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交面孔"的幽默故事 超市裡答外國記者問

2021-01-16 手機鳳凰網

中新社北京十月二十四日電 題:中國「外交面孔」的幽默故事

中新社記者 齊彬

常人看來,外交部發言人負責解釋國家外交政策、發布重大外交信息,應該嚴肅嚴謹,不苟言笑。但事實並非如此,二十多年來,中國外交部的二十多位發言人,常常展現他們幽默風趣的一面,以輕鬆談笑完成其「發言」的使命。

現任中國駐義大利大使孫玉璽,首次以發言人身份亮相是在一九九八年十二月十五日。他在開場白中坦言,最好能夠在發布廳裡,將「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希望在與記者朋友的答問中,「能少一點針鋒相對,多一點心靈溝通;少一點唇槍舌劍,多一點促膝談心」。孫玉璽說,「我們完全可以以愉快的心情面對大千世界的風雲變幻」。

一九九0年,一位西方記者在發布會上詢問當時的發言人李肇星:「請問鄧小平先生目前健康狀況如何?」 李肇星回答說:「他健康狀況良好。」另一位記者窮追不捨:鄧小平先生是在醫院裡還是在家裡擁有良好的健康狀況?李肇星答:「我不知是你有這樣的嗜好,還是貴國有這種習慣,在身體好的時候住在醫院裡,身體不好時反而呆在家裡」,滿堂大笑。

一九九六年,由於李登輝持續鼓吹「兩國論」,臺灣海峽形勢非常緊張。在一次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詢問當時的發言人沈國放:「你能否證實中國最近將在福建沿海舉行軍事演習?」沈國放回答說:「我不知道你所講的情況,我不願意冒刺探軍事情報的風險」。他用開玩笑的方式巧妙迴避了這一敏感問題。

現任發言人、外交部新聞司司長劉建超二00二年六月四日首次出場,即展現其幽默特質。當天下午適逢世界盃中國與哥斯大黎加兩支球隊展開激烈對決,發布會上有記者問:「您是球迷嗎?」問題一出,眾皆莞爾。劉建超微笑作答:「我本人對足球非常感興趣。所以今天不得不在這兒工作,我也覺得非常遺憾。」全場又是一片理解的笑聲。

在陸續回答了幾個有關足球的問題後,劉建超笑著問,「還有問題嗎?如果沒有,我祝大家回去後看一場好球!」對這位新發言人的善解人意,一向挑剔的外國記者們都報以熱烈掌聲,這場發布會也非常少見的只進行了十五分鐘便告結束,自始至終始終充滿輕鬆愉快的氣氛。

為了方便記者提問,新聞司在二000年設立了發言人移動值班電話,由新聞發布處官員隨時受理記者提問。某個周日,當值的一位發布處官員正在超市購物,一美國記者來電詢問中方對美國向臺灣出售一批先進武器有何反應。這一問題正好已備好答問口徑,這位官員從口袋裡掏出口徑回答:「中方堅決反對美方嚴重違反中美『八·一七』公報,不斷提高售臺武器的性能和數量……」

據曾長期在發布處工作的鄒建華參贊描述,這番慷慨激昂、義正詞嚴的表態,引起身旁超市顧客注意和指手劃腳。在他們眼中,這位穿著大褲頭,腳蹬一雙破涼鞋的人物,居然張口閉口就是中國政府,嚴正交涉之類的詞,還以為碰到了個神經病,誰能想像得出這是中國政府在做嚴肅的表態。(完)

