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公布2020年第一批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涉及食品、醫療、教育培訓、房地產等多個領域,共計12起。
其中,永和食品公司在非正式場合向個別使館工作人員贈送其產品後自稱「國禮」並在微信公號宣傳,被罰款30萬元。一美發產品公司在廣告中使用錯誤的中國版圖,被罰款50萬元,為該批案例中最高。
據悉,2019年,上海市場監管部門共查處各類虛假違法廣告5604件(其中網際網路廣告案件佔80%),處罰沒款1.02億元。
永和豆漿自封「國禮」
蔬菜汁飲料宣稱預防妊高症
此次公布的典型案例中,兩起與食品廣告相關。
永和食品(中國)股份有限公司在微信公眾號中發布了題為「這杯國飲,果斷贊了!」的廣告宣傳,含有「永和豆漿的產品作為國禮走進各國駐華大使館」的內容。經查實,該公司在非正式場合向個別使館工作人員贈送其產品,贈送行為和產品均未經政府授權,與廣告宣稱嚴重不符。該公司上述廣告混淆概念誤導受眾,被罰款30萬元。
上海藍微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宣傳其經營的果蔬壓片糖果產品及蔬菜汁飲料產品為「全天然」,實際該產品中甲基纖維素、硬脂酸鎂及明膠等成分不是天然提取物或天然來源。該公司還宣傳上述普通食品「有效預防和改善孕期貧血」「預防出生缺陷」「預防妊娠高血壓、降低早產風險」等,含有易與藥品相混淆的用語,被罰款10萬元。
皮膚病醫院虛構患者
保兒寧糖漿宣稱安全無毒可靠
醫療領域仍然是違法廣告重災區,案例數量佔本批違法典型的三分之一。
其中,上海江城皮膚病醫院有限公司在第三方醫美APP宣傳其醫療美容服務時使用了4名女性患者治療前後的面部對比圖片,但這4名女性並非當事人實際消費者,圖片系當事人自行從網上下載並編輯使用,構成虛假廣告。該公司還宣稱雷射祛斑「科學安全」,構成違法對醫療服務進行安全性保證,被罰款25萬元。
上海智美顏和醫療美容門診部有限公司在其官網利用「xx衛視主持人」「著名主播xx」等19名患者的名義或形象作推薦證明,展示患者診療前後的對比照片,被罰款12萬元。
上海雲汐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宣傳其經營的美容器材「為所入門店營業額月提升150%」,無法對上述宣稱提供真實性證據,構成虛假廣告。該公司還在百度推廣頁面發布含有「20天開店,30天回本」等對收益作出保證性承諾的違法內容,被罰款10萬元。
上海贏領眼鏡有限公司為推銷其經營的近視眼鏡,在其微信公眾號的廣告宣傳中使用了葷段子和男女不雅圖片等違背社會良好風尚的內容,被罰款22萬元。
此外,上海信仁中藥製藥有限公司在其微信公眾號宣傳藥品「信仁」牌保兒寧糖漿,但未按照經審查批准的廣告內容發布,使用了「純中藥 安全無毒可靠」的違法內容,被罰款10萬元。
駕考培訓宣稱「最快20小時拿證」
美發產品公司用錯誤中國版圖
此批公布的違法典型也揭開了培訓行業的宣傳亂象一角。
元向(上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在其微信公眾號中宣稱其是「亞洲腦力運動總會中國上海分會」,與事實不符;宣稱「全腦訓練是提高孩子記憶力、專注力、閱讀力、想像力、寫作力、創造力最本質最有效的訓練方法」,沒有任何依據或證明材料。該公司還介紹其開展的金視力課程「不用手術摘掉眼鏡」,「2天恢復清明視力100%承諾安全有效,無效退款」等,被罰款7.88萬元。
上海林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在微博及其官方網站宣傳其駕照考試培訓項目「最快20小時拿證」等。經查實,該公司承認「最快20小時拿證」是不可能存在的;宣傳「免費重學」,實際教學費用以外的費用並不免除。該公司在其官網利用學員手持駕照、送錦旗和學員微信聊天圖片等進行推薦證明,被罰款35萬元。
上海中智國際教育培訓中心為招收更多學員,發布的廣告用語明示其教師團隊擁有HSK考官以及出題和閱卷資格,被罰款12.12萬元。
此外,經營美發產品的玫麗盼貿易(上海)有限公司在廣告中使用錯誤的中國版圖,被罰款50萬元。
上海松郡實業有限公司發布房地產廣告宣傳「國家級規劃」「一層價格,雙倍收益」,被罰款4.9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