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千辛萬苦的孕育寶寶,為的什麼?為的參與生命的成長

2020-12-06 寶寶知道

作者:寶寶知道 梓萱寶寶的媽咪

懷孕,到生下孩子,各式各樣的苦都吃盡了,究竟為了什麼?

有一個主持人採訪了諸多孕婦

記者:你好,你懷孕是為了什麼呢?

孕婦1:為了生兒子,我已經第四胎了,為了生兒子可沒少受罪。

孕婦2:為了養兒防老

孕婦3:參與一個小生命成長過程,我懷下寶貝不是為了將來讓她或者他來養我。

三種答案,我最喜歡第三個孕婦說的,沒錯,我們是為了參與一個生命的成長,才會懷下她,而不是把孩子當成養兒防老的工具,更不是為了傳統接代。

參與生命的孕育,於是我們付出了很多代價,也收穫了諸多幸福。

參與生命的成長,我們經歷了一百多天的殘忍孕吐,每天吃不下飯上下難受左右不舒,但我們很堅強,熬過來了就好。

參與生命的成長,於是我們肚子的妊娠紋也毫不客氣來湊湊熱鬧,在你原本光滑的肚子留下了難看的痕跡,似乎是胎寶寶到來的見證,我們經歷了乳頭從粉紅到發黑,經歷了各種各樣不適的症狀,但我們依然堅強,只為了參與生命的成長。

