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蝦的培育及捕撈,育苗前期準備,以及對蝦的收藏冬卵

2020-12-05 韓娛傳送門

導語:親蝦的培育及捕撈,育苗前期準備,以及對蝦的收藏冬卵

用於產卵的親蝦,來源有兩種:一是人工越冬培育,二是自然海區捕撈。前者是根據對蝦的潤遊習性,在人工培養下提供與越冬場相似的條件,使雌蝦存活,保持精、性腺發育直至產卵。後者是捕撈生殖潤遊期的雌蝦(俗稱過路親蝦),經短期蓄養,使之性腺成熟,或直接在產卵場捕撈即將產卵的成熟親蝦。人工越冬培育親蝦的主要環節如下。

1.清池進水在親蝦入池前將越冬池清洗乾淨,後將沉澱清潔海水加至60-80釐米待用。2.選蝦入池在10月底或11月上中旬甚至更遲些將交配後的雌蝦選入越冬池。選入的親蝦必須是體質強壯,個體較大,不受傷,體表及鰓部清潔,無其他生物寄生。還需適當搭配一些性腺發育好的雄蝦。最好在雌蝦交配後的3-~5天選蝦,因這時甲殼已變硬,體力也已恢復,死亡率可降低。

選蝦網具應避免使用會損傷對蝦的流網,旋網、拖網、定置網等,也不宜在池塘中放水出蝦的收蝦網中選取,池塘中最好用板層等網具,海區中宜用大拉網、插地網(建網類)等。

3.水池保溫因為中國對蝦在低於3-4℃時即躺倒,低於2.5℃親蝦就不能存活。4.餌料投餵親蝦的餌料是性腺發育的物質基礎。餌料種類及數量與性腺發育有密切關係,因此必須投餵一定數量的適宜餌料,如繳、蛤類、蚯蚓、沙蠶等。每晚投餵一次,日投餵率為6-8%,並視攝食情況增減。

5.吸汙換水當水中溶解氧低至1.32-1.96毫升/升(水溫18-19℃)時,親蝦不能存活。因此越冬過程中必須及時吸汙換水,定時充氣增氧,使溶氧保持在4毫升/升以上(8-10℃)。其換水量一般為30-60%,具體視水質情況而定。並要注意換水的溫差要小,前後不超過1℃。

6.控制光照強光會抑制親蝦攝食和性腺發育,並使蝦的甲殼上附生藻類。因此,越冬室的光線以暗為宜,一般控制在50米燭以內。

7.強化飼育在親蝦性腺發育期或產卵後,應加強飼養管理,逐步提高水溫,但一般以不超過15℃為好。給以優質足量的餌料,清新的水質,以保證性腺發育,防止退化和有利於產後性腺再發育。

8.觀察記錄越冬期應有專人負責記錄水溫、鹽度、pH、溶解氧、投餌量及親蝦活動情況,及時掌握水質及性腺變化。在親蝦越冬的培育中,應保持環境的穩定和安靜,減少親蝦的驚跳和體弱而死。

(三)育苗準備1.水池清洗為防止有機物質和有害細菌汙染水體,育苗前必須徹底清洗。必要時可用30ppm漂白粉溶液清池,一天後用過濾水衝洗乾淨備用。新建的水泥池,需反覆浸泡後方可使用。

2.密網進水為防止大型浮遊生物進入水池,必須用150目尼龍篩組過濾進水(糖蝦期時可改用80目)。池中有毒重金屬離子含量偏高時,應加入並維持2-10ppm的EDTA鈉鹽(乙二胺四乙酸二鈉鹽)。細菌性疾病多發期間,每隔1-3天施入100-200萬單位土黴素/立方水體。3.氣、暖系統設置試用。

