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上升的本質原因,是地球引力的作用!引力不是向下嗎?

2021-01-10 李論科學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在生活中,很多事情的真實本質其實隱藏在表象之後,有時我們了解了其發生的部分原因,或者是間接原因,但沒有深挖其本質的原因所在,就會錯失很多有趣的故事。火焰的形狀就是其中之一,看似簡單,其實包含著很深刻的物理本質。

火焰的形狀是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看到的現象,不管是何時何地火焰都會往上竄,呈現出「淚滴形」,所以我們形象地稱之為火苗,那麼火焰為何會上升呢?而其上升的原因為何會與向下作用的引力有關?先看下面這張圖片。

火焰不同形狀的間接原因

上圖中的火焰形狀分別呈現出了「淚滴形」和「球形」,左邊的情況是在有引力的作用下形成的,也是我們大家熟悉的火焰,而右邊的形狀是在國際空間站的失重環境下形成的。它們為什麼會表現出不同的形狀呢?相信你肯定聽過下面的解釋。

在地球上,我們常會聽說這樣的真理:冷空氣下降,熱空氣上升,事實確實是這樣的。在火焰附近的空氣被加熱以後,由於密度的減小就會上升,上升的熱空氣就會造成局部區域的壓力降低,而離火焰稍微遠的冷空氣就會下降並且補充到壓力低的區域,然後再次被加熱上升,循環往復。從冷熱空氣的對流,我們就能知道,上升的熱空氣會把火焰帶上去,形成「淚滴」的形狀。

而在失重的環境下,火焰表現出球形的原因,根據上文我們也能猜出來是因為火焰周圍的空氣不會發生對流。也就是說,火焰周圍的熱空氣不會上升,稍遠一點的冷空氣也不會下降。

大多數的回答就只解釋到了這裡,確實也解釋清楚了火焰形狀不同的原因,但根本問題、也就是本質原因沒有說清楚。為什麼失重下的空氣就不發生對流呢?蠟燭火焰周圍的熱空氣密度低,為什麼不會上升?其本質原因就在於引力對大氣的分層作用。

下面我們就了解下,引力是如何讓空氣對流的?

根據牛頓的引力方程,我們就能看出引力的作用方式就是對密度更大(質量更大)的物體有著更強的吸引力,而我們地球在形成的過程中,引力就會使得重元素發生沉降,而輕元素就會上升,從地核到地殼,密度也會從大到小排列,地核密度大於地幔,地幔密度大於地殼。

但是地球目前來說,並不是完美的按照這樣的層次分布的,也就是說還有大量的、本應該沉降到底部的元素還處在輕元素的上層,這是因為固態物體的流動性差一點,發生沉降的速度十分緩慢,但每隔一段時間,地球都會趨向於往更完美的結構發展,也就是重元素就會發生沉降,每次沉降的過程就是地震發生的根本原因,而地震的能量來源正是因為萬有引力的作用。

現在再來看下地殼之上,地殼之上的地球組成要麼是海洋,要麼就是大氣,液態物質和氣態物質的流動性較好,在引力的作用下所有分成也趨向於完美的分層!你看,海洋在地殼之上,大氣在海洋之上;在大氣中更重的氣體在最底部,而那些比較輕的氣體,例如:氫氣、氦氣早已經逃逸的外太空了。這就是為什麼地球氦氣如此稀缺的原因,氫氣因為大量存在於水裡,所以製備氫氣很簡單,而氦氣只能通過地球內部重元素的放射性衰變產生。

正是因為引力對大氣的分層作用,也就是對密度較大的氣體有更強的吸引力,對密度較小的氣體有較弱的吸引力。在蠟燭周圍,空氣被加熱以後密度降低,受到的引力減小,周圍的冷空氣由於密度較高,收到的引力較大,就會迅速的沉降擠佔熱空氣的位置,使得熱空氣上升。也就是說,正是因為引力對冷空氣向下力,導致了熱空氣被擠走,讓火焰向上竄動。所以,在地球上火焰的形狀,其本質的原因是向下的引力作用。

如果在國際空間站,由於沒有引力的作用,熱空氣和冷空氣不會感受到任何力的作用,空氣也不會發生分層,蠟燭周圍的熱空氣會一直包圍著火焰,以分子間的熱傳導和熱輻射的形式散發熱量,並不會發生對流。

