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報訊 台州臨海市桃渚鎮老廠基村,幾乎已經是臨海陸地的最東面。從老廠基村往東不到8公裡,就是海岸線。
畢女在這個村子裡已經居住了113年,她是目前浙江省最長壽的老人。
昨天下午,我來到這位百歲老人家裡,她現在的住所,位於老廠基村的邊上,是一座老房子,房子的主人是她的第三個兒子。
屋前是一個沒有圍牆的小院,房簷下的水泥地很乾淨,老人時常會一手拄著拐杖,一手用小掃把清掃水泥地上的灰塵。小院裡還放著一塊鋪著布墊子的條石,這是老人日常曬太陽的地方。
老人很愛乾淨
現在還自己洗衣服
老人的房間大約15平方米,一張床、一張桌子、一個放著電飯煲的小「灶臺」、一臺冰箱和幾把小凳子,簡簡單單,也清清爽爽。
村民說,老人很愛乾淨,經常看到她在院子裡掃地,還喜歡自己洗衣服,總覺得自己洗得比較乾淨。
畢女出生於1907年,當時是清光緒三十三年。原生家庭是一個貧苦人家,在她14歲的時候,母親離世,父親續弦。後媽在進門之後,將她送進了夫家。丈夫比她大了10歲,同樣也是貧苦家庭。
昨天我去的時候,恰巧碰到畢女的侄子、78歲的李仙順夫妻倆來看望她。侄子從小常在老人左右,非常清楚這位嬸嬸的堅韌和不易。
畢女的第一個孩子出生時,已經是34歲的年紀。彼時,她也因為多年未曾生育與婆婆之間產生嫌隙,日子過得並不如意。
之後,連續生養子女,最終得3男2女,而生最小的兒子時,她已經50歲了。
「早年,家裡很窮。」李仙順說,為了養活一家人,老人在懷著大兒子的時候,要下地幹活,農閒的時候還挺著肚子到礦場採石頭賺錢貼補家用。
58歲那年,丈夫去世,畢女一個人帶著5個孩子過日子,最小的才8歲。「家裡的經濟幾乎全靠她支撐,後來大兒子工作了,她的負擔才稍稍小了一些。」侄子說。
當我和老人聊起過往的事,她卻淡然一笑說:是蠻苦的,但都過去了。
眼下蜜橘成熟了 飯前飯後都要吃上一兩個
昨天下午,老人坐在小椅子上,和我閒聊了大半個小時,口齒清晰,不時露出笑容。
但她也說,心裡也有些許煩惱。「太孤單了。」她說,前陣子摔過一跤,現在腿腳不太方便,也就很少出門了。兒子兒媳清晨出門,夜晚才回家,邊上鄰居家經常也沒人,她也就沒有人說話了。
老人的5個孩子中,最小的一個兒子是楊彩菊的丈夫。現在,老人也正是和小兒子一家住在一起。
兒媳楊彩菊說,她和丈夫在鎮上的市場開副食品店,兩口子每天都是起早貪黑去守店,陪老人的時間就少了。在她印象當中,婆婆是一個愛熱鬧的人,也喜歡和人聊天,喜歡看戲,105歲之後才好清靜一點。
她說,婆婆眼下雙腳略微有些不便,前兩年手腳靈活的時候,洗衣做飯都是親力親為。現在,老人的幾個兒媳婦輪流給老人做菜送菜,不過主食,老人還是堅持自己來做。
「她不挑食,我們家裡燒什麼,她就吃什麼。」兒媳說。不過,老人喜歡吃什麼,兒媳也是很清楚,「她特別喜歡吃魚和麵食,還有豆腐渣。」
兒媳時常會買一些好吃的海魚回來。「我們這裡離海近,魚新鮮。」她說,婆婆愛吃的,她們這些當媳婦的也從來不會計較價錢,只要買得起的,都願意買來給老人家。
晚飯前,楊彩菊給老人梳理了頭髮,和李仙順夫妻倆一起坐在老人邊上,陪她聊了會天。
眼下,正是台州蜜橘成熟的時間,橘子是老人最喜愛的水果。楊彩菊剝了個橘子,遞到她手上。
「飯前飯後都要吃上一兩個。」楊彩菊說,因為擔心冷的東西吃多了傷腸胃,勸過婆婆每天少吃幾個,結果老人還和她鬧了回孩子脾氣。
楊彩菊說,現在婆婆除了腿腳上有些乏力外,身體狀態還算不錯,尤其眼神特別好,還能自己縫補衣服。
「我爸爸今年90歲,婆婆113歲,看上去比我爸爸還要年輕呢!」楊彩菊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婆婆是家裡的老寶貝,她希望婆婆一直能這樣健健康康、開開心心。
據2019年浙江省老年人口和老齡事業統計公報,浙江最年長者是臨海市桃渚鎮現已113歲的畢女女士。
台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基層衛生與老齡健康處工作人員陶海婷說,全省各地市每年都會對百歲老人做一個統計,數據會匯總在全省老年人口和老齡事業統計公報上。根據全省的統計數據,畢女不僅是台州最長壽的人,也是浙江省最長壽的人。
目前,台州市百歲老人數全省排名第三,杭州市居榜首,其次為溫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