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為何到處都是吉祥物?全是因為太好賺錢了

2021-01-08 騰訊網

熊本熊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的成功案例,引起日本其他行政區的仿效

從鱷魚謀殺案的百日崛起,可以窺見當前日本動漫產業與角色經濟的蓬勃、產業鏈結的緊密關係,也可以察覺到產業經濟營運上許多重要的眉角。

漫畫、動畫及遊戲透過故事劇情、主角性格及獨特的世界觀,引起讀者和玩家的情感共鳴,隨著集數的更新、關卡的推進,強化讀者和玩家對於作品的喜愛和黏著度。為了作品的相關周邊商品掏錢,為了抽到喜歡的角色而課金,粉絲心甘情願成為「炭治郎擔」1、「三日月的行動ATM」2或是「FGO課長」3,也為市場創造出獨有的角色經濟。

以「角色」為核心的IP經濟

據日本經濟產業省在今(2020)年2月發表的市場規模調查,文化創意產業在2019年全球的市場規模高達1兆2,000億美金,其中日本約1,000億美金左右,佔全球比例8%左右。

內容產業的世界市場及日本市場規模圖。

內容產業又可細分為音樂、出版、影像、遊戲及角色等五個項目,下表中,黃色區塊代表出版的市場規模,從2018年的40%下降至今年的34%,且預期將持續走低。紫色區塊為遊戲業,市場規模前景看好,從2018年的11%成長至17%。橘色區塊的角色經濟,雖然維持整體市場的8%,但在整體營收上,每年約增加1億美金。

角色經濟中的「角色」(キャラ)一詞,指在小說、漫畫、動畫、遊戲、廣告等作品中登場的人物或動物,或是具備性格和特徵的事物,例如《神隱少女》中的無臉男(カオナシ),非人也非動物,但是一名具備性格的角色。

據日本國內針對角色經濟進行的一份市場調查顯示,雖然受到少子化衝擊、成長幅度有限,角色經濟在2018年的市場規模仍達到近十年來的新高,商品化和版權合計2兆5,024億元。以2017年的商品化項目別來看,玩具佔48.2%、服飾雜貨9.5%、點心6.7%。在機場及家庭餐廳等地大量設置轉蛋機、以及針對有經濟能力的成年人進行玩具的開發設計,維持了角色商品化的市場營收。未來虛擬角色可能會增加,朝向AR或VR、或訂閱追蹤等面向思考,展開更多應用。

以下將角色經濟的範疇大致分為三類:第一類為漫畫動畫角色,第二類為吉祥物,第三類則為生活風格與專為商品化而生的角色,分別敘述如下。

一、漫畫動畫的角色

漫畫動畫所引領出的角色經濟,是最為人所認識的。例如只要一提到集英社的《周刊少年Jump》(周刊少年ジャンプ),就讓人熱血沸騰。該刊發行量始終維持在200萬部上下,是日本最熱銷的漫畫雜誌。從1968年出版至今,《周刊少年Jump》連載過許多膾炙人口的漫畫,包括《幽遊白書》、《海賊王》、《銀魂》、《鬼滅之刃》等。

《周刊少年Jump》的漫畫以強調友情、努力、勝利為特色,每一部漫畫的題材都不落俗套、有獨特的世界觀。唯一不變的是傳遞給讀者「只要有朋友在,且朝向目標、不放棄努力,最終一定會獲得勝利和成功」這樣的信念。也因此,《周刊少年Jump》的每一個角色,都有自己的個性和行事作風。譬如《神劍闖江湖》中背負不為人知的過去,加入維新革命為世界創造新秩序的緋村劍心;或者個性大而化之,為了達成自己夢想和心儀女孩青睞而努力不懈的《灌籃高手》櫻木花道。

相對於熱血的《周刊少年Jump》,另一個常出現的題材是偶像類型動漫,通常脫胎自偶像養成遊戲,例如《Love Live! 學園偶像祭》 、《歌之王子殿下》(うたのプリンスさま)等。這類型遊戲/動漫的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代表顏色、生日、血型、性格、興趣專長、成長背景等。

