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少女患腸癌,醫生:這些毒物儘量少吃,以免腸道病變

2021-01-11 躍輝醫生做科普

導語:大家都知道腸道是我們身體非常重要的器官,在健康情況下能夠具有消化和吸收的作用,假如腸道出現了病變問題,不僅會出現消化不良或者胃部不適的症狀,還會影響到其他器官。但是最近幾年,腸癌的年輕化趨勢越來越高。最近有一位年僅17歲的女孩患有腸癌疾病,因為平時生活中有便秘的問題,最近又出現了消化不良和大便出血的情況,及時去醫院進行檢查,結果非常讓人驚訝,由於癌細胞擴散比較快,耽誤了最佳的治療時間。

一、醫生也很好奇,為什麼年紀還小,就發現了腸癌?

根據醫生詳細的詢問,原來這位女孩非常喜歡美食,每天都會去學校的門口吃點麻辣燙,上了大學以後,一周有3~5次,會去吃燒烤或者路邊攤,冬天也會吃熱騰騰的火鍋,這樣的生活幾乎每天都要重複的,就算是吃的比較多,體重從來沒有增加。醫生惋惜道,為什麼很多年輕人都喜歡吃這樣的食物,無意中增加了腸癌的患病風險。

二、消化科醫生:少吃這些食物,避免腸道「損傷」

1、燒烤

吃燒烤是很多人喜歡做的事情,燒烤的食物非常美味,對腸道的負擔帶來很大的壓力。大家都知道燒烤的食物會進行醃製,然後拿來燒烤,非常容易產生致癌物,經常吃這樣的東西會增加腸癌的發病率,建議大家少吃燒烤。

2、 麻辣火鍋

冬天的到來,很多人都喜歡吃麻辣火鍋,但是辛辣的食物對於腸胃刺激非常大,容易出現病變問題。建議這類食物要少吃,尤其是火鍋底料。

3、加工肉類

很多人都喜歡吃香腸火腿類的食物,這些食物在製作過程中會添加很多食品添加劑,經常使用會導致腸胃道黏膜出現損害,容易誘發腸道出現病變問題,建議大家少吃這類食物。

4、麻辣燙

麻辣燙是老少皆宜的食物,但是嚴重的刺激腸胃,增加腸胃出現癌變的風險。另外麻辣燙的底湯,需要通過長時間製作,含有大量的亞硫酸鹽,對身體健康有很大的傷害,容易誘發腸胃道出現惡性腫瘤情況。

三、生活中排便出現以下三種異常,預防為好

1、消化不良發生

當我們的腸胃出現癌變的時候,通常會有消化不良,很多人誤認為是普通的腸道疾病,耽誤了最佳治療時間。另外同時伴有厭食症,抵抗力比較差,希望引起終止,去醫院及時檢查確診,以防病情出現惡化。

2、改變排便習慣

生活中的排便習慣出現很大的改變,也是腸癌疾病的典型症狀之一。很多患者誤認為是簡單的便秘問題,很可能是腫瘤的不斷增長,對於糞便的排洩帶來很大的阻礙,會出現便秘等問題。

3、大便裡有血

糞便中帶有血液也是腸癌早期症狀,當腸道受到損害的時候,大便裡會伴有血絲稠出血,另外病情嚴重的時候還會有深紅色的血液流出來,和普通的血液有很大的差別,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應該及時去醫院進行診斷治療。

四、那麼如何預防結直腸癌呢?

1、多吃水果蔬菜

在生活中多吃一些新鮮的水果蔬菜,補充維生素,如果蔬菜中的膳食纖維能夠加快腸胃蠕動,促進食物消化,保持排便通暢,能夠減少有害物質和垃圾,長期堆積在腸道處。

2、醫生建議:腸胃不好的人,常喝猴頭菇丁香沙棘茶

很多人都有喝茶水的習慣,經常喝茶水不僅會有補充人體所需的水分,還能夠提高身體新陳代謝,加快血液循環,如果在水中加一些食材,會對身體帶來很大的好處。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就有記載,把猴頭菇,丁香,沙棘,茯苓,大麥等食材放在一起煮水喝,是能夠幫助調節腸胃內部的菌群平衡,也能夠提高腸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從而加速毒素和垃圾的排出,減輕腸胃的負擔,從而起到了一個抑菌養胃的效果。

丁香:養胃健胃,殺菌,緩解口臭,治療胃潰瘍

沙棘: 健脾養胃、止咳化痰、活血散淤

猴頭菇:猴菇多糖和胺基酸具有保護、調理消化系統功能和修復受損胃黏膜的作用

3、適當進行運動

生命在於運動,每天適當的進行運動鍛鍊,可以提高新陳代謝加快血液循環對於腸胃蠕動有很大的幫助,可以促進食物消化,排出體內多餘的垃圾和毒素,減輕腸胃的負擔,建議大家儘量每天保持30分鐘的鍛鍊時間。另外儘量少吃一些脂肪和動物蛋白的食物,可以減少其分解產品致癌物質的產生和致癌作用,以減少結腸癌的發病率。

