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山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發布上半年山東口岸出入境檢驗檢疫、口岸進口大宗商品檢驗檢疫、口岸進口乳品情況,創下多個「第一次」,其中黃島檢驗檢疫局在進口舊機電設備中全國首次檢出了中子核輻射並立即退運,而我國海參種苗首次出口非洲、我國南極磷蝦油產品首次走出國門、山東大櫻桃成為首個大陸輸入臺灣市場的水果。
全國首次檢出中子輻射
近期,在黃島口岸對來自土耳其裝載舊成套設備的貨櫃核與輻射檢測中,黃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出了中子,並按有關規定進行處置,這是全國口岸首次檢出核輻射,有效保護了當地人員與口岸環境安全。
該批貨物來自土耳其,共有5個貨櫃,裝載貨物為舊機電設備。其中1個貨櫃經過通道式核與輻射檢測儀時中子報警,二次過機時仍報警,檢測值為17CPS(無檢測物時,設備監測值為6CPS),初步判定為檢出中子,放射性超標。隨後,檢驗檢疫人員使用2臺可攜式核素分析儀按照由遠及近的順序對該貨櫃周邊環境進行檢測,在距離箱門1米處探測到中子,數值範圍為0-1.9CPS(無檢測物時,設備檢測值為0.1CPS)。綜合相關資料及排查情況,該局判定該批貨物檢出中子,放射性超標,並排除了恐怖事件的可能。
中子是組成物質中原子核的重要部分,在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中子射線極少,一般來源於宇宙射線和部分天然放射性核素的自發裂變。人工產生的中子射線一般來源於反應堆、核爆炸、加速器或同位素中子源,因此探測到中子也是被認為可能存在核材料的標誌。中子輻射對人體危害很大,會造成造血器官衰竭,消化系統、中樞神經損傷,可能引發惡性腫瘤、白血病、白內障等,還會產生遺傳效應,影響受輻射者後代發育。
海參種苗出口國際市場
6月4日,經青島檢驗檢疫局檢疫合格後,青島海昌水產食品有限公司出口的一批海參種苗在非洲納米比亞順利通關。據介紹,該批海參苗系我國首次出口國際市場,此舉可有效緩解國內海參養殖業普遍面臨的灘涂資源緊缺問題,為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新的發展空間。
南極磷蝦油終於走出國
日前,由山東生產的10.6噸價值107萬美元的南極磷蝦油陸續抵達墨爾本港,經外方嚴格檢驗檢測後順利進入澳大利亞市場,這是我國首次出口該類產品。
據介紹,南極鱗蝦油被冠之為「海洋的紅寶石」。在出口檢驗過程中,鑑於南極鱗蝦油屬國內首次出口,無產品質量國家標準依據,檢驗檢疫部門將產品萃取過程中溶劑殘留、酸價、過氧化值等理化指標作為檢驗檢疫監管重點,並以此指導企業改進加工工藝流程,既保證出口產品質量安全,又提高了檢驗檢疫效率,促進南極磷蝦油早日進入國際市場。
山東大櫻桃輸入臺灣
6月11日,首批62箱、310公斤大櫻桃在臺灣順利通關,標誌著大陸水果首次進入臺灣市場。山東大櫻桃成功輸臺,是對臺交流工作取得的一項重要成果,對加強兩岸經貿往來,增進兩岸關係具有標誌性意義。目前,臺灣市場的大櫻桃主要從美國、加拿大、智利等國家進口。山東檢驗檢疫局成立了專門的輸臺大櫻桃工作組,按照臺方要求開展疫情監測、果園備案、樣品採集和病蟲害鑑定等工作。同時,積極參與兩岸檢疫工作交流,邀請臺灣專家實地考察,促成了山東大櫻桃獲得出口臺灣資格。
截獲番茄黑環病毒
近日,青島機場檢驗檢疫局從一批自荷蘭進口、原產義大利的黃瓜種子中檢出檢疫性有害生物——番茄黑環病毒。經山東局技術中心確認,此為山東口岸首次檢出。據介紹,進境植物繁殖材料具有較大的疫情風險,此次檢出的番茄黑環病毒,能夠廣泛侵染單子葉、雙子葉草本和木本植物,其中還包括葡萄和其他果樹、甜菜、馬鈴薯和多種蔬菜以及觀賞植物等在內的重要經濟作物,還能侵染喬木、灌木以及一些雜草品種。該病毒可影響植物生長的各個階段,導致生長不良,甚至死亡。染病植株在田間塊狀分布,且逐年擴展。
新聞連結
新鮮泥土中截獲活蟲
近年來,郵包以其快速、便捷、成本低廉的特性,迅速成為國際間物品流通的重要渠道。然而,由於寄遞人不了解我國的相關檢疫規定而誤寄遞禁止進境物品,或心存僥倖故意逃避檢疫,致使攜帶動植物疫病疫情、有害生物的動植物及其產品等隨郵包進境的風險增大,嚴重危害著我國農林業生產和生態環境安全。檢驗檢疫部門通過X光機查驗、檢疫犬搜檢、面單審核等檢疫查驗方式,使郵包中的禁止進境物無所遁形,並對截獲的禁止進境物依法實施退運或銷毀處理。
5月16日,山東青島機場局旅檢現場工作人員在對來自香港的KA950次航班進行查驗時,截獲一名入境旅客隨身攜帶的扁豆兩箱,重6千克;5月19日,又從來自日本的入境旅客隨身攜帶物中截獲盆栽花卉50餘株;5月20日,從一名日本入境旅客攜帶行李中查獲大批帶有新鮮泥土的植物種苗。該批新鮮植株包含蘭花草、草莓苗、花卉苗等,共計60餘株,在現場初篩過程中檢出多批活蟲。經送山東局技術中心進一步檢測鑑定後,確認送檢的活蟲分別為蜈蚣、蚯蚓、擬步甲、蠼螋以及蛾翅類蛾類幼蟲。6月份,山東濟南郵檢口岸檢驗檢疫人員在對來自巴西的郵包進行開包檢查時,截獲蝴蝶標本30隻。(記者 王建亮 通訊員 張剛 實習生 王瑤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