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尿頻,是不是腎不好?」「身體容易水腫,腎怎麼了?」「我每天一杯含糖飲料,會不會傷腎呢?」
生活中,很多人有這樣的煩惱,因為曾經發現過腎的問題,或者看過中醫說腎虛,也或者已經出現了腎病,所以對跟腎有關的問題考慮的更多一些。常為了一點點不適把心情搞得雞飛狗跳,生怕哪個壞習慣就造成腎臟損傷而難以恢復,不管最終目的是想擁有健康的身體,還是不想花費巨額醫藥費,至少意識到腎臟的重要性,只是,了解和行動有時候並不一致。
當你在吃微波食品、加工食品,或把非處方藥物當營養品吃,就已經加重腎臟負擔,只是它無法表達、不懂抗議罷了。
一般健康成人沒有什麼特別的預防慢性腎衰竭的方法,吃新鮮食物、少鹽、少糖、少油(三少)、不亂用藥物、保持正常BMI值(身體質量指數),就是最關鍵的護腎秘方。
吃當季新鮮食物
不用吃特定的護腎食材?一般民眾想避免腎臟不好,其實不是低鉀、低磷、限水飲食,因為是健康的人,應以新鮮食物為主。長期食用合成加工食材,或食品添加物較多的食品,恐增加腎臟負擔,導致腎功能慢性衰退。
有人說黑色食物,如黑豆、黑木耳等補腎,也有人說腎功能差也是一種發炎狀況,可以多吃抗發炎食物,如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鮭魚、酪梨、堅果、黃豆等,保護腎臟,同時避免尿路感染。其實如果腎臟功能正常,並不需要特殊的補益。
究竟什麼是養腎好食材?很簡單,所有當季新鮮食物都是,只要正常飲食、營養均衡,凡事過猶不及,不用刻意多吃什麼。
確定你吃的食物來源,避吃轉基因食品,用天然調味料,像是蔥、姜、蒜、檸檬、薑黃,取代味素、豆瓣醬等,並將食材確實清洗乾淨,就能有效減少吃到來路不明的化學添加物、殘存農藥或是不潔食品的機會。
在烹調上, 謹記少鹽、少糖、少油,能直接控制血壓、血糖、血脂,一旦這些健康狀況全都在你的掌握之中,腎臟自然也就獲得保護了。
選好油控制好血糖、血壓、血脂
若照上述方式確實吃好、吃對,你也能免於肥胖纏身,同樣有助於預防慢性腎臟病。
體重過重及腰圍大的中廣型肥胖者,是慢性腎衰的高危險群,BMI30以上者,患慢性腎衰竭的機會是一般人的將近2倍,別再以為身材跟腎臟無關。
若家族有遺傳慢性病,也別忘了定期健康檢查,做好疾病管理,因為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病這三者就像對彼此又愛又恨的夥伴,常互為因果;高血壓與高血糖都容易造成血管通透性差,導致腎功能衰退。
高血脂也是慢性腎臟病常見的合併症。研究顯示,血脂異常會造成腎小球中細小血管受損、腎小球過濾率下降,雖然高血脂與飲食沒有絕對相關,但減少不必要的脂肪攝取,的確可以減緩血脂異常,進而保護腎臟。
平常應選用好的油脂,如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橄欖油、花生油等,降低血中的壞膽固醇(LDL)、增加好膽固醇(HDL);或以葵花油、黃豆油等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來降低總膽固醇;攝取蛋白質時,也可以多吃深海魚類,如秋刀魚、鮭魚等來增加Omega-3脂肪酸的攝取,降低三酸甘油酯。
此外,就算腎有問題,但身體還健健康康的,就別聽信偏方、草藥或濫服成藥,使用保健食品和藥物,務必都要聽醫生的建議,才不會一失足成千古恨 。
外出飲食,也要做到營養均衡
上班族沒法在家裡吃飯,很難做到三少,但至少可以做到這幾點:
1、每餐都要有全谷根莖類、蛋白質( 豆、魚、肉、蛋)、各式蔬菜。
2、改善分配比例,蔬菜多吃一點,避免餐餐大魚大肉。
3、慎選烹調方式,以當季食材入菜的商家來吃。
4、餐餐煲湯。
5、 吃進嘴裡前把沾附在食物上的油、醬汁在碗緣刮一刮,菜汁滴一滴,能降低鹽分和油脂攝取。
6、 少吃火鍋料、火腿、香腸、甜不辣、肉鬆等磷含量高的加工食品。
如果是慢性腎臟病患,應減少五穀雜糧類的攝取,是為了避免攝取高磷,但健康成人無需避諱,什麼都能吃、都不要過量就好,也不用刻意把蔬菜或糖醋排骨過水。只要每餐均衡獲得各種營養素,便能促進體內新陳代謝、降低炎症反應,同時輕鬆保持腎臟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