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靈井鳥雕入選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新發現 被稱為中國最早的...

2021-01-09 大河網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張弋

12月6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獲悉,今年3月在河南靈井「許昌人」遺址出土的一座微型鳥雕像被評為「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發現」。

「世界十大考古發現」由美國考古學會主辦的面向公眾的雙月刊考古雜誌《考古Archaeology》雜誌評選。自2006年開始,該雜誌在每年的12月評選出本年度的世界十大考古發現,在全球範圍內具有較大的影響力,中國境內先後共有6項考古發現入選。

大河報記者了解到,這隻距今13500年的「靈井鳥雕」是中國最古老的雕塑,將中國藝術中鳥類的表現提前了8000多年,是中國最早的雕刻藝術。這是繼2007年、2008年出土8萬至10萬年前的許昌人頭蓋骨化石和大量精美細石器之後,又一次重大考古發現。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組負責人、中國古人類——舊石器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高星認為,這是一項有關遠古人類技術、思維和審美追求的重要考古發現。

這隻雕刻鳥身長2.1釐米、高1.2釐米、厚0.6釐米,保存十分完整,顏色呈灰褐色,表面光滑,局部顯示清晰的雕刻痕跡,已經形成化石,有很強的吸水性。它以均勻燒烤過的鹿角為材料,用細石器中的雕刻器精緻雕刻而成。雕刻藝術高超,手法精湛,鳥身線條簡潔流暢,形態完美,靜中富有動感。翅膀部位刻線寓意羽毛,非常細緻,栩栩如生。

研究基地負責人、考古領隊李佔揚研究員表示,雕刻鳥的足部前後兩端刻有對稱的凹槽,形成很平的底座。如果將鳥放置於平整的面上,可以平穩站立且能讓它轉動,說明當時人類已熟練掌握了重心平衡的原理。

據了解,立體雕刻藝術在西方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中屢有發現,有的早於靈井細石器所代表的時代,有的時代則與之相當。如德國奧瑞納時期(距今3.4萬年至3萬年前)福格爾赫德遺址,發現了用象牙製作的極小的馬和猛獁象;法國西南部馬格德林文化(距今1萬多年)馬齊洞穴遺址中,出土了不少雕刻的人頭側面像。

此外,與「靈井鳥雕」一起獲得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新發現的還有埃及吉薩省塞加拉地區發現的木乃伊彩繪木棺、使用碳十四測年法測定陶器的年代、北歐和格陵蘭島最大規模的維京人DNA研究項目、墨西哥發現的第一批被奴役非洲人的遺骸、土耳其發現公元前8世紀盧維文刻銘、義大利羅馬發現羅穆盧斯的神龕、美洲土墩建造者的傳統習俗、墨西哥發現最古老的瑪雅神廟以及英國倫敦發現最古老劇院。

