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
重要通知!
重要通知!
當前已進入冬季傳染病高發季節,疫情防控形勢更加複雜嚴峻,為進一步引導社會各界和公眾參與疫情防控,提高防控意識,臨沂市委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運行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辦公室再發通知:
關於繼續做好疫情防控「明白紙」宣傳的
通 知
各縣區領導小組(指揮部),市委領導小組(指揮部)各成員單位:
為進一步引導社會各界和公眾參與疫情防控,提高防控意識,市委指揮部辦公室在前期 12 個明白紙基礎上,增加了 7 個方面疫情防控明白紙,現在補發給你們,請各縣區、各單位結合工作實際,在全市繼續大力做好疫情防控「明白紙」宣傳活動。請各縣區將「明白紙」宣傳相關數據(開展宣傳次數、發送材料份數、媒體信息推送宣傳條數)在每周報市委領導小組(指揮部)辦公室的工作小結中予以明確體現。
附件:各類疫情防控明白紙(19 個)
市委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運行
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辦公室
2020 年 12 月 1 日
簡單易懂的宣傳「明白紙」
事關全市各縣區、各部門!
各行業!各領域!
人人該看!
公眾個人疫情防控明白紙
1、戴口罩。外出要隨身攜帶口罩,在與人近距離接觸、到公共場所、進入人員密集或密閉場所、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到醫院等特殊場所都應及時佩戴口罩。
2、勤洗手。接觸公共物品、飯前便後或到公共場所後,要及時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劑消毒。減少用手觸摸口、眼、鼻等易感部位。
3、保持社交距離。在與人交往或排隊進入人員密集場所時,要保持一米線社交距離,不扎堆、不擁擠,文明排隊。
4、講究公共衛生。不隨地吐痰,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或手肘遮掩口鼻,鼻涕或痰液用紙巾包好,棄置於有蓋垃圾箱內。
5、健康生活。加強鍛鍊,規律休息,健康飲食,保持健康心態。身體不適及時就醫。
家庭疫情防控明白紙
1、常通風。每天開窗通風兩次以上,每次通風時間不少於30 分鐘,保持室內空氣清新。寒冷季節通風要注意保暖,不要對著窗口直吹,避免受涼。
2、日清潔。家庭內保持清潔衛生,及時清掃垃圾,每日對桌面、地面等物體表面及廁所等清潔消毒。
3、吃熟食。接觸生的肉、禽、水產品等生鮮食材尤其是進口冷凍食品後要及時洗手;生熟食品分開加工和存放,避免交叉汙染;食物要煮熟煮透,儘量不生吃海鮮類水產和肉類。
4、分餐制。家庭內提倡分餐,經常對碗筷進行消毒。客人來訪聚餐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或餐後及時消毒,儘量減少客人來訪聚餐。
5、備物資。家庭應儲備一定數量的口罩和消毒用品,提倡按月使用量儲備。個人洗漱等用品不共用。
辦公場所疫情防控明白紙
1、嚴查進入。辦公樓入口設立監測崗,提醒人員佩戴口罩, 測量體溫,查驗外來人員健康通行碼。
2、減少聚集。減少會議人員規模,會議間隔就坐或間隔 1 米以上,佩戴口罩參加會議。
3、經常通風。採用自然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清新。使用集中空調,應定期清洗、消毒或更換送風口設備。
4、環境消毒。每日對辦公地面、桌椅等進行清潔擦拭,定期進行消毒,對電話座機、電腦鍵盤等辦公設備及時清潔消毒,及時清掃垃圾,保持室內外環境清潔。衛生間應配備洗手龍頭、洗 手液、擦手紙或幹手機。
