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條有關大熊貓的消息上了熱搜。
原來,中國有兩種大熊貓:四川大熊貓和陝西秦嶺大熊貓,它們的區別在於一種更像熊,一種更像貓。
四川大熊貓,頭比較大,頭型偏長,長得更像熊;陝西秦嶺大熊貓,頭圓嘴短,長得更像貓。雖說是近親,但DNA研究顯示,四川大熊貓和秦嶺大熊貓其實並不太熟,已經30萬年沒有過來往了。
四川大熊貓和陝西大熊貓,還有些啥區別呢?
棲息地不同
四川大熊貓棲息地由世界第一隻大熊貓發現地寶興縣及四川臥龍自然保護區、青城山—都江堰風景名勝區等十餘個片區組成,面積9245平方公裡。該地區目前保存了全世界30%以上的野生大熊貓,是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大熊貓棲息地,也是全世界溫帶區域中植物最豐富的區域。
在陝西秦嶺,大熊貓主要分布在該山脈南坡中段海拔1500—3100m的高山、亞高山地區,在植被類型上主要是落葉闊葉林、針闊混交林和亞高山針葉林。在我國自然及生物地理區劃格局中,秦嶺山脈具有特殊的地位。它既是我國北亞熱帶和暖溫帶的分界線,也是我國南北方以及兩大生物地理區劃——古北界和東洋界的分界線。同時,秦嶺山脈還是我國當代大熊貓分布的北界。
外貌不同
秦嶺與四川大熊貓相比具有頭骨較小、臼齒較大等特點,兩地大熊貓在毛色方面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秦嶺大熊貓在胸部毛色表現出棕色,而四川大熊貓為白色。
在野外,目前在秦嶺地區已經先後發現了五隻棕色大熊貓。
季節性遷移不同
在邛崍山系,如臥龍自然保護區內,大熊貓一年中的絕大部分時間均呆在海拔較高的冷箭竹林裡覓食( 從7月到第二年的4月),僅在4—6月拐棍竹發筍時下移覓食竹筍。
在秦嶺,大熊貓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均在巴山木竹林裡活動(從9月到第二年6月),僅在6—8月位於較高海拔的秦嶺箭竹中覓食竹筍。
網友評論:
它倆聊天能互相聽懂不?
現在,
你能分清這兩種大熊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