4.餌料培養與製備(1)單細胞藻類的培養單細胞藻類主要作為強狀幼體和前期糠蝦幼體的餌料。幾種主要的單胞藻所需的理化條件。藻種擴大培養:要求藻體生活力強、生長旺盛、密度大、種純、藻液內無原生動物等敵害生物。培養液是將自然海水經脫脂棉柱過濾,加熱到70一80℃冷卻後振蕩以恢復氣體容量,再加入營養鹽製成的。按肥料不同可無機肥培養液:在1,000毫升處理過的自然海水中加入硝酸銨30-150毫克、磷酸二氫鉀2-4毫克、檸檬酸鐵3-5毫克。

無機肥和有機肥混合培養液:在998毫升處理過的海水中加入硝酸銨30毫克、磷酸二氫鉀2-3毫克、發酵人尿或牲畜糞便浸出液2毫升(煮沸冷卻後使用)。有機肥培養液:在995毫升處理過的自然海水中,加入5毫升人尿或牲畜糞便發酵後的浸出液。生產性培養:用30ppm的漂白粉或5ppm的高錳酸鉀對培養池消毒,然後注入200目篩絹網濾或沙濾的海水。

根據海水的肥瘠,參照上述培養液的肥料用量,在硅藻類培養中加入氮肥40-80ppm,磷肥1-3ppm;扁藻的培養水體中加氮肥50-100ppm,磷肥2-4ppm,或加入3-5%的人尿。施肥後接入藻種,使水體微顯藻種顏色,接種量多些,既能縮短培養周期又能抑制其他生物繁殖。適宜的接種量為:三角褐指藻40-80萬個細胞/毫升;牟氏角毛藻30-40萬個細胞/毫升;扁胞藻5-10萬個細胞/毫升。接種的時間以睛天上午為好。

日常管理主要是連續充氣或經常攪拌,調節溫度和光照,注意水色及pH變化,每日檢查生長繁殖情況,每日酌量施追肥一次。一般一周後,即可投餵應用。施有機肥後,二天內不可投喂。

(2)輪蟲的培養生態習性:褶皺臂尾輪蟲適宜的鹽度為10-300,最適15-25%%較適宜的水溫為25-35℃,能在有機物豐富的水中生長繁殖。攝食浮遊性的單細胞藻類,如扁胞藻、小球藻及培養的硅藻等,也能攝食乾酵母粉、豆餅粉、豆漿等有機顆粒。但投餵時要注意不使水質惡化。

小型培養:在經150目篩絹過濾的自然海水中放入冬卵,在30℃的水溫、20%的鹽度、充氣或攪拌的條件最有利於孵化。輪蟲孵出後,以同樣的條件進行擴大培養,每毫升水體接種一個輪蟲,投餵餌料,10天後每毫升水體中輪蟲可達150-200個。

生產性培養:室內水泥池或室外土池均可培養,以前者為好,池子不宜過大、過深,面積數十平方米、水深1米即可。土池一般0.5-1畝,池深80釐米,使用前用60ppm的漂白粉清池,也可用魚藤精等清池,清池後施入肥料,促使池中原有綠藻(或人工接種)等餌料生物的繁殖,每隔2-3天施肥一次。

待池內餌料生物繁殖到一定密度時,即以每升水體1-5個的密度接種輪蟲。日常管理主要有檢查胃腸飽滿、帶卵數量及輪蟲密度變化;施肥或投餵餌料;加水或換水等。輪蟲達到一定密度後,即可用拖網或放水網濾等方法撈取輪蟲投入育苗池。但操作儘量要快,要以活體投喂。

作者點評:小編認為如要收藏冬卵,可人為製造惡劣環境,如採用飢餓和降溫兩種方法,如突然中斷餌料或逐漸降溫到5℃以下,促使輪蟲產生冬卵。冬卵呈桔紅色,卵一端有較大空隙,卵殼較厚。直到出現大量冬卵後,用100目篩絹濾去大型藻渣,收起風乾,裝瓶蠟封,放在陰涼乾燥處保存。