5、健康監測。建立人員健康監測制度,每日排查人員發熱、咳嗽等症狀,出現異常情況,及時就醫排查。
6、物資儲備。辦公場所儲備必要消毒器械、酒精、84 消毒液等消毒劑,儲備日常所需的洗手液、快速手消毒劑以及酒精溼巾等防疫物資。
服務窗口單位疫情防控明白紙
1、工作制度。成立防控工作小組,制定應急方案,做好信息採集工作,建立報備制度,並指定專人全面負責疫情防控工作。
2、健康管理。加強商場超市、賓館酒店、影院展館、批發農貿等服務窗口單位人員健康監測和出入管理,嚴格落實健康碼核驗和體溫檢測。引導公眾科學佩戴口罩,及時引導客流,防止聚集扎堆。優化支付方式,儘量減少現金結算,降低病毒傳播風險。
3、環境衛生。健全營業場所日常衛生管理制度,全面落實日常預防性措施,完善公廁、垃圾收集、給排水、洗手等衛生設施 設備,加強公共區域、公共物體表面、重點區域和銷售區域環境衛生管理和清潔消毒,及時清運積存垃圾,清除衛生死角。
4、消毒消殺。科學規範採取消毒措施,合理使用消毒劑,增加環境物體表面消毒頻次,加強高頻接觸的門把手、電梯按鈕等清潔消毒,及時對垃圾、糞便和汙水進行收集和無害化處理。
5、應急處置。應設置隔離室,發現發熱超過 37.3℃並伴有咳嗽等呼吸道症狀應及時隔離,按照應急預案處置流程規範處置, 確保把風險控制在最小範圍。
村居(社區)疫情防控明白紙
1、嚴進入。外來人員進入小區要嚴格「戴口罩、測體溫、綠色通行碼」查驗,嚴格登記人員信息,必要時對人員、車輛進行消毒,儘量避免開放式管理。
2、建臺帳。健全由村居幹部、網格員、基層醫務人員、公安幹警、社會工作者、志願者等組成的社區疫情防控小組,持續開展外來人員排查。做到社區常住人口、外來人口和出租房屋底數清、情況明。
3、防聚集。指導居民做好個人防護,倡導不串門、少聚餐,紅白事從簡,減少人員聚集扎堆活動。
4、有隊伍。配齊配強社區防控隊和環境消殺隊人員,加強人員定期學習培訓,制定社區疫情防控工作總體方案和突發疫情應對工作方案並加強針對性演練。
5、勤消毒。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持續開展人居環境衛生整治,加強病媒生物和環境消殺。對電梯間、棋牌室等村居公用場所要落實日消毒措施。
6、廣宣傳。要通過宣傳欄、宣傳橫幅、電子屏幕、明白紙等形式,向居民廣泛宣傳防控知識,倡導居民養成健康生活方式,提高防控意識,參與疫情防控。
7、儲物資。要儲備一定數量的消毒消殺物資器材,滿足村居(社區)日常需要,應儘可能按月需儲備。
8、常檢查。要經常組織村幹部檢查疫情防控措施落實情況,及時發現問題,早處置、早整改,補齊短板和不足,確保不出問題。
集中隔離點疫情防控明白紙
1、科學選點。集中隔離點應相對遠離居民區和人員密集場所,交通便利。
2、科學設置。合理設置通道,各分區應隔離,並設置明顯標識,避免隔離人員與工作人員共同使用同一通道。
3、加強通風。溫度適宜時,儘量採用自然通風加強室內空氣流通。如使用集中空調,要做好消毒管理,定期對送風口等設備進行清洗、消毒或更換。
4、清潔衛生。每天對物體表面、地面等部位進行清潔消毒,尤其對廁所做到徹底消毒。
5、單人單間。隔離人員要嚴格執行單人單間,每個房間要有獨立衛生間,在衛生間和生活區各放置一個垃圾桶,桶內均套上醫療廢物包裝袋。
6、非接觸服務。集中隔離點送餐、垃圾清運和日用品補充等均應採取非接觸式服務。
7、健康監測。每日對工作人員健康狀況進行登記,如出現可疑症狀應及時就醫,不得帶病上崗。隔離人員要每天測量體溫兩次並按要求報送給隔離點工作人員。
8、人員防護。醫護、清潔、消毒、安保等隔離點工作人員要採取2級防護,參與異常狀況處置人員要採取3級防護。
學校疫情防控明白紙
1、封閉管理。實行校園相對封閉式管理,校外無關人員一律不準進校,師生入校核驗身份,實行「測溫+健康綠碼」入校。
