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百度百科與北京植物園舉行了「植物二維碼」的合作啟動儀式,而此時也恰逢第二十六屆北京桃花節暨第十一屆世界名花展在北京植物園開幕,雙方一起為園內的270種植物懸掛3000個名牌。植物名牌上不僅詳細介紹了植物的名稱、拉丁文名、科屬,還貼上了導向百度百科詞條的二維碼,遊客只要用手機輕鬆掃描,就可以查看關於該植物的相關知識。
普通的植物名牌通常只包含植物的中文名、拉丁名、科屬、產地和用途幾項內容,規格較小,內容也有限。而百度百科為植物量身定製的「身份證」則不同,遊客只要拿出手機對準二維碼掃一掃,即可連結到百度百科上,進而可以了解到該植物更詳細的知識,包括形態特徵、生長習性、栽培技術、繁殖方法、重點品種以及植物文化相關的內容,極大地豐富了植物名牌提供的信息量。
據了解,為了確保植物名牌的科學性和嚴謹性,百度百科聯合北京植物園的多名專家共同完成了百科植物詞條的編寫工作,為北京植物園的牌示信息提供了強大的後臺支持。例如,北京植物園園長趙世偉博士,北京植物園科普館館長、信息中心主任王康,以及北京市園林學會理事郭翎博士等都親身參與其中。
百度百科負責人表示,人們經常在植物園或公園看到一些不知名的植物,很想知道它們的名字和相關知識,但卻沒有便利渠道。百度百科此次與北京植物園合作,為3000多株植物掛上二維碼「身份證」,將現實中的植物與網際網路數據,即百度百科詞條緊密聯繫在一起,方便公眾認識並深入了解植物知識。
如今,百度百科已成為人們獲取知識的重要平臺,具有向民眾科普知識的積極作用;而作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之一的北京植物園也承載著向全社會普及植物科學知識的責任和義務,雙方此次攜手為提升植物知識普及做出了重要貢獻。截至目前,除了北京植物園,濟南泉城公園和洛陽海洋館都已經落地了百度百科二維碼。即將落地的還有洛陽國花園和武漢植物園,百度百科負責人表示,移動網際網路為植物百科提供了「接地氣」的機遇,未來百度百科將充分發揮其自身優勢,進一步推動公園、場館的移動數位化進程。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繫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