本文由百家號:和小高一起看三農原創;盜版必究。

相關焦點

  • 小龍蝦親蝦的培育與繁殖技術
    但是在大規模養殖小龍蝦時,為了確保苗種的供應和生產環節的持續進行,親蝦的培育和人工繁殖是必需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在稻田規模化養殖時,我們一般是在連片稻田的一角(通常是看守房附近)開闢專門的小塊稻田用於親蝦的專門培育和抱卵蝦的孵化。
  • 小龍蝦繁育 親蝦的選擇與培育技術
    抱卵蝦要單獨裝運,密度不要過大,最好放一些水草,儘量使蝦卵保持一定的水分。(二)包裝工具用於小龍蝦運輸的包裝工具很多,一般有竹製籠、塑料筐、蒲包、帆布桶等。雌雄分開,抱卵蝦與一般親蝦分開。 一般籠底0.1—0.2 米2,每籠裝200隻左右。採用蒲包運輸則應潤溼蒲包,每個蒲包裝蝦300-400隻。
  • 前期壓池 現期出苗不順 業內大咖詳解今年羅氏沼蝦育苗情況及對...
    對成蝦養殖戶來說,今年是誰先上市誰賺錢。至於後期苗價我認為不會太高,300~350元/萬尾之間比較合理,這樣苗場和蝦農都有錢賺。請您談談育苗場在穩定出苗上有哪些調整措施?宮總:一是環境的消毒。幼體早期採用超濾設備淨化水質,目的是把病菌儘量擋在外面,保護育苗環境的安全;二是親蝦的管理。
  • 冬棚養蝦,請收好這份對蝦死亡原因大全,提前預防!
    冬棚養蝦,請收好這份對蝦死亡原因大全,提前預防!2021-01-07 10:48: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養蝦人        瀏覽量: 511 次 我要評論 冬棚蝦進行到現階段已經要接近尾聲了,很多養殖戶今年養的是如火如荼。雖說今年整體蝦價不比往年,總體蝦價能差個一兩塊,但現階段,蝦價上漲的很有節日氣息,讓很多養殖戶感受到「過年的喜悅」。
  • SPF羅氏沼蝦親蝦或已突破「鐵蝦」難題
    SPF羅氏沼蝦親蝦或已突破「鐵蝦」難題2014-05-19 16:07: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水產前沿        瀏覽量: 4984 次 我要評論   羅氏沼蝦苗種生產成數不穩定、養殖過程中發現的「鐵蝦」是羅氏沼蝦產業近年出現的兩道坎。
  • 南美白對蝦育苗,仔蝦如何管理?
    很多人把蝦苗培育到仔蝦就沾沾自喜了,以為到了仔蝦就萬事大吉了,我曾經看到有些師傅仔蝦的時候育苗池面泡沫堆的四五十公分高,這是水質惡化的表現,仔蝦如果沒有乾淨的池底,這池苗的成活率肯定不會高到哪裡去,而且時間越長對蝦苗越有害,這就是我經常說要定時添加有益菌的原因,有益菌能改善池底,提高蝦苗免疫力
  • 海南海壹水產種苗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於明超博士解讀對蝦苗
    國內南美白對蝦來源一般分為進口親蝦和國產親蝦。進口親蝦主要是從國外一些育種公司購買的,如SIS、CP、KONABAY等公司。這些親蝦生產的蝦苗我們稱為一代苗,用這些苗再養殖成種蝦生產的苗,被稱為二代苗,再往下繁殖的被稱為土苗。國內也有一些公司做南美白對蝦育種,甚至也獲得了新品種的稱號,但市場的認可度不是太高,這些公司對外銷售的量也不大,多數只能自用。
  • 苗種及親蝦繁殖是成功養蝦的關鍵
