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野生動物已達500餘種
北京青年報訊(記者 王斌)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市園林綠化局獲悉,近年來隨著首都自然生態環境的持續向好,野生動物的種類和數量也隨之持續增加。目前,棲息北京的陸生脊椎野生動物已增加至500餘種,包括褐馬雞、黑鸛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以及斑羚、大天鵝、灰鶴、鴛鴦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野生動植物保護|北京:野生動物已達500多種
松山自然保護區中具有華北地區少有的保存良好的成片天然油松林,由於海拔高差大,從高海拔的針葉林,到低海拔的闊葉林,還有大片的灌叢和草甸,植被類型特別豐富,包括北京一級保護植物百花山葡萄和北京水毛茛在內的824種野生植物構成了保護區的綠色基底,與野生動物共同打造出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生態系統。
-
棲息北京陸生脊椎野生動物增至500餘種
,近年來隨著首都自然生態環境的持續向好,野生動物的種類和數量也隨之持續增加。目前,棲息北京的陸生脊椎野生動物已增加至500餘種,包括褐馬雞、黑鸛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以及斑羚、大天鵝、灰鶴、鴛鴦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無論是種進二環內的一處處城市森林,還是嵌入樓宇之間的小微溼地,不僅為首都市民帶來了大自然的野趣,也吸引著野生動物到城市裡「定居」。盛夏時節,位於延慶區西北部燕山山脈中的松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一派生機勃勃。
-
北京綠色家園建設現盛況:全市野生動物已達500多種
隨著北京市生態環境不斷改善,野生動物也越來越頻繁地在城市裡現身,甚至出沒在市民身邊,為首都北京增添一抹「野性氣息」。178種野生動物在松山「佔山為王」盛夏,位於北京市延慶區西北部燕山山脈中的松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裡正是松濤陣陣,生機勃勃。
-
北京:陸生脊椎野生動物逾500種
新華社北京7月22日電(記者魏夢佳)近年來,隨著北京城市生態環境不斷改善,全市野生動物種類和數量正持續增加。根據北京市園林綠化局最新公布的數據,全市陸生脊椎野生動物的種類現已增加至500多種。兩隻狗獾在林間嬉戲打鬧,一頭野豬正使勁蹭著樹皮撓痒痒……在位於北京市延慶區的北京松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紅外相機記錄下了野生動物們在林間嬉戲的畫面。
-
北京房山:牛口峪公園生態環境持續向好,國家級保護動物成群結隊
伴隨著燕山地區生態環境持續向好已經連續多年都有黑鸛結伴到這裡過冬這不今年冬天它們又翩翩而來,如約而至傾情奉獻渾然天成一部散發人與自然和諧光輝的紀錄片>呈現給您一個美麗真實的自然成群結隊的黑鸛出現在牛口峪溼地公園它們或嬉戲、或飛翔或駐足、或覓食黑鸛除了黑鸛之外還有大白鷺、蒼鷺等國家級保護動物也是沐浴在這冬日的暖陽下共同構成了一幅美麗和諧的生態畫卷白鷺
-
豹貓、豬獾、斑羚頻現松山,北京野生動物已達500多種
松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延慶區西北部燕山山脈,總面積6200公頃,保護區內生活著包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雕和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勺雞、斑羚在內的178種野生動物,全市近三分之一的野生動物種類都能在這裡見到蹤跡。
-
北京野生動物種類增至600種
新華社北京3月2日電(記者魏夢佳)記者從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獲悉,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不斷改善,首都野生動物種類呈現增長態勢。截至2017年底,北京市野生動物種類已達600種。1日,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在房山區舉行「2018年世界野生動植物日」宣傳活動。
-
生態向好,人與野生動物如何相處?