2、健康培訓。教職員工和學生健康教育全覆蓋、常態化,建立師生健康狀況臺帳,堅持「一日三檢」、「日報告」、「零報 告」、因病缺勤追蹤、複課證明查驗等制度。
3、教室防控。加強教室通風換氣並進行記錄,每次通風時間不少於 30 分鐘,如使用空調,應當加強空調系統供風安全管理, 保證充足的新風輸入。
4、宿舍防控。加強學生宿舍出入管理,實行憑證出入和體溫排查。每天專人巡查並對學生宿舍進行清潔消毒和通風換氣。
5、食品安全。加強對食堂的清潔消毒和衛生安全管理工作,完善消毒制度,提醒人員保持距離,嚴格執行食品進貨查驗記錄 制度、留樣制度。食堂工作人員工作期間全程佩戴口罩。
6、清潔消毒。每天對教室、食堂、宿舍地面、牆壁、門把手、床具、課桌椅等物體表面進行預防性消毒,在教室、操場、廁所、 食堂、宿舍等場所要配備足夠的洗手設施,並確保運行正常。
7、物資儲備。儲備一定數量疫情防控物資,清單式管理並及時補充。加強酒精等物資管理,避免安全隱患。妥善保管消毒劑,標識明確,避免誤食或灼傷。
8、應急處置。教職員工或學生如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應立即做好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及時報告,第一時間採取隔離措施,嚴格按照「點對點」協作機制有關規定和閉環管理要求運送就醫。如出現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或確診病例,學校在疾控機構指 導下處置或啟動應急處置機制,配合做好密切接觸者排查等工作。
學生疫情防控明白紙
1、「兩點一線」上下學。上下學途中儘量做到家庭、學校「兩 點一線」,最好採取步行、自行車、私家車方式上下學,乘坐公共運輸或校車時應當注意個人防護,保持合理間距,途中儘量避 免用手觸摸公共運輸工具上的物品。
2、做好個人防護。咳嗽、打噴嚏時用彎曲的手肘或紙巾遮住口鼻,課桌椅保持間距要適當,隨身備用口罩,注意保持口罩的 衛生。餐前、便後、接觸垃圾後、外出歸來、使用體育器材和電 腦等公用物品後、觸摸眼口鼻等部位前、接觸可疑汙染物品後, 均要洗手。
3、做好健康監測。在家測量體溫,若體溫超過 37.3℃,或有發熱、乏力、乾咳、氣粗、胸悶等症狀,及時到定點醫療機構規範就診,並將健康狀況及時報告學校。入校前自覺接受體溫檢測, 嚴禁帶病入校。住宿生不混用洗漱用品,不串門,不接觸非本宿舍人員,每天按要求接受體溫檢測。
4、減少社交活動。不串班、不串宿舍,校內活動按照規定的軌跡進行。儘量不外出就餐、聚餐。不到人群擁擠的地方,保持安全社交距離。
5、養成健康生活方式。注意個人衛生,不在公共場所吐痰, 勤洗手、多飲水。科學用眼,減少電子產品的使用時間。合理安排睡眠,注意勞逸結合,提高免疫力。
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明白紙
1、專人負責。專人負責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從業人員加強個人防護,主動配合進行核酸檢測。專人負責冷鏈食品管理系統, 準確錄入,實現進口冷鏈食品全程可追溯。
2、健康管理。強化班前測溫和「綠碼」上崗制,強化風險接觸排查報告。建立上崗員工健康檔案,如實記錄核酸檢測時間、 人員、檢測結果、人員變化原因等信息。做好宣傳培訓,從業人 員根據崗位工作需要正確佩戴口罩、手套、膠靴、防護鏡等防護用品。
3、環境消毒。加強對貨物轉運存放區域、運輸工具、貨物外包裝以及公共區域等重點區域和門把手、電梯按鍵、樓梯扶手等重點部位的清潔消毒。
4、核酸檢測。對在口岸區域從事直接接觸進口冷鏈食品的人員,要在暴露後 3-5 天內進行 1 次核酸檢測,連續作業超過 5 天的每 5 天檢測 1 次,完成本次作業及暴露後檢測結果出具前實行閉 環管理。對其他直接接觸進口冷鏈食品的從業人員,每 7 天進行 一次核酸檢測。其他冷鏈食品的環境、產品及從業人員核酸檢測 工作每 14 天進行 1 次核酸檢測,確保「應檢盡檢」,把風險降到最低。
