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上鄰居養千隻蠍子 樓下母女睡夢中被咬(圖)

2021-01-09 騰訊網

凌晨,天未露白,屋內仍是漆黑一片。一隻體長不超5釐米的蠍子,從地面慢慢爬到軟軟的床上,它觸到了人的肌膚。也許是興奮,它的尾巴不自覺地抖了一下……

昨日凌晨5時,彭州湯會菊母女被蠍子咬傷,叮咬處腫大疼痛。母女被送到醫院,讓醫生為難的是,蠍子咬傷病例太罕見,醫生只能為他們做應急處理。讓這對母女意外的是,這隻蠍子是鄰居所養,已經「失蹤」有一個月了。

湯會菊母女遭蠍咬的事,很快在鄰裡傳開,大家不由驚慌,如果中了蠍毒,應該怎麼辦?

驚嚇夢中被蠍子咬醒

昨日上午9時,省醫院普外科門診室外,48歲的湯會菊和其26歲的女兒莊元琴正在等待看診。湯會菊左手託著右手,右手手指還有明顯腫脹。回憶起被咬的那一刻,母女倆驚魂未定。

湯會菊一家租住在彭州市致和鎮一農家。昨日凌晨5時,還在睡夢中的莊元琴被一陣刺痛驚醒,一邊摸著左腮一邊喊母親。湯會菊起身開燈,發現一隻有腳、黑乎乎的東西在爬,以為是蜘蛛,於是用右手去拍打,沒想到被刺得連連甩手,甩開它時才發現是蠍子。

瞬間,湯會菊的右手和女兒的左腮開始腫脹、疼痛。湯會菊坐起來,大聲喊丈夫。丈夫過來後,「肇事」蠍子從床腳爬出,還大搖大擺地行走,最後被鞋底板打死。

驚訝不知蠍毒咋治療

被叮咬處持續腫脹、疼痛,一家人連忙用酒精清洗傷口,還用肥皂水浸泡患處。但腫脹並沒有消退,湯會菊用左手掐右手,右手居然沒有知覺。

母女倆很快被送到彭州市中醫院,「醫生一聽被蠍子咬了,愣了一下說沒聽說過,不曉得咋治。」湯會菊說,醫生迅速為他們聯繫車子轉到省醫院,一路上還輸了液。

到省醫院後,急診外科醫生查看了傷口,建議他們坐下觀察,併到皮膚科看門診。皮膚科主任李靈說,蠍子咬人臨床上非常少見,建議先觀察看有無全身症狀,可適量用一些藥緩解。

蠍子哪來的>>>

樓上鄰居 養了千隻蠍

昨日下午1時許,天府早報記者來到湯會菊家,母女倆已經從醫院回到了家中。湯會菊說,她知道鄰居家養有蠍子,就在頂樓上。

頂樓是一個有屋頂的平臺,左側整齊放著8個紅色塑料大盆子,裡面不規則地放著一些裝蛋的盒子,湊近一看,盒子上就有蠍子在爬動。蠍子體長不過5釐米,體表呈淡黃色,尾部深褐色。養蠍子的塑料盆敞放著,盆高不過20釐米,讓人不寒而慄。

下樓後,記者找到了養蠍人韋連全。「蠍苗是從武漢弄回來的。」韋連全說,幾個月前,他從武漢弄了1000餘只蠍苗回來,「養四五個月就是成蠍了,廠家要回收的。」 韋連全說,蠍子不會往外爬,也爬不出光滑的塑料盆邊。至於為什麼會有蠍子傷人事件?韋連全回憶,一個月前他整理蛋盒時,不小心弄出了兩隻蠍子,其中一隻怎麼也沒找到,「沒想到會爬那麼遠,還傷了人。」

韋連全已經想好了,湯會菊母女的醫藥費由他全部承擔。為避免出現第二次蠍子傷人事件,他還決定搬回老家養蠍。

蠍毒嚴重嗎>>>

昆蟲專家

肥皂水消毒即可

養蠍人韋連全說,他在養蠍之前已經調查過了,這種蠍子毒性不大,被咬後只需泡一泡肥皂水,幾個小時後毒性就會消失。這個說法是否正確呢?

