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近年來,隨著世界各國的密切往來日益頻繁,生態環境日趨惡劣,很多地區都展開了一場沒有硝煙的「外來物種入侵」,比如此前我們跟大家提到過袋鼠在澳大利亞日趨泛濫,風滾草入侵北美洲等等。這些外來物種成為最恐怖的生態災難,隨時隨地都會嚴重威脅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和生態安全。
當然,我國也出現了外來物種入侵事件。由於我國國土面積遼闊,生態系統多樣化,很多外來物種在我國找到適宜的繁殖生態環境後,肆無忌憚的增長,清道夫魚就是其中的一個外來入侵的物種。它又被稱為琵琶鼠魚、吸盤魚、垃圾魚,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清道夫魚被作為觀賞魚從南美洲引入我國臺灣。
長相極醜的清道夫魚泛濫成災,是「臭名昭著」的外來物種入侵
對於水族館的愛好者們來說「清道夫」這種魚是清理水池的好幫手,它最大的特點就是可以清理水底垃圾,不會搶奪其它魚類的美食,比如「魚蟲」或者是「魚食」。這也是為何很多從事水族館生意的商人喜歡清道夫的原因。然而清道夫這種魚並不像其它魚類有好看的外表,魚鱗也不是金光閃閃的。它是一種長相極醜的魚,嘴唇像一個大吸盤,除了清理青苔、海藻外,還能夠吸食魚卵。這種魚在空間有限的水族館內是很不錯的物種,可是如果放在河道裡,那麼其它的魚類就要遭殃了。
因為水質和氣候等特點,清道夫在南方泛亂成災的現象比較嚴重,北方卻並不多見。很多南方人為了求生意紅火、家人平安都會選擇放生的方式來祈福,這也是為何有很多清道夫進入各地河流後,會泛濫成災的原因。其中以廣東地域是最為嚴重的,曾經有新聞媒體報導,由於清道夫這種魚繁殖力強,生命力頑強,在湛江的赤坎水庫裡竟然存有七萬多斤清道夫。為此,有網友不禁會問到:「中國上億吃貨們,難道就解決不了清道夫嗎?為何它們會在中國泛濫成災呢?」
1、生命力強,繁殖速度快
我們都知道魚的生命是最脆弱的,一旦離開水將會必死無疑,尤其是是淡水魚它們對生存環境要求極為苛刻,而清道夫卻截然相反,它們是一種生命力極強的物種,堪稱是「打不死的小強」。曾經有網友做過實驗,把清道夫放在地面上,在炎炎夏日的高溫中進行暴曬,表面上看它已經奄奄一息,但如果放到水裡,它們又會恢復活躍力,在水裡遊刃有餘的遊來遊去。
別看清道夫表面粗糙,頭部扁平,長相極醜,但它們卻很「結實」,生命力頑強。之所以離開水源後,清道夫還能夠頑強活著主要是因為它們可以利用胃和腸道進行輔助呼吸,在水裡它們會和其他魚類一樣主要靠魚鰓呼吸。光靠這個呼吸系統優勢,清道夫可以在任意一個環境中生存。一年四季,只要在充足的自然水域中,清道夫可以底肆無忌憚的繁殖。據不完全統計,一條清道夫一年可以繁殖四萬多幼卵。
2、魚腥味臭,細菌多,理論上不適合成為餐桌美食
如果說小龍蝦靠我們中國幾億吃貨能夠分分鐘解決,那麼清道夫卻是截然相反,它的骨頭比它的肉還要多,不僅沒有任何營養價值,而且整個臟器中都充滿著大量的細菌,腥臭味道很嚴重。據了解清道夫的上半身是有毒的,不能作為烹飪美食的原材料,如果靠餐桌解決這個泛濫成災的物種,簡直是天方夜譚,不切實際。
3、身披鎧甲,沒有天敵
在所有外來物種入侵,泛濫成災過程中,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缺少天敵」,清道夫也亦是如此,我們都知道清道夫骨頭比肉多,猶如「鎧甲披身」,在中國南方各個河流區域中,因為它的自身優勢,導致它缺少天敵。這種高姿態的魚類佼佼者,讓清道夫在河流區域的數量成倍增長,由於它數量不斷增多,各種魚卵也都在大量減產,成為它們暴殄天物的美食。
清道夫是一種觀賞魚,徹底放棄「食用它」的念頭
有人說對付外來物種入侵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中國人吃它,在前面我們也跟大家提到清道夫從理論上來說是不建議吃的,但在很多社交平臺和直播平臺中,我們看到有不少吃播在津津有味地吃著清道夫,這種生物到底能不能食用呢?不得不說,這些吃播口中的清道夫,或許是以假亂真。
從理論上來講清道夫是根本不能吃的,它是一種觀賞魚,外殼無比堅硬,就算刀法再好的廚師在宰殺和改刀過程中都是很難處理的,而且清道夫的肉質很粗糙,口感不好,再加上臟器內包含多種細菌和寄生蟲,一旦處理不好,人類極其容易感染疾病。有生物學家表示:「清道夫是以水中垃圾為食,土腥味很重,沒有任何營養價值,不建議大家食用。」由此可見,想改變清道夫變成和小龍蝦一樣成為美食原材料,目前看來是幾乎不可能實現的。
如何解決清道夫泛濫成災嚴重的問題呢?