除了付出很大的代價,同樣我們也收穫了,這些是再多錢也買不回來的。

參與生命孕育,我們輕輕的摸摸肚子,寶寶有心跳了,於是我們天天沒事就摸摸肚子,和寶寶說說話,寶寶我是你媽媽哦

參與生命的孕育,第一次被寶寶踢了,我們都會欣喜若狂。

參與生命成長,請不要把你孩子當成傳宗接代或者養兒防老的工具,請耐心的陪伴她成長。

因為堅強,經歷千辛萬苦,為的就是參與生命的成長。因為參與了,於是小生命就這樣的誕生了。

文章來自寶寶知道,更多孕產育兒精彩內容,請下載「寶寶知道」APP

相關焦點

  • 孕育生命這些條件比屬相更重要
    在小佳懷孕8個月的時候,婆婆就和小佳念叨:要讓孩子出生在豬年,實在不行就提前剖腹產,好讓寶寶有個豬的屬相。小佳剛開始不理解:孩子屬什麼有什麼區別嗎?婆婆說:「十鼠九苦」,鼠這個屬相不好,不能讓孩子屬這個屬相。
  • 孕育生命意味著孕育靈魂!那靈魂究竟是從哪裡來的?
    導讀:如果說人體什麼東西最重要,那無疑是我們的大腦了!因為大腦承載人類作為人類最本質的東西——意識,也就是我們通常意義上的靈魂!在母體中,一個受精卵逐漸成長為一個鮮活的人類,一個擁有完整生命的人類,不得不說是一個偉大的奇蹟!
  • 胎盤對寶寶都有什麼作用?不止可以為寶寶傳送營養,還有其他用途
    文|話梅的媽媽(文章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俗話說:「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別覺得孕婦懷孕只有10個月的時間較為短暫,其實,孕育一個生命的過程是非常辛苦的,但是,在辛苦的同時,也會讓人覺得有些神奇,畢竟,寶寶能從黃豆粒大小,用幾個月的時間就能長大,並且還活蹦亂跳的,都會讓人覺得有些不可思議,相信有很多寶媽,在哄孩子或者看孩子的時候,
  • 寶寶樹首席育兒官李艾亮相2020金樹獎頒獎盛典 大談「入職心得」
    所以我為什麼喜歡寶寶樹,是因為「在寶寶樹,我回歸了做媽媽的本質,那就是快樂」。圖:李艾榮獲2020年度榜樣媽媽大獎自從李艾升級為媽媽之後,就以「燈泡兒媽」的形象和粉絲們分享關於真假宮縮困惑、產後分離焦慮等孕育話題,在寶媽群體中人氣非常高。
  • 感悟生命作文:為生命著色
    記得曾經在一本書上看見過這樣一段話,時隔太久,只記得它的大意是:「生命起初是一張白紙,其中的色彩需你自己用畢生的經歷去填塗。」在這人生的旅途中,你會經歷很多的事情,嘗盡酸甜苦辣,歷經悲歡離合。就像有句話說的,嘗盡人生百味,方知人間冷暖,在經歷中成長。
  • 懷孕1-40周胎兒發育變化高清圖,感嘆孕育生命的奇妙
    文|墨媽育兒經生命的孕育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從備孕開始到受J卵著床發育乃至最後的分娩,孕媽的身體以及宮內胎兒會經歷一個十分複雜的演變,在不同的孕育周期產生的變化也不盡相同,40周即280天需要誕生新的生命,其發育過程墨媽無法一一詳盡,只能敘其一為孕媽們解惑。
  • 耕耘60餘載,只為孕育「新生」的希望
    隨著一聲響亮的啼哭,一個小生命呱呱墜地,我國大陸首個由試管嬰兒分娩的「試管嬰兒二代寶寶」降生了。31年前,同樣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這名男嬰的母親——鄭萌珠的降生同樣引發社會關注。作為我國大陸首例試管嬰兒,鄭萌珠的出生,開啟了我國輔助生殖技術的新徵程。而她的名字也深有寓意,「萌」即萌芽,「珠」則取自她的締造者、婦產醫學專家張麗珠的名字,感謝她賦予孩子生命。
  • 愛寶乳糖酶新品上市 深度參與寶寶健康成長管理
    而以母乳、奶粉和液態奶為口糧的寶寶們,由於大量攝入乳糖,而自身分泌的乳糖酶又不足,因而不能完全消化、分解奶裡的乳糖以致出現一系列的腸道問題,亟需專業的乳糖酶領域專家「愛寶」來深度參與健康成長管理。中國南北方乳糖不耐受情況寶寶攝取的營養主要是來自於乳製品,所以奶對於寶寶來說是不可替代的(特別是母乳)。
  • 孕育生命究竟是什麼樣的?十張圖帶你看懷孕全過程,生命來之不易
    作為一個女人,必然要經歷懷孕、孕育生命的過程後,才能體會到為人母的心酸和欣慰。做了母親之後,除了心底裡多了更多的柔情之外,身體上也會隨之發生變化,像身材臃腫、盆骨變寬等。十月懷胎是一個充滿神奇的過程,從受精卵的著床,但後面胎兒慢慢發育,直至出生,孕媽媽對於這一切的變化都能感受到,也對肚子裡的寶寶既歡喜又充滿期待。
  • 「貧困縣」是如何「千辛萬苦」才獲得?
    在湖南省新邵縣政府網站上查到一篇與電子大屏幕慶賀標語文字近乎一樣的文章,標題為《新邵成功納入國家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文章中提到,為成為重點扶貧對象,新邵縣委、縣政府「歷盡千辛萬苦,想盡千方百計,通過兩年艱苦卓絕的努力,新邵終於成功納入國家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