天府早報記者採訪了華西崑蟲博物館館長趙力。他依據描述判斷,咬人蠍的品種是東亞鉗蠍,這種蠍體形不大,毒性也不算強,一隻蠍的毒性與一隻馬蜂差不多。

趙力介紹,中國只有15種蠍。四川省內大部分的蠍都為人工養殖,廠家用於提取蠍毒,「蠍毒的應用範圍很廣,對癌症、皮膚病等都有效果。」蠍子一般適宜在25℃—30℃的環境下生存,所以眼下的四川氣候正適宜它生存,而一到冬天如果沒有保溫措施將會被凍死。

趙力說,蠍子咬人後,可用肥皂水消毒。如果是東亞鉗蠍,就算不用任何藥物,10天後毒性也會完全消失,不會有後遺症。

新聞延伸>>>

人工養蠍存在管理「真空」

韋連全養了上千隻蠍子,但未見他辦理養蠍相關手續。養殖蠍子,需要辦理手續嗎?天府早報記者諮詢了成都市林業局野保處,該處工作人員介紹:蠍子不屬於保護物種,不過經濟效益很好。養殖蠍子,沒有明文規定一定要辦手續,「我們曾經為一位養殖戶辦理了《訓養繁殖許可證》,僅此一位。」

在養殖戶辦理此證時,工作人員會上門查看養殖場地,並告知安全養殖須知等。不過,多數養殖戶沒有辦理手續。養殖蠍子的條件要求也不高,「一個盆子就行。」蠍子養殖的管理,目前還處於真空地帶。

