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和起飛,是兩碼事
不一樣的翅膀,不一樣的飛翔
同樣是鳥,因為翅膀結構不同,飛行能力也千差萬別,人類仿照不同翅膀的特點,製作出了不同特性的飛行器。信天翁的翅膀,特點是「細、長、直」(這聽上去似乎不是在描述鳥的翅膀),這種翅膀可以儘可能多地利用空氣動力,它們在天空飛翔時,只有10%的所需能量來自於自己。▲ 海上飛翔的信天翁。圖/Wikipedia當然,這種翅膀也有自己的短板,它能鼓動的風量小,起飛、降落、轉向、加減速都比較困難,所以信天翁與其說是在飛行,不如說是在「享受隨風逐流」,佛系的很。「陽光動力2號」是一架以太陽能為動力的滑翔機,它就模仿了信天翁的翅膀模式——翼展長達72米,堪比波音747-800型客機,但駕駛艙卻只有3.8立方米的空間,這樣的結構,可以最大程度地省力、節電,以完成長距離飛行。2016年7月26日,它曾完成了人類首次太陽能環球飛行壯舉。▲ 陽光動力2號。圖/Wikipedia燕子會邊飛,邊捕捉另一種飛行大師——昆蟲,所以它的飛行技巧極高,它短而頭尖的翅膀,可以幫它完成急停、垂直上躥、180度大急轉等高難度動作。燕子的飛行速度也很快,一種叫做白喉針尾雨燕的燕子,時速可達到170千米,也就是百米賽跑只需2秒多就「跑」完了。▲ 白喉針尾雨燕。圖/Wikipedia世界上最早的一款噴氣式戰鬥機梅塞施密特262,代號就叫「燕子」,俄羅斯空軍大名鼎鼎的米格-29特技飛行表演隊,名字叫「雨燕」,給它們起名字的人,或許都希望這些飛機能像燕子一樣靈活、高速吧。▲ 飛行中的梅塞施密特262。圖/Wikipedia老鷹的翅膀大、肥、寬、圓,邊緣的羽毛間可以明顯看到縫隙(翼指),它們既能像信天翁那樣在高空盤旋,尋找獵物,還能折起翅膀,向下俯衝,而且,如此肥厚的翅膀,讓它抓住獵物後依然能獲得足夠的升力飛上高空。▲ 鷹類翅膀示意。圖/Wikipedia人類的飛行器中,最接近老鷹翅膀的莫過于波音787 「夢想客機」的機翼了,同時,NASA也在研製了一種機翼能夠向後折30度的飛機,以模仿老鷹俯衝時的模樣。▲ 波音787客機。圖/Wikipedia光有翅膀,還不夠
已經有1.5億年歷史的鳥類家族,包括翅膀在內,幾乎身體的每個部位,都與飛翔有著關係。身體越輕,飛翔所需要的能量就越少,像知更鳥,體重和一個空易拉罐一樣。中空的骨架被也認為是鳥類身體輕盈的秘訣。在許多書裡都寫到:人類的骨骼中充滿骨髓,而鳥類的骨骼中卻充盈著空氣,但這麼說其實並不嚴謹。▲ 知更鳥,一種漂亮,靈動的小鳥。圖/Wikipedia試想一下,如果鳥類的骨骼裡沒有骨髓,那它的血是從哪裡來的?要知道,造血幹細胞都在骨髓裡啊。所以實際情況是,鳥只有部分的骨骼是中空的,但有些骨頭也和人一樣,是有骨髓的,不信你切開個雞大腿看看,裡面是不是有骨髓?▲ 鴿子骨架示意,填充了的骨頭是有骨髓的。圖/《Erythropoietic bone marrow in the pigeon》Karsten Schepelmann, 1990鳥類的骨骼雖然輕到只佔體重的5%,但並不是所有地方都「減配」了。比如,它的腿骨就很強壯,這既有助於承受每次降落時帶來的衝擊力,也讓它們在面對捕食者時可以迅速躍起,起飛逃跑。而且,鳥類的胸骨也異常發達,這樣就可以附著更多的肌肉,這裡強健的胸肌(負責向下扇翅膀)和喙上肌(負責向上回翅膀),重量能夠佔到全部體重的30%以上。▲ 鳥類的骨骼剖面圖,以及胸肌和喙上肌。圖/Wikipedia高效的飛行,不僅需要減重,還需要增加動力,呼吸系統和循環系統,是鳥類的發動機,它們的這兩個系統,都要比人類強大很多。人在吸氣時只呼入新鮮空氣,呼氣時只排出廢氣,但鳥卻通過增加前後氣囊,實現了在吸氣、呼氣時都有新鮮空氣可用。在鳥吸氣時,會有一半氣體會直接進入後氣囊存起來,另一半則在肺部交換後排入前氣囊,當它在呼氣時,後氣囊的新鮮空氣則會進入肺部交換,再和前氣囊的廢氣一起排出。▲ 鳥吸氣和呼氣時肺部和前後氣囊中空氣的流動方向。圖/Wikipedia人的肺部,既要交換氣體,還要儲存氣體,這意味人的肺裡總會殘留廢氣,這些廢氣和新呼入的氣體融合,讓整體的氧含量降低。但鳥肺只交換氣體,儲存氣體的工作交給了氣囊,所以它的肺,每次都能用到不折不扣的新鮮空氣。鳥的肺,不像人的肺那樣長有死胡同般的肺泡,它的肺裡全是連通的、細小的管道,空氣在其中流動暢通無阻,這些細小管道的表面積很大,鳥類平均每克體重對應的肺部氣體交換面積有200平方釐米,而哺乳動物只有15平方釐米。▲ 大海上的翱翔的海鷗。圖/Wikipedia鳥的橫膈膜不發達,只能依靠肋骨膨脹胸腔來完成呼吸,但它每上下扇動一回翅膀,恰好就拉動肋骨被動地完成了一次呼吸,一切都來的那麼自然。吸夠了氣,還需要一個強大的循環系統來把氧氣送給各個細胞。我們最為常見的鴿子,心臟的重量可以佔到總體重的1.7%以上,而人類只有0.42%,鳥中少有的能夠懸停的蜂鳥,這個比例高達2.3%,而且心臟每分鐘能跳動600多次。▲ 快速煽動翅膀的蜂鳥。圖/Wikipedia鳥把一切幾乎都做到了極致,才能展翅高飛。達文西想通過模擬鳥的造型,讓自己也飛起來,但直到萊特兄弟為木頭做的飛行器裝上了喝汽油的鋼鐵之心後,我們才最終脫離了地心引力,和鳥一同飛上了藍天。你覺得動物的行為你都了解麼?
其實細想一下,事情很多都沒有那麼簡單
一起來看看《動物的行為》,了解一下行為背後的原因吧!
原價98元,現價45元
點擊下方圖片
即可購買
- END -
文丨張雨晨
封圖來源丨Rawpixel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新人文浪潮計劃籤約帳號中國國家地理BOOK原創內容
未經帳號授權,禁止隨意轉載
點擊下方圖片,跟隨圖書君去別處轉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