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闆手下做秘書,到底應該有什麼樣的德性,這很可能是見仁見智的問題。
但俗話說得好,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老闆與秘書彼此的般配,在性格上可能是互補,在德性上則一定要互相欣賞才行。
我的朋友楊君在出版社當社長,由於上任不久,社裡人際關係又太複雜,因此忙得心力交瘁,我見他那麼辛苦,便問他為什麼不配個秘書,幫著處理一些日常瑣碎事務,也好讓自己別那麼累。他說怕人講閒話,本來出版社就是知識分子成堆的是非之地,麻煩夠多的了,再要扯出些無事生非的緋聞,豈不更煩?
說得也是。
不過不可以找個男人做你的秘書嗎?不做秘書,當社長助理也行啊!
比如幫我出書的責任編輯阿憶,原是某高校副教授,人很能幹,對楊君也很忠誠,經常為楊君鞍前馬後奔波,出謀劃策,關心照顧,表現得特別周到,同事們都視其為社長的心腹。
楊君聽我此言,忽然來了興趣,不過他不是和我討論上述話題,而是就阿憶能否當領導,徵求我的意見。
我見他如此認真,便就我的感受直言相告:阿憶身為高知,在政治上還不夠成熟,在行政上還缺乏經驗,尚不具備應有的領導素質,如果現在破格提拔,不但會授人以柄,而且對他本人也未必是件好事,倒不如讓他先從你的秘書或助理幹起,積累經驗之後再作提拔。
楊君聽了居然陷入沉思,未置可否,見狀我也不便再說下去,只是對他的沉默有些納悶:難道他另有顧忌?
自那以後一切如故,但卻不斷聽到阿憶告訴我一些出版社內的消息,後來楊君被調離出版社另謀高就,我在他履新時曾禮節性地登門拜訪,閒聊之際我才知道,當年他為什麼沒有聽我建議,提拔阿憶當自己助手的真正原因。
楊君告訴我,阿憶什麼都好,可就是沉不住氣,一有什麼事情就大驚小怪,馬上到他那裡一驚一乍地嘮叨,煩得他的神經經常處於高度緊張狀態,讓他實在受不了。
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這當老闆的考慮用人,最起碼的要求就是不煩人不討厭。可見秘書一職,真的是要察言觀色、少說為妙才行,否則縱有天大本事,老闆也會因為怕煩而將其拒之門外。
老闆自己需要解決的問題,已經夠多夠煩的了,再讓一個既不知趣,又不識相的人當助手,成天在耳邊聒噪,豈不更讓自己心煩意亂?
耳根清淨,有時候人的要求就這麼簡單!
至於如何討得老闆的喜歡甚至青睞,其實也並無訣竅可言,老闆一般都很有個性,秘書的確很難像奴才伺候主子那樣,事事都能討得歡心,有時候拍馬屁拍錯地方,反而會讓老闆討厭。
但無論如何,拍總比煩要好,畢竟誰也不會嫌棄討好者,這也是人性使然。
不過也有例外,我就見過這樣的女秘書,骨子裡瞧不起老闆,表面上卻裝出恭順的樣子,背地裡還會幹一些拆臺的勾當。
但凡在品德和性格上有問題者,都不可能成為正人君子,即使裝得道貌岸然,那也無法改變其本質。
所以人們對看不順眼的人,往往會罵上一句:「什麼德性?」
好像有沒有人性,有沒有人品,抑或是不是人,全憑「德性」二字來作定論。
因此,在老闆身邊做秘書,能力還在其次,德性尤為重要。
(圖片來自網絡)
歡迎瀏覽廖金澤教授「有廖才好」女秘書專輯連載,用豐富閱歷,說社會精彩,更多原創文章與您分享,當然有料才好!
歡迎關注、加粉、收藏、轉發,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