相關焦點

  • 樓上樓下兩狗「汪汪」很擾民 鄰居不滿貼條抗議
    大眾網東營3月5日訊 同一個單元的兩戶居民都養狗,兩條狗「汪汪」聲不斷,引發鄰居不滿。礙於鄰裡情面,不好意思當面開口表達不滿的徐女士選擇了在鄰居家門上貼條「求饒」。「對不起,只能怪我睡眠太淺,而您家狗太活潑。它有力的叫聲及滿屋蹦跳的聲音總是每晚都能將我從美夢中喚醒。可是為了我的工作,我還是希望能每晚準時會周公,請您成全。」
  • 樓上鄰居夜夜搓麻 樓下住戶患焦慮症
    樓上鄰居夜夜搓麻 樓下住戶患焦慮症 一張麻將牌重重砸在桌子上,住在公園南路14號院的張先生又一次被驚醒了,幾乎每天夜裡樓上都會傳來打麻將的聲音吵得他無法入睡。最近一年時間,因為樓上鄰居經常半夜還呼朋喚友在家裡打麻將,張先生和家人也就得默默忍受著「午夜噪聲」,沒法睡個安穩覺,這不,這兩天他還被診斷出患了焦慮症。    「從今年年初開始,每晚都能聽到從樓上傳下來的噪聲,洗牌聲、挪凳子聲、麻將掉在地上的聲音。」
  • 樓上半夜「動靜大」,樓下忍無可忍,鄰裡之間該如何和睦相處?
    導讀:只因嫌棄樓上「動靜大」,樓下鄰居推門而入暴打全家!一個皮球引發的血案?近日,河南省鄭州市,因樓上3歲女童玩球動靜太大,忍無可忍的樓下住戶推門而入,暴打全家。導致3歲孩子嚇出癲癇,其他人均不同程度受傷。受傷的樓上男主人為保護家人出手還擊反而被拘留10天。
  • 樓下鄰居上樓打樓上鄰居,樓下:這房子我要賣了,受不了了!
    樓下鄰居上樓打樓上鄰居,樓下:這房子我要賣了,受不了了!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很多人都從瓦房、平房搬進了樓房,現在的樓房隔音效果也不是太好,於是很多時候樓上鄰居和樓下鄰居就會發生一些矛盾,今天小傑給大家講一個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小熊說樓下的鄰居突然衝進自己的家門對自己大打出手,自己對鄰居也還手了,雙方都受傷了,樓下鄰居的理由是熊孩子太吵了,那麼這對樓上樓下的鄰居最終如何處理這件事的呢?趕緊跟小傑一起來看看吧!
  • 樓上住戶下水道漏水,樓下鄰居一氣之下堵了樓上下水道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孫科 通訊員 魯維佳 崔浩/文 鄭州市惠濟區人民法院供圖樓上下水道漏水,樓下鄰居遭殃,這樣的事情你碰到過嗎?是如何處理的?不久前,鄭州某小區就發生了這樣的事,雙方協商無果後,樓下鄰居把下水道給堵了。結果,本來是「抬頭不見低頭見」的鄰裡,卻鬧到了法院……鄰居因管道漏水成「冤家」,雙方對簿公堂常天(化名)在鄭州某小區居住,黃偉(化名)為其樓上鄰居,2018年起,雙方開始因黃偉家的下水道漏水產生矛盾。
  • 聲音|你是樓上也是樓下
    圖/晨報記者 張佳琪 製圖/張繼晨報見習記者 榮思嘉這邊廂,普陀萬裡城達安春之聲花園6號樓902室,一對50多歲的中年夫婦,他們憂心忡忡——「我們夫妻兩個對於睡眠的質量要求很高,睡覺的時候不能被打擾,特別是我先生,他是開車的,晚上要是休息不好,肯定是會影響第二天工作的
  • 樓上太吵樓下屋主對著屋頂錄噪音 樓上鄰居:孩子跑動是天性
    對此,樓上的80後鄰居也有說法:「我不能把我家孩子綁著不讓動吧,孩子跑啊動啊是天性。」小王和樓上住戶差不多都是去年8月入住的,因不堪長期噪音困擾,她還寫了4000多字的噪音日記,「有一天晚上凌晨一點多的時候,樓上一直有光著腳從客廳走到主臥的聲音,來來回回特別明顯。」「我記不清是8月份的哪一天了,樓上突然在玩滑板車,在我們樓下聽著就像地震一樣,他們玩了很久我們實在受不了,就上樓溝通了下,這次是我婆婆上去的。
  • 樓上不取暖,對樓下影響有多大
    找找原因吧,問了鄰居和幾個同在本小區的朋友,大家都說供暖正常。大家還幫忙出了主意,看是不是閥門沒有排氣或者地熱管有雜質堵了,影響熱循環,但這些原因都一一被排除。昨天,和單位同事聊起這個事情,他說是不是樓上鄰居棄供了。一句話驚醒夢中人,樓上好長時間沒聽過小孩鬧騰了,下班回家看到一樓告示欄的電費催繳單只剩下樓上鄰居家的還孤零零地貼在那裡。
  • 樓上噪音「屢教不改」 樓下鄰居竟用「震樓器」反擊
    東北網11月9日訊當你想安靜休息一下,樓上突然傳來了惱人的噪音;當你想上個網課,卻一直被鄰居家的噪聲所打擾,你會怎麼做?相信這樣的情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輕則,上樓找鄰居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嚴重了,還可能鄰裡撕破臉甚至驚動警方。
  • 西安一小區樓上樓下鄰居互相報警,竟是因為……