製作公司在設計遊戲時,就已考量到要將遊戲玩家人數最大化。在設計角色時,會儘可能增加人物外表和性格的變化,從長相表情、髮型發色、體型、服裝配件等,都經過細心的安排。這類作品的玩家和粉絲從進入學園開始栽培角色、看著角色成長,對於角色的認同和投入,可比擬真實世界的追星族。

角色個性的形成塑造,是引起讀者共鳴的關鍵。讀者在看漫畫的過程中,是否能疼惜角色的遭遇而想為之打氣?是否憧憬角色的性格和態度?是否能因角色的想法而有新的領悟?都會影響讀者對於漫畫涉入的深淺。讀者從漫畫和動畫中獲得的滿足感越高、涉入程度越深,想要擁有心儀角色周邊商品的念頭就會慢慢萌生且越強烈。

動漫粉絲還有一個十分有趣的次文化——痛包(痛バッグ),即是將自己所應援角色的周邊商品全部放在一個包包上,用以展示對角色的愛(在角色身上投入的錢)、藉此自我表現、尋找同好,甚至因此發展出應援服等形式。

《神隱少女》中無臉男的角色,也發展出頗具規模的角色經濟。

《幽遊白書》

二、吉祥物

Suica企鵝、波堤獅、熊本熊,這幾個角色的共通點是,他們分別是一個企業、一個商品、和一個縣市的吉祥物。他們肩負「提升知名度」的使命,也代表著該企業、商品、縣市的品牌形象。

吉祥物幫助消費者識別企業和商品,連帶地增加企業營收、有益於長期經營。雖然培養吉祥物所需要的精神和費用不輸聘請一名代言人,但比起真人,吉祥物可以設定性格並融入企業願景,只要用心經營,產生負面消息的機率很低,在製作周邊商品或有業務溝通需求時,也節省了衍生費用,可謂好處多多。

最具代表性的吉祥物,應是2010年這個為了九州新幹線開通而誕生的「熊本熊」角色了。一項針對部分取得熊本熊授權企業的調查顯示,2012年的營業額高達239億日圓,並被運用於超過8,000種產品中,光是名片就有30幾種,若全面統計所有授權廠商的營收,金額必然超乎想像。到了2018年,該年銷售額高達1,505億日圓。

熊本熊的圖案大量運用在當地農產品、傳統工藝品上,也積極授權民間企業開發製作周邊商品,可以說,貨架上有熊本熊包裝的產品,就是銷售的保證。

熊本熊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的成功案例,引起日本其他行政區的仿效,一時間各地吉祥物輩出。雖然並非所有的吉祥物經營都像熊本熊一樣順利,但仍有不少吉祥物為推廣地方發展而不遺餘力,也獲得一定的成效。

相較於「熊本熊」為熊本縣帶來的經濟效益,滋賀縣的「彥根貓」採取完全不同的經營方式。彥根貓在2006年彥根城建城400周年紀念時出生,吉祥物的原型與當地歷史軼聞有關——戰國時代武將井伊直政築彥根城,在傳給第二代城主井伊直孝後,某日看到一隻白貓向他招手,走近白貓時無意間躲過一場雷雨(有一說為躲過雷擊),於是他將救命恩貓收編為家臣, 彥根貓即是據此設計成戴著井伊家頭盔的造型。

彥根貓是觀光文化和歷史教育導向的吉祥物,商業化程度不如熊本熊,營運費用是由市政府編列預算。2019年彥根市政府因預算不足,決議砍掉彥根貓的活動經費(5,000萬日圓),不料引起全國貓奴驚慌,發動眾籌捐款。經過這場騷動,彥根市承諾預算不變,未來會繼續活動,成為吉祥物影響地方政府預算和行政的一例。

吉祥物幫助消費者識別企業和商品,連帶地增加企業營收、有益於長期經營

角落生物的主要訴求對象是容易覺得疲憊、想要被療愈的大人小孩們,更貼近今日的社會人心所向

三、生活風格與商品化角色

另一類角色,最初並不是因漫畫或動畫而成名,也沒有背負企業或地方政府的重責大任,他們代表某種生活風格和態度,或者是專門為了商品而設計出來的,例如卡娜赫拉的小動物和懶懶熊。這類角色的版權大多由圖文畫家或生活雜貨製造商持有。