近年來,各地屢屢發生人與野生動物衝突事件。專家指出,溯本求源,是由於生態環境不斷向好,野生動物種群數量快速增加,生存需求越來越高,而目前一些自然保護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較低,管理上搞「一刀切」,有的生態修復工程流於形式,導致野生動物不斷與人「爭地」「搶糧」。
-
北京:還野生動物一個綠色家園
在這裡,包括北京一級保護植物百花山葡萄和北京水毛茛在內的824種野生植物構成了綠色基底,與野生動物共同打造出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生態系統。為了保護好這些寶貴的資源,松山自然保護區建設了生態環境及生物多樣性監測站,對森林微氣象監測指標、森林環境監測指標、森林水文監測指標、森林土壤監測指標、生物多樣性監測指標5大類54項指標實時監測,為生態保護工作提供數據支撐。
-
北京本月啟動野生動物保護執法檢查,城區野生動物已達近200種
如今,本市城區野生動物種類已達近200種。記者昨天從市人大常委會相關執法檢查啟動會上了解到,為了在城區恢復動物棲息地,本市結合疏整促,利用騰退空間大力推進建設城市森林、小微溼地。執法檢查組第一次會議上,市園林綠化局在匯報有關貫徹落實情況時表示,經過兩輪人工繁育場所全面摸底調查,本市現有存欄可食野生動物9種7826隻(頭),佔全市存欄野生動物總數的29.7%。其中,暹羅鱷已列入《人工繁育國家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名錄》,梅花鹿、鴕鳥等6種野生動物已列入《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
-
【環保督察進行時】生態宜居 | 天津生態環境持續改善,野生鳥類已達452種
本市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日益成為適宜鳥類棲息家園。從本月開始,本市迎來候鳥遷徙季。近日,在北大港溼地巡護的工作人員觀測到,已有一些東方白鸛來到溼地。工作人員介紹,去年在北大港溼地越冬未走的國家二級保護鳥類灰鶴,多達1000餘只,雁類等也達到3萬餘只。 這些日子,在本市另一個候鳥遷徙的重要驛站,七裏海溼地核心區各項生態修復工程相繼完工,通過調蓄水源,寧河區青龍灣故道、津唐運河等主幹河道的水陸續匯入七裏海。
-
武強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震旦鴉雀在武強還是首次被發現,反映出該縣生態環境正在持續向好。 「震旦鴉雀已被列入國際鳥類紅皮書,是全球性瀕危鳥類,有『鳥中大熊貓』之稱。它對棲息環境極為挑剔,主要在人為幹擾少、周邊生態環境好的河流、江邊、湖泊沼澤蘆叢和河口沙洲及沿海灘涂蘆葦叢中停歇或者繁衍。」該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野生動物管理科負責人說。
-
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野生豹貓現身清徐
原標題: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野生豹貓現身清徐 9月15日,清徐縣愛心人士發現一隻受傷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豹貓 當天,清徐縣愛心人士蘇先生在濱河西路汾河二壩橋壩體東側的長頭村果園,發現一隻被夾傷的野生動物,當即向縣林業局報告。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野保科聞訊,隨即聯繫太原動物園專業人員前往救助。經現場確認,受傷動物為我國二級保護動物豹貓。工作人員為豹貓去除捕夾並消毒,隨即將其帶回動物園繼續救治。
-
生態宜居|津城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明顯增多
「十三五」期間,我市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生態優先、保護優先,推進生態治理恢復,強化野生動物資源保護,改善優化野生動物的生存棲息自然環境,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明顯增多。根據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鶴類聯合保護委員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社會普遍關注的瀕危鳥類東方白鸛的全球總數量已經達到9000多隻。
-
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黑鸛用翅膀給北京的綠水青山「點讚」
目前北京的黑鸛種群數量穩中有升,達到100隻左右。生性「挑剔」的黑鸛是重要的環境指示性動物,近幾年,黑鸛在北京房山「安居樂業」的同時棲息範圍還在擴大,成為首都北京生態環境不斷向好的標誌。曾經,「嬌氣」的黑鸛對北京房山「情有獨鍾」據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紀建偉副主任介紹,黑鸛對棲息環境要求很高,特別是對覓食水域,要求水體食物豐富,水質清澈,水深不超過40cm。
-
全球瀕危鳥種震旦鴉雀現身北京房山區
原標題:全球瀕危鳥種震旦鴉雀現身房山 本市野生動物種類呈增長態勢 目前已達600種 隨著氣溫回暖,又到了大批遷徙候鳥過境北京的時節。為更好地監測野生動物生存狀況,北京在全市範圍內共設立了89處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站。
-
青島已發現437種野生動物 野生鳥類達392種
3月3日是第四個世界野生動植物日。昨天上午,由國家瀕危動植物管理辦公室合肥辦事處、山東省林業廳、青島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17年 「世界野生動植物日」公益宣傳活動,在青島濱海學院世界動物自然生態博物館舉行。
-
保護野生動物和森林資源:天津生態環境得到持續性改善
11月18日,天津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天津市規劃資源局黨委委員、一級巡視員、新聞發言人路紅圍繞保護野生動物、森林資源和建設生態宜居天津等向媒體做介紹。尤其是優化生態環境方面,實施最嚴格的野生動物資源保護。「十三五」期間,天津市深入踐行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生態優先、保護優先,推進生態治理恢復,強化野生動物資源保護,改善優化野生動物的生存棲息自然環境,使天津市的野生動物資源得到有效保護,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明顯增多。
-
天津優化生態環境效果顯現 野生動物種類數量大幅增加
人民網天津11月18日電 (崔新耀)今天上午,天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天津市規劃資源局黨委委員、一級巡視員路紅就天津市野生動物保護工作情況進行介紹。據介紹,「十三五」期間,天津市堅持生態優先、保護優先,推進生態治理恢復,強化野生動物資源保護,改善優化野生動物的生存棲息自然環境,使天津市的野生動物資源得到有效保護,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明顯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