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罐墳」有多殘忍?兒子親自送60歲老母入墳,送一餐加一塊磚

2021-01-10 騰訊網

在中國歷史上,擁有著許多的民間文化習俗,有很多是好的習俗,也有很多習俗非常邪惡。對於喪葬習俗,不管是歷史上,還是在現代社會中,都還是比較好的。不過在我國歷史上,有一個非常殘忍的文化習俗,就是「瓦罐墳」,兒子親自將60歲老母親送入墳,之後沒送一餐就加一塊磚。什麼叫做「瓦罐墳」?它究竟有多殘忍呢?

關於這個文化習俗,可能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因為在歷史上並沒有記載。但是在《民間雜談》中,有過關於「瓦罐墳」的記載,就是將上年紀的老人,送進已經提前挖好的墳墓中。而這個墳墓並沒有直接封住,而是會有一個口,形狀有些像瓦罐,所以就有了這個名字「瓦罐墳」。而被送進去的老人,都是60歲以上,沒有勞動力的人。

古時候注重農業發展,但是生產力卻十分低下,所產的糧食,根本就沒有辦法養活所有人。很多人因為吃不上而餓死,為了生存人們會失去人性,完全沒有道德。在這樣的生活背景下,「瓦罐墳」出現了。統治者規定,只要是過了60歲的老人,就要被送進「瓦罐墳」中,每天就送一頓飯,每送一次飯,就加一塊磚,只要封死為止。

對於古代生產力低下的人們來說,多一個人口,吃不上飯的人就會多很多。而上來年紀的老人,已經失去了勞動力,所以很多上年紀的老人,都會丟棄,這嚴重違背了尊老愛幼的宗旨。「瓦罐墳」就是封建社會下,對老人的一種不孝,他們也年輕過,也曾是勞動力,卻因為上 年紀,最終被丟棄,這種行為實在是有違道德。

「瓦罐墳」這樣沒有人性的習俗,還在歷史上短暫的出現了一段時間,但最後被廢棄了。在我國的儒家文化中,「孝道」是最為重要的,而這種文化,也會隨著時間的變化,世世代代的流傳下去。正所謂「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沒有父母哪有現在的我們。不論什麼時候,即便是沒有飯吃,也不不應該讓父母來承擔。