所以,綜上所述

正是因為地球上引力的存在,才造成了火焰的形狀,而空氣的對流也只是造成火焰形狀的間接原因。下次,你就可以直接告訴其他人,是引力讓火焰往上竄的。是不是顯得更高大上一點了!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火焰是向上的,是因為地球引力的作用嗎?引力不是向下嗎?
    火焰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現象,可是我們發現在地球上火焰總是上升的,而在我們的印象中,地球上的物質時時刻刻都在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有向下運動的趨勢,難道不成火焰不是物質,不受到地球重力的束縛?首先,火焰的確是一種物質。
  • 引力是如何產生的,人類能夠解釋引力嗎?
    引力其實是一個非常神秘的基本力,因為引力實在是太小了,我們每天從桌子上拿起手機,就能夠輕輕鬆鬆對抗整個地球產生的引力。而引力也是當今物理學非常難以統一的力,量子力學甚至到現在都無法解釋引力為何存在。
  • 你一定不知道:太空引力與地球引力的那點事!
    這個問題有質量與距離兩個原因所導致的。最早描述兩個物體引力的方程式是牛頓老爺爺在1687提出的。自從那個時候起,我們的科學家們對引力的了解不斷的深化,但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在大部分情況下,仍然是相當好的粗略計算,方程式是這樣的:兩個物體間的引力相等於一個物體的質量乘以另外一個物體的質量,再乘以一個小數目,叫做引力常數,然後除以兩個物體距離的平方。
  • 立掃帚與地球引力有關 真的嗎?
    2月11日晚,不少人都在微信朋友圈曬出一把掃帚「金雞獨立」的圖片,並配文稱,這種罕見現象是因為美國國家宇航局表示當天是「地球引力最小的一天」。果真如此嗎?實際上,各種官方信息渠道,並無「地球引力最小的一天」這樣的結論,倒是在一些社交論壇上有類似的說法,但日期不是今年2月11日,有2020年2月6日、2020年2月9日、2019年2月、2018年2月等不同時間。在美國加州生活了近10年的宋先生表示,在美國,每年即將開春的時候,大家也都會討論起讓掃帚立起來的話題,都說是引力的作用,而且有美國國家宇航局的論證。
  • 如果給羽毛施加一個永不消失的上升動力,它可以擺脫地球引力嗎?
    其實這樣問題主要涉及這樣一個問題,就是飛機到底能不能從地球飛到太空中去?平時我們看到很輕的羽毛、氣球、垃圾袋都能夠掙脫地球引力束縛飛到空中,而飛機的動力那麼強,速度那麼快,飛行能力比羽毛、氣球和垃圾袋強多了,飛機難道不可以飛到太空中嗎?太空梭答案是不能的,主要有兩個原因。
  • 如果地球引力突然消失5秒會怎樣?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地球引力牢牢地把我們束縛在地球上,它是地球萬物得以存在的保障。如果地球有個控制引力的開關,想像有一天,地球跟我們開個玩笑,決定把引力關掉會怎樣?換言之,如果地球的引力突然消失會怎樣?即便只消失5秒會怎樣?什麼是引力?
  • 在地球上,怎麼看不到引力產生的時空彎曲?
    原因:1.地球的質量較小,扭曲的時空曲率太小,所以我們察覺不出來。2.時空是客觀形式存在的,是表達物質運動的方向和速度,我們無法直接看到,但可以間接證明。我們都知道是光把信息傳達給我們,就像你現在看著電腦或者手機,是因為眼睛接收到了電腦和手機發出的光。
  • 憑什麼引力越大時間越慢
    比如你在太空中的一部加速上升的電梯中,如果電梯上升的加速度大小值,等於地球上的重力加速度g的話,那麼電梯裡的你將無法分辨自己,到底是處於太空加速上升的電梯中,還是在地球上靜止的電梯中,因為兩者帶來的效果是完全相等的,好了有了這個等效原理,我們就可以把引力實驗,轉換成一個慣性系實驗,假如太空中有一個轉盤,甲乙兩人分別在轉盤的中心和邊緣,當轉盤飛速旋轉時,甲乙兩人各自帶的表,相對來說走得快慢是不一樣的
  • 地球引力消失五秒鐘會怎樣?
    但說實話,讓我們真正「腳踏實地」的並不是謙遜的品質,而是引力。哪怕地球失去引力僅僅五秒鐘,我們所知的一切生命都將就此終結。引力可以將不同的物體拉向彼此。物體的質量越大,引力就越強;距離越短,引力也越強。地球顯然質量很大,離我們也非常近。正是由於引力,我們才能在地面上行走,羽毛和書本等物體才能落到地面上。而太陽比地球大得多,可以裝得下100萬個地球。
  • 為什麼引力速度必須等於光速?
