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認識一種南美魚|(60)綠魔鯨

2021-01-19 野生南美水族

綠魔鯨

學名:Tocantinsia piresi

分布:投肯河流域    

全長:515mm



綠魔鯨也被叫做皮氏投肯河項鯰,是該分支唯一的成員。就像穿了原諒色外衣的黑魔鯨。由於其產地相對偏僻,又難以捕撈。因此大多數玩家只在圖片上見過,沒有見過實物。自2016年起,才頭一次引進國內,數量十分稀少,因此市場上保有量極低,價格也是相當貴。



綠魔鯨在人工飼養環境並不困難,跟黑魔鯨相似。水溫控制在21-24°C之間,PH值在6.0-7.0之間。對飼料的接受度極高,基本上就是地地道道的吃貨。嘴大吞一切,基本就代表了其對食物的喜好。不挑食,能放進嘴裡的願意嘗試。



人工飼養環境下的綠魔鯨,基本就處於兩種狀態下,一種在覓食,另一種在底部休息等待覓食。因此綠魔鯨多數時間處於底棲狀態,頂著吃飽的大肚子,甚至會仰臥在缸底。因此不建議與任何小於其嘴部大小的魚混養,否則只有合體的煩惱。



一般市面上見到的綠魔鯨大多數以亞成體為主,體型超過20CM以上,身體呈現出褐綠色。但是其幼體階段,身體並沒有綠色,而是呈現出灰黑色,隨著時間的成長慢慢變為綠色。而且在健康狀態不佳,水質不好等情況下,也會出現由綠變黑的情況,這時需要特別注意並且治療。



