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幼兒教師招聘考試保育和教育知識單項選擇題及解析一
1、《幼兒園工作規程》規定,幼兒園每日戶外活動時間不得少於【D】。
A、3小時
B、0.5小時
C、1小時
D、2小時
【答案解析】:幼兒園應保證幼兒每天至少有2小時的戶外活動時間。
2、幼兒智力發展的核心部分是【C】。
A、觀察力
B、注意力
C、思維力
D、想像力
【答案解析】:思維力是幼兒智力發展的核心部分。
3、幼兒德育目標的入手點是【D】。
A、思維
B、想像教師資格考試
C、任務
D、情感
【答案解析】:幼兒德育的目標強調從情感人手,符合幼兒品德形成和發展的規律,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徵。
4、幼兒園的重要任務之一是【C】。
A、要滿足家長個人的興趣和愛好
B、要促進家長身心的健康發展
C、要為家長參加工作、學習提供便利條件
D、要為家長留下單獨生活的時間和空間
【答案解析】:幼兒園承擔著對幼兒實施保育和教育、為家長工作和學習提供便利條件的雙重任務。
5、幼兒教育的中心任務是【C】。
A、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B、確保幼兒心理健康
C、全面促進幼兒素質和諧發展
D、使幼兒獲得一定的知識
【答案解析】:發展包括身體和心理兩個方面,二者必須協調發展。幼兒教育也必須要保證幼兒各方面的和諧發展,將全面促進幼兒素質和諧發展作為其中心任務。
6、在幼兒園實踐中某些教師認為幼兒進餐、睡眠、茶點等是保育,只有上課才是傳授知識、發展智力的唯一途徑,不注意利用各環節的教育價值,這種做法違反了【A】。
A、發揮一日生活的整體功能原則
B、重視年齡特點和個體差異原則
C、尊重兒童原則
D、實踐性原則
【答案解析】:題中所述割裂了各活動之間的聯繫,沒有發揮其整體教育功能。
7、創設幼兒園環境時應考慮不同地區、不同條件幼兒園的實際情況、岡地制宜,因陋就簡,這體現了【B】原則。
A、開放性
B、經濟性
C、發展適宜性
D、參與性
【答案解析】:在創設幼兒園環境時,根據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把錢花在刀刃上,花在有利於幼兒發展的方面,而不能盲目攀比,追求形式,要少花錢多辦事,這體現了經濟性原則。
8、教師在創設幼兒園環境中的重要作用是【D】。
A、指導者、引導者
B、控制者
C、組織幼兒參與環境創設
D、準備環境、控制環境、調整環境
【答案解析】:準備環境、控制環境、調整環境是教師在幼兒園環境創設中的重要作用。
9、國內外許多研究證明,兒童在學前階段通過教育已經能夠認識一定數量的字了,所以至少在學前班可以進行「小學化」的識字教育。這種做法【B】。
A、有道理,通過提前識字可以促進兒童的發展
B、違背「發展適宜性原則」,不應該這麼做
C、在條件好的城市幼兒園大班可行
D、可行,因為提前學習知識有利於兒童在競爭中處於有利地位,提高自信心
【答案解析】:發展適宜性原則是美國幼兒教育協會1986年以後極力提倡的教育理念與實踐。它當時主要是針對美國幼教界普遍出現的幼兒教育「小學化」等傾向而提出來的。幼兒園在很早就對幼兒進行正規學術培養的做法是錯誤的,大量的研究發現,幼兒期更為有效的學習方式應該是具體形象的、以遊戲為主的自發性學習,而不是這種「小學化」教學。
10、下列選項不屬於學前教育小學化傾向的原因是【B】。
A、家長望子成龍的心態
B、幼兒的興趣
C、師資力量薄弱
D、辦學條件差
【答案解析】:學前教育小學化傾向的原因不包括幼兒的興趣。
2012年幼兒教師招聘考試保育和教育知識單項選擇題及解析二
1、我國幼兒教育的基本出發點是【A】。
A、對幼兒實施全面發展教育
B、對幼兒開展智力教育
C、保護幼兒健康成長
D、對幼兒進行道德教育
【答案解析】:對幼兒實施全面發展教育是我國幼兒教育的基本出發點。
2、培養幼兒求知的興趣和欲望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是【B】的教學內容之一。
A、體育
B、智育
C、德育
D、美育
【答案解析】:幼兒智育的內容包括發展幼兒的智力、引導幼兒獲得粗淺的知識、培養幼兒求知的興趣和欲望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
核心提示:2012年幼兒教師招聘考試保育和教育知識40個單項選擇題及解析...3、幼兒德育的內容主要包括發展幼兒的【C】和個性兩個方面。
A、特長
B、智力
C、社會性
D、能力
【答案解析】:幼兒德育的目標主要是萌發其愛家鄉、愛祖國、愛集體等的情感,培養誠實、自信、勇敢、講禮貌等良好的品德、行為和習慣,以及活潑開朗的性格。這就要求德育內容要包括發展幼兒的社會性和發展幼兒的個性兩個方面。
4、被譽為「幼兒園之父」的教育家是【D】。
A、陶行知
B、陳鶴琴
C、盧梭