    在親蝦的繁殖過程中,了解性腺發育的顏色在生產實踐中具有重要意義,為了及時了解小龍蝦的性腺發育情況,需要經常檢查小龍蝦的親蝦發育,這時候我們只要通過卵的顏色就可以快速判斷雌蝦的性腺發育情況,為後面的產卵孵化做好準備。
  • 冬天水溫低,冬棚蝦、工廠化對蝦、投苗前期換水少怎麼穩定水質
    冬天水溫低,冬棚蝦、工廠化對蝦、投苗前期換水少怎麼穩定水質出處:施工評說 作者:施衛民 水產養殖網 2018-10-21 17:41:00每一個養殖車間、每一個冬棚就是一個幸福的希望!對於高密度的、反季節的對蝦養殖,都有必須解決的現實問題:1、冬棚、工廠化養殖中,養殖密度高、外水源水溫低、換水會少,這種條件下應該怎麼穩定水質?在工廠化反季節養殖中,如果沒有其他工廠的餘熱支持,加熱外水源是一筆非常奢華的開支,所以:大換水可是一種土豪所為。
  • 海鮮指南 如何區分羅氏蝦、基圍蝦、大頭蝦、青蝦、九節蝦、花蝦、竹節蝦、對蝦、沙蝦、虎蝦等?(推薦收藏)
    腹胚亞目的最顯著特點是雌性產卵後會把卵粘放在自己的腹部,也就是俗稱的抱卵,所有的蟹、寄居蟹和絕大多數的蝦都屬於腹胚亞目。但對蝦偏偏不屬於這個範疇,它所屬的枝鰓亞目,因為枝狀的鰓而得名,且完全沒有抱卵行為,產卵全部直接丟在水裡自行孵化。從分類學角度 上來看,對蝦和其他蝦之間的親屬關係,還不如其他蝦和蟹之間的親屬關係更近。
  • 泰國養蝦教父Mr.Chalor:對蝦肝胰臟的顏色可判定蝦的健康程度
    &nbsp&nbsp&nbsp&nbspCharlor:今年泰國對蝦養殖情況和中國一樣很嚴重,泰國到處都有EMS發生。正如我在中國巡迴報告上所說,這是不健康的蝦苗導致的,所以影響很大。現在對蝦養殖從業者對親蝦這塊非常重視,在選擇蝦苗的時候更加小心了。
  • 大棚裡面養對蝦 最高單塘畝產1萬斤
    大棚工廠化養殖筆者跟隨該企業技術員盧桂華走在蝦塘的過道上,只見工人們正抓緊將新鮮捕撈上岸的南美白對蝦裝籠,放入前來進貨的車廂內,對蝦活蹦亂跳,足有一個手掌長。盧桂華告訴筆者,從5月中旬第一批南美白對蝦起捕以來,每天都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收購商前來進貨,銷量約有1萬斤。「如此高產,主要在於採用高新技術和科學化管理。」
  • 人工培育擬目烏賊在象山育苗成功
    清理水池、投餌餵養……這幾天,象山來發水產育苗場的工作人員忙碌不已。育苗車間的水泥養殖池內,第一代擬目烏賊幼體正靜靜地躺在池底,工作人員正在給它們「搬家」。「這是今年成功大規模孵化的擬目烏賊。經過兩個月的培育,一共孵化了兩三萬尾烏賊苗。這也是全國首次大規模育苗成功。目前最大一批胴長已經長到5至6釐米。」
  • 2017國產對蝦產量下降10%,進口蝦補缺,但有多少是正關進口的?
    2017國產對蝦產量下降10%,進口蝦補缺,但有多少是正關進口的?今年國產蝦產量下降10%左右記者從多個蝦類養殖場了解到,今年產量不如預期。其中一個養殖場負責人表示,今年產量比往年減少10%-20%。隨之,蝦飼料銷售也有所下降。另一位養殖場人員推測今年蝦產量減少5%-10%左右。儘管北方產蝦區產量比較樂觀,但也無法彌補廣東、海南、廣西等地產量下降造成的空缺。進口補缺?
  • 細述中國對蝦養殖三十年的風雨歷程