END

每天認識一種南美魚 不定時更新 歡迎私信 你想了解的南美魚種類 和對已有文章的批評指正 小編我盡力而為 水平有限 敬請期待


歡迎關注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

相關焦點

  • 每天認識一種南美魚|(101)蛇紋美洲豹
    蛇紋美洲豹與來自同一地區的另一種異型很相似,它就是L387,幼魚時期極為相似,成魚階段在外觀上還是有些許差別,L387的體色比蛇紋美洲豹更加淺,並且身體後半部分的花紋以條紋為主,不像蛇紋美洲豹以不規則的點紋為主
  • 每天認識一種南美魚|(17)美國豹貓
    美國豹貓的性格比較溫和,對於其他大型魚並沒有攻擊性,所以是比較好的混養魚種,但是不太適合小型的燈魚,可能以為是食物而全部消滅。美國豹貓應該多隻飼養,可觀賞其群遊。END每天認識一種南美魚 不定時更新 歡迎私信 你想了解的南美魚種類 和對已有文章的批評指正 小編我盡力而為 水平有限 敬請期待
  • 喜歡大型觀賞魚 特別的魚進~~
    黃金河虎 是南美代表性的大型加拉辛 杜沙理斯鐵甲武士  容易混養 喜歡清底沙吃殘餌 成魚體長: 60 - 90 cm 白銀鐵甲武士 能長50+以上 比上一種略便宜點綠魔鯨 資料經常說魔鯨三兄弟之中最少見的
  • 清道夫魚在南美河流為什麼不泛濫?看巨獺一口一條,是魚都在食譜
    在國內,清道夫魚是一種入侵物種,特別是南方一些河流,清道夫魚已成為河流中主要霸主,吞噬其它魚類魚卵,危及本土魚類,已泛濫成災。而在清道夫魚的原產地——南美河流,清道夫魚卻無法泛濫,因為南美河流有眾多清道夫魚的天敵,其中巨獺就是天敵之一,在南美河流中的魚,都在水獺食譜上。
  • 每天認識一種南美魚|(77)帝王白劍尾皇冠豹
    但是什麼叫一個優點拯救一個品種,從幼魚期直到成年期,L090是最不愧叫劍尾的異型魚,兩條長長的V型白色拉絲,相當飄逸。初入市場的時候,價格相當的高且數量稀少,但隨著數量的增多,個體的局限性,因此價格也漸漸的相當親民。
  • 盤點3種經典南美熱帶觀賞魚,1和3混養絕配
    前面一篇文章給大家介紹了,關於南美熱帶觀賞魚的3個主要習性特點。不知道對大家更好地認識南美熱帶觀賞魚有沒有幫助呢?如果有的話,就非常棒了!接下來這篇文章,我們會介紹一下3種常見的南美熱帶觀賞魚品種。包括它們的一些簡單資料,希望對各位打算養南美熱帶觀賞魚的朋友,有所幫助!
  • 每天認識一種龜:擬鱷龜
  • 原產南美的食蚊魚,本來是滅蚊高手,為啥如今卻在中國泛濫成災?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樣物種,它的原產地是南美,本來是為了消滅蚊蟲才被引進中國,如今卻已經在中國各地泛濫成災,你們是否有見過這種魚類呢?原產南美的食蚊魚,因為是「滅蚊高手」而被引進各國食蚊魚,又稱柳條魚,是一種淡水小型魚類,它的原產地是南美,但如今這已經成為一種世界性魚類,幾乎在全球各大洲的各個國家,都有它的蹤跡,這種魚之所以會從南美擴散到全球,正是因為它的「滅蚊功能」。
  • 三湖慈鯛太愛打架,南美也有優雅的慈鯛,來認識下它們
    回歸正題,今天我們要來帶大家認識一種慈鯛科的魚類,它的習性比較突出,即「食土鯛」。沒錯,食土鯛,也就是字面上的意思。食土鯛並不是一種生物的名字,而是統稱了無數的,具備清理底砂能力的慈鯛科魚類。其中包括血衣關刀,斯維尼關刀,白子關刀等等無數品種在內。
  • 每天認識一條魚 · 第36期(臺灣瑰寶)
    每天認識一條魚,今天海鮮指南跟大家分享的這條魚在鮭科魚類中長相了得,因其花紋的特別加之它是位於亞熱帶的臺灣地區唯一一種溫帶性魚類,不少人稱其為「臺灣瑰寶」。你能認出它是什麼魚嗎?我也是鮭科魚的一種,只不過我比較特別,僅僅在臺灣地區有。
  • 每天認識一條魚 · 第29期(淡水蝦王)
    每天認識一條魚,海鮮指南今天與大家分享的這種蝦是世界上養殖量最高的三大蝦種之一,有著淡水蝦王的稱號,你能認出它是什麼蝦嗎?60年代以來,先後移養於亞洲、歐洲、美洲等一些國家和地區。我國自1976年引進此蝦,現已在廣東、廣西、湖南、湖北、江蘇、上海、浙江等十多個省市自治區進行養殖,一般畝產可達70-100公斤,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羅氏沼蝦曾一度興盛,後因肌肉白濁病(諾達病毒,MRNV)遭受沉重打擊,近年來有所恢復。
  • 每天認識一種魚(43)丨花鰻鱺:鰻中之王
    ▲點擊「漁愉魚」關注 | 每天認識一個魚下午5點半,不見不散
  • 每天認識一種魚(565)丨黃金眼鏡蛇雷龍:頭看上去像蛇頭.
    黃金眼鏡蛇雷龍,2000年被發現,生活在雅魯藏布江中下遊印度境內布拉馬普特拉河毗鄰的溪流、池塘和沼澤地,及印度阿薩姆邦北部亞熱帶雨林,成年體長40-60釐米,是一種兇猛肉食魚類。學名橙斑鱧,這種魚由鮮豔奪目的紫色及橙色花紋裝扮全身,非常令人矚目。它是在2000年被發現的,全身長達40釐米,這種魚也被稱為「橙斑蛇頭魚」 ,因為它的頭看上去像蛇頭。
  • 每天認識一種魚(492)丨海龍魚:長得像「龍」的魚!
    馬他海鐲魚除少數種類棲息在45--60 米深的海水中外, 大多數種類都喜歡生活在離水面20 米以內的海水中。海龍類沒有其它魚類所擁有的尾鰭和流線型的身材, 只能在自家周圍極其有限的空間內活動。海龍類的天敵主要有金槍魚、劍魚、螃蟹、水鳥、企鵝等。由於被大量捕食, 其亞成體的死亡率相當高。
  • 墨西哥警方查獲2000件南美短吻鱷魚皮製品
    墨西哥警方查獲2000件南美短吻鱷魚皮製品
  • 20170811 國外南美魚圖片分享
    又跟大家見面了,廢話不多說給大家分享國外社交網站上的南美魚圖片***********************
  • 南美「怪魚」入侵珠江,資深釣友也沒見過,專家:釣到一條發財了
    所以各個國家對外來物種的態度還是非常的謹慎,而最近在珠江地區,有位釣友發現一條怪魚,它很疑惑,這是物種入侵麼?怪魚現身珠江,是物種入侵嗎?一位姓張的釣友,在珠江釣到了一條奇怪的魚,看起來有些像鯰魚,但是一般的鯰魚是黑的,它的兩側卻是亮眼的紅色和黃色,而且鯰魚全身都是軟的,這條怪魚卻有一身硬殼,不要說它沒見過,它拿去問一些資深的釣友也沒人知道這是什麼魚,有說這是雜交變異的物種,有說這是外來物種入侵的,後來剛好有人認識一位生物學的專家
  • 南美燈科魚安家水族館
    昨日,上海東方早報記者從上海海洋水族館獲悉,近萬條身體會發光的南美燈科魚將在「十一」湧進申城,同時,水族館內外也將處處張燈結彩,成為一片魚燈的「海洋」,點亮上海海洋水族館黃金周「萬盞魚燈耀海洋」的活動。
  • 養好神仙魚須知,南美熱帶觀賞魚3個習性,最後1點常被忽略
    那接下來這兩天我們會跟大家分享,關於南美洲觀賞魚的主題,也是一共有十篇文章。大概介紹南美一些特質品種容易養的,還有難養的一些魚,以及混養的注意事項,還有一些常見疾病的防治。那我們今天第一篇文章就先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南美魚的3個主要特點,或者說是特質。
  • 南美「達摩魚」駕臨海洋館(組圖)
    海洋館:200尾「炮彈魚」上飛下竄  來自南美亞馬遜河的「24K黃金達摩魚」,黃金周期間將在廣州海洋館亮相。記者昨天在海洋館看到,「達摩魚」通體金黃,形狀相比平常所見魚顯得極其怪異,半個鐘內一直吸附在魚缸壁上動也不動(也正因此得名「達摩」)。此外,還有紅尾坦克、珍珠大鬍子和皇冠木紋豹等一同來自南美的異形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