    本文轉自【陝西都市快報】;俗話說的好「遠親不如近鄰」可西安一小區樓上樓下的鄰居竟互相報警了到底咋回事? 民警:「這個警情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了,每次去調解都沒用,導致我們身心疲憊。樓下的這位住戶說,樓上桌椅和小孩打鬧的聲音讓她很崩潰,為了緩解情緒,自己還買了一個低音炮放歌,而這也是導致雙方互相報警的原因。樓下住戶:「很大,很吵,那我不是沒辦法嘛,我放的還是輕音樂《喜馬拉雅上的小王子》。」那樓上住戶家裡又是什麼情況呢?
  • 樓上漏水惹糾紛,樓下鄰居憤怒堵住其下水道 法院會怎麼判?
    11月27日,鄭州市惠濟區人民法院就執結一起樓上樓下鄰居之間因為水管漏水所引發的糾紛,在執行法官的勸說下,被執行人履行了全部1000元執行款。樓上漏水惹糾紛樓下鄰居憤怒堵住其下水道常某在鄭州某小區居住,黃某為其樓上鄰居。
  • 樓上放水樓下聲音很大 樓上樓下隔音物品有哪些
    經過現在長時間的技術總結,不少人也開始明白了有些事情是怎樣,而在最主要的房屋上,多數人也是很清楚了,房屋中除了是要有一個好的居住體驗,在於平時的各種因素上,也是要很到位,尤其是聲音,如若外界聲音很輕易的能傳播到其中,影響也不容忽視,那麼樓上放水樓下聲音很大?樓上樓下隔音物品有哪些?
  • 樓上樓下的鄰居很小氣,有啥「妙招」可防蹭暖?建議收藏
    在冬天這種比較寒冷季節的時候,很多朋友的家裡也都會有自己的取暖設備,例如地暖就是其中比較受歡迎的一種,尤其是北方城市,安裝地暖是比較集中的,到了冷天,只要我們將地暖打開,整個室內都是暖烘烘的,但是在使用地暖的時候有這樣一個現象,那就是一些很會計算的鄰居們就特別的小氣,他們一般情況下是不喜歡來暖氣的
  • 樓上樓下相互報復,樓上怒裝震樓器,雙方開戰雞犬不寧
    現在新小區的建設非常的豐富多彩,外觀看起來非常的漂亮舒服,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小區裡鄰居之間和樓上樓下之間都會遇到很多問題,就好比樓上的人發起噪音,樓下的人就會感覺到騷擾,鄰居與鄰居之間也是一樣的,如果不和就會發生糾紛,最重要的就是樓上樓下的人因為噪音問題就會引起很大的糾紛,如果遇到脾氣不好的業主
  • 樓上鄰居太吵還不聽勸 樓下買來「震樓」神器反擊
    (原標題:樓上鄰居吵得慌還不聽勸 樓下買來"震樓"神器反擊)但西安紅光路一小區,因樓上小孩經常深夜吵鬧,樓下住戶用「震樓器」予以反擊,經民警及社區協調,雙方達成諒解。因小事爭執鄰居間鬧彆扭「其實雙方是一個工廠的,低頭不見抬頭見都認識,就為了一丁點爭執。」
  • 新歌《樓上樓下》,下開窗樓上亮,樓下開花樓上香……
    「鄰居好,一片寶」。「行有好伴,住有好鄰」。樓下開窗樓上亮,樓下開花樓上香,樓上的心事樓下解,樓上的活兒樓下幫。家鄉天天在變樣,不變還是老街坊。歌曲《樓下樓上》詮釋了現代社會新型的鄰裡關係,描繪出一幅親切、溫暖、幸福的社會和諧畫圖。歌曲主題突出,特色鮮明,形象生動。
  • 尹正吐槽樓上住戶太吵,被鄰居怒懟:要不然我們換房子
    昨天,尹正發文吐槽樓上住戶太吵,上了熱搜,我們先來看看尹正說了什麼。從文中我們能感受到尹正的氣憤,但凡住樓房的人,或多或少都會被樓上的住戶影響過,前些年,住在我樓上的是租戶,貌似是個小兩口,不知道做什麼工作的,經常深夜吵架,不是一般的吵鬧,摔椅子,女的哭,男的叫,好幾次我都是從睡夢中驚醒的。
  • 樓上鄰居每天聚會噪音擾民 樓下業主忍無可忍
    居民黃某到社區反映,他家樓上搬來一位新鄰居,每天聚會、打牌到深夜。他晚上10點睡覺時,還總聽見樓上椅子倒掉、移家具、跺腳,甚至是打罵聲。一直要到凌晨時分,樓上人員摔門出去才逐漸安靜。黃某一直堅持和為貴,強忍著吵鬧,但有次在電梯遇見後偶爾提點幾句,沒想到男主人眼一瞪說:「我在家裡活動,還要受你限制啊?」黃某十分生氣,遂向社區求助。社區工作人員找到樓上的男主人李某。
  • 深夜樓上鄰居跑步機上跑一小時
    晨報訊「樓下的總是吃虧的,樓上的拖凳子、小狗叫、滴水、丟東西,樓下的多數情況下只能忍氣吞聲!」家住秦淮區土城頭的趙先生對記者說。像趙先生這樣的情況有很多,記者昨天就接到十幾位讀者的電話和簡訊,講述樓上樓下的麻煩事。
  • 樓上樓下報警有怪聲 罪魁禍首竟是熱水器
    本報訊 (記者 譚遙)樓上報警說樓下經常傳出怪聲,影響孩子學習和休息;而樓下的住戶也向民警反映說樓上的怪聲吵得老人只能靠吃藥入睡,那到底是誰家在作怪呢?最近兩天,家住沙坪垻新橋的王女士一家,以及樓下的住戶們,在深夜終於可以安心入眠了。因為罪魁禍首終於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