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豆漿自封"國禮" 因虛假違法廣告被罰30萬!

2021-01-09 網易新聞

3月13日,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公布2020年第一批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涉及食品、醫療、教育培訓、房地產等多個領域,共計12起。

其中,永和食品公司在非正式場合向個別使館工作人員贈送其產品後自稱「國禮」並在微信公號宣傳,被罰款30萬元。一美發產品公司在廣告中使用錯誤的中國版圖,被罰款50萬元,為該批案例中最高。

據悉,2019年,上海市場監管部門共查處各類虛假違法廣告5604件(其中網際網路廣告案件佔80%),處罰沒款1.02億元。

永和豆漿自封「國禮」

蔬菜汁飲料宣稱預防妊高症

此次公布的典型案例中,兩起與食品廣告相關。

永和食品(中國)股份有限公司在微信公眾號中發布了題為「這杯國飲,果斷贊了!」的廣告宣傳,含有「永和豆漿的產品作為國禮走進各國駐華大使館」的內容。經查實,該公司在非正式場合向個別使館工作人員贈送其產品,贈送行為和產品均未經政府授權,與廣告宣稱嚴重不符。該公司上述廣告混淆概念誤導受眾,被罰款30萬元。

上海藍微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宣傳其經營的果蔬壓片糖果產品及蔬菜汁飲料產品為「全天然」,實際該產品中甲基纖維素、硬脂酸鎂及明膠等成分不是天然提取物或天然來源。該公司還宣傳上述普通食品「有效預防和改善孕期貧血」「預防出生缺陷」「預防妊娠高血壓、降低早產風險」等,含有易與藥品相混淆的用語,被罰款10萬元。

皮膚病醫院虛構患者

保兒寧糖漿宣稱安全無毒可靠

醫療領域仍然是違法廣告重災區,案例數量佔本批違法典型的三分之一。

其中,上海江城皮膚病醫院有限公司在第三方醫美APP宣傳其醫療美容服務時使用了4名女性患者治療前後的面部對比圖片,但這4名女性並非當事人實際消費者,圖片系當事人自行從網上下載並編輯使用,構成虛假廣告。該公司還宣稱雷射祛斑「科學安全」,構成違法對醫療服務進行安全性保證,被罰款25萬元。

上海智美顏和醫療美容門診部有限公司在其官網利用「xx衛視主持人」「著名主播xx」等19名患者的名義或形象作推薦證明,展示患者診療前後的對比照片,被罰款12萬元。

上海雲汐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宣傳其經營的美容器材「為所入門店營業額月提升150%」,無法對上述宣稱提供真實性證據,構成虛假廣告。該公司還在百度推廣頁面發布含有「20天開店,30天回本」等對收益作出保證性承諾的違法內容,被罰款10萬元。

上海贏領眼鏡有限公司為推銷其經營的近視眼鏡,在其微信公眾號的廣告宣傳中使用了葷段子和男女不雅圖片等違背社會良好風尚的內容,被罰款22萬元。

此外,上海信仁中藥製藥有限公司在其微信公眾號宣傳藥品「信仁」牌保兒寧糖漿,但未按照經審查批准的廣告內容發布,使用了「純中藥 安全無毒可靠」的違法內容,被罰款10萬元。

駕考培訓宣稱「最快20小時拿證」

美發產品公司用錯誤中國版圖

此批公布的違法典型也揭開了培訓行業的宣傳亂象一角。

元向(上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在其微信公眾號中宣稱其是「亞洲腦力運動總會中國上海分會」,與事實不符;宣稱「全腦訓練是提高孩子記憶力、專注力、閱讀力、想像力、寫作力、創造力最本質最有效的訓練方法」,沒有任何依據或證明材料。該公司還介紹其開展的金視力課程「不用手術摘掉眼鏡」,「2天恢復清明視力100%承諾安全有效,無效退款」等,被罰款7.88萬元。

上海林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在微博及其官方網站宣傳其駕照考試培訓項目「最快20小時拿證」等。經查實,該公司承認「最快20小時拿證」是不可能存在的;宣傳「免費重學」,實際教學費用以外的費用並不免除。該公司在其官網利用學員手持駕照、送錦旗和學員微信聊天圖片等進行推薦證明,被罰款35萬元。