結語:胃癌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和平時生活中的飲食習慣有很大的關係,除了不要吃油膩辛辣以及燒烤類的食物,還要知道多吃什麼能夠預防癌病,比如生活中的菠菜,南瓜,胡蘿蔔等等食物,對於腸道的健康都有很大的幫助。

相關焦點

  • 大便這樣就得小心腸癌
    肉類攝入過多,患大腸癌機率就會升高。  3.排便與大腸癌有關嗎,大腸癌的主要症狀有哪些?  大便能幫我們發現大腸癌,一定程度上可看出腸道的健康程度。我講課時常會用一個小孩趴在馬桶邊好奇觀察的圖,來體現觀察大便的重要性。  如果便血,大便變細或形狀不規則,排便習慣改變,出現腹瀉、便不淨等情況,就應及時就醫。
  • 大便形狀反應腸道的健康,出現3種異常,腸癌的可能性較大
    關於腸癌的發病年齡,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結直腸肛門外科學組組長、中山大學前任副校長汪建平教授在2008年一次報告中指出,中國人患結直腸癌的平均年齡為48.3歲,而美國白人是69.8歲。
  • 30多歲女子被確診為腸癌晚期,身體發出這幾個信號,還請注意留意
    菲菲已經是年過三十的年紀了,擁有一個聰明可愛的孩子,家庭特別幸福美滿,但是這個幸福的家庭卻被一份檢測報告打破了,原來,兩周前,菲菲確診為腸癌晚期患者。才不過三十來歲的菲菲難以接受這個事實,因為平時她也沒有做過什麼傷害腸胃的事情,怎麼會患上了腸癌,還已經是晚期了嗎,而且沒有一點徵兆。
  • 飯後出現3種反應,腸癌或許已「靠近」你,別以為只是腸道不舒服
    導語:現在腸癌的發病率非常高,在腸癌的發展過程中腸道機能受到損害,局部惡性腫瘤的發展引起各種各樣的副作用。平時注意到腸癌的信號不能忽視,所以最好馬上去醫院檢查,查明原因後再改善。如果得了腸癌,需要用更正確的方法控制病情的發展。如果不那樣做的話,腸道的惡性腫瘤會變得嚴重,有可能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
  • 19歲小夥患上大腸癌,醫生告誡:做到這3點,大腸癌繞著你走
    不僅如此,對他來說最不舒服的事情是,最近他總是在飯後出現噁心嘔吐的症狀,而且吃了很多藥也沒有好轉。一天,他在同學的陪同下去醫院檢查。令他吃驚的是,實驗室診斷圖表顯示他得了結腸直腸癌。醫生告訴他,他的腸子因長期食用高脂肪食物而受損。至於這類疾病的發生,它是由不良的飲食習慣造成的,對健康的危害是巨大的。
  • 57歲女子,腸癌晚期,出現4個異常,儘早檢查,不能再拖了
    到醫院,只是想求個心裡安慰,在醫生的苦勸下,王阿姨才答應做了腸鏡。 結果顯示,腸道有腫物,去除做了病理,確診腸癌,已經步入晚期。 這樣的結果,王阿姨似乎,並不是十分意外。 王阿姨,與醫生,慢慢交談起來。
  • 腸癌越來越頻繁?醫生忠告:吃飯兩堅持晚上兩不要,腸道會更健康
    了解更多「癌」諮詢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癌友交流會】 近些年腸癌愈發肆虐,越來越多的人被腸癌所「盯上」。腸癌是生長在腸道的常見惡性腫瘤,它主要分為結腸癌和直腸癌!屬於消化器官的腫瘤,因此腸癌的出現和我們的日常飲食、生活方式等有著密切的關係。
  • 54歲大叔暴瘦20斤,查出腸癌,醫生提醒:腸癌常有4個信號
    有位54歲大叔暴瘦20斤,自己沒當回事,但他的妻子覺得這是不好的預感,拉著他去檢查,結果查出腸癌。醫生告訴大叔,其實除了暴瘦,身體還給出過其他信號,但都被他忽視了,腸癌有4個信號,下面跟大家具體介紹一下,哪怕只佔了一個,也要警惕,早點篩查。腸癌有哪4個信號?
  • 腸道一受損,與50多種疾病相關!養生先養腸,這些常見壞習慣,現在改還來得及!
    這種肉類經腸道吸收養分後,形成的代謝產物對結直腸腸壁有毒性,若長年累月與腸黏膜相互作用,就可能誘發腸黏膜畸變、惡變,出現息肉(癌前病變),甚至導致腸癌。平時應儘量少吃或不吃烤肉,如果實在喜歡,可先將肉用純生啤酒醃製一會兒,讓啤酒中的抗氧化成分減少燒烤中致癌物的形成。燒烤時也要時常翻面,以免持續高溫產生更多的致癌物質。
  • 常放屁是腸癌的「暗示」嗎?腫瘤科醫生說:3個症狀才是腸癌信號