D、福祿貝爾
【答案解析】:福祿貝爾被譽為「幼兒園之父」。
5、我國近代第一個較為系統完備的法定學制是【B】。
A、《欽定學堂章程》
B、《奏定學堂章程》
C、《壬子癸丑學制》
D、《壬戌學制》
【答案解析】:《奏定學堂章程》是我國近代第一個較為系統完備的法定學制。
6、「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方法是【A】提出的。
A、陶行知
B、陳鶴琴
C、杜威
D、張雪門
【答案解析】:陶行知提倡「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方法。
7、健康是指人【D】的健全狀態。
A、心理與社會適應
B、心理適應
C、身體與心理適應教師資格考試
D、身體、心理與社會適應
【答案解析】:健康不僅能指身體健康,還包括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健康是一個整體概念。
8、下列不屬於幼兒園健康教育活動內容的是【D】。
A、生活習慣與能力
B、保護自身安全
C、身體活動的知識和技能
D、能聽懂並理解多種遊戲規則
【答案解析】:幼兒健康教育的內容包括幼兒身體健康和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幼兒身體健康教育包括體育鍛鍊、生活習慣、飲食與營養、安全自護;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學習表達和調節自己情緒的方法、鍛鍊獨立生活和學習的能力。
9、有的教師一談到幼小銜接,馬上就想到讓幼兒認漢字、學拼音、做算術題,而對於體、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準備重視不夠,這忽視了【B】指導思想。
A、長期性而非突擊性
B、整體性而非單項性
C、多樣性
D、均衡化
【答案解析】:題中所說現象只注意到了幼兒「智」這一方面的發展,而忽視了其他方面,這就違背了「整體性而非單項性」的指導思想。
10、在幼兒入小學後,有的新生在老師詢問作業時,很輕鬆地說,「我不喜歡做」,「昨天,爸爸帶我去姥姥家了,所以我沒寫。」這種現象要求在幼小銜接工作中要【B】。
A、幫助幼兒做好入學前的學習準備
B、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和任務意識
C、培養幼兒的主動性
D、培養幼兒的獨立性
【答案解析】:幼兒入學後學習成為必須完成的任務,但由於幼兒園時期幼兒所需完成的任務性東西不多,他們一時難以確立這樣的任務意識,題中反映的現象就說明了這一點。所以,為避免這種問題,幼兒園應當注意培養幼兒的規則和任務意識,特別是在大班階段,以做好幼小銜接工作。
2012年幼兒教師招聘考試保育和教育知識單項選擇題及解析三
1、幼兒美育的目標是【D】。
A、使幼兒掌握美學的知識
B、使幼兒掌握表現美的技能
C、培養幼兒的審美動機
D、培養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和初步能力
【答案解析】:對幼兒進行美育,是要培養其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和初步能力。
2、幼兒社會發展是通過【B】實現的。
A、學校教育
B、自身的社會化過程
C、家長的教導
D、社會的幫助
【答案解析】:幼兒的社會化過程實現需要幼兒個體的親身參與,通過自身的社會化過程來實現其社會發展。
3、幼兒全面發展教育是以【D】為前提,以促進幼兒在體、智、德、美諸方面全面和諧發展為宗旨的。
A、幼兒身心發展的可能
B、幼兒目前的發展狀況
C、幼兒的潛力
D、幼兒身心發展的現實與可能
【答案解析】:幼兒全面發展教育要以幼兒身心發展的現實和可能為前提。
4、認為清末民初中國幼教機構存在三大弊病:「外國病」、「花錢病」、「富貴病」,提出幼兒教育應面向大眾的教育家是【A】。
A、陶行知
B、陳鶴琴
C、張雪門
D、張宗麟
【答案解析】:清末民初的中國已出現許多幼兒教育機構,這些機構大多是分布在各大中城市,為上層社會服務。陶行知批評它們存在三大弊病,即「外國病」、「花錢病」、「富貴病」。
5、福祿貝爾為兒童設計的一系列活動玩具材料被稱為【B】。
A、思物
B、恩物
C、念物
D、寵物
【答案解析】:「恩物」是福祿貝爾為兒童設計的一系列活動玩具。
6、癸卯學制規定我國幼兒教育機構的名稱為【B】。
A、幼稚園
B、蒙養院
C、蒙學院
D、幼兒園
【答案解析】:癸卯學制規定我國幼兒教育機構的名稱為蒙養院。
核心提示:2012年幼兒教師招聘考試保育和教育知識40個單項選擇題及解析...7、《幼兒園工作規程》規定,幼兒園每日的戶外體育活動不得少於【B】小時。
A、0.5
B、1教師資格考試
C、1.5
D、2
8、學前兒童體育活動的主要內容和方式是【B】。
A、體育課
B、體育遊戲
C、早操活動
