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箱龜是墨西哥特有的卡羅萊納箱龜種的亞種,由於墨西哥國於20世紀70-80年代開始禁止出口該品種,所以在各國的寵物貿易中,都較難看到它們的身影。
墨西哥箱龜主要分布於墨西哥東海岸的一小部分地方,包括塔毛利帕斯西南部、聖路易波特西東北部和韋拉克魯斯北部。
墨西哥箱龜生活在晝夜溫差大的環境裡,平時喜歡躲藏在陰暗的地方,在炎熱的夏季還會挖洞鑽進去避暑。
墨西哥箱龜會選擇在河流淺灘附近或者小水塘邊居留,它們除了在岸上活動覓食,還很喜歡將自己浸泡在水中,每天泡澡達數小時之久。
墨西哥箱龜的外觀與三趾箱龜相似。背甲高隆,呈圓形或長圓形,後緣會略顯外翻狀;背甲底色為黃色到黃棕色不等,或有亮黃色點狀、線狀交雜的紋飾。腹甲顏色呈黃色,甲縫處顏色較深,且有鉸鏈結構,可完全閉殼;四肢皮膚上均有黃色或紅色的亮色斑點;後腳爪有三趾或四趾。
雌性的墨西哥箱龜體色暗淡,頭部多為暗棕色的底色與黃色圓點。
而雄性則色澤綺麗而多變,紅色、黃色、桔色、藍色以及這幾種顏色混雜的頭色,可謂是墨西哥箱龜獨特的魅力所在。然而,就算野外捕獲的個體就算再美豔,當人工飼育環境光照不足時,它們的體色也會隨之褪色;當然,年齡的逐漸增長,也是體色褪色的原因之一。
墨西哥箱龜為雜食性龜類,它們多數習慣在陸地上進食。在野外,它們的主食為蝸牛、蚯蚓、昆蟲、菌類和漿果等,其中不乏一些有毒的蘑菇。
在人工飼育時,應注意補充動物性蛋白,投餵食物可以是優質的龜糧,或麵包蟲、蟋蟀、蚯蚓等,再輔以時令蔬菜和水果搭配飼餵為佳。
在墨西哥箱龜的原生地,一般夜間溫度不低於18℃,白天高於23℃,因此它們對於寒冷的抵禦力較弱,在飼養時需保持溫暖溼潤的環境。
水區陸區的面積可以各一半,水位不超過龜龜體高的1/2,可適當種植一些綠植以給龜龜更好的安全感。
當然,最重要的是保證光照充足,除了曬太陽以外,人工UVB光源也是一個很好的替代品。在寒冷的季節,別忘記加一個UVA加熱燈泡,以維持環境溫度不會過低。墨西哥箱龜雌龜每年產卵1-2窩,每窩下3-5顆蛋。在30℃時約60-75天可孵化,孵化率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