5、應急處置。冷鏈食品相關企業要設置臨時隔離觀察區域, 當有從業人員出現可疑症狀後,要立即到隔離區域觀察,同時聯繫屬地疾控部門和疫情防控領導機構,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 專車轉運至定點醫療機構,開展新冠病毒核酸實驗室排查。發現核酸檢測陽性的樣品,應迅速啟動應急預案,及時報告屬地疾控部門和疫情防控領導機構,嚴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處置。
出院病例疫情防控明白紙
1、集中隔離。患者出院後,應當繼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14天,每日做好體溫、體徵等身體狀況監測,並在集中隔離的第5-7天和13天進行兩次核酸和一次血清抗體檢測,第14天做健康複診。
2、居家隔離。解除集中隔離後,繼續居家隔離醫學觀察14天。隔離期間應單人房間,減少與家人的近距離密切接觸,分餐飲食,做好手衛生。每日做好體溫、體徵等身體狀況監測,並在第14天進行核酸、血清抗體檢測及健康複診。
3、複查複診。解除居家隔離後,半年內每月進行一次核酸(咽拭子、糞便/肛拭子)和血清抗體檢測,3個月、半年各進行一次隨訪複診檢查。
4、個人防護。自覺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講究衛生,加強鍛鍊,健康飲食,保持健康心態。
5、不適就醫。出現發熱超過37.3℃,並伴有咳嗽、呼吸道症狀要及時到醫院發熱門診就醫。
醫療機構疫情防控明白紙
1、嚴把進院人員關。進出口分開,進院人員戴口罩、測體溫、亮碼掃碼,間隔1米線。
2、嚴把預檢分診關。標識明顯,嚴格篩查導診,對發熱患者由專人引導至發熱門診就診,維護好就診程序。
3、嚴把發熱門診關。規範設置發熱門診,落實「三區兩通道」。實行「一人一診室、單人單間留觀」。
4、嚴把應檢盡檢關。間隔14天進行1次全員核酸檢測;發熱門診患者即時核酸檢測;住院患者及陪護入院後和出院前24小時內,或陪護結束,各進行1次核酸檢測;長期住院患者及其陪護間隔14天進行1次核酸檢測;醫院急診留觀室、呼吸科住院患者及其陪護,每7天進行1次核酸檢測。
5、嚴把住院陪護關。住院病區實行封閉式管理,實行1人1陪護,陪護人員憑陪護證明出入。探視人員不得進入住院病區,帶入病區物品需消毒。
6、嚴把醫務人員防護關。預檢分診實行1級防護,發熱門診實行2級防護,進入負壓病房實行3級防護,其他崗位按要求做好防護。
7、嚴把消殺消毒關。醫院環境物體表面消毒一般區域至少1次/天,中高風險區域至少2次/天,患者出院做好終末消毒。做好醫用織物、室內空氣、診療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與消毒。醫療廢物按規範管理,增加消毒一次。
8、嚴把物資儲備關。按照一個月量儲備,分類存放,出入有清單,能滿足應急需要。同時應及時更新防控方案和應急預案,加強實體演練。
消毒消殺明白紙
新冠肺炎防控消毒很重要,我們應該做好工作和生活中日常消毒工作。
1、空氣消毒。以自然通風為主,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每次至少30分鐘。有條件可以使用空氣消毒機進行消毒。醫療機構等重點單位或部位可以使用紫外線燈進行消毒。
2、物體表面消毒。室內桌椅等物體表面可用酒精或稀釋後的84消毒液擦拭消毒,30分鐘後用清水進行擦拭。
3、地面消毒。按照使用說明書將84消毒液稀釋後,或者使用其他有效氯濃度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劑對地面和牆壁進行噴灑消毒。
