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 郭娟 繪
兒童教育專家:過多地讓孩子當花童,容易喚醒孩子的性意識
「昨天傍晚,我在陽臺看見海海在小區花園與幾個小孩玩,突然他在小女孩的嘴唇上快速地親了一下,太讓我吃驚了!」昨日,家住高新區南方花園的龍女士稱,這都是讓兒子多次去當花童惹的禍,她向同事表示今後再不讓兒子去當花童了。
龍女士在高新區一家合資企業擔任財務負責人,她兒子海海今年6歲,在南方花園雙語幼兒園讀學前班。「從3歲起,海海就常被邀請去當婚禮的花童,一年總有三四次,今年已參加了三次。」龍女士稱,今年五一,公司同事結婚,兒子又去當了花童。「晚上睡覺,平時他都是親我臉頰,但那次他要親我嘴唇。我說親嘴唇不衛生,會傳染細菌,他反問我為啥新郎新娘都是親嘴唇呢?」
渝中區某銀行上班的張女士也遇到過類似事情。張女士的兒子阿健今年5歲半,一直參加幼兒園的繪畫興趣班學習。上個月同班的一個女生過生日,阿健畫了一張卡片送她,完了非要張女士在卡片上寫「結婚證」三個字。張女士被搞得哭笑不得,到班上一問老師,得知兩個孩子常以老婆老公相稱。「我回家耐心問兒子,才曉得是從婚禮上學來的。阿健去當過幾回花童,而那個女孩子也當過花童,兩個娃兒還常交流當花童的感受,成了好朋友。」張女士說今後要注意少讓兒子去當婚禮花童,以免兒子過早成熟。
據記者走訪了解,目前都市年輕人的婚禮上,請一對「金童玉女」當花童,牽著新娘的婚紗、新郎的禮服款款出場,或是手捧紅燭一路拋灑花瓣,已成十分流行的時尚。曾擔任重慶素人婚慶公司司儀的楊小姐介紹,婚禮的花童一般不由婚慶公司提供,由新人雙方從親屬朋友的小孩裡找。「花童穿戴比較時尚,長相也帥氣漂亮,花童的父母會很受尊敬,並以此自豪,所以一般都樂意接受。」
「我覺得讓娃兒去當一兩次花童無所謂,但是如果孩子比較頻繁地擔當婚禮花童,對其心智發育肯定有影響。」重慶大田灣小學的鄧老師認為,讓孩子從小接受薰陶,了解婚姻是很純潔美好的事,絕對是好事。「但是父母一定要關照好小孩,婚禮的其他儀式儘量讓孩子迴避,也不要用這件事逗笑孩子,不要去加深孩子的好奇心。」
重慶天愛兒童康復教育中心負責人鄒萍認為:「過多地讓孩子當花童,除了容易喚醒孩子的性意識,更會增強他們的虛榮心和自我中心意識,這樣不太好。」
本報江北社區記者 鍾斌