  • 可能孕育生命的星球,它會是什麼模樣?
    適居帶內可能(孕育生命)的行星 最近在這個頻道上,我們一直在討論液態水會不會不只存在於恆星的適居帶(CHZ)內。
  • 「蠶媽媽」教學生感受生命成長
    螞蟻課程結束後,為了讓學生們親身體驗更多生命的奧秘。等到教授蠶蟲課程時,趙文霞二話沒說網購了蠶卵和桑葉,開始養殖蠶。讓學生記錄蠶的成長養蠶需要適宜的溫度和溼度,氣候條件達不到,蠶不會成活。青海的氣候不適宜養蠶,趙文霞遇到了很多困難。 「第一次養的時候,不是很成功,蠶的成活率也不高。
  • 快來參與!韓國為大熊貓「小公主」公開徵名
    7月20日誕生的大熊貓寶寶公開徵集名字。據了解,該熊貓寶寶為雌性,是韓國首個成功自然繁殖的熊貓寶寶。參與徵集活動的顧客將通過抽獎獲得三星Galaxy Z Fold2、愛寶樂園門票等各種獎品。韓國女主持感慨,熊貓寶寶「暴風成長」(SBS電視臺)2016年3月,熊貓「愛寶」和「樂寶」作為中國友好大使,從都江堰飛越2400公裡,前往離首爾有兩小時車程的愛寶樂園生活。
  • 揭秘大熊貓孕育:懷胎5月 新生幼仔體重僅為母親的1/993
    大熊貓研究中心 攝  相關新聞:  川網特別報導:大熊貓孕育「真人秀」 大熊貓寶寶來了  四川新聞網雅安8月15日訊(記者 李楊)珍貴稀有的大熊貓,無論是它憨態可掬的神情還是黑白相間的毛色,都吸引著無數人的眼球。這種從遠古走來的國寶級生物不僅帶給了我們神秘和驚喜,它們孕育後代的歷程,更是一直為大家所津津樂道。
  • 獵戶座星雲附近將孕育出新的生命?科學家疑似發現他們的蹤跡
    筆者:三體-小遙 大自然孕育出無數生命,才有了如今我們看到的地球上這一番生機勃勃的景象。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很多物種都難逃物競天擇的法則,最終以人類的勝利告終。然而,即便擁有發達的科學技術,我們卻至今無法破解生命起源之謎。最近有說法表示,構成生命的基本元素基本上都來自太空,並且恆星是最關鍵的因素。甚至有一句充滿夢幻色彩的話——「我們是破碎的星星」,用來描述這一神奇的過程。據悉,構成生命的元素是恆星在經歷巨大的爆炸後,不幸毀滅而留下的灰燼。
  • 百度寶寶知道App 4.0 打造專業孕育工具平臺
    「孕期都該做什麼檢查呀?」「懷孕18周了,我需要注意些什麼呢?」對於新手媽媽們來說,孕育的過程中充滿了困惑。對於新生命的到來,她們既充滿期待又表示擔心,生怕自己的寶寶出現什麼問題。以往,她們會翻閱各種各樣的書籍尋求答案,或者頻繁地跑到醫院向專業的醫生諮詢。但是,現在她們不用這麼麻煩了,因為新技術的發展給她們帶來了新的便利。
  • 如何尋找外星生命適居帶:黑洞孕育新宇宙
    幾十年後觀念大變那麼在33年後人們的觀點又發生了什麼變化呢?33年前人們認為火星是地球以外唯一一顆可能曾有生命「安家落戶」的行星。現在由於科學家在外太空發現大量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天體,人們對宇宙生命的觀念開始發生轉變,認為火星並非地球以外唯一一顆可能曾有生命存在的行星。
  • 多看可愛寶貝照片,孕育漂亮寶寶
    多看可愛寶貝照片,孕育漂亮寶寶2011-01-25 17:45:41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孕育一個漂亮的寶寶是每位準父母的願望,那怎麼樣才能孕育一個漂亮的寶寶呢。要生俊男靚女,主要從孕期性生活、孕期飲食和胎教三個方面入手。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旅荷大熊貓寶寶取名「梵星」:「為兩國人民帶來希望和喜悅」
    8月14日,位於荷蘭雷嫩市的歐維漢茲動物園舉行大熊貓寶寶百日慶典暨命名儀式。根據網絡徵名投票結果,「梵星」從5個候選名字中勝出,成為大熊貓寶寶的「大名」。大熊貓寶寶出生後,中荷兩國元首夫婦曾互致賀信。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在賀信中表示,熊貓幼崽是中荷友誼的美好結晶,是雙方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保護合作的重要成果,值得慶賀。
  • 他們為希望當母親的癌症患者守護「生命的火種」
    阮祥燕和同事們期待著,能為更多希望當母親的癌症患者,守護「生命的火種」。「生命日記」的感動「我不在意乳房的去留,但想保住卵巢,我還想再生個女兒呢……」——于娟《此生未完成》32歲被查出罹患乳腺癌的復旦大學教師于娟,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寫下了70餘篇「生命日記」,她去世後,日記結集成書,取名「此生未完成」。這部遺作,曾感動無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