此類角色從日常生活切入,消費者看到角色會產生被療愈的感受。因應社會生活速度越來越快,以慵懶、無壓力、柔軟氛圍設計而生的角色近年來日漸增加,例如蛋黃哥,角落生物等。以角落生物為例,這組角色一開始有五個主要人物,各有各的個性和特色,目前加上衍生的小夥伴,角色總數已達到19個,共通點是都喜歡窩在角落。

相較於懶懶熊訴求慵懶、輕鬆,角落生物的主要訴求對象是容易覺得疲憊、想要被療愈的大人小孩們,更貼近今日的社會人心所向:每個人都想要擁有一個不被打擾、可以安心依靠的小角落。也因此,角落生物引起的共鳴、帶動的經濟效益,商品和版權授權成效頗佳,短期內即累計了170家廠商參與製作周邊商品,至2019年3月為止,營業額累計達200億日圓,也獲得2019年最佳角色大賞。

為什麼這些以生活態度為訴求的角色會如此受歡迎?日本的網路行銷業界歸納出四點原因:

角色背景設計:故事背景絕不馬虎,為角色與故事提供了一個可以無限延伸發展的舞臺;

角色設計:角色造型和顏色都相當簡潔,不管怎麼組合都很容易融為一體;

授權規定:角色和版權一樣都較彈性,使得各種異業合作變得更容易;