相關焦點

  • 圈閱2020|「挖土君」厲害了,看看今年挖了啥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向陽1萬多年前「靈井鳥雕」、6000年前大片稻田、呆萌小陶豬、秦漢時的「後宮」、顏真卿真跡……今年的「挖土君」收穫那麼多,我和小夥伴們都驚呆了!1.35萬年的「靈井鳥雕」迎來高光時刻!臨近年底傳出消息,美國《考古》雜誌評選出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新發現,山東大學李佔揚教授團隊在河南靈井發現的鳥雕像化石入選獲評。
  • 山西垣曲北白鵝兩周墓地考古發現入選「2020年度國內十大考古新聞」
    來源:中國新聞網記者30日從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獲悉,垣曲北白鵝兩周墓地考古發現入選「2020年度國內十大考古新聞」,該墓葬群出土文物500餘件(套),近50件(套)銅器帶有銘文,具有重大考古價值。簋內鑄有銘文12行94字,含重文2字。
  • 2019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平糧臺、南海1號等入選
    2020年5月5日,「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會」結束,從20個初評入選項目中選出了「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其中包括陝西南鄭疥疙洞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湖北隨州棗樹林春秋曾國貴族墓地、廣東「南海1號」南宋沉船水下考古發掘項目等。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對入圍項目和其發掘意義進行了整理和介紹(資料來自中國文物報社)。
  • 入選2019十大考古新發現,「南海I號」牛在哪兒?
    日前,廣東「南海I號」南宋沉船水下考古發掘項目入選2019年度全國考古十大新發現。我們熟悉的考古,大概都是陸上的考古。但你知道什麼是水下考古嗎?簡單來說,就是陸地考古的工作移到水下做。1987年,我國發現了「南海一號」,它對我國的水下考古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科學家們在這艘800年前的古船中,發現了18萬件文物。究竟如何進行水下考古呢?
  • 2020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公布
    新冠病毒究竟長什麼模樣?人的器官怎麼衰老?13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公布了2020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評選結果,8個知識創新類和2個技術創新類項目成果入選,這些成果解答了這些生命科學的難題。  據了解,本年度的獲獎項目中,非院士主導項目所佔比例較往年大,聯合體認為這體現了我國生命科學研究領域後備力量強大。
  • 濟陽三官廟漢墓入選「考古新發現」 是濟南發現最大的漢畫像石墓
    山東省文物局7月9日公布2019年山東省五大考古成果,及2018-2019年全省優秀田野考古工地獎獲獎項目和2019年度山東省新發現獎獲獎項目並進行了頒獎。其中章丘區牛推官南遺址、濟陽三官廟漢墓兩個濟南市考古項目分別入選。
  • 中國考古界奧斯卡將揭曉:20個項目展示 經遠艦受關注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3月28日電(記者 宋宇晟)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會3月28-29日在北京舉行。兩天的時間裡,20個入圍項目將進行成果展示。評選結果將在3月29日評選之後召開的發布會上公布。
  • 長豐埠裡宋代家族墓地入圍2020「十大考古」初評!
    1月11日,  202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評選初評啟動。  全國88家考古發掘資質單位  擁有團體投票權,  中國考古學會第七屆理事  136人擁有理事投票權。    2019年4月15日  省考古研究所張義中主任一行赴下塘鎮現場勘探古墓。  2019年5月  經過一系列勘探,又發現多座古墓,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組織專業隊伍進行勘探與發掘。  2020年11月  發掘工作進入收尾階段。
  • 2020年度河南政法「雙十新聞」評選揭曉
    2020年是我省政法工作極為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突襲華夏大地,三年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收官在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全省政法機關牢記初心使命,勇於擔當作為,打贏了一場又一場硬仗
  • 美國評出2018年度十大新物種 中國科學家發現其一
    2018年5月29日訊,新華社華盛頓5月28日電(記者周舟)新的類人猿、像頭髮一樣的細菌、靠螞蟻行走的蟲子……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環境科學和林業科學學院近日評出2018年度十大新物種。環境科學和林業科學學院院長昆丁·惠勒說,發現新物種讓人驚喜,可每年新命名大概1.8萬種,至少就會有2萬種滅絕,如果現在不及時發現,可能它們就永遠消失了。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研究人員領導的國際團隊在美國聖地牙哥水族館發現了一種「自成一派」的單細胞原生生物,它屬於早期的真核生物,與任何已知譜系都沒有親緣關係。
