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喜歡飼養金魚,金魚是屬於一種比較容易飼養的魚類,雖說比較容易飼養,但是想要養出健康魚,在平常的飼養管理上要多多注意一些細節,想要養好魚,還要從繁殖的時候就開始要下功夫。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的是關於金魚的繁殖條件、雌雄的分辨方法以及不產卵時的對策,希望能幫到有需要的朋友!
在飼養器具與飼料品質皆大幅提升的今日,繁殖金魚不再是難事一定都能體會繁殖金魚的樂趣。而金魚與大部分熱帶魚最為不同的地方,在於會一次性大量產卵,不只如此,這數以百計的魚卵甚至不會全數與親魚長得一模一樣。也就是說,想要得到與親魚同樣等級的魚,必須一次飼養數百數千隻魚苗,因此飼養的步調,以及養不下的魚要送往何處等,都必須事先考慮清楚。
繁殖的條件:
1、出生一年以上的魚。
2、親魚營養充足,不過脂肪如果過多,反而會抑制繁殖能力。
3、成熟的雄魚與雌魚各一條以上,儘可能準備多條雄魚,更能激發活躍的繁殖行為。
4、高於15攝氏度的水溫如急速上升,會誘發繁殖行為。
5、利用換水,將硬水換成軟水,可刺激繁殖行為。
6、水草或市售的產卵床等物,可用來摩擦與刺激魚體。
7、沒有混養異種金魚,或異種金魚數量極少,沒有壓力的安靜環境。
只要達成這些條件,室外的金魚便可能在春季3~5月的晴朗早晨開始繁殖,不過有時也會罕見地出現秋季產卵的情形。室內魚缸之所以較難激發繁殖行為,通常會認為是金魚沒有冬眠的關係,實際上並非如此,其實這是室內魚缸的水溫較難急速上升所導致的。在希望金魚產卵的當日早晨,若能把控溫器的溫度提高2~3攝氏度,效果將十分顯著。
分辨雌雄的方法
繁殖時金魚完全不產卵。或產卵之後沒有孵化等狀況,通常是因為用來繁殖的魚中只有單一性別的魚。若未掌握以肛門形狀來辨認性別的訣竅,有時候也可能會判斷錯誤。除了肛門形狀,也可用體型作為判斷基準。金魚一旦進入繁殖期,雌雄的差異便會變得明確。普通時候,雌雄個體在體型上有著微妙的差異,若選擇體型過於相近的魚,雌雄不平均的比例便容易變高。另外,依品種不同也有下列挑選魚的差異。
雄魚型的品種
選擇優良魚時通常會選到雄魚的品種:
1、荷蘭獅子頭(長身型)
2、東錦(關東錦)
3、京都型蘭壽
4、地金(六鱗型)
雌魚型的品種
選擇優良魚時通常會選到雌魚的品種:
1、琉金
2、南京
3、土佐錦
4、荷蘭獅子頭(圓身)
5、巨型荷蘭
6、蘭壽
7、地金
金魚不產卵時的對策:
將金魚置入產卵缸,若一周以上皆未產卵,則採取以下措施:
1、換水,並清除全數蘚苔
2、替換雄魚或雌魚,抑或兩條皆換掉
3、暫時分開雄魚與雌魚,重新來過
4、等待天氣恢復(水溫上升)
5、餵食不同性質的飼料(新鮮的生餌特別有效)
以上就是關於金魚的繁殖以及區分雄雌魚的方法,看完這篇文章,你們有不同看法嗎?歡迎在下方留言互動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