上海中智國際教育培訓中心為招收更多學員,發布的廣告用語明示其教師團隊擁有HSK考官以及出題和閱卷資格,被罰款12.12萬元。

此外,經營美發產品的玫麗盼貿易(上海)有限公司在廣告中使用錯誤的中國版圖,被罰款50萬元。

上海松郡實業有限公司發布房地產廣告宣傳「國家級規劃」「一層價格,雙倍收益」,被罰款4.9萬元。

相關焦點

  • 未經授權稱「國禮」 永和豆漿發布虛假廣告被罰30萬
    3月16日,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管理局官網發布2020年第一批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公告。其中,永和食品(中國)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永和食品)未經政府授權,稱永和豆漿產品作為國禮走進各國駐華大使館,淆概念誤導受眾,被處罰款30萬元。
  • 虛假宣傳產品作為國禮走進大使館 永和豆漿發布違法廣告被罰款30萬
    3月16日,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20年第一批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公告。  第一批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共12個。
  • 「這杯國飲,果斷贊了!」 永和豆漿自稱「國禮」被罰30萬
    近日,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了2019年下半年上海市市場監管部門查處的部分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其中永和豆漿虛假宣稱自己產品為「國禮」被罰30萬元。日資化妝品公司玫麗盼貿易(上海)有限公司在官方網站廣告中使用錯誤的中國版圖,被處罰款50萬元。永和豆漿自稱「國禮」被罰30萬本次公開的違法案例中有兩起與食品有關。
  • 永和豆漿發廣告自稱「國飲」「國禮」 被罰30萬元
    在「國禮「」國家版圖「上做文章,是廣告」紅線「,不能碰。3月13日,上海市市場監管局披露2020年首批12件違法廣告典型案例。澎湃新聞記者梳理發現,網絡自媒體成為違法廣告高發地。
  • 打擊虛假違法保健品廣告 巨人集團旗下「禾博士」被罰19.5萬
    來源:華夏時報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于娜 北京報導微信、電商等網絡平臺已經成為虛假誇大保健品廣告的「重災區」。日前,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布的2019年虛假違法食品、保健食品廣告典型案件中,有數家企業都涉及通過網絡媒介發布虛假違法廣告,巨人集團旗下的上海禾博士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也位列其中。該公司因違反《廣告法》被責令停止發布違法廣告,並被處以罰款19.5萬元。
  • 幸福狐狸連載一:廣告違法被罰22萬後 仍存僥倖心理
    近日,有消費者向清揚君爆料稱,「幸福狐狸」廣告違法被罰款22萬後,依然不改,繼續宣傳。企查查數據顯示:廣東幸福狐狸貿易有限公司,曾用名廣東幸福狐狸內衣設計有限公司和廣州東幸福狐狸內衣設計有限公司(本文統稱「幸福狐狸」),成立於2015年4月20日,法定代表人韓雪。
  • 旗下產品因虛假廣告宣傳被通報處罰 美力源「甩鍋」給分銷商
    中國網財經2月15日訊(記者 陳瓊)陝西美力源乳業旗下美益源有機羊奶粉因虛假廣告宣傳日前被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通報處罰 。此事也揭開了羊奶粉行業普遍存在的亂象,在分銷商的操作下,普通食品的羊奶粉搖身一變成為對疾病具有預防和治療功效的保健品 ,以「高營養價值」為賣點的羊奶粉領域因此成為虛假宣傳重災區。
  • 山西一餐館擅用「永和豆漿」字樣 永和公司一審勝訴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山西一餐館擅用「永和豆漿」字樣,永和公司維權一審勝訴 來源:新京報新京報訊(記者 王巍)認為未經許可擅自在其經營的餐館門頭招牌及餐具上使用「永和豆漿」,上海弘奇永和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簡稱「永和公司」)以侵害商標權為由,將山西省侯馬市紫金山北街逸香緣飯店訴至法院
