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鰺是無齒鰺屬中唯一的成員,它們是最常見的觀賞魚貿易的鰺類,在我國香港地區被稱為金領航。這種魚在印度洋和太平洋都有分布,目前,國外很多漁場都可以人工繁育。觀賞魚貿易中的個體通常都是人工繁殖的。因為受到運輸限制,觀賞魚貿易中個體多為3--10釐米的幼體,這使很多不太了解魚類的愛好者誤認為它們是小型魚,其實黃金鰺的成魚可以生長到1米以上。
最好一次飼養10條以上的一群,幼體黃金鰺在過於孤獨的情況下很難存活。5釐米以下的幼魚必須用豐年蝦餵養,當成長到6--8釐米後才可以更換成人工飼料。隨著黃金鰺的生長,其身體的顏色將逐漸變淡,體長超過20釐米後,它們鮮豔的黃色就不是很明顯了。
黃金鰺喜歡在水族箱中逆著水流成群遊泳,由於多是人工繁殖的個體,它們對水質要求很低,但必須保證水中的溶解氧很充足。如果遇到停電或主循環水泵損壞,最先被憋死的可能就是黃金鰺。
幼年的鰺口部非常容易遭到細菌感染,這種感染會讓它們無法閉合張開的嘴,最終被餓死。可能是弧菌類的侵害造成了這種悲劇,目前尚沒有太好的治療方法,必須注意預防。在餵養肉類餌料時,要提前用紫外線或臭氧消毒,並保證魚肉塊不要大於它們的嘴,往往餌料過大,造成黃金鰺無法一下子吞下,在口中長時間含著的情況是造成這種疾病的重要因素。
如果你的水族箱只有800升水,那麼小黃金鰺達到25釐米後就開始停止生長了。雖然停止生長對於飼養者來說是件好事,但對於魚來說可能會引發過度肥胖。達到這個體形後,最好將投餵減少到每周一次。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