害魚之首的清道夫,不僅繁殖快,而且生命力強,是搶奪河流生存空間的霸王,清道夫如果不及時滅絕,它就會大量消滅其他種類的魚,有很多養殖戶對此都痛恨不已,如果不早日消滅清道夫,那後果將是不堪設想。如何從根源上制止清道夫泛濫成災呢?
1、圍剿捕撈、填埋處理
每年的3月份到5月份是清道夫繁殖最為茂盛時期,在這個階段很多水庫的管理負責人會有序組織人力對「清道夫」開展大量圍剿工作,雖然這種方式能夠在短時間內有效控制清道夫的數量,但並不是長久之計。
圍剿捕撈的清道夫數量很是驚人,面對捕撈上來的大量清道夫,由於它們的利用價值比較低,相關工作人員會用填埋的方式進行處理,捕撈圍剿工作需要持久開展,但「清道夫」繁殖速度非常快,想要將它們快速徹底消滅,光靠捕撈圍剿、填埋的方式是不夠的。此外,大量的清道夫在水庫堤壩上打洞,能夠導致水庫土質鬆軟,對水庫堤壩的安全產生非常嚴重的威脅。
2、「廢物利用」直接餵養鱷魚
清道夫這種「垃圾魚」難道根本不存在天敵嗎?在自然界中,所有的食物鏈都是環環相扣的,不管什麼動物,只有它們在這個地球上生存,就一定會有天敵存在。清道夫在中國的河流泛濫成災,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缺少天敵。要知道清道夫的故鄉是在南美洲,這裡也是鱷魚的故鄉,所以美洲鱷的存在是有一定道理的,比如它就是清道夫的天敵。
這種兇險之物會把清道夫當成盤中餐,雖然清道夫的骨頭很多,肉質不嫩,但對於兇猛的美洲鱷來說並不在意這件事,它們會分分鐘吞噬大量清道夫,絕不會手下留情,尤其是在飢餓的狀態下,吞噬的清道夫數量會更多。如果用鱷魚來治理清道夫一定會有成效,但是這種方式具有很大的危險,畢竟這種兇猛的生物也會對人類產生威脅。
3、大藍鷺是消滅「清道夫魚」的最好幫手
大藍鷺是當今美洲最常見的大型水鳥,它們喜歡生活在淡水、沼澤、湖畔和海岸中,這種水鳥經常會在日間火晚上在淺水處覓食,它們主要食物是以青蛙和魚類及一些昆蟲為主,大藍鷺基本用快速吞咽的方式享受美食,所以對於清道夫來說,這也是它們的第二個天敵。
有網友不禁會問道:「大藍鷺不怕被清道夫卡死嗎?"大藍鷺最大的特點就是用長而尖的喙刺穿清道夫魚,然後吞咽,吞咽是大藍鷺最顯著的特徵,不過在極少的情況下,它們遇到大型體積的獵物,估計會被卡死。如果在南方多一些大藍鷺,可以成功幫助人類成功消滅掉「清道夫」。
4、印度人擅長吃「清道夫」考慮大量出口
對於印度人來說,在吃的方面,他們幾乎是無所不能,只要能填飽肚子,他們就已經很滿足了。雖然在前面我們跟大家已經提到了從理論上講不建議食用清道夫魚,但對於印度人來說他們卻偏偏好這口。
在他們眼中,高溫能夠殺菌,所以只要通過高溫,例如燒烤的方式是可以食用清道夫的。他們把清道夫視作為天然美味,所以我們可以考慮,將大量捕撈的清道夫魚,進行出口,專門賣給印度人,這種方式不僅能夠有效遏制住清道夫的數量,還能夠提高我們的經濟增長。
外來物種入侵,對於人類來說就像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外來物種具有很強的侵略性、破壞性,它們不僅生命力頑強,而且繁殖和擴散速度是非常快,對我們的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其嚴重的影響。隨著世界各國貿易往來頻繁加劇,外來物種入侵也越加嚴重,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各國都應該給予高度重視,不要讓外來物種輕易破壞掉我們脆弱的生態環境,加強外來物種引進的管理條件,保護好我們的生態環境,希望每個人都能夠提高意識,盡一份該盡的公民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