相關焦點

  • 最後一場外交部記者會上,陸慷緬懷了一位外國外交家
    大白新聞注意到,同日,是(前)蘇聯外交部長葛羅米柯誕辰110周年,在作為發言人最後一次主持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陸慷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葛羅米柯先生長期擔任蘇聯外長,是蘇聯資深外交家,他見證了中蘇建交的重要歷史時刻。今年是中俄建交70周年,我們緬懷包括葛羅米柯先生在內的所有為發展和推動中俄關係作出過重要貢獻的人士。
  • 「中國第一天團」百問不倒、化險為夷的秘訣是什麼?
    世界上唯一一個堅持每個工作日都召開例行記者會的外交部門——中國外交部,因霸氣、自信的風格,被網友譽為「第一天團」、「頂流網紅」,深受喜愛。面對各種難以預料的提問,發言人何以百問不倒、隨機應變?日前,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發起「發小有問我有答」的活動,在官方微博、微信徵集網友的好奇提問。
  • 我外交部長用了8個字概括2019年中國外交
    央視網消息:12月24日,外交部發言人耿爽主持例行記者會,並回答記者提問。問:上周有外國記者問你如何評價今年中國外交,你當時說王毅國務委員年終一般都會接受中國媒體採訪,建議他關注。答:王毅國務委員昨天接受了中國媒體的年終採訪,回顧一年來的中國外交,並對明年外交工作重點進行展望。2019年,世界亂象叢生,挑戰上升。王毅國務委員用「不畏風雨、堅定前行」八個字來概括中國外交一年來走過的極不平凡的歷程。
  • 周總理畢生為新中國嘔心瀝血,外交活動中幾個幽默故事,太智慧了
    在他漫長的幾十年外交生涯中,有許多在刀光劍影的交鋒中機智應對的小插曲、小故事。下面講6個小故事,讓我們共同緬懷敬愛的周總理。【1】美國百年歷史能稱為「國家」嗎在1960年4月下旬的中印邊界談判中,,印方向我方提出一個挑釁性問題:「西藏自古就是中國的領土嗎?」周恩來總理說:「西藏自古以來就是我們中國的領土。遠的不說,至少在元代,它就已經是中國的領土了。」
  • 「與臺灣交往法案」答記者問
    外交部發言人陸慷答記者問問:據報導,美方已籤署「與臺灣交往法案」。中方對此有何評論?答:我們對美方籤署「與臺灣交往法案」表示堅決反對,並已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正如中方多次指出的,該案有關條款儘管沒有法律約束力,但它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向「臺獨」分裂勢力發出了嚴重錯誤信號。我們對此堅決反對。中方敦促美方糾正錯誤,停止美臺官方往來和提升實質關係,慎重妥善處理涉臺問題,以免對中美關係和臺海地區和平穩定造成嚴重損害。
  • 中國兩個半外交家,你都知道他們是誰嗎?
    中國在國際舞臺上能夠有強大的話語權除了中國國力的提升和經濟的發展外更離不開外交家們在國際舞臺上的縱橫捭闔。在中國近百年的歷史上中國外交上出現了兩個半的外交家,他們憑藉自己的智慧為中國的國力提升做出了自己的巨大貢獻。首先第一位外交家:李鴻章。
  •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就螞蟻集團暫緩上市答記者問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就螞蟻集團暫緩上市答記者問 中國證監會 www.csrc.gov.cn 時間:2020
  • 義烏林業局答記者問
    今天(3月12日),記者採訪了義烏市林業局相關專家,就時下熱點及網友關心的問題,進行一一解答。問:花鼠、倉鼠、麝鼠等馴養野生動物,可以吃嗎?答:屬於野生動物保護法明確禁止食用野生動物,不可以食用。問:網傳牛蛙、烏龜、鱉也被列入禁食名錄?
  • 對野生動物我們到底了解多少 義烏林業局答記者問
    圖源視覺中國對於野生動物,我們究竟了解多少?3月12日,記者採訪了義烏市林業局相關專家,就時下熱點及網友關心的問題,進行一一解答。問:花鼠、倉鼠、麝鼠等馴養野生動物,可以吃嗎?答:屬於野生動物保護法明確禁止食用野生動物,不可以食用。
  • 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就美臺進行所謂「政治軍事對話」答記者問
    新華社北京1月7日電(記者梅世雄)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譚克非7日就美臺進行所謂「政治軍事對話」答記者問。他說,我們要求美方立即停止與臺灣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和軍事聯繫。有記者問,據報導,1月7日,美國與臺灣當局通過視頻形式進行所謂「政治軍事對話」,請問中國國防部對此作何評論?