相關焦點

  • 古代「瓦罐墳」有多殘忍?兒子親送60父母入墳,送一餐砌一塊磚
    當然作為立人之本,有這樣一個葬禮是給父母一頓飯,然後往上面放一塊磚,所謂親手埋葬自己的父母,你信嗎?在原始社會時期,世間流傳著不少封建習俗。如今考古學家發現了這樣一種丟棄老人,殘忍的葬禮,名字叫做「瓦罐墳」。很多人對這兩個字並不陌生,《皇帝二大爺》這部劇裡面曾經上演過這樣一個情節,兒子親送60父母入墳,送一餐砌一塊磚,直至磚頭將漏出來的空間完全封堵住。
  • 「瓦罐墳」習俗多殘忍?孝子送60歲母親入墳,每送1次飯就加1塊磚
    只是,在這個過程中,也曾出現過很多令人「咋舌」的事情,當時,在一些地方出現過「瓦罐墳」的陋習,所謂的「孝子」,背著「孝順」的名義,將自己60歲的老母親親自送進墳墓,每給自己的母親送一次飯,就會在墳墓口上砌上一塊磚,在當時,極為風行。「瓦罐墳」是社會歷史發展史上的一大「黑點」,一般來說,像這一類事情說出來是無人會相信的,但是,這在歷史上卻是不可爭辯的事實。
  • 民間故事:清明掃墓,墳前夾住一隻狐狸,狐狸報恩送靈藥
    鄧老三感覺自己時間不多,又想到再過一周就到清明,他想再回趟老家給父母掃最後一次墓。兒子、媳婦說什麼也不同意。醫生也勸鄧老三:「你都病成這樣了,少掃一次墓有啥?」鄧老三堅持要回去,他求兒子、媳婦:「我都是快要入土的人了,你們能讓我再回一次家嗎?」兒子、媳婦見鄧老三說的可憐,勉強同意了。回到老家,鄧老三很高興。他和兒子一起去祖墳給父母掃墓。
  • 尋找北京角落的王爺墳,八王墳藏有盔甲和大刀,弟弟墳中藏有石靴
    阿濟格比弟弟多爾袞大七歲,所以嶄露頭角也比兩兄弟要早。當年有見過他的日本人描述,阿濟格「麻臉,身材魁梧,眼神令人望而生畏」,後來的史學家稱他「性格外漏,粗魯,少心機,作戰勇猛。」阿濟格論文韜武略比不上十四弟多爾袞,論戰功卓著比不上弟弟多鐸,但阿濟格卻比兩位弟弟作戰勇猛。父親努爾哈赤死時,阿濟格才11歲,之後即從徵察哈爾、喀爾喀、朝鮮,屢次與明軍作戰。
  • 老太死後70餘天被民政部門從墳中挖出火化(圖)
    死者家屬在事發墳地痛哭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記者李文學)老太太死後70多天被民政部門從墳中挖了出來她說,母親一直和守寡多年的大女兒那玉琴一起住,8月27日那天,76歲的母親過世了。"我父母都是這個村的老戶,父親2006年過世,葬在村那邊的墳地裡。母親生前希望死後和父親合葬,我們遵從了她的遺願。"8月30日安葬完老人後,那玉蘭就回了玉泉鎮的家中。
  • 老人走後將狗狗交給兒子,狗狗卻離家,來到老人的墳前陪伴老人
    無論男女老少,無論哪個種族,對狗狗都有一種特殊的感情。我想是因為狗狗的忠誠、懂事、通人性使得它們如此的深受人們喜愛啊!狗狗到底有多忠誠,我想養過狗狗的朋友一定會知道,當你選擇領養它的那一刻,它就將你當做生命中唯一的親人。就算是犧牲自己它也會毫不猶豫的去保護你。這是我在網上看到的一則感人的故事,當我看完後眼睛早已被淚水打溼。
  • 男子埋葬母親時挖錯墳墓 將骨灰放入別家墳中
    李成用鐵鍁將墳墓挖開,取出了自己前些日子葬下的母親骨灰和遺物李成將母親的骨灰葬入新墳  原標題:本想父母合葬卻記錯墳頭位置 葬入別家祖墳  母親葬錯墳 兒子遷墳道歉  母親去世後,李成(化名)想將其骨灰合葬於父親墓中,不想在下葬時竟挖錯墳墓,錯將骨灰盒放進了別人家的墳中。
  • 聊齋故事:男子撿個孩子,半夜孩子託夢:快去你妻子墳前
    在他十五歲的那年,他的奶奶去世了,從那以後,阿光便真正只剩下自己一個人了。好在他為人善良,做事又踏實,幾年以後,在村民們的撮合下,阿光娶了同村的一名叫做翠蓮的女孩。婚後,阿光和翠蓮的家人們住在一起。翠蓮的家人對阿光很好,從不會因為他是個孤兒欺負他,反而事事都讓阿光拿主意。
  • 老人給兒子託夢,說他不孝,兒子去他墳前一看,嚇傻了
    父親當然是村裡最高興的人了,兒子能夠這麼有出息自己也算是死而無憾了。可是沒想到張力父親的身體真的就在這個時候出事了。可能是過度勞累的結果,畢竟高強度的工作再加上沒有充分的休息和營養補充,身體自然承受不起了。但是為了能夠讓兒子安心讀書,父親並沒有告訴張力自己身上的毛病,而張力也全身心的在學習,他想拿到學校的獎學金,因為那個數字比父親辛苦一個月還多。