D、基本動作
【答案解析】:體育遊戲活動不但是適合學前兒童特點的活動形式,而且也是促使學前兒童心理發展的最好活動形式。
9、下面不屬於幼兒入學後的適應性問題的是【D】。
A、睡眠不足
B、情緒低落
C、人際關係不良
D、經常感冒
【答案解析】:幼兒入學後的適應性問題主要表現為身體方面的睡眠不足、身體疲勞、體重下降等現象;心理方面的精神負擔重、心理壓力大、情緒低落等現象;社會性方面的人際交往不良、人際關係緊張等。經常感冒屬於疾病範疇,不屬於適應性問題。
10、在幼小銜接工作中,教師要培養幼兒主動與同伴、老師交往,友好相處,這屬於【C】方面的適應能力。
A、主動性
B、獨立性
C、人際交往
D、規則意識
【答案解析】:幼兒人際交往能力的重要性表現在入學後對新的人際環境的適應上。
2012年幼兒教師招聘考試保育和教育知識單項選擇題及解析四
1、【D】是保證幼兒各方面健康發展的前提。
A、幼兒適應環境和抗疾病的能力
B、良好的生活習慣
C、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
D、促進幼兒身體正常發育
【答案解析】:幼兒各方面的健康發展首先需要身體的正常發育,這是幼兒健康發展的前提條件。
2、幼兒教育的階段性由【A】決定。
A、幼兒身心發展的年齡特徵』
B、幼兒的身心發展水平
C、幼兒身心發展的速度
D、幼兒的家庭環境
【答案解析】:幼兒身心發展的年齡特徵決定了幼兒教育的階段性。
3、下列關於幼兒全面發展的說法錯誤的是【C】。
A、智力的發展,道德品質、意志的培養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健康狀況
B、美育有助於發展注意、觀察、記憶、思維、想像等認識能力
C、體育的作用最小
D、美育能協調體、智、德育的發展,是體、智、德育的催化劑
【答案解析】:健康的身體是孩子全面發展的物質基礎,體、智、德、美四育之間相互聯繫和制約,不存在誰作用小的問題。
4、制定幼兒園教育目標的主要依據是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和【B】。
A、政府
B、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及其需求
C、教育機構
D、家庭
【答案解析】: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和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及其需求是制定幼兒園教育目標的依據。
5、某中班一次美術活動「畫熊貓」,教師制定的目標之一是讓幼兒掌握畫圓和橢圓的技能。這一目標屬於幼兒園的【A】。
A、活動目標
B、近期目標
C、中期目標
D、遠期目標
【答案解析】:活動目標指某次教育活動需要達成的目標。
6、在《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所提出的教育目標中,「培養兒童活潑開朗的性格」屬於【C】目標的範疇。
A、智育
B、體育
C、德育
D、美育
【答案解析】:「培養兒童活潑開朗的性格」屬於德育範疇。
7、幼兒園環境與外界環境相比具有可控性,即幼兒園內環境的構成處於【A】的控制之下。
A、教育者
B、保育員
C、園長
D、社會教師資格考試
【答案解析】:幼兒園環境具有可控性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社會上的精神、文化產品,各種兒童用品等在進入幼兒園時。教師必須經過精心地篩選甄別;另一方面,教師根據教育的要求及幼兒的特點,有效地調控環境中的要素,維護環境的動態平衡,使之始終保持在最適合幼兒發展的狀態。
8、在幼兒園環境創設巾,要把大小環境有機結合在一起,實現學校與家庭、社區的合作,這體現了【C】原則。
A、經濟性
B、參與性
C、開放性
D、多樣性
【答案解析】:幼兒園將自身環境與外界的家庭、社區等環境結合在一起,這體現了其對外開放的特點,堅持了開放性原則。
9、在幼兒園階段,教師提前讓幼兒學習小學的教材,如提前學習漢語拼音和書寫漢字、提前學習小學的數學知識等,這使得幼小銜接工作中出現【C】現象。
A、提前為幼兒進小學打好基礎
B、促進幼兒極大地發展
C、小學化傾向嚴重
D、小學教育學前化
【答案解析】:在幼兒園階段,教師讓幼兒學習小學的知識,是學前教育小學化的現象。
10、在幼小銜接工作中,不應把其僅僅視為兩個教育階段的過渡問題,而應把它置身於終身教育的大背景下去考慮,這體現了幼小銜接工作中【A】的指導思想。
A、長期性而非突擊性
B、終身性
C、整體性
D、突擊性
【答案解析】:在幼小銜接工作中,要以幼兒的長遠發展為目標,堅持長期性而非突擊性的指導思想。題目中「將幼小銜接工作置身於終身教育的大背景下考慮」就體現了這一指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