  • 從「暖羊羊」到「熊貓特使」 哪些動物見證中國外交的情與義?
    中新社北京8月18日電 題:從「暖羊羊」到「熊貓特使」 哪些動物見證中國外交的情與義?中新社記者 張素今年2月,蒙古國總統巴特圖勒嘎訪華時遞交了蒙方向中方贈送3萬隻羊的證書。消息一出,奉行「民以食為天」的「老饕」們坐不住了,在「蒙古國為什麼捐贈3萬隻羊」等熱搜詞的留言區裡暢想著烤羊腿、涮羊肉、羊雜湯、羊腩煲……中國駐蒙古國大使柴文睿17日晚在一檔節目上介紹了贈羊進展。他說,蒙古朋友認為綿羊性溫,寓意著真誠和熱情,是送禮首選。蒙古國總統宣布向中國贈送綿羊之後,蒙古各界反響熱烈,紛紛無償捐獻,這體現了蒙古國人民對中國人民的深情厚誼。
  • 「中國外交男神」耿爽,新職務公布:江湖再見,還是我爽哥
    耿爽在進行了最後一次會談的時候表示,作為一個中國的外交官,無論他去到哪個地方去,到哪個城市,處於哪個位置,他都會繼續的好好去講中國故事,去傳遞我們中國的聲音,在此他只能夠和大家告別,並且承諾後會有期。耿爽有不少讓人拍案叫絕的回應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外交部發言人是代表了中國的形象,向世界展現出我們國家的外交態度以及最基本的外交禮儀。耿爽一直穩紮穩打,面對記者角度刁鑽的問題他都能夠另闢蹊徑,用巧妙且詼諧的語言展現對方的邏輯漏洞。
  • 從「暖羊羊」到「熊貓特使」,哪些動物見證中國外交的情與義?
    消息一出,奉行「民以食為天」的「老饕」們坐不住了,在「蒙古國為什麼捐贈3萬隻羊」等熱搜詞的留言區裡暢想著烤羊腿、涮羊肉、羊雜湯、羊腩煲……中國駐蒙古國大使柴文睿17日晚在一檔節目上介紹了贈羊進展。他說,蒙古朋友認為綿羊性溫,寓意著真誠和熱情,是送禮首選。
  • 新中國國宴外交:周恩來用鹹菜招待外國貴賓
    周恩來舉行宴會歡迎尼克森   1957年:毛澤東盛情款待伏羅希洛夫   無論前蘇聯還是之後的俄羅斯,中蘇(俄)關係一直是中國外交領域的重點之一   伏羅希洛夫在華3周時間裡,還到訪了上海、廣州。除早飯外,每頓飯都有中國副總理以上領導陪同用餐。赫魯雪夫到華3次,都沒有受到過這樣高規格的禮遇。在中蘇關係惡化期間,他多次抱怨:「(訪問中國時)從來就沒有誰來陪我吃飯。」甚至認為,中國對伏羅希洛夫的高規格接待,是故意要貶低他。
  • 東博會外國參展商眼中的中國故事
    陳天說:「中國城市發展變化很大,人們生活水平跟10年前比明顯提高。在中國投資做生意,各方麵條件越來越便利,市場前景越來越好。」未來中國有哪些對外開放紅利,與中方還有哪些合作空間?這是陳天以及許多東協客商關注的話題。「隨著中國開放程度不斷提高,會有越來越多的東協企業選擇中國市場。」泰國商人林戰旗說。林戰旗的公司是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建設的直接受益者。
  • 《漁樵問對》:宇宙人生的大道都在這一問一答裡了
    砍柴的砍了一天柴累得要死,他看見釣魚的擱那一坐就能釣到魚,於是上前問:能釣到魚嗎?答:能。問:不用魚餌能釣到嗎?答:不能。問:魚因為要吃東西結果被害,人因為要吃東西結果害了魚,同樣都是吃東西,一個被害,一個獲利,為什麼這樣呢?
  • 生態環境部就《生態環境標準管理辦法》答記者問
    針對《辦法》出臺的背景、意義和作用等問題,生態環境部法規與標準司有關負責人回答了記者的提問。問:請問出臺《辦法》的背景是什麼?答:《辦法》是對《環境標準管理辦法》(國家環境保護總局令第3號,以下簡稱3號局令)和《地方環境質量標準和汙染物排放標準備案管理辦法》(環境保護部令第9號,以下簡稱9號部令)的整合修訂。
  • 李易峰被問是不是處男?一句話化解尷尬,幽默對答全場爆笑!
    有一次記者問李易峰:「你是處男嗎?」面對這樣的問題,很多人都會覺得不好回答,而李易峰卻機智地答道:「處男是什麼?處長的男朋友嗎?」這樣的回答既可以回答記者的問題,讓記者有點可寫,又不會洩露自己的隱私,顯露出李易峰的高情商。還有一次一位女記者問他:「你喜歡什麼樣的女生?
  • 中國的外交神器大熊貓
    號稱中國軍事神器的是東風系列飛彈,而且在國力日漸增強的今天軍事神器也會越來越多,那麼號稱中國外交神器的是什麼呢,當然非我們的又萌又可愛的大熊貓莫屬了。大熊貓在我國的外交史上扮演了很重要的一環, 1957年向前蘇聯贈送一隻大熊貓平平,後又贈送一隻安安; 朝鮮在1965年至1980年,相繼獲贈丹丹、三星、琳琳等5隻大熊貓;美國在1972年4月獲贈一對大熊貓玲玲和興興;日本在1972年10月獲贈一對大熊貓蘭蘭和康康,1980年獲贈雌性大熊貓歡歡,1982年獲贈雄性大熊貓飛飛;法國在1973年獲贈一對大熊貓燕燕和黎黎; 英國在1974年4月獲贈一對大熊貓佳佳和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