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右)為下個世代忙「三件事」
蔡英文(左)為下個世代忙「三件事」,為粉絲籤名。
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4日晚間有場不公開行程,到新北市中和區南山中學「陽光學院」與學員對談,蔡英文表示,臺灣已進入協商政治時代,重申召開朝野「國是會議」重要,目前她生活重心,除了「四處找人說話」、飼養小貓「蔡想想」外,還在從事建立臺灣經濟成長新模式、追尋創業轉型成功典範、以及老年、身障、幼兒社區照顧等三件事。
蔡英文跟學員分享最近忙著做的「三件事」:第一件正在做的事,是個很重要的計劃-「臺灣經濟成長的新模式」,因為過去的模式已經不能用,無法支應下一個世代了,「我們有一組人,在臺灣各地開工作坊,說不定有一天會開到這裡來!」
蔡英文說,這個工作坊有個方向,到每個地方找企業、找一般社會團體、勞工團體,大家一起坐下來,共同檢驗這個模式,一方面透過對談方式去達成共識和一致目標,另方面可以更深入了解臺灣產業、經濟,也就是了解臺灣經濟發展的新模式。
她相信,將在的新模式,絕不是像日前「行政院長」出來開記者會說要做1、2、3、4…,而是說在這之前,社會溝通已經做好,大家也都同意朝這個方向去做,也知道要怎麼做,很重要的方案。馬英九國民黨做不好,「幾年以後讓出來,我們來做」,那時溝通都做好了,心理也準備好了,改革工作第一天就可以開始做。
蔡英文表示,第二件事,是她在找很多典範,找創業成功、或轉型成功的典範,讓社會可以去學習的典範,把這些放進社會去知道說,原來我們社會有這麼多的成功典範,是我們下一個世代很重要參考的依據。
蔡英文指出,第三件事,跟養老有關,老年的照顧不是給錢而已,必須是社區總動員,還包括身心障礙者、小朋友的照顧,其實是一體的,不過,都會和鄉村的社區照顧體系不一樣。所以現在找幾個區做政策實驗,才會知道將來當局要注入財政資源時,要注意哪些事情,也就是要用最小的財政支出,達到最大效益。「所以那天走到你家看到我不要太意外」,關於社區照顧,中和永和是人口最集中的地方,她也在尋找典範。
蔡英文表示,這可能還牽涉到整個都市計劃改變、也牽涉到一般對都會社區觀念的改變,對臺灣必須面對下一個世代城市再發展階段,因為像是北部都會區,面臨到再發展的階段,不能讓不動產開發商一直只是蓋新拆舊房子,而沒有完整的城市規劃,也期望大家能找出適合臺灣現代社會的都市計劃跟社區照顧。
責任編輯:hdwmn_c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