4、餐(飲)具消毒。首選煮沸消毒30 分鐘,也可使用消毒機或消毒櫃進行消毒。使用84消毒液浸泡消毒,要確保清洗乾淨。
5、衣服等紡織品消毒。對汙染嚴重的毛巾、衣物、被罩等可以使用季銨鹽類消毒劑(潔爾滅、新潔爾滅、度米芬、百毒殺、新潔靈等)按照說明書稀釋後進行消毒;對日常生活中紡織品做好清洗晾曬即可。
6、手部消毒。嚴格按照7步洗手法洗手。觸摸汙染物品或受到其他汙染時可以使用快速手消毒劑進行消毒。
7、生活垃圾。應保持垃圾箱及周圍環境清潔,每天對垃圾箱內外使用稀釋後的84消毒液進行噴灑或擦拭消毒。
餐飲服務疫情防控「明白紙」
1、健康服務。顧客進店實行「測溫+亮碼」,除就餐時全程佩戴口罩,倡導公勺公筷和使用一次性餐具,杜絕浪費。
2、員工防控。做好員工健康監測,上崗佩戴口罩、身著工服、勤洗手。進口冷鏈食品從業人員落實「應檢盡檢」,每日測量體溫,如體溫超過 37.3°C、有咳嗽等可疑症狀,立即停止工作並及時送醫。
3、用具消毒。餐用具嚴格清洗消毒後使用,食品加工、盛放工具和器皿用後及時消毒,運輸車輛和配送用具定期消毒,冷凍冷藏等設備定期維護保養,確保清潔衛生。
4、食品安全。嚴格食材進貨查驗,落實採購各環節索票索證並存檔記錄。嚴禁經營、貯存野生動物或野生動物製品。食物成品、半成品和原材料分開存放。嚴格進口冷鏈食品的購買、使用和管理。外賣配送使用封籤對配送餐品進行密封。
5、環境消毒。對就餐區域、通道等場所要消毒滅菌,每日公示消毒情況。洗手間配備洗手液、消毒液等。室內儘量採用自然通風,定期維護通風和空淨系統,保持室內空氣清新。垃圾分類管理,日產日清。
電影放映場所疫情防控明白紙
1、嚴查進入。入口安排專人值守,嚴格「測溫+亮碼+戴口罩」,體溫超過 37.3 度不得進入。
2、保持間距。實行交叉隔座售票,觀眾間距 1 米以上,不同影廳錯時排場,避免進出觀眾聚集。
3、環境消毒。每日不少於 2 次噴霧消毒。每場消毒一次。做好垃圾分類處理,防疫用品類垃圾定點投放,日產日清。
4、應急處理。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和應急預案,發生異常及時上報和啟動應急預案,做好現場管理,加強密切接觸者追蹤,疫點消毒等工作,並及時關閉場所。
5、物資儲備。儲備口罩、消毒消殺、手套等防護物資,洗手間配備洗手液及消毒用品,為員工和觀眾提供必要的防護保障。
會議培訓疫情防控明白紙
1、健康監測。會前 14 天開始對所有參會培訓和保障人員開展健康監測,有發熱、咳嗽等呼吸道症狀人員一律不得參會培訓。
2、嚴格查驗。進入會場嚴格「測溫+驗碼+戴口罩」。
3、間隔距離。減少會議,控制規模,間隔就座。
4、會場通風。開窗通風至少每次 30 分鐘,每天 2 次,氣溫適宜時勤開窗通風。使用集中空調定期清洗消毒或更換送風口設備。
5、會場消毒。按照使用一次消毒一次的要求,對會場桌椅、地面等進行全面消毒,對人員接觸多的桌面、扶手、門把手、電梯按鈕增加消毒頻次。提倡自帶水杯,公用水杯一次一消毒。
6、物資儲備。做好口罩、消毒消殺等防疫物資儲備,制定應急預案,設置應急處置區域,落實單位主體責任。
旅遊景區疫情防控明白紙
1、健康旅遊。倡導網絡售票,進入景區要「亮碼+測溫+戴口罩」,體溫超過 37.3°C,不得進入景區。
2、防止聚集。接待遊客量不超過最大承載量的 75%,科學分流疏導遊客,景區出入口、重要景觀點、狹窄通道等配備管理人員,避免瞬時擁堵。
3、清潔消毒。每日定時多次對景區密閉場所、衛生設施、遊樂設備、餐飲場所等進行通風換氣和清潔消毒,垃圾分類處理。
4、應急處置。設置臨時隔離室,發現有體溫超過 37.3℃並伴有咳嗽等呼吸道症狀的員工或遊客,要按照應急預案處置流程規範處置。
5、防疫宣傳。充分利用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遊客服務中心、提示牌、廣播、電子顯示屏等平臺,及時發布景區管理措施和疫情防控知識,提高遊客防護意識,配合防控工作。
新冠核酸檢測實驗室明白紙
