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新年好,我胡漢三又回來了。我在年底度假去了波多黎各和美屬維京群島,與這個美不勝收的世界有了進一步接觸。在這段時間裡,我更加意識到,如果電影是一扇精心打造的窗口,讓我透過這扇窗窺伺世界各個角落,也許是壯觀的自然,也許是繁榮的文明,也許是燦爛的文化,也許是真實的生活;而旅行,則是讓我腳踏實地的去體驗這一切。這兩者各有千秋,電影有創作者來引導,帶你進入現實中難以接觸的那部分世界,而旅行,則是純主觀的,更真切的感受和體驗。
我和電影的緣分始於苦悶的本科,而與旅行的緣分就要早得多了。我對世界的愛的啟蒙,也許與不少同齡人一樣,那便是老版的《正大綜藝》。到現在為止它也是我最愛的電視節目,沒有之一。姜昆楊瀾趙忠祥「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的時候我還小,但看到好多奇奇怪怪的風景和人就挺興奮,早早埋下了種子。到後來程前王雪純張政「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世界之美美不勝收」的時期,我已經不能自拔了。那三個臺灣外景主持在我心中就是世界上最最最幸福的人,那也是世界上最最最好的工作,沒有之一。那時候正大集團在我心中也是地位極其高大,如此無私地贊助央視到處拍攝,如此無私地讓我睜大眼睛,如饑似渴的愛上這個美麗的世界。
幸運的是,我爸也算個旅遊愛好者,在上大學前,跟隨他去了國內的不少地方,長三角,黃山,桂林,黃果樹,重慶,大壩前的三峽等等,福建省內的就更不用說了。曾有在縣城小賓館窗前瞭望熙熙攘攘的集市,也曾有凌晨在火車站擠綠皮車的經歷。
命運就是這麼有意思。本科畢業我進了個與專業無關,比較奇葩的跨國公司。這個公司帶我跨出國門第一步,能讓我以歐洲的中心德國為基地,最北的挪威到最南的希臘,最西的冰島到最東的土耳其,肆無忌憚的探索這片許多未出國門的人最嚮往的大陸。同時有這麼多同是剛畢業的年輕同事們,我也結識了幾個迄今為止最好的旅伴(冰島團,三墓團,東歐鎖車團.. 有機會詳聊)。最重要的是,它還幫我養成了工作日做攻略,周末出去野的優良習慣,讓做攻略並說走就走成為了我生活的常態。有了這個常態,沒有報銷機票和公費租車,沒有德國做基地,我也能有充足的動力和能力,將我的足跡染在世界的其他角落。在這裡我再次感謝這個曾經厚道的僱主。
歐洲是現代文明的發源地,有著一種根深蒂固的優雅和底蘊,以及由內而外的和諧。地方並不大,卻有著豐富多樣的文化。秩序與嚴謹的德國,富有藝術感而不拘一格的法國,熱辣陽光下激情起舞的西班牙,陰冷而淵博的英國,熱情而不靠譜的義大利,天下大亂仍能悠然自得的希臘,東西方宗教文化和諧共融的土耳其,電腦桌面最佳產地挪威,地球的幻燈片冰島,雪山中的和諧國度瑞士,濃霧瀰漫富有神秘感的波蘭,東歐風情的山頭匈牙利,鮮花遍地的荷蘭…… 這種文化的分界是鮮明的,又是模糊的。我們知道德國和法國是恩怨老鄰居,文化截然不同。從德國西南部的卡爾斯魯厄開車向西,跨過一條小河就來到了法國的斯特拉斯堡。仿佛一道無形的牆,語言文字、交通標識,都發生驟變,甚至在德國每個加油站都完好的油槍上的小鉤子,一跨越這條河就無一例外的都是壞的(曾有同行德國人捏著油槍帶著鄙夷的說了一句「French」);而斯特拉斯堡地處德法歷史上繁複爭奪的阿爾薩斯地區,這裡的建築風格,人們的穿著談吐又都處於一種模糊的德法之間的中間狀態。這樣的文化體驗,在歐洲之外是難以體會到的。
後來我來到了美國,因為籤證原因被困在這裡近三年。好在美帝名副其實的地大物博,名山大川數不勝數,紐約的繁華,加州的陽光,加勒比海的藍,大峽谷的巍峨,黃石的奇,阿拉斯加的野,優勝美地的秀,夏威夷的浪。還有完善的國家公園系統和基礎設施,並且開發了「國家公園護照」蓋章系統(下圖這個玩意),吃定了我這個收集控。
恰好,我又愛寫。所以,我想在「肥嘟嘟看電影」之後,再開一個「肥嘟嘟走世界」公眾號,來分享影迷之外的我的另一半。然而這個公眾號怎麼寫,也是一個問題。我不想做枯燥無味的攻略,這些網上都能輕鬆找到。我也不想寫無病呻吟的堆砌溢美之詞,文字寫的如同天上人間,卻言之無物,然後一看照片不過如此。我希望儘量秉承誠懇的態度,道出在旅行幾年後還能印象深刻的感受,讓各位能真切感受各個地方的獨特文化和魅力,當然堆砌照片也不可少。
為了一睹這世界的芳容,我曾上天(夏威夷Kauai)
我曾入海(美屬維京群島St Croix)
我曾跳下懸崖(紐西蘭南島)
也曾Kayak於叢林中(佛羅裡達大沼澤)
我曾飛翔於藍天(瑞士因特拉肯)
也曾漂浮於大地(加州Napa谷)
也曾駕駛隨時散架的拼裝卡丁車,追尋一個小島的盡頭(英屬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
我究竟看到了哪些世界奇觀呢?點擊文末的「閱讀原文」看看吧!
(點開後請往下拉繼續閱讀,本文是原文的開頭部分的截取)
如果你喜歡,請搜索微信公眾號"feidudutravel」,或長按以下二維碼來關注!將下面的原文分享到朋友圈,讓更多的人走在路上吧!
以後此號將和「肥嘟嘟看電影」(feidudumovie)交替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