角色本身:這些角色本來就是為了療愈人而生,當粉絲能夠將角色的情境、想法和行為投射到自己的生活中,角色的任務就達成了。

基於上述特性,這類角色的應用範圍十分廣泛,除了一般商品化、主題咖啡店之外,更擴充到觀光宣傳、交通工具、漫畫化、動畫化等,甚至與動漫角色合作,出版聯名商品。

相關焦點

  • 嫌棄東京奧運吉祥物名字太土!日本網友:「好土!」
    2020年東京奧運會暨帕運會吉祥物發表儀式,並公開了吉祥物的名字「Miraitowa」和「Someiti」,分別代表著「未來」和「永遠」、「櫻花」和「強壯」。但是對於組委會的苦心,日本網友似乎並不怎麼理解。
  • 「臺灣最醜吉祥物」爆紅日本,這個「魚頭君」其實設計得很可愛啊!
    全新的臺南吉祥物「魚頭君」新吉祥物魚頭君是由臺南在地插畫家Marco所設計,靈感來源就是「蝨目魚頭」,因為臺南到處都能吃到蝨目魚美食魚頭君草圖顯然,這次不但俘獲了日本民眾的心,臺灣民眾也呈現出和之前完全兩極的評論:「好可愛,莫名有喜感
  • 日本旅遊:為何到處都有狸瓷偶
    日本旅遊:為何到處都有狸瓷偶文/心心在日本,隨處可見的狸瓷偶可謂格外惹人注目。比如德島小松島市就有一個公園,裡面放置著許多狸貓像,而最突出的一隻,人們還給它取名為「金長」,對其非常愛護。那麼,為什麼狸貓在日本會如此受到人們歡迎呢?為什麼到處都會有狸瓷偶呢?實際上,狸也被人們稱作「貉子」,而日本人對貉子本身就有一定的好感。而且由於狸這種動物眼睛烏黑明亮,再加上那彎曲的眉毛、上揚的嘴角、大大的鼻子,與日本人的長相頗有幾分神似,所以日本人對它覺得特別親近。
  • 日本為何痴迷吉祥物?人設背後有哪些旅遊意義?
    近日,日本的萌網紅吉祥物知寶被官方宣布除名。雖然知寶外形呆萌,但是在內心,它卻是一個熊孩子:各種不安全動作頻繁出現在宣傳片中,很多家長也擔心模仿它會讓自己的孩子產生生命危險,因此,雖然很不情願,但它還是被除名。其實,日本的文化裡,吉祥物絕對算是很具有吸引力的一項。
  • 吉祥物在日本是怎樣一筆生意?
    自奈良時代起,擬人便十分興盛,「那時的日本人就把神靈、自然進行擬人。在日本人的心中,世間萬物都是神靈,吃飯前表示對食物的感激、吃鯨魚的同時為鯨魚修建神社,都是擬人化的表現。」因而,各地踴躍推出吉祥物也是順應擬人文化潮流的做法。
  • 日本動漫吉祥物大賽排名出爐!
    大家好,我是扳手。如果你知道日本的「熊本熊」的話,那你一定也曾聽聞過日本狂熱的「吉祥物文化」。在日本這樣可愛為尊的過度,幾乎是每個縣都會有著自己獨數的象徵吉祥物,甚至連各大企業也不例外。而在漫畫中,吉祥物也從來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近日日本網友就發起了一份吉祥物排名投票,令人意外的是一頭便便居然穩居第二!第六名——伊莉莎白《銀魂》假髮的好夥伴,籠罩在白色披風下的神秘生物,原本看著那粗壯的腿毛以為是下面守著猥瑣大叔什麼的,沒想到是坂本辰馬送給假髮的外星生物,因為不會說話,平時都是用木板來表達情感。
  • 華報:日本人為何那麼喜愛貓頭鷹
    華報:日本人為何那麼喜愛貓頭鷹   中新網然而在日本,貓頭鷹卻是吉利和幸福的代表,日本人將貓頭鷹作為福鳥。  成為奧運會的吉祥物  文章指,日本人對貓頭鷹的喜愛是世界聞名的。1998年,日本長野冬季奧運會的吉祥物就是4隻小貓頭鷹,雖然不少國家的代表團認為貓頭鷹作吉祥物有些怪異,但日本人卻堅持認為貓頭鷹是幸福的鳥兒。
  • 日本熊本縣吉祥物中文名正式定名「熊本熊」
    參考消息網3月8日報導 日媒稱,日本熊本縣政府3月7日透露,計劃更改該縣吉祥物「Kumamon」的中文名稱,從目前的「酷MA萌」改為「熊本熊」。此舉旨在強調這是熊本的吉祥物。據共同社3月7日報導,該縣已就「熊本熊」這一名稱申請註冊商標,預定3月19日開始改變叫法。
  • 豐富多彩的吉祥物文化,在日本還有許多個「熊本熊」
    大崎站位於東日本旅客鐵道的山手線,而該線是東京都心最大的交通動脈,也是東京首都圈鐵路網絡的骨幹之一,在該條線路上,有澀谷、原宿站等時尚聖地,還有新宿、池袋等娛樂熱點,與這些地區相比,大崎大部分設施都是辦公樓和公寓,缺少吸引旅客前來的內容。而在吉祥物大崎的海報底部,官方表示「我們希望看到大崎的微笑,所以我們全體員工都在努力使大崎站成為一個更具吸引力的地方!」
  • 你知道熊本熊 但你知道最醜的日本吉祥物是哪一個嗎?
