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卡達龜
黑白泰加蜥
巨骨舌魚 本組圖片 記者 張秋磊 攝
第十五屆長春農博會將於8月12日至8月21日舉行。從即日起,本報推出探營農博會系列報導,記者提前探營農博會,為您帶來今年展會的亮點。今年的漁業展館新增了一處爬行動物展區,佔地150平方米,共分為龜區和蜥蜴區兩個展區,一共展示14個品種130餘只國內外珍稀爬行動物。
20歲的蘇卡達龜體長50公分
記者在龜類展示區看到,一個體型較大的龜正爬在草地上休息,它的四肢粗壯,頭骨較短,前腳有粗大的鱗片。
「這是蘇卡達龜,是一種生活在沙漠邊緣地區的陸龜,耐旱性較強,也是非洲第一大陸龜。」據農博園的工作人員介紹,這隻蘇卡達龜已經20歲了,體長50公分,目前這麼大的蘇卡達龜在國內是非常少見的。
除了蘇卡達龜以外,龜類展示區內還有泰國廟龜、緬甸陸龜、斑馬龜和泥龜。
黑白泰加成蜥蜴區「明星」
看完了龜類動物,記者又來到蜥蜴區。這個展區內體型最大的蜥蜴是阿根廷黑白泰加,這種蜥蜴身體上長著黑白相間的花紋,有很強的視覺衝擊力,觀賞性極強。「這條阿根廷黑白泰加屬於巨人種,最長可以長到180公分左右。這個品種在國內外都是非常少見的。」據農博園的工作人員透露,阿根廷黑白泰加是世界上最大和最受歡迎的泰加蜥。
綠油油的身體,長長的尾巴,兩隻圓鼓鼓的眼睛……在展區內,記者還發現了一條南美綠鬣蜥,它的通體呈綠色,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樹的頂端。據了解,它是草食動物,吃超過100種植物的花,葉,果實。它在遇到危險時,尾巴會自動斷掉,之後長出新的尾巴。
瀕危物種巨骨舌魚
今年,在漁業展館的入口處兩側,農博園新打造了兩個亞馬遜原生態水族箱,高度模似亞馬遜河原生態環境,所有魚都是從亞馬遜河流經的國家野生採集的。
據介紹,這次引進的巨骨舌魚屬於古生淡水魚類,據推測最早出現在1億年前。目前,野生的巨骨舌魚種群個體數量不超過10萬尾,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這個水族箱的水循環系統是從德國引進的,可以改善水質,同時,我們要保障水族箱的溫度保持在27度左右。」農博園的工作人員介紹說。
記者 畢成功
來源: 東亞經貿新聞 轉自: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