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光琇(中)懷抱著試管嬰兒羅優群(左)夫婦的女兒
28歲的湖南常德人羅優群是中國首例供胚移植試管嬰兒,他的愛人近日在長沙湘雅三醫院順產生下一名3.12公斤的健康女嬰,並且沒有藉助試管受精技術。
前天,一手「締造」了羅優群的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院長盧光琇教授對外發布了這一消息。
這是目前中國已經公開的試管嬰兒當中,自然懷孕生子的第一人,標誌著試管嬰兒也能像正常人一樣生育,是中國試管嬰兒發展史中的重要標誌事件。
女嬰
和其他嬰兒沒有任何不同
4月20日22:20,湘雅三醫院產科內,一名健康的女嬰出生了。特別的是,孩子的父親、28歲的羅優群是中國首例供胚移植試管嬰兒,他和愛人生下的這個女兒是自然懷孕生子。
羅優群由此成為目前中國已經公開的試管嬰兒當中,自然懷孕生子的第一人。這也宣告了中國首批試管嬰兒已經步入結婚生子時代,他們和正常人一樣能夠自然生育健康寶寶。
4月23日上午,一手「締造」羅優群的「湘雅名醫」、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院長盧光琇教授,在湘雅三醫院對外發布了這則消息。
湘雅三醫院產科專家程春霞副教授介紹,女嬰的健康狀況十分良好。羅優群的愛人因為是順產分娩,目前已能起床活動,不日即可出院。
「目前來看,女嬰和其他嬰兒沒有任何不同。」程春霞說,如果沒人提起她是試管嬰兒的孩子,你不會覺得她有任何特殊之處。
父親
「小時候以為自己有超能力」
1986年,盧光琇教授團隊代表湖南醫科大學(今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與北醫三院、北京協和醫院共同參與國家「七五」攻關項目,並於1988年6月7日誕生了中國首例供胚(即精子卵子並非來自其父母)移植試管嬰兒羅優群,這個男孩的出生僅比全國首例試管嬰兒誕生晚了三個月。
「這孩子從小就非常懂事。」聊起羅優群,盧光琇教授如數家珍。「看著從試管裡的一個單細胞到一個嬰兒,再到讀書、走向工作崗位,再到結婚、懷孕、生子,這種喜悅無法言喻。」盧光琇說。
18歲那年,羅優群考入湘南醫學院。
畢業後,返回盧教授的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成為生殖中心的一名技術人員,為其他「試管嬰兒」服務。
「小時候,我以為自己有超能力,後來發現自己和普通人沒什麼不同。」羅優群笑著說,隨著成長,他越發認識到自己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正常人,學習、工作、結婚、生子,他和其他人沒什麼兩樣。
新/聞/背/景
試管嬰兒
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採用
試管嬰兒是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技術的俗稱,是分別將卵子和精子取出後,置於培養液內使其受精,再將胚胎移植回母體子宮內發育成胎兒的過程。
隨著兩孩政策放開,越來越多的高齡患者希望通過試管嬰兒技術,再次生育一個健康的寶寶。
盧光琇教授提醒,試管嬰兒有十分嚴格的適應症,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採用。一般而言,各種原因導致的配子輸送障礙、排卵障礙、子宮內膜異位症等、男性嚴重少弱精無精症、免疫性不孕及其他原因不明的不孕,才建議通過試管嬰兒助孕生育。(據湖南日報、瀟湘晨報、北京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