  • 百度搜狗違規發廣告被罰2.8萬、1.03萬 網友:太少
    百度因違規發布醫療廣告被處罰款 2.8 萬元,一同受罰的還有搜狗(罰款金額是1.03萬元), 多數網友認為犯錯成本過低! 3月9日晚間,上海市工商局公布公告,作為網際網路付費搜索廣告的發布者,百度發布未經審查的醫療機構廣告,且相關關鍵詞所指向的是不具備資質的醫療服務內容,被罰2.8萬元;搜狗明知、應知廣告虛假仍然發布,被罰1.03萬元。
  • 虛假廣告被罰40萬,中脈科技的造富泡沫
    虛假廣告被罰40萬行政處罰書顯示,舉報人舉報天貓商城店鋪「中脈居家日用專營店」銷售的新版頤安女性護理套裝商品銷售頁面使用「該護理套裝可以疏通經絡,調和氣血,減輕疼痛,活化細胞,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改善人體微循環,促進內分泌等作用」等宣傳用語涉嫌虛假宣傳,要求查處。
  • 十大重點領域典型虛假宣傳、虛假違法廣告案例
    非法宣傳普通藥品「治療新冠肺炎」、濫食野生動物、非法宣傳「長江魚」、借直播營銷形式作虛假宣傳……回顧2020年這個特殊的一年,《現代廣告》整理了十大重點領域典型虛假宣傳、虛假違法廣告案例,希望各廣告主體引以為戒。
  • 全民豆漿熱潮來襲,永和豆漿林建雄講述永和故事
    兩根油條,一碗豆漿,這種中國南北方人都喜愛的早餐,長久以來以搭配的形式存在於人們的日常飲食中。來自臺灣的林建雄先生帶領著永和豆漿跨過臺灣海峽,將永和豆漿帶到了大陸,促進了一股全民喝豆漿的熱潮。
  • 永和豆漿把青島永和豆漿告了,索賠總額100萬元,結果…
    然而,在青島也有一家經營了18年之久的「永和豆漿」品牌,為此兩家永和豆漿引發了商標侵權官司。上海弘奇永和公司「永和豆漿」2017年,上海弘奇永和公司將青島「永和豆漿」的7家門店訴至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為其未經許可擅自在7家門店招牌中使用「永和豆漿」侵害其商標權,索賠總額達100萬元。近日一審結果出爐,到底如何?
  • 永和豆漿林建雄永秉初心,讓世界愛上中國美味
    中式早餐一向強調營養均衡,早餐搭配一杯豆漿是優質的選擇,助力補充植物蛋白,永和豆漿含有的優質植物蛋白也是人們膳食蛋白質的重要來源。永和豆漿作為大眾熟知的品牌,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永和豆漿在口味、品質上始終如一。
  • 吃了那麼多年永和豆漿 你卻不知道"永和"在哪?
    而永和豆漿的誕生,居然還跟上海有些淵源。「永和大王」與「永和豆漿」,原來不是一家人?而臺灣最有名的永和豆漿老店,居然也不叫「永和豆漿」?看完這篇,你就明白了。  1 | 永和,原來是一個地名?不論如何,永和豆漿早已在臺灣遍地開花,賣的東西大同小異,最初卻沒有形成統一的規範,大多是約定俗成。這些店不少是家庭經營,取名「永和」純粹是因為永和出產的豆漿非常有名。
  • 這些違法廣告最高被罰100萬元
    當事人的行為已違反《廣告法》第二十八條第二款之規定,屬發布虛假廣告的違法行為,根據相關規定,責令其停止發布廣告,並處罰款1000000元。、「身價百億」、「3萬畝」、「上市名企EPC設計」、「超低總價,後期由專業的運營公司統一運營,統一管理,固定回報」。廣告費158140元。
  • 太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2019年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
    依據《廣告法》第五十八條的規定,太原市萬柏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作出行政處罰,責令當事人停止發布違法廣告,處罰款11萬元。4. 「化糖1號」藥品廣告違法案當事人利用電視發布「化糖1號」藥品廣告,使用了「看看看,全國的糖尿病患者都在用化糖1號,當天降糖藥全停,血糖穩在5.0,輕鬆告別併發症。
  • 海口永和豆漿,你欠消費者一個道歉!
    經初步調查,該窩點是海口永和豆漿的加工點。根據記者現場調查及周邊村民講訴,該加工點汙水遍地,臭味燻天,樓上住戶不堪其擾。誰也想不到,這樣一個黑加工點的產品,竟是供給全國有名的餐飲連鎖店,源自臺灣的永和豆漿。>>>點擊進入相關新聞  據公開資料顯示,永和豆漿1982年誕生於臺灣,1995年登陸內地市場,店面近千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