    對於日本的吉祥物,我們能叫出名字的似乎只有一個熊本熊,但實際上幾乎每個縣都有自己專屬的吉祥物,可見日本人在這方面有一種近乎瘋狂的痴迷。這些吉祥物如果樣子可愛固然很好,但要是設計感實在是太前衛或是與眾不同,如果不能成為賣點那就只能讓人傻眼了。
  • 日本的吉祥物,除了熊本熊,你還知道這些奇奇怪怪的吉祥物嗎?
    以二次元文化滲透全世界的日本,大家對吉祥物可能都不陌生,日本47個都道府縣幾乎都有自己擬人化的吉祥物。那除了火遍全球的熊本熊,你還知道這些有特色的吉祥物嗎?一.千葉縣船橋市—船梨精日本國內人氣堪比熊本熊的船梨精船梨人稱「瘋梨」,來自千葉,非官方吉祥物,是一隻會說話的大梨子。
  • 日本地域吉祥物文化,不只是熊本熊
    日本各地都設計了很多能夠代表當地特色的吉祥物。這些吉祥物有的代表了一個城市,有的代表了一個縣,有的則僅僅代表一個小的地區或者景點。它們不僅僅是個logo,還體現了當地的精神和文化,設計非常精緻。目前日本全國光是在官方登記的吉祥物就有近700個。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幾個吉祥物中的佼佼者。
  • 日本人氣第一吉祥物,8年狂賺400億,設計要賣出去才是真的牛
    應該沒人不認識熊本熊 日本的吉祥物多達5000個 它是人氣第一,最會賺錢的那一個 他是怎麼設計的熊本熊 除此之外還做了哪些設計呢 日本第一人氣吉祥物
  • 多如牛毛的日本吉祥物 誰才是你的最愛?
    我們都知道日本人非常喜歡各種吉祥物,從日本各縣到電視臺、建築物,甚至一些商場和店鋪也喜歡通過吉祥物來進行宣傳。 日本的吉祥物不僅有自己性格和特長,有些還是各地的公務員,甚至還有專門的吉祥物網站和日本吉祥物協會。難怪一些吉祥物不僅在日本擁有很高的人氣,在其他國家也是小「網紅」。
  • 一年一度的日本吉祥物總選舉開始了,這是一場宣傳大戰
    Yuru-kyara,日文寫作 ゆるキャラ,字面意思是「慢悠悠的胖角色」,指地方用以宣傳當地產業和文化而產生的吉祥物,是近幾年來日本對這一類型形象比較流行的說法,源自日本漫畫家三浦純的創造,日本出版社扶桑社將「ゆるキャラ」這個詞註冊為商標。日本還為此成立了專門的委員會來管理各地的吉祥物,並從 2010 年起創辦吉祥物總選舉大賽。
  • 日本熊本縣吉祥物正式更名「熊本熊」
    【新華社微特稿】日本熊本縣政府7日宣布,已經申請註冊新的中文商標,從本月19日起,當地官方吉祥物「酷MA萌」正式更名「熊本熊」。這一吉祥物日文名在當地方言中意為「熊本縣人」,形象近似黑熊,因而以「熊本熊」名號在中國走紅好幾年。
  • 日本吉祥物遭除名 有自虐傾向影響不好
    日本吉祥物遭除名 有自虐傾向影響不好時間:2019-01-27 09:50   來源:今日頭條都市現場綜合英國那些事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日本吉祥物遭除名 有自虐傾向影響不好 年伊始,當人們對新生活充滿希望的時候, 如果這時,突然收到自己被解僱的消息,估計換誰都會感到失望吧。
  • 日本熊本縣吉祥物萌熊走紅 免版權費擴影響力(圖)
    黝黑圓滾、四肢短小、大小與真熊相仿、臉帶腮紅般酒窩……日本熊本縣形象代言人、人偶吉祥物「萌熊」(KUMAMON)日前迎來5歲「生日」。作為日本當紅吉祥物,它笨拙又憨厚的形象隨處可見:被做成玩偶,作為LOGO印上服裝、泡麵包裝袋,日本航空甚至推出「萌熊專機」。它時常出現在電視節目中,搖搖晃晃的招牌動作在YouTube視頻網站上獲得了200多萬次的點擊,在推特上有超過30萬名粉絲。
  • 盤點日本那些網紅吉祥物
    2愛媛縣·バリィさん日本四國愛媛縣今治市的吉祥物「巴裡桑」,誕生於2009年,頭頂當地海峽大橋,腰封是今治市的特產絨布,手舉象徵當地造船業的小船。因為太過圓滾滾,也老是被卡主....3浜松市·出世大名家康くん在「2015吉祥物大賽」綜合網絡投票和現場投票,來自濱松市的「發跡大名家康君」獲得「地方吉祥物」部門第一名。4船梨精·ふなっしー2013年時知名度暴漲的吉祥物角色,是千葉縣船橋市的「非官方」吉祥物。
  • 千奇百怪的日本-最具人氣的吉祥物
    在日本,所有47個都道府縣都有吉祥物,以前工作中也常常被人問起,某某地的吉祥物是什麼,比如奈良的せんとくん(遷都君)、北海道的メロン熊(密瓜熊)、宮城縣的飯糰君。而各地吉祥物中最著名的,自然是人人喜愛的賤賤的熊本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