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去過河南鶴壁市(現在的老區)的人們,都不會忘記紅旗街和長風路交叉口巍然矗立的地標性建築:毛主席塑像。
1968年,鶴壁市在山城區紅旗街和春雷路交叉口興建東方紅廣場,《鶴壁市志》載,廣場「東西長107.3米,南北長70.7米,面積7586.1平方米。12.26米高的毛主席全身水泥塑像坐落在廣場中央,無縫鋼管圍欄。廣場四周安裝9組45盞玉蘭花燈」。毛主席塑像是穿軍大衣揮手像,通體白色,面東背西矗立。毛主席目光遠視,神情慈祥略帶微笑,左手背後拿著軍帽,右手向前揮動,象徵著指引鶴壁人民開拓進取、勇往直前!
建成後的毛主席塑像與當時聳立在紅旗街和長風路交叉口的紅旗廣場街心花園中心的躍進塔(1959年8月建成)遙遙相望,成了鶴壁市地標性建築。1970年10月躍進塔被拆除。
當年毛主席誕辰日12月26日塑像落成,身高12.26米寓意毛主席誕辰日,輔以褐色大理石花崗巖基座,基座中央漢白玉底石上陰刻著毛主席萬歲」五個金光閃閃的楷體大字。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東方紅廣場毛主席塑像基座中央的「毛主席萬歲」被改為「毛澤東思想萬歲」。
據參與東方紅廣場建設的老人回憶,毛主席塑像落成當日,舉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禮。成千上萬的人民群眾從四面八方湧向東方紅廣場,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肅立在廣場四周,翹首以盼毛主席塑像的落成典禮開始。隨著「毛主席塑像落成」這一聲音的響起,廣場上的人們沸騰了!一時間,鞭炮聲、口號聲、歡呼聲此起彼伏,響徹雲霄。如今,每逢重大節日和毛主席誕辰紀念日,仍有群眾趕來瞻仰祭拜。
1967年5月,全國各地紛紛興起為毛主席塑像的狂潮(看老照片可知這一階段毛主席像的形象,多為站立式,姿勢也分背手和揮右手兩種,細分起來又有戴著軍帽和不戴著軍帽、穿軍大衣和穿風衣之別)。河南省很多的毛主席像就是在文革的這時候建成,造型也多為站立式為主,很有歷史感。河南省竟然是全國毛主席崇拜風尚最強盛的省份之一,一點也不遜色於湖南、山東、東北、西藏等。
毛主席像屹立至今已近51年,它見證了鶴壁市快速發展的昨天和今天,也將繼續見證鶴城更加輝煌美好的明天!筆者覺得,這也是我見過的最好的偉人塑像,無論是面部表情,還是身形姿勢,都是極為有風範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