1、資質許可。實驗室需經市級衛健部門生物安全備案;醫療機構臨床基因擴增檢驗實驗室需經省級衛健部門審核備案。樣本運輸應辦理《準運證書》。
2、樣本檢測。嚴格按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實驗室檢測技術指南》進行操作。混樣檢測參照《新冠病毒核酸篩查稀釋混樣檢測技術指引》。
3、質量控制。核酸提取與檢測過程按照實驗室常規標準操作流程進行,並做好室內質控與室間質評。
4、消毒滅菌。對實驗環境、器材、實驗人員體表等部位嚴格按照消毒滅菌程序進行化學洗消或物理消毒,及時消滅潛在的感染風險。
5、個人防護。未經培養的感染性材料的操作應在生物安全二級及以上實驗室進行,同時採用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的個人防護。個人防護裝備穿脫按規範順序嚴格執行。
6、結果反饋。實驗信息、結果數據要嚴守保密原則,按照規定程序報送反饋,並對實驗信息建檔保存,做到可溯源。
7、醫廢處理。檢測醫療廢棄物要嚴格按照規定規範處置,不得違規保存樣本。
8、物資儲備。要按照滿負荷檢測一個月的量儲備試劑耗材、防護裝備等必須物資,安全存放,並及時更新補充。
藥店疫情防控明白紙
1、測溫亮碼。入口處設置體溫監測點,對進店人員嚴格落實「測溫+驗碼+戴口罩」。
2、保持距離。店內設立一米等候區,避免人員聚集,避免與消費者直接接觸,倡導使用電子支付方式。
3、定時消毒。每天對店內地面、空氣等進行消毒。店內門把手、櫃檯、桌椅等用 75%的酒精或含氯消毒劑進行擦拭消毒;地面使用含氟消毒劑進行消毒;室內空氣可通過空氣消毒器進行消毒,閉店後可用含氯消毒液進行空氣噴灑消毒或紫外線消毒。
4、室內通風。店內儘量全天開窗通風,也可每天早中晚各通風一次,每次不少於三十分鐘,保持室內空氣清新流動。
5、個人防護。員工上班佩戴口罩,勤洗手消毒。上下班儘量避免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如必須乘坐時,全程佩戴口罩,做好防護。
6、應急處置。建立員工健康監測制度,每日上班前排查員工健康狀況。發現員工和消費者發熱超過 37.3℃並伴有咳嗽等呼吸道症狀的,建議其佩戴口罩到發熱門診就診。購買發熱藥品的做好實名信息登記,第 2 日進行回訪。若為疑似或確診病例需對接觸員工按照密切接觸人員醫學隔離觀察要求進行隔離。
娛樂場所疫情防控明白紙
1、嚴查進入。實行預約消費登記制度,入口安排專人值守,「測溫+亮碼+戴口罩」,體溫超過 37.3 度不得進入。
2、控制人數。總體接納消費者人數、包間接納消費者人數均不得超過核定人數的 75%。
3、場所消毒。場所首選開窗通風,使用集中空調要定期清洗、消毒或更換送風口設備。麥克風、按鍵、搖杆、代幣、公共用品用具及設施「一客一用一消毒」。
4、防止聚集。收銀臺、等待區等設置「一米線」,提示消費者保持安全距離。倡導非接觸式掃碼支付。
5、應急處置。落實場所主體責任,制定應急預案,儲備口罩、消毒等防護物資。出現病例要對場所進行終末消毒,評價合格後方可重新啟用。
切記!
面對疫情,不可大意!
讓我們牢記這份防控指南
樹立正確健康觀
進入公共場所主動提供健康碼
配合體溫監測
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
保持安全社交距離
積極倡導踐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為疫情防控貢獻自己的力量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並註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繫: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