    吃了產生氣體的食物:韭菜、大蒜、紅薯是不少人的心頭好,但如果這些食物吃多了,是會增加放屁次數的。除了這幾類食物之外,動物內臟、乾酪、洋蔥或是蛋類等食物吃多了,也容易放屁,這些食物含有硫胺基酸,進入體內之後,會被細菌分解,最終產生硫化物,這種物質是有惡臭味的,排出體外時就形成了臭屁。
  • 32歲男子患腦梗,醫生:4種「食物」要少碰,以免血管提前老化
    32歲的男子小孫,是一家單位的銷售經理,近些年來,打拼於職場,非常辛苦但是收穫頗豐,所以小孫還是一直樂在其中。 為什麼年紀輕輕就患上腦梗? 醫生了解了其生活習慣才知道,小孫平時工作關係,所以經常為了宴請顧客,而大吃大喝。
  • 長期便秘的人,毒素排不出去,會引起腸癌嗎?醫生說很多人都錯了
    經常有患者問我,醫生呀,我經常便秘,好幾天才大便一次,會不會引起腸癌呀。首先給大家吃一顆定心丸,長期便秘並不會增加結直腸癌的發病率,目前為止,沒有任何一個指南把便秘作為大腸癌的高危因素。儘管這個理論似乎很有道理,很多天不排便,大便裡面的毒素就被腸道吸收了,久而久之,腸道細胞受到損害,就可能導致癌症。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的,實際上大便裡面並沒有什麼「毒素」,大便的主要成分是水和未消化的食物殘渣。
  • 警示:46歲中年人堅持鍛鍊,每天排便,怎麼被查出了腸癌?
    為什麼腸癌上身靜悄悄?早期症狀別忽視腸癌和大部分的癌症一樣,早期症狀並不明顯,很容易被人們所忽略或者是跟一些其他的病症相混淆,如若你身上有這些症狀,一定要引起警惕!1、偶爾腹痛大部分腸癌患者早期都會出現腹痛的症狀,但是症狀並不是很明顯且只是偶爾出現。
  • 得了腸癌,患者的大便和正常人的大便,有什麼區別?醫生回答
    最近幾年,腸癌的患病人數在逐漸上漲,雖然很多人已經很注重養生,但還是出現了「意外」。生活中每次排便之後,會回頭看一眼的人並不多,畢竟大便臭臭的,盯著看好像有點「噁心」,但觀察大便,往往能夠發現一些問題,患有腸癌的人大便會和正常人有所不同。腸癌患者的大便和正常人的大便,區別在哪?
  • 飲食健康、堅持鍛鍊,卻還是患上腸癌!這3個信號別再視而不見
    人們通常會認為,健康飲食、每天運動的年輕人是不可能會患上癌症的,正因如此,很多人陷入誤區,不能及時發現病情,耽誤了治療。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患者是如何被身體「欺騙」的。
  • 大便出現這些異常未必是痔瘡,需警惕腸癌!
    孔令玲指出,隨著現代生活節奏加快,很多人不注意自己的飲食習慣,常常攝入一些高脂肪和高熱量的食物,平時又很少吃蔬菜和水果,就容易患上這種「富貴病」。腸癌的主要症狀有便血、腹瀉、腹痛等,但在孔令玲看來,這些症狀很容易和痔瘡、痢疾相混淆,且結腸幾乎沒有痛感神經,導致近80%的患者發現時已是晚期,5年生存率僅有5%至40%。
  • 腸道開始癌變,排便會有這三種異常,若佔1個,最好去查一下
    3、血在糞便或糞便中引起便血的原因有很多,主要以良心病變為主:如大腸、肛裂、痔瘡、肛裂、憩室炎症、息肉樣等。此外,出血也是其表現之一。因此,假如公眾出現類似的症狀,應立即引起警覺,並及時就醫,以免耽誤病情。
  • 28歲男子,三餐按時,查出腸癌,4種肉是禍根,再喜歡也要少吃
    小李也有些擔心,就去醫院做了個腸鏡檢查,結果醫生說小李腸道已經發生癌變,必須馬上住院治療。 小李病情已經很嚴重了,每天靠著營養液維持著自己的生命。 經過一番詳細的了解才知道,小李是個無肉不歡的人,什麼肉都喜歡吃。
  • 身體出現「三多兩痛」,十有八九是腸癌
    「三多兩痛」十有八九是腸癌應重點篩查    23歲的小趙前些日子總感覺腹痛,直到前天因腹痛暈倒被送到醫院,才知已患腸癌;31歲的馮先生便血、黏液便數月,在家附近診所診斷為結腸炎,輸水後未好轉,現診斷為直腸癌……    劉佃溫教授強調,80%以上的結直腸腫瘤患者就診時往往已到中晚期,因此,出現「三多兩痛」務必及時篩查:    1.排便次數增多正常一天排便次數在
  • 醫生提醒:尿酸過高的人,這3種肉食儘量少吃,以免體內尿酸升高
    醫生提醒:尿酸過高的人,這3種肉食儘量少吃,以免體內尿酸升高 1、動物的內臟 人間大廚層出不窮,所以不管是任何食材,都能做出很美味的佳餚,像動物內臟,就是很常見的肉食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