  • 最早的海岸貝丘遺址、古代宮室形態的源頭……考古中國再次聚焦新...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9月24日訊(記者 成琪)2020年9月24日,國家文物局在京召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工作會,通報了河北康保興隆遺址等5項重要考古成果。這5項成果聚焦新石器時代重要考古新發現。出土距今7700年左右的炭化黍河北康保興隆遺址位於內蒙古高原的南緣,冀蒙交界的壩上草原地區,該區域地處淺山丘陵區,屬於陰山向東延伸的餘脈。
  • 中國圖畫書《鄂溫克的駝鹿》入選2020年度IBBY榮譽榜單
    《鄂溫克的駝鹿》書封,該書入選2020年度IBBY榮譽榜單。接力出版社供圖中新網北京7月7日電(記者 應妮)國際兒童讀物聯盟(IBBY)公布了2020年度IBBY榮譽榜單,中國作家格日勒其木格·黑鶴的《鄂溫克的駝鹿》以其描繪人類與自然之間動人的和諧互助而入選。
  • 濱州公安偵辦的案件入選2020年度全國「掃黃打非」十大案件!
    關注我們 1月13日,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公布2020年度「掃黃打非」十大案件,其中濱州無棣縣公安局偵辦的「4.20」侵犯著作權案入選!4.河南鄭州假冒「滴滴司機」傳播淫穢物品牟利案6月12日20時許,專案組在嫌疑人居住地發現涉案車輛 2020年6月11日,根據輿情反映和相關舉報,鄭州市公安局迅速組織對網傳「滴滴司機性侵直播」事件核查。經查,犯罪嫌疑人車某濤、郜某琦二人系夫妻關係。
  • 大角鹿超耐磨大理石瓷磚斬獲2020年度「陶瓷十大品牌」、「瓷磚...
    中國陶瓷網訊 2020年8月31日下午,以「新藍海,大品牌」為主題的第十屆中國房地產與泛家居行業跨界峰會暨2020年度「建築衛生陶瓷十大品牌榜」頒獎盛典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2016中國杭州G20峰會主會場)盛大舉行,家居建材行業實戰營銷領軍人物、「中國家裝界教父」等一眾泛家居行業專家大咖圍繞主題展開精彩演講和對話。
  • 讓世界震撼的中國十大考古發現:排名第一位至今不敢繼續發掘!
    中國考古十大發現有哪些?中國重大的考古發現,有殷墟、敦煌、北京人、定陵、滿城金縷玉衣、長信宮燈與博山爐、馬王堆漢墓、河姆渡……其中,殷墟是中國歷史博物館鎮館之寶。現在為大家盤點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一起來看看這些中國最大的考古發現都有哪些吧。10、殷墟:三千年前的帝都1899年甲骨文的發現引發了對殷墟的發掘。
  • 甘肅農業大學葉得河副教授入選中國獸醫協會2014年度「中國十大...
    甘肅農業大學葉得河副教授入選中國獸醫協會2014年度「中國十大傑出獸醫」  近日,2014年度「中國十大傑出獸醫」評選活動經各地推薦、評選委員會篩選、候選人公示與網絡投票、協會常務理事審定後,公布了最終的評選結果,甘肅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葉得河副教授榮獲2014年度「中國十大傑出獸醫」。
  • 2020中國新經濟30強榜單發布,錢大媽成功入選
    2020年11月28日,第四屆全球青年創新大會(Global Youth Innovation Conference ,GYIC)在京成功召開,「金領獎」年度頒獎典禮同期舉行。本屆會議的主題是「新經濟·新引擎」。
  • 2020年度湖南十大教育新聞、十大教育新聞人物揭曉
    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黃京2020年12月31日,由湖南教育電視臺、湖南教育政務網、湘微教育以及中國教育報刊社湖南記者站共同評選的2020年度湖南十大教育新聞、十大教育新聞人物揭曉,現予發布。【2020年度湖南十大教育新聞】1.習近平考察汝城縣文明瑤族鄉第一片小學和湖南大學嶽麓書院9月16日、1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分別考察了汝城縣文明瑤族鄉第一片小學和湖南大學嶽麓書院。在汝城縣文明瑤族鄉第一片小學,習近平察看學生餐營養搭配和食品安全。
  • 「吉林大學2020年十大新聞」評選活動啟動
    15 吉林大學山西運城夏縣田野考古實踐教學基地正式啟用,考古學院在師村遺址發現距今六千年的石雕蠶蛹 10月10日,吉林大學山西運城夏縣田野考古實踐教學基地啟用儀式在夏縣舉行。 吉大考古在山西的科學研究由來已久、基礎深厚,考古學院圍繞「中國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綜合研究」重大課題,在地處中國古代文明重要區域的陝晉豫地區的核心———運城盆地,籌劃建立田野考古實踐教學與科研基地並建成了這座既樸素實用又能基本滿足現代田野考古教學和研究需求的實踐教學基地。
  • 河南9地喜提「中國最美」,有你家鄉嗎?
    近日在第十五屆中國(深圳)文博會主題活動第九屆全國生態旅遊文化產業發展高峰論壇暨2019中國最美縣域榜單發布會上全國219個縣市區入選2019中國最美縣域其中河南9地榜上有名!世界上已發掘的最大的青銅器——司母戊鼎在這裡出土問世;曲溝鎮洪巖村發現的8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期人類使用過的石磨盤、我國現存最早的八裡莊龍山文化遺址出土的砌牆土坯、世界最古老的19道白瓷圍棋盤、中國最大的萬佛溝支提塔林、舉世罕見的磚雕藝術珍品修定寺唐塔、楷書工整的西門大夫廟記碑……多為全國之最,彌足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