第二季將更多筆墨花在了「傳承」二字上。因此,從啟用不同類型的年輕歌手賦予經典歌曲流行化表達,到邀請時代同行人展開多視角解讀,再到打造時尚沉浸的現場舞美輔助效果呈現,最後到增設「經典大聯唱」的全新儀式環節實現全民互動,節目都在試圖打通經典歌曲與當代年輕人交流對話的「最後一公裡」,讓老歌破圈、讓新人共鳴。
從目前播出的節目內容來看,「光影流年」「似水年華」「九四新生代」「國風飛揚」「赤子之心」等主題不僅非常契合年輕受眾的審美趣味,還與中國的影視作品、詩詞文化、家國情懷等緊密聯結。在保留氣質神韻和創新藝術表達的平衡問題上,《流淌的歌聲》第二季選擇了「實力大咖+流量擔當」組成「時代傳唱團」的新穎模式,圍繞同一個主題以「團」的概念展開音樂演繹,讓一首首經典老歌跨越時代隔閡、實現群體共鳴。
呂繼宏在《流淌的歌聲》的舞臺上沒有演繹自己的原創歌曲,而是選擇了一首能夠傳承和體現海軍豐富情感的歌曲《軍港之夜》,用嘹亮的男高音傳遞出一種獨特的優美。憶起滿腔熱血報考海軍的經歷,呂繼宏表示,他即使渾身冒虛汗被戰友們拖上船,還是要想盡一切辦法克服「暈船」,用最飽滿的熱情為戰士們演出。從這個層面來說,慰問演出已經不是單純的藝術表演,而是軍人之間的一種對話、心與心之間的一種溝通。前後23次登上春晚舞臺的「軍中帥哥」蔡國慶,在最當紅的時候沒有選擇海外籤約,而是決定參軍入伍,與祖國永遠「籤約」。他一年下部隊舉行136場慰問演出,在拿到第一個三等功時激動得留下淚水。「當祖國需要的時候,你們英勇地出徵,當人民有難的時候,你們拼死相救,為你們歌唱就是為光榮歌唱、為勝利歌唱。」這不僅是發自個人肺腑的真切話語,更是對為祖國奉獻青春熱血的一代代中國軍人的由衷歌頌。
在「主題先行」的節目模式下,「時代傳唱團」團員結合各自的風格理念進行歌曲再創作,讓經典音樂在新時代迸發出新活力。圍繞「赤子之心」,閻維文呈現了軍人的陽剛與自信,呂繼宏呈現了軍人的堅韌與樂觀,蔡國慶呈現了軍人的情懷和敬業,白雪則呈現了女軍的奉獻和溫柔……新生代經典傳唱人馬佳不僅在節目現場重新編曲演繹紅色經典《紅梅贊》,還鼓勵粉絲歌迷學唱時代金曲,助力紅色精神代代相傳。他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作為新時代的年輕人應該首先要繼承愛國精神,很多歌曲是用來記錄並歌頌為我們獻出生命的英雄前輩們。我覺得我們應該用這樣的歌來懷念他們,並且激勵我們現在的年輕人要繼續努力」。
歌曲傳遞跨越時空的時代力量
不止於視聽層面的歌曲表演,節目還深入挖掘歌曲背後的創作故事,這些針對聽眾尤其是年輕聽眾的信息補充,為精神層面的深化升華添磚加瓦。
從軍48年的「戰士歌唱家」閻維文談到軍歌《一二三四歌》的創作背景時分享道,1994年之前一直唱的都是抒情歌曲,很多部隊帶兵的人寫信,特別希望能有那種鼓舞士氣的歌,這給了自己很大啟發。最終,就有了這首用戰士日常生活離不開的口號「一二三四」作為主線來表達三軍將士勇往直前和精氣神兒的軍歌。最簡單樸素的素材,往往能夠引起最廣泛的共鳴,也讓這首歌曲和其蘊含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發揚至今。
歌手白雪之所以選擇演繹歌曲《奉獻》,是因為看到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很多逆行者的默默付出,想要用歌曲歌頌這些無私奉獻的人們。節目邀請中國人民解放軍南部戰區總醫院的軍醫杜瑋來到現場,他在火神山醫院奮戰70個日日夜夜、義無反顧推開生死之門的援鄂經歷,讓觀眾深切感受到這位抗疫軍人銘記於心的使命和不怕犧牲的果敢。
不同時代的軍歌折射出不同的時代故事,一首歌曲歷經時代的傳唱也會被賦予新的意義內涵,節目藉由旋律的情感抒發娓娓道來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九十餘年的發展歷程以及人民戰士舍小家為大家的情感故事,讓觀眾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中國新時代昂揚奮進的主旋律。加之牛皮卷上的樂譜歌詞、傳唱過程中的情景表演、故事講述時搭配的畫面素材等精心設計,沉浸感的提升蘊含著節目組的初心,營造對應適配的敘事場景不僅能夠給歌手提供逼真的表演環境,更讓觀眾了解歌曲背後的時代意義。正如總導演黃敏麗所說,「我們把舞臺搭好、所有準備工作做好,嘉賓才會投入地進行演繹,出來的內容才能感動人、才好看。這就是我們強調的真唱,真情實感,真情流露」。
打造「音樂+文化」的行業新標杆
縱觀國內音樂綜藝節目市場,難得有節目像《流淌的歌聲》這樣不競技對抗、不比賽排名、不晉級淘汰,而是純粹用音樂、用故事、用文化陶冶情操、喚醒記憶、浸染心靈。其實,不管什麼樣的歌曲,最後打動人心的都是情感。所以,那些用心用情演繹音樂作品的實力歌手一開口就能夠把觀眾帶回到那部影視劇、那段古歷史、那段舊時光,而這種在記憶情境中萌生的情感認同和文化認同不會在時間流逝中消失散盡,反而會歷久彌新。
音樂與文化的結合不是《流淌的歌聲》的獨創,但是卻在這檔節目中被融合得愈加純粹。這檔結合了金曲原唱、實力唱將、新生代歌手、文化學者、音樂製作人等各種元素的音樂節目,猶如一場場即興點歌的演唱會、文化普及的視聽課,在打撈時代金曲、傳唱經典之聲的同時也讓中華傳統文化這條河流緩緩流淌在人們心間。
從無到有,從有到精,廣東衛視經過創新策劃讓《流淌的歌聲》這檔原創音樂文化記憶節目成為經典IP,為國內音樂綜藝節目的發展,以及其與文化類綜藝節目的融合樹立了值得學習借鑑的優秀樣本。
(責編:燕帥、趙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