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作為臺灣的首善之區,無論從人文、美學還是生活節奏,都流露著濃濃的都市文藝氣息,堪稱是滋養文青的溫床。接下來,就讓來小編贈你一張進入文青世界的入場券,帶你漫遊、探尋臺北最具人氣的文青據點,讓你體內潛藏的文青魂也跟著燃燒!
書店風景這邊獨好
★★★文化地標——誠品書店★★★
臺灣本土自創品牌,跟一般傳統書店迥然不同。2006誠品信義旗艦店正式開幕,總面積50000平方米,是全臺最大的書店商場,成為國際城市櫥窗的重要指標。
雖然誠品信義旗艦店並非24小時營業,不過貴為旗艦店,在50000平米的空間裡,有逛也逛不完的各種國內外好書、雜誌,其中更有不少是國外的原文書籍,選擇極多,另外也有複合式商場、文具館、創意禮品、主題餐廳等,誠品創造出來具有設計感的空間氛圍及閱讀空間,真的是假日沉溺其中的首選啊!
★★★古舊書香——莽葛拾遺★★★
位於龍山寺附近的「莽葛拾遺」二手書店,是由一幢傳統閩南式建築改建而成,入口的木匾招牌、斑駁厚重的木門、鏽蝕的金屬門環,處處流露出古意。店內不僅販賣舊書籍、老物件,還可以在此喝一杯心靈下午茶,與藏在書中和建築裡的老靈魂進行對話。
★★★獨立風骨——唐山書店★★★
被稱為「地下書店」的唐山書店不僅因為它位於地下層,更由於唐山一直堅持地下精神、獨立風骨。唐山於70年代便開始從事左派「禁書」的出版和發售,現今言論已經解禁,但唐山還是秉持過去的堅持,以販賣文史、社科的圖書為主。
★★★全球最美書店——好樣本事★★★
全球最美的二十間書店之臺北「VVGSomething好樣本事」位於東區巷弄裡,本是民房的車庫被大片植物環繞,成為城市中安靜又特別的角落。就像文藝電影中的場景,簡單優雅。小資女、文藝女愛來的地方~WG最大的魔力,在於懂得營造氣氛。他家從書店、甜品店、餐廳到織物店,一共不下十家店,每家店都有不同的特色,都布置的非常精緻,讓人不得不愛~
遍地開花的文藝場地
藝術的形式可謂千百種,或傳統古典,或前衛解構。而藝術家們充沛的創作力在臺北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尊重,各大藝術館、藝文特區,以不同形式展示著本土文化與多元藝術的創作美學,猶如臺北閃爍的文藝亮點。各位關注文藝資訊的文青們,何不以舒適緩慢的腳步徜徉其中,體驗一下這座城市的文藝氛圍?
★★★臺北當代藝術館★★★
臺北當代藝術館是臺灣第一座以當代藝術展覽為主軸的藝術館,豐富的展覽形式包括攝影、動態影像作品、建築以及視覺設計等;其本身是由一座日式古蹟建築活化建成,漫步其中,可感受到歷史底蘊與當代藝術並置的場域張力。
★★★藝文旗艦基地——華山1914★★★
原本的華山,在日治時期是以製造酒為主要的工廠~後來隨著時代的變遷,地價的提高,就將酒廠移置其他的地方。隨後「臺北市政府」將此地規劃成藝文空間來使用,所以呢~在1999年後,這裡就被當藝文展覽、非營利團體即個人使用的創作空間囉!
★★★生態園區——松山文創★★★
松山文化創意園區(即原松山煙廠)位於信義區,建於1937年,前身為臺灣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松山菸草工場」,停產後成為臺北市東區最大的綠地。此地規劃為臺北文化體育園區,興建體育場、購物中心與文化展演等。
★★★眷村聚落——四四南村★★★
四四南村就是之前的眷村。如果有看過話劇<寶島一村>,便不會對眷村感到陌生。眷村是50年代臺灣新移民所居住生活的地方,有著獨特的文化和生活氣氛。四四南村坐落在101不遠處,站在村子裡便可以清晰的看到101的身影。古樸的眷村,好像都可以聞到木頭和青草的味道,看著101 的鋼筋水泥反光牆壁。站在眷村,看著村外的世界,有種從50年代穿越到現在的錯位感。
充滿活力的音樂展覽空間
臺灣這片熱土,似是蓄積著源源不斷的音樂能量,從深深影響了兩岸幾代聽眾的流行音樂,到百花齊放的小眾、獨立音樂,都有相當成熟的水準。而這樣多元化的音樂環境,亦孵化出各種規格、類型的音樂展演空間:小者有不過容客數十人的livehouse,大者亦有可達千人、萬人的演出場地。華燈初上之時,不妨放妥你的心境,來享受一場酣暢淋漓的音樂表演吧!
★★★獨立音樂聖地——女巫店★★★
重口味的小清新。曾經是張懸、蘇打綠駐唱的小店。如今依然有很多歌手會來這邊唱,只是到時候來就要提前預定哦。裡面的遊戲和菜單很重口味,有點出乎意料。
★★★LegacyTaipei★★★:
位於華山藝文特區內的LegacyTaipei,可容納千人,屬於臺北比較少有的中型表演場地。Legacy場內沒有高柱形成視線死角,加上又是從古蹟改建而成,是個非常理想的藝文表演場地,因此很多發片藝人會選擇在此作籤唱會或其他演出。
★★★臺北小巨蛋★★★
小巨蛋體育館據說是為了提升臺北都市氣質而建的。如你所知,很多明星會在此舉辦演唱會並把此看成是一種榮耀。
戲劇文化蔚然成風:
在臺北,藝術其實是件觸手可及的事情。這裡每天都有不同演出形態和藝術門類的電影、戲劇上演,你可以選擇看一場小眾哲思電影,到戲劇院欣賞高雅藝術,也可以到實驗劇場感受推陳出新的創意,或到紮根本土的戲棚挖掘文化內涵……總之演出之多,門類之豐,人氣之旺,令你真切感受到戲劇與創意迸發的文化活力,還有臺北這座城市紮實豐富的人文養分。
★★★臺北之家★★★
臺北之家的前身為「美國大使館官邸「,外觀為白色的洋式建築。1997年建築物本體修復後,委託「臺灣電影文化協會」經營,規劃為以電影文化為主的藝文空間,改名為臺北之家,原來的車庫則改建為光點臺北電影主題館,以播放臺灣電影及小眾電影為主。
★★★臺北戲劇院★★★
臺北戲劇院,是臺灣唯一具國際等級的戲劇、舞蹈演出空間,而它的中國宮殿式建築外觀,恢弘典雅,也使戲劇院成為臺北重要的觀光地標之一。
也許大多數人知道牯嶺街,是因為楊德昌的電影《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其實牯嶺街上還坐落了一座臺灣最重要的實驗性、前衛性演出劇場——牯嶺街小劇場。來表演的戲劇都帶有較大的實驗性,前衛、顛覆、跨界、多元、互動,從牯嶺街小劇場走出了不少入選世界級藝術節的好戲。
(來源:臺灣島旅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