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做包子、花卷、饅頭等各種麵食點心,第一步就是要和面,把麵粉調好再揉成麵團看似簡單,其實還是很花力氣的,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手工揉面怎樣做更省力,又能把麵團揉得好。
要做好面點一定先要掌握一些基礎的製作方法,和面不只是加多少水,放多少酵母,還有正確的和面手法,也是關鍵。有的人和好面之後從來不沾手,盆光手光面板也乾乾淨淨,而自己和面就會滿手粘滿面。出現這些問題,就是麵團稀稠沒有控制好,揉面的時候出現麵筋斷裂,整個麵團稀爛黏黏的。
如果喜歡自己動手做面點,就來學學製做面點的基礎揉面手法,能幫助我們省時省力地做出漂亮美味的面點。
下面是3種常用的揉麵團的手法:
第1種:繞圈式
繞圈式就是在揉面時,先把麵團揉成一個圓形,一隻手轉著圈揉面,一直保持圓周運動。這種揉面手法是大多數人在用,因為比較簡單,但是這種手法的缺點是比較耗費力氣,揉面用的時間也長,容易把麵筋揉斷,麵團揉得不是很均勻,做出的包子、饅頭也容易出現回縮、癟陷的現象。
第2種手法:疊揉式
疊揉式就是先用雙手同時把麵團按壓開,揉成長條形狀,對摺疊起來再揉,這樣反覆揉壓。這種疊揉手法的優點比第一種多,比較省力氣,省時間,揉出來的麵團麵筋不會斷開,能夠保證麵團組織結構的完整性,所以揉出來的麵團就更加的光滑。這種手法一般在揉大麵團時好用,操作的時候注意,不要在摺疊麵團時留下縫隙。
第3種手法:搋打式 搋(chuaⅰ)
搋打式就是把手握成拳頭,不停地壓扁麵團。一邊用拳頭打按,一邊把麵團疊起來,這樣反覆地按打。這種搋打手法一般用於剛剛發好的麵團,為的是讓麵團更加緊實,更快的上勁。
然後再結合上面的2種手法揉面,能大大縮短揉面的時間,做出來的麵食十分的勁道。
以上就是3種最常用的揉面手法,我們在揉麵團時,按自己的手法習慣,靈活的使用,才能省力省時做要美味可口的面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