    因此我們現在知道了,我們看到的太陽是8分20秒前的太陽,我們感受到的太陽引力也是8分鐘前太陽所處位置的引力。當太陽消失以後,我們不會立刻失去光明,地球也不會立刻不受控制的從自己運行軌道的切線方向飛出去,而是會持續的感受到8分鐘的太陽引力。因為現在地球感受到的引力是8分鐘前的,此時此刻太陽的引力8分鐘後才能達到地球。這就是我們現在所掌握的知識。
  • 地球引力能改變光的傳播嗎?
    按普通人的理解,光似乎不會被地心引力或其他引力影響、牽引。但實際上光是可以被地球引力影響的,只是人眼無法觀測到這種影響而已!首先,光的速度很快,30萬千米每秒,遠超過地球引力的逃逸速度11.2千米每秒,所以地球引力是無法留住光的!光不可能像地球上普通的物體一樣被引力困在地球上!
  • 假如沒有木星引力保護,地球將會怎樣?
    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一個家園,地球有著茂密的森林,遼闊的草原,一望無際的大海,蔚藍的天空。如此美好的地球。與相鄰的月球比較起來真是千差萬別。在月球上面全部都是大大小小的隕石坑一目了然,為什麼地球與月球的區別會如此之大呢?這就不得不說我們的另一個鄰居了,那就是木星。
  • 地球引力能夠吸住40萬公裡距離的月亮 怎麼人感覺不到引力呢?
    有人認為,地球既然能夠吸引住那麼大那麼遠的月亮,按道理就能夠把人吸死了。有一個人就問了這樣的問題:星球之間的引力大到足可以俘虜另一顆星球,但地球的引力為何沒把人給吸死?時空通訊的回答是,地球引力完全可以把人吸死,如果某個傻蛋在10米高處向天上一躍,企圖飛到天上去,但會事與願違,啪唧掉在地上,摔個稀巴爛,一命嗚呼。這不就是地球引力把人吸死了嗎?
  • 引力
    物理學家的解釋是環境的幹擾所致:處在量子疊加態上的物體一旦與其他物體或者場發生作用,它就立刻坍縮到其中一個本徵態上,與日常世界中別的物體一般無二。但維也納大學的研究者近期表示,哪怕物理學家可以完全隔離出一個處在量子疊加態的宏觀物體,它仍然會自發坍縮到一個態上——至少在地球上是這樣。
  • 網友問:地球引力有多強?和宇宙中其他天體比起來微不足道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9.8m/s^2,地球引力和宇宙中其他天體比起來,就是小巫見大巫;但是在人類世界中,人類文明用了幾千年的時間,才擁有了掙脫地球引力的能力。在自然界中,人類已發現的四種基本力分別是:強力、弱力、電磁力和引力。
  • 引力消失?揭示地球上看似失去引力的6個地方
    引力讓我們留在地球上而不漂浮到太空中,但長久以來,人們總是幻想挑戰地球引力。藉助於科學,我們利用飛機、火箭等技術與地球引力進行著對抗。但是,除了這些被所有人所知曉的科技元素外,世界上有那麼一些地方,它們讓人感到缺乏引力,甚至有一些因為長久以來無法用科學的形式進行解釋,而產生了陰謀論。所以今天,我們就要揭示地球上看似失去引力的6個地方。
  • 假如地球引力突然消失,地球上的水會怎麼樣呢?看完恍然大悟
    根據萬有引力定律,只要是有質量的物體都會有引力,質量越大,引力也越大。地球是一個球形,正是由於有了引力,人類才能生存在地球表面,萬物才能有序地保持著秩序。有了引力,地球上的水才不會亂流。那麼假如地球上的引力突然消失了,地球上的水會怎麼樣呢?
  • 從萬有引力到廣義相對論,什麼才是引力的真面目?
    萬有引力公式很直觀的告訴了我們一個事實,物體間的引力與兩個物體的質量和距離是緊密相關的。然而,萬有引力理論存在著一個問題,它給了我們一個計算引力的公式,並能夠幫助我們在現實中解決實際問題,可卻沒能弄清引力的本質到底是什麼,引力到底是從何而來的?因為不清楚引力的本質,所以牛頓的萬有引力公式其實是存在問題的。
  • 地球引力的大小對我們有多大的影響?
    現在我們談論引力大小的變化,其實也是在談論地球上質量分布的差異或者地球不同區域密度的差異。對於人類來說,現代社會的方方面面都已經適應了當下的引力強度,引力變化可能會對人類文明造成巨大的影響。假如引力變弱,那麼物體對地球表面的壓力就會降低,我們需要重新設計汽車輪胎來滿足摩擦力,除此之外,氣壓的降低也需要重新設計飛機、內燃機等,一些建築的穩定性也會變差,所有依靠氣壓和重力的傳感器都需要重新調節,大量的鐵路橋梁都需要重新建設,化石能源可能會出現在更深的地層中,水電站的發電量也會降低,所有的壓力容器都需要更高的強度。
  • 如果沒有引力,地球會不會飛向太陽?
    往往當看到太空中的天氣時都會讓人有種錯覺,為什麼看到的天體都是漂浮在太空之中,他們不會掉下去嗎?如果掉下去會掉到哪裡?首先一點,這個問題是以我沒在地球的嘗試為出發點的,畢竟在宇宙的空間中是沒有方向之分,所以也就不存在上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