  • 甘肅修路毀壞疑似唐代墓現場:僅存幾塊堆砌的墓磚
    中新網甘肅天水10月22日電 網傳甘肅天水市境內一處道路施工時發現疑似唐代墓,中新網記者21日驅車趕至現場時看到,一臺挖掘機停在工地,地面和外圍山體有大量挖痕,施工現場已成為「一塊平地」,只有不足一米的土坑和僅存的幾塊墓磚堆砌在旁邊。施工地已有部分區域拉起了警戒線,附近臨時搭起的彩鋼房內,可便於民警24小時值守。
  • 梵聲為墳而鳴:嘉靖朝的一段民間律政風雲
    因此民間有一種作弊手段,就是讓家裡的丁壯逃離原籍,再向官府報備絕戶,從此家人可安享免稅之福。法椿很有可能就是這麼一種情況。正德元年,年僅十一歲的法椿逃離了家鄉休寧。雖然他距離法律規定的成丁年齡還有五年,但此時地方戶籍腐敗嚴重,經常有明明不成丁的孩童,被惡吏強行登記為壯丁,藉此要百姓多承擔稅徭。
  • 聊城:傅氏後人慾投資千萬重修傅墳
    傅以漸死後,埋在城南,那裡是傅氏祖塋,也被稱為「傅墳」。文革時期,傅墳的厄運來了,石馬、石羊、翁仲、石虎,石牌坊相繼被毀掉,傅墳遭到毀滅性的破壞。傅東坡,是一位傅氏後人,現在黑龍江經營煤礦生意。他決定,捐資一千萬元重修傅墳。開國狀元傅以漸之墓 規模120畝傅氏族人傅樂銅說,傅墳原來的規模很大,佔地120畝,並且墓地內碑石林立,古柏森森。
  • 在農村,俗語「墳後有坑絕人丁,白虎垂頭少男愁」,啥意思?
    文/豬友巴巴在農村,俗語「墳後有坑絕人丁,白虎垂頭少男愁」,啥意思?近年來,社會經濟的發展,農村的變化也是有目共睹的!在不斷發展的科技文化中,很多農村固有的傳統也在不斷地適應著新時期而變化!其中,喪葬習俗也在移風易俗中,逐漸的摒棄落後習俗,為農民減負不少!
  • 被姦殺女屍爬出老墳喊冤 嚇得毛骨悚然|恐怖!被姦殺女屍爬出...
    被姦殺女屍爬出老墳喊冤,你敢想像一座老墳會突然露出屍體的恐怖指數有多高嗎?首先發現屍體的村民被嚇得不輕幾天不敢出門,   原題:嚇得魂飛魄散恐怖!被姦殺女屍爬出老墳喊冤——來源:新民網-東北網  導讀:【恐怖!被姦殺女屍爬出老墳喊冤 嚇得毛骨悚然】屍體高度腐爛恐怖!
  • 老婆婆陵園搭帳篷祭奠老伴 想在墳前跟老伴道個歉
    經過詢問得知,婆婆叫任莉華,今年69歲,家住漢口火車站附近。原來婆婆的老伴葬在這裡,前天是兩人復婚十周年紀念日。  昨天早上,天下著小雨,武漢晚報記者前往陵園找到了任莉華,她正在老伴的墳前祭奠。  前夫病重毅然赴疆照料  1965年,19歲的任莉華從原湖北省戲曲學校畢業後前往新疆支邊。
  • 男子想將母親骨灰合葬於父親墓挖錯墳 遭索賠10萬
    胡某本想將母親骨灰合葬於父親墓中,卻錯放入他人墳中。得知自己爺爺奶奶的墳墓被胡某挖開,周氏兄妹一怒之下將胡某訴至法院,要求胡某將胡某母親的骨灰遷走,並賠償精神撫慰金10萬元。法晚(微信公號ID:fzwb_52165216)記者獲悉,今天上午,房山法院竇店法庭開庭審理了此案,被告胡某當庭認錯。  原告是兄妹三人,今天出庭的是年紀最大的哥哥周某,今年54歲。
  • 封神榜:怪不得申公豹要去軒轅墳找狐狸精,看他安的什麼心?
    算了,閒著也是閒著,我還是親自去一趟女媧宮看看吧。申公豹來到女媧宮門前,門衛不讓進,申公豹便自報家門,說自己是元始天尊的弟子申公豹。女媧雖然不怎麼了解申公豹,但對元始天尊卻很了解,元始天尊德高望重法力無邊,是個很了不起的人。自己與他也算是天庭同僚,每次去大羅天開會都要見面的。既然是玉虛宮門下的弟子,總不能不見,女媧就讓人把申公豹請進來了。
  • 「墳後有坑絕人丁,白虎垂頭少男愁」,什麼意思?有大講究
    在人們日常的交流中,有各種有趣的俗語穿插其中,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大家都記得哪些?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墳後有坑絕人丁,白虎垂頭少男愁」什麼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