    年,原國家水產局下達「對蝦工廠化育苗技術的研究」任務,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協作攻關,成功地突破對蝦育苗技術中的關鍵措施,達到了對蝦工廠化育苗成批量生產苗種的目的。  研究所編寫推廣《對蝦工廠化育苗操作規程》,全國育苗數量大幅度增加。1979年全國人工育苗生產量僅3800萬尾,1981年增至15億尾。此後出苗量逐年提高,4年育對蝦苗80億尾,生產對蝦約2萬噸,產值高達1.5億元,出口可換外匯4200萬美元。  高位池養蝦模式  1993年,對蝦白斑綜合症暴發性流行,全國養殖對蝦產量急劇下降。
  • 青島開海漁船附近海漁場捕撈 主產鮁魚對蝦海蜇等
    部分帶冷凍設備大馬力漁船南下作業,捕撈對象也以鯷魚為主,經濟魚類如帶魚、花魚、魷魚、大鮁魚、鯧魚、沙丁魚等所佔比重較大,特別是大鮁魚產量增加較多,鮁魚資源較往年有好轉的跡象,中等規格的帶魚產量也比去年同期增多,往年不多見的沙丁魚,也有了較好的產量。  小馬力漁船主要分布在沿岸近海作業,以捕撈人工放流品種為主。目前全省已回捕海蜇、中國對蝦、日本對蝦、梭子蟹等增殖資源3.9萬噸。
  • 對蝦養殖與對蝦價格
    1988年7月,南美白對蝦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從美國夏威夷引進我國,1992年8月人工繁殖獲得了初步的成功,1994年通過人工育苗獲得了小批量的蝦苗,1999年深圳天俊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與美國三高海洋生物技術公司合作,引進美SPF南美白對蝦種蝦和繁育技術,成功地培育出了SPF南美白對蝦苗。
  • 南美白對蝦冬棚養殖畝產突破1500斤,畝利潤最高可達35000元!
    前期我們中國水產養殖網也專門報導過,這位經驗十足的養蝦人之前被安徽長豐縣當地養殖戶聘請為技術指導員,在安徽這樣的內陸地區土塘純淡水養殖畝產都能達到1000斤,贏得了當地養殖戶的讚賞和肯定。隨著安徽地區氣溫逐漸降低,大大小小的養殖戶都已經結束養殖,開始曬塘準備來年養殖了。黃族成也回到自己的家鄉廣東,開始這一年末的冬棚養殖。小編之前聽過江蘇如東地區小棚養殖非常厲害,不知道這廣東地區的冬棚模式究竟如何?
  • 南美白對蝦親蝦夏季養殖管理技術要點
    南美白對蝦親蝦夏季養殖管理技術要點2013-11-27 15:27: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海洋與漁業,如何做好蝦病防治是南美白對蝦夏季管理技術的關鍵。在生產過程中親蝦被較高頻率地打撈,繁殖期間能量消耗較大等因素是導致增加夏季親蝦疾病高暴發率的原因。  本文以海南粵海水產種苗公司南美白對蝦親蝦夏季管理為參考,主要從蝦池設計、餌料、日常管理、水質管理及疾病防治等5個方面闡述南美白對蝦親蝦夏季管理技術。
  • 福建漳浦南美白對蝦養殖戶曾經每畝能賺數十萬,能否借轉養潮走出...
    以2013年為節點,漳浦南美白對蝦的故事出現盛極而衰的走勢。最糟糕的年份,冬棚蝦養成率不足三成,夏造蝦幾乎全軍覆沒。過半高位池在夏季處於空塘狀態。十個養蝦七個虧,幾成常態。&nbsp&nbsp&nbsp&nbsp金剛蝦的出現部分改變了局面。金剛蝦又稱南非斑節對蝦,是對蝦屬中的大型種,原產於莫三比克、坦尚尼亞等海域,具有抗病性強、長膘快、價位高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