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吃柿餅的小夥伴想必一定都聽說過富平柿餅,對於富平柿餅用四字概括就是:香、甜、軟、糯。
然而在山西省中條山的一個偏遠小山村也同樣以盛產柿餅而名揚全國。但是今天我們的主角並不是小山村的柿餅,而是一隻狗,那麼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偏遠小山村的柿子名揚全國
話說2019年深秋的這一天,有幾個驢友組團來到這個小山村。首先,大傢伙來到了村子的最北邊的幾戶人家這。正當大傢伙走到一戶人家的土牆邊上時,突然聽到幾聲狗叫聲,這猛的一下著實是嚇了大傢伙一跳。於是大家向前走了幾步走到了院門口,尋聲看去原來在院牆的東側大樹下栓著一隻黃色的「猛犬」。齜牙咧嘴,目露兇光,惡狠狠的朝著眾人撲咬,看到那股狠勁,完全不像是尋常的土狗。
老大哥家的猛犬
正當大家想走上前去敲門時,出來了一位老大哥,可能是狗叫聲驚動了他,便尋聲出來看看情況。驢友一行人向老大哥打了個招呼,表明了來意後,大哥連忙將大家請到了院內,並呵斥了那隻「惡狼」一般的黃犬。
在和大哥的交談中,小黃狗仍舊時不時的低吼發出警告。看眾人對這隻大黃狗很感興趣,老大哥也打開了話匣子,大哥告訴眾人,這隻狗其實是一隻小野貨,而且毫不誇張的說還是半個村子的保鏢,主要最近在外惹了禍,所以才將它鎖栓在了家裡。聽到大哥這麼說,大家便更加好奇了,忙問其中的緣由。
老大哥
大哥說事情要從前年的秋天說起,有一天他上山去挖藥材,剛走到半山腰的時候,突然聽到旁邊的草叢有小動物的喊叫聲,出於好奇,大哥便用棍子剝開了草叢,發現裡面竟然躺著一隻黃色的小野貨,看看了周圍沒有其他動物,大哥擔心小東西會餓死,便將它帶回了家照顧。
待小野物2個多月大的時候,大哥才發現它原來是一隻狗,但接下來的事情也讓老大哥有些許不放心,因為小東西並不像普通田園犬那樣溫順,反而有點像青春期的「叛逆男孩」,見到木棍、繩子這樣的東西就會咬,而且咬住也不會輕易鬆口。隨著小野物慢慢地長大,大哥發現小狗還是挺好養的,不挑食,給啥都吃,剛開始還擔心小狗會傷到自己孫子,但大哥沒想到,小狗對自家人極為溫順,從來不會對自家人齜牙咧嘴的。大哥心想應該是從小養大,小野物身上的野性已經被慢慢淡化掉了。
能看家護院的好狗
但是慢慢地大哥也發現了一件事,雖然小狗對自己家人表現的極為溫順,但是對外人則常常面露兇相,許多看過的鄰居都說小狗像是野狗的後代,而且曾經有村民在山上看到過幾隻野狗,甚至小山村也發生過土雞被其他動物獵殺的事件。
再後來,小黃狗成長為了大黃狗,甚至還接管起了半個村的治安,平常村裡只要有個風吹草動,必然有它的身影。說到這,大哥憨厚的笑了笑,說真是應驗了那句老話「好狗護半村」啊!
但是小野貨也有在外惹禍的時候,前幾年有幾個前邊村子的村民想從這裡進山,結果小野貨就守在村路口處不讓人通過,甚至還咬傷了人。有一次小野物有二天沒有回家,等到回來的時候,大哥發現小野物被人打斷了一條腿,想必是在外惹了禍,說到這大哥輕輕地嘆了聲氣。
最後一行人臨走的時候,大哥說我們村幾乎家家戶戶都種著柿子,這段時間為趕在12月份柿子上市之前,完成柿餅的加工製作。而且現在進山的遊客和攝影愛好者也越來越多了,為了防止小野貨再次傷人,他無奈只能用鐵鏈子把它拴在了大樹下。雖然小野貨的性格兇猛,但對孩子們是相當溫順的,它經常會跟著孩子們一起玩耍,孩子也非常願意逗它玩,因此老哥也覺得很欣慰,覺得當初救它回來的這個決定沒有錯。
孩子也非常願意逗它玩
近幾年隨著政府對環境保護的大力加強,野生動物和植被恢復的很好,使得不少地區的生物多樣性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好了,有任